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9: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趙詠寬
論文名稱:金元詞入聲韻用韻考
指導教授:耿志堅耿志堅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1
中文關鍵詞:入聲金元詞韻近代音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金元時期是入聲是否消失的關鍵時期,《中原音韻》的入派三聲對周德清而言有兩種解讀,在文學語言,入聲已歸入平、上、去三聲,但在口語中,入聲仍與其他三聲有別,因此,檢視金元時期之韻文,觀察其韻部,即可了解該時期入聲是否消失,本文以金、元詞當做檢視的對象,由於詞的用韻比詩較寬鬆,因此較可以見到當時韻部的分合,唐圭璋《全金元詞》是現今收錄金元詞最完整的專書,經由《全金元詞》的整理,可得到以下的資訊。
在《全金元詞》詞作有七千兩百九十三首,使用到中古入聲字的詞作有一千一百首,佔全金元詞總詞量的15%,在這一千一百首詞中,整闋詞押入聲韻的,有959次,而陽入通押、陰入通押、陰陽入通押有81次,僅佔7.78%,因此,入聲在金元時期是存在的。
在作者上,金元「入聲詞」之作者有一百三十二位,其中以元朝為多,有九十六位,佔了全金元「入聲詞」詞人的百分之七十二,而這些「入聲詞」詞人又以漢族居多,佔了全金元「入聲詞」詞人的百分之九十一,少數民族僅有百分之九,其現象可能是少數民族擁有自己的文化及文學體裁,而詞這文體是流行於漢民族的文人,因此除非這些少數民族有接受過漢化,不然就不會有其詞的創作。
由於金元詞確實有入聲韻的存在,因此可以將入聲韻部加以分部,根據系聯的結果,金元「入聲詞」的入聲韻部可以分為屋燭、覺鐸、質緝、月怗四部,在金元入聲韻的三塞音尾上,應只剩-k 塞音韻尾和- 喉塞音了,而在各省份的入聲韻部與塞音尾上也大多是此情形。
在音值的擬測上,屋燭部可擬為:-uk、-iuk;覺鐸部可擬為:-ak/-k、-k、-iak、-uak/-uk、-iuak;質緝部可擬為:- 、- i、- u、- iu;月怗部可擬為:- a、- i、- ia、- ua、- iue、- iu,屋燭部、覺鐸部都還有塞音韻尾 -k,兩部最大差別在屋燭部主要元音為[ u ],而覺鐸部主要元音為[ a ]或[ ]及[]。質緝部、月怗部仍有塞音韻尾,但已是喉塞音[ ],而兩部的差別亦在於質緝部的主要元音為[ ],月怗部的主要元音為[ e ]、[ ]、[ a ]。
在例外通押上,屋燭、覺鐸部的例外通押往往呈現出舌根塞音要往喉塞音歸併的現象,而月怗部的例外通押則呈現出與質緝合併的現象,也表示著入聲再進一步地弱化。
在韻書、韻圖的比較上,可以發現入聲韻部的分合是有系統性的,並不錯亂,而與各家入聲韻部的比較上,亦多分為四部,僅是名稱上的差異。
因此,金元時期在詞上,入聲是存在的,且可以分為屋燭、覺鐸、質緝、月怗四部,也呈現出屬於金元「入聲詞」的語音系統,再對照周德清《中原音韻》所提,在文學的語言上,對詞而言,入聲還存在,沒有歸到平、上、去三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前賢研究成果 10
第二章 金元「入聲詞」作者年代、民族、里籍探討 23
第一節 金元「入聲詞」作者年代、民族、里籍現象 23
第二節 金元「入聲詞」作者年代、民族、里籍討論 29
第三章 金元詞入聲用韻分合歸納圖表 37
第一節 凡例 37
第二節 圖表歸納用韻分合之現象 39
第四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分部、韻尾探討 271
第一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分部探討 271
第二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韻尾探討 287
第五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各省份分部探討 301
第一節 凡例 301
第二節 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之歸類 302
金元詞入聲韻用韻考
第六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音值擬測研究 363
第一節 金元詞「總體」入聲韻部之音值擬測 363
第二節 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之音值擬測 375
第七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例外通押探討 423
第一節 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例外通押現象探討 423
第二節 綜看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例外通押現象 436
第八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韻書、韻圖及各家說法比較 443
第一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韻書、韻圖比較 444
第二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各家說法之比較 458
第九章 結論 469
附 錄 477
附錄一 作者民族、里籍一覽表 477
附錄二 金元「入聲詞」省份、詞作數量表 483
附錄三 金元詞入聲用韻分布表 489
附錄四 各省份統計韻目由多至少排列表 501
附錄五 里籍不明「入聲詞」詞人用韻表 519
附錄六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廣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韻部概覽表 525
附錄七 金元詞入聲韻部、韻腳與《廣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韻部一覽表 527
附錄八 金元詞入聲韻腳擬音-《漢字古今音表》 529
附錄九 金元詞入聲韻腳之韻母擬音-《漢字古今音表》 539
參考書目 545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前賢研究成果 10

第二章 金元「入聲詞」作者年代、民族、里籍探討 23
第一節 金元「入聲詞」作者年代、民族、里籍現象 23
第二節 金元「入聲詞」作者年代、民族、里籍討論 29

第三章 金元詞入聲用韻分合歸納圖表 37
第一節 凡例 37
第二節 圖表歸納用韻分合之現象 39

第四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分部、韻尾探討 271
第一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分部探討 271
第二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韻尾探討 287

第五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各省份分部探討 301
第一節 凡例 301
第二節 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之歸類 302

第六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音值擬測研究 363
第一節 金元詞「總體」入聲韻部之音值擬測 363
第二節 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之音值擬測 375

第七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例外通押探討 423
第一節 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例外通押現象探討 423
第二節 綜看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例外通押現象 436

第八章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韻書、韻圖及各家說法比較 443
第一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韻書、韻圖比較 444
第二節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各家說法之比較 458

第九章 結論 469

附 錄 477
附錄一 作者民族、里籍一覽表 477
附錄二 金元「入聲詞」省份、詞作數量表 483
附錄三 金元詞入聲用韻分布表 489
附錄四 各省份統計韻目由多至少排列表 501
附錄五 里籍不明「入聲詞」詞人用韻表 519
附錄六 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廣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韻部概覽表 525
附錄七 金元詞入聲韻部、韻腳與《廣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韻部一覽表 527
附錄八 金元詞入聲韻腳擬音-《漢字古今音表》 529
附錄九 金元詞入聲韻腳之韻母擬音-《漢字古今音表》 539

參考書目 545

表2-1:金代「入聲詞」作者一覽表 24
表2-2:元代「入聲詞」作者一覽表 24
表2-3:金代非漢族「入聲詞」詞人一覽表 26
表2-4:元代非漢族「入聲詞」詞人一覽表 26
表2-5:金代「入聲詞」詞人里籍、人數、詞作數一覽表 27
表2-6:元代「入聲詞」詞人里籍、人數、詞作數一覽表 28
表2-7:金元「入聲詞」詞人里籍重疊一覽表 29
表2-8:金元「入聲詞」詞人民族一覽表 31
表2-9:金元「入聲詞」作者里籍人數多寡由多至少排列表 32
表2-10:各省詞作數量比較表 33

表4-1:屋燭部用韻現象表 271
表4-2:屋、沃、燭與其他韻部相押表 272
表4-3:覺鐸部用韻現象表 273
表4-4:覺、藥、鐸與其他韻部相押表 273
表4-5:質緝部用韻現象表 275
表4-6:質術櫛物迄沒陌麥昔錫職德緝與其他韻部相押表 278
表4-7:月怗部用韻現象表 282
表4-8:月曷末黠鎋屑薛盍合葉怗洽狎業乏與其他韻部相押表 283
表4-9:純用-p塞音尾統計表 287
表4-10:純用-t塞音尾統計表 287
表4-11:純用-k塞音尾統計表 288
表4-12:-p、-t塞音尾相混統計表 290
表4-13:-p、-k塞音尾相混統計表 291
表4-14:-t、-k塞音尾相混統計表 291
表4-15:-p、-t、-k塞音尾相混統計表 294
表4-16:陽入通押統計表 295
表4-17:陰入通押統計表 295
表4-18:陰陽入通押統計表 297
表4-19:塞音韻尾現象及與陰、陽聲韻通押由多至少百分比表 298
表4-20:塞音韻尾交叉統計表 298
表4-21:入聲韻部與塞音韻尾交叉對照表 299

表5-1:浙江「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03
表5-2:河北「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10
表5-3:山西「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17
表5-4:山東「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21
表5-5:江西「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25
表5-6:江蘇「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28
表5-7:陜西「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31
表5-8:河南「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35
表5-9:安徽「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38
表5-10:遼寧「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41
表5-11:四川「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43
表5-12:湖南「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46
表5-13:上海「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49
表5-14:甘肅「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52
表5-15:遼東「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53
表5-16:湖北「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54
表5-17:福建「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55
表5-18:新疆「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57
表5-19:雲南「入聲詞」詞人用韻現象一覽表 358
表5-20:金元詞十九省份入聲韻部及韻目對照表 359
表5-21:金元詞入聲韻部數與省份對照表 360

表6-1:《廣韻》、《詞林正韻》入聲韻部與《中原音韻》比較表 364
表6-2:屋燭部《漢字古今音表》中古、近代、現代音韻值擬音 365
表6-3:《中原音韻表稿》「魚模部」韻值擬音 365
表6-4:覺鐸部《漢字古今音表》中古、近代、現代音韻值擬音 367
表6-5:《中原音韻表稿》「蕭豪部」韻值擬音 367
表6-6:質緝部-齊微《漢字古今音表》中古、近代、現代音韻值擬音 369
表6-7:質緝部-皆來《漢字古今音表》中古、近代、現代音韻值擬音 369
表6-8:《中原音韻表稿》「齊微」、「皆來」部韻值擬音 370
表6-9:月怗部-車遮《漢字古今音表》中古、近代、現代音韻值擬音 372
表6-10:月怗部-家麻《漢字古今音表》中古、近代、現代音韻值擬音 372
表6-11:《中原音韻表稿》「車遮」、「家麻」部韻值擬音 373
表6-12:金元詞入聲韻部韻值擬測表 374
表6-13:浙江「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75
表6-14:浙江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76
表6-15:河北「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79
表6-16:河北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80
表6-17:山西「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83
表6-18:山西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84
表6-19:山東「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86
表6-20:山東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87
表6-21:江西「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89
表6-22:江西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90
表6-23:江蘇「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91
表6-24:江蘇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92
表6-25:陜西「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93
表6-26:陜西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94
表6-27:陝西屋燭韻腳《漢語古今音表》擬音 394
表6-28:陝西錫職德韻腳《漢語古今音表》擬音 395
表6-29:陝西屋燭韻腳《漢語方音字匯》擬音 395
表6-30:陝西錫職德韻腳《漢語方音字匯》擬音 395
表6-31:陜西入聲韻部擬音表 397
表6-32:河南「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398
表6-33:河南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399
表6-34:安徽「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01
表6-35:安徽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401
表6-36:遼寧「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03
表6-37:四川「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04
表6-38:四川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405
表6-39:湖南「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06
表6-40:湖南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407
表6-41:上海「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09
表6-42:上海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410
表6-43:甘肅「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11
表6-44:遼東「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12
表6-45:「骨」《漢字古今音表》之擬音 412
表6-46:湖北「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14
表6-47:福建「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15
表6-48:福建多出韻腳《漢字古今音表》擬音 416
表6-49:新疆「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17
表6-50:雲南「入聲詞」韻部與《詞林正韻》、《中原音韻》對照表 418
表6-51: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各省入聲韻部韻值比較表 419

表7-1:浙江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24
表7-2:河北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27
表7-3:山西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28
表7-4:山東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30
表7-5:江西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31
表7-6:江蘇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32
表7-7:陜西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32
表7-8:河南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33
表7-9:安徽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34
表7-10:湖南省例外通押現象表 434
表7-11:上海市例外通押現象表 435
表7-12:屋燭部與其他韻部例外通押表 436
表7-13:覺鐸部與其他韻部例外通押表 437
表7-14:月怗部與質緝部之例外通押表 439
表7-15:例外通押與《詞林正韻》韻部相符表 440
表7-16:例外通押與《中原音韻》韻部相符表 441

表8-1:《蒙古字韻》與金元詞入聲韻部對應表 447
表8-2:金元詞入聲韻部與《中原音韻》相符者 448
表8-3:金元詞入聲韻部與《中原音韻》出入者 448
表8-4: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各韻書、韻圖比較簡表 456
表8-5:各家金元韻文入聲韻部對照表 467

表9-1:金元詞各省份入聲韻部比較表 471
表9-2:金元詞入聲韻部擬音簡表 472
表9-3: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各韻書、韻圖入聲韻部分合表 473
表9-4:金元詞入聲韻部與各家韻部對照表 474

圖2-1:金朝統治區域圖 30
圖2-2:金元「入聲詞」詞人里籍分布圖 34
圖5-1:各省份入聲韻部數量相關位置圖 361
圖7-1: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位置圖 442
圖8-1:《切韻指南》書影 450
參 考 書 目
一、古籍(依成書年代排列)
1. 〔宋〕陳彭年等:《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2. 〔宋〕丁度:《集韻》(台北:學海出版社,1985 年)。
3. 〔金〕韓道昭:《五音集韻》(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
院藏本影印,1983 年)。
4.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台北:藝文印書館有限公司,影印本,2001年)。
5. 〔明〕蘭茂:《韻略易通》(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影印本,1962
年)。
6. 〔明〕畢拱辰:《韻略匯通》(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影印本,1962
年)。
7. 〔清〕樊騰鳳:《五方元音》(清宣統元年(1909)上掃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8. 〔清〕陳廷敬等纂校:《欽定詞譜》(北京:中國書店,1983 年影印清康熙五十四年內府刻本)。
9. 〔清〕萬樹1692:《詞律》(台北:中華書局,1978 年)。
10. 〔清〕舒夢蘭輯、謝朝徵箋:《白香詞譜》(台北:世界書局,1997年)。
11. ﹝清﹞毛先舒:《南曲入聲客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
12. ﹝清﹞江有浩:《入聲表》(板橋:藝文出版社,影印「清嘉慶道光間刊
本」,1972 年)。

二、工具書(依成書年代排列)
1. 潘慎:《詞律辭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年)。
2. 胡益增:《新滿漢大辭典》(烏魯木齊市: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3. 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漢語方音詞彙(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
社,1999 年)。
4. 李榮等:《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5. 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版)》(北京:語
文出版社,2003 年)。
6. 夏征農等:《大辭海.語言學卷》(上海:上海詞書出版社,2003年)。
7. 陳新雄等:《語言學辭典》(臺北:三民書局,2005 年)。

三、專書(依成書年代排列)
1. 陳慧劍:《入聲字箋論》(台北:白鄰書屋,1977 年)。
2.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3. 李新魁:《漢語等韻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4. 王力:《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年)。
5. 金周生:《宋詞音系入聲韻部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年)。
6. 寧繼福:《中原音韻表稿》(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年)。
7. 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年)。
8. 張玉來:《韻略匯通音系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年)。
9. 藝文印書館:《等韻五種》(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 年)。
10. 于維杰:《宋元等韻圖研究》(台南:暨南出版社,1997 年)。
11. 李珍華:《漢字古今音表》(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張玉來:《韻略易通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 年)。
13. 唐圭璋:《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14. 陳新雄:《等韻述要》(台北:藝文印書館,2002 年)。
15. 劉淑學:《中古入聲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讀音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
社,2003 年)。
16. 王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第三版重印)。
17. 丁治民:《唐遼宋金北京地區韻部演變研究》(安徽:黃山書社,2006
年)。
18. 宋洪民:《金元詞用韻與中原音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四、學位論文(依地區、發表年代排列)
台灣
1. 鄧婉娥:《中原音韻入聲字之硏究》(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1989 年)。
2. 楊徵祥:《《蒙古字韻》音系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6 年)。
3. 周美慧:《《韻略易通》與《韻略匯通》音系比較研究-兼論明代官話
的演變與傳承》(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年)。
4. 林貝珊:《山西方言古入聲字研究》(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2 年)。
5. 楊孝敏:《臺灣臺南閩南語入聲韻尾消失問題之研究》(新竹:新竹師範
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6. 楊台福:《金源詩人元好問(元遺山詩集)用韻考》(彰化:彰化師範大
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7. 李珮如:《元四大家散曲用韻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2 年)。
8. 周美慧:《漢語入聲之性質及其演化》(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論文,2004 年)。
9. 吳如蕙:《元好問詞用韻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5 年)。
10. 吳文惠:《《四聲等子》與《經史正音切韻指南》比較研究》(台北:台
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11. 楊徵祥:《元代標準韻書音韻系統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6 年)。
12. 施惠婷:《馬鈺詞韻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大陸
1. 李超:《元浙江曲家散曲、雜劇用韻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
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2. 鄒新:《《韻略匯通》和《韻略新抄便覽》音系比較研究》(山東:山東
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3. 胡蓉:《元代少數民族詩人耶律楚材、薩都刺詩歌用韻研究》(重慶:重
慶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4. 田業政:《元代江西詩人古體詩用韻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漢語言
文字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5. 張帥:《《元刊雜劇三十種》與《中原音韻》用韻之比較》(武漢:華中
科技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系碩士論文,2005 年)。
6. 王杰立:《元代楊維楨等浙江詩人古體詩用韻考》(重慶:重慶師範大學
漢語言文字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7. 秦傳庫:《元代紹興路詩人用韻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
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8. 李桂香:《元代浙江古體詩用韻研究》(新疆:新疆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
言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五、論文集論文(依成書年代排列)
1. 薛鳳生:〈論入聲字之演變規律〉,《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台
北:聯經出版社,1978 年),頁407~433。
2. 竺家寧:〈宋代入聲的喉塞音韻尾〉,《聲韻論叢.第二輯》(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1994 年),頁1~24。
3. 姚榮松:〈中原音韻入派三聲新探〉,《聲韻論叢.第二輯》(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1994 年),頁25~52。
4. 宋韻珊:〈試論《五方元音》與《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的編排體例〉,《聲韻論叢.第七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年),頁137~154。
5. 宋韻珊:〈《韻略易通》與《中原音韻》音位系統比較研究〉,《聲韻論叢.第十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年),頁345~371。
6. 魯國堯:〈論宋詞韻及其與金元詞韻的比較〉,《語言學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年),頁385~425。
7. 耿志堅:〈金源入聲詩用韻初探〉,《中國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南京研討會論文集.2006》(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332~338。

六、會議論文(依發表年代排列)
1. 耿志堅:〈金源全真教(含王重陽及全真七子)入聲詞用韻之研究〉,「第二十六屆全國聲韻學研討會」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8
年7 月25 日),頁99~108。

七、期刊論文(依地區、發表年代排列)
台灣
1. 莊惠芬:〈韻略匯通與廣韻入聲字的比較研究〉《淡江學報》第8 期(1969年11 月),頁45~81。
2. 許世瑛:〈從詩集傳叶韻中考廣韻陽聲及入聲各韻之併合情形〉《淡江學
報(文學部)》第10 期(1971 年11 月),頁15~46。
3. 詹秀惠:〈韻略易通研究〉《淡江學報》第11 期(1973 年3 月),頁
185~205。
4. 金周生:〈中原音韻入聲多音字音證〉《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3
期(1984 年6 月),頁693~726。
5. 金周生:〈元曲選音釋處理賓白韻語入聲押韻字方法之探討〉《輔仁國文
學報》第1 期(1985 年6 月),頁365~375。
6. 竺家寧:〈「入聲」滄桑史〉《國文天地》第2 期(1985 年7 月),頁40~43。
7. 謝雲飛:〈語音變化中的弱化作用〉,《中國語文》第427 期(1993 年1月),頁10~11。
8. 耿志堅:〈全金詩(近體詩部分)用韻考〉《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4 期(1993年6 月),頁1~31。
9. 竺家寧:〈宋元韻圖入聲分配及其音系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
30 卷,第1 期(1993 年10 月),頁1~36。
10. 林慶勳:〈「中州音韻輯要」入聲字的音讀〉《中山人文學報》第3 期(1995年4 月),頁21~36。
11. 江寶秀:〈入聲字的滄桑史〉《和平學報》第1 期(1998 年11 月),頁1~11。
12. 宋韻珊:〈「新纂五方元音全書」初探--以入聲字為主要論述對象〉《興大中文學報》第13 期(2000 年12 月),頁93~104。

大陸
1. 賀巍:〈漢語官話方言入聲消失的成因〉《中國語文》第246 期(1995
年),頁195~202。
2. 張玉來:〈近代漢語官話入聲消亡的條件問題〉《古漢語研究》第32 期
(1996 年),頁25、26、49。
3. 趙宏:〈淺談漢語入聲韻塞音尾消失的原因〉《貴州民族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2 期(1997 年),頁62~65。
4. 劉青松:〈宋元時期入聲韻尾的消變〉《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34 卷,第2 期(1998 年6 月),頁64~67。
5. 李清桓:〈亦論《五方元音》的入聲〉《北方論叢》第182 期(2003 年),頁69~72。
6. 金欣欣:〈《中原音韻》音系有入聲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第37 卷,第2 期(2004 年2 月),頁75~79。
7. 韋紹翔:〈蘭茂《韻略易通》述略〉《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19 卷,第
2 期(2004 年4 月),頁28~31。
8. 葉寶奎、鄭碧嬌:〈《中原音韻》的文白異讀與入聲韻的演化〉《廈門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0 期(2008 年),頁122~128。
9. 孫玉文:〈”數”音變構詞三則考辯〉,《語言研究》第35 期(1998 年),頁152~15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 竺家寧:〈宋代入聲的喉塞音韻尾〉,《聲韻論叢.第二輯》(台北:
2. 2. 竺家寧:〈宋代入聲的喉塞音韻尾〉,《聲韻論叢.第二輯》(台北:
3. 3. 姚榮松:〈中原音韻入派三聲新探〉,《聲韻論叢.第二輯》(台北:
4. 3. 姚榮松:〈中原音韻入派三聲新探〉,《聲韻論叢.第二輯》(台北:
5. 4. 宋韻珊:〈試論《五方元音》與《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的編排體例〉,《聲韻論叢.第七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年),頁137~154。
6. 4. 宋韻珊:〈試論《五方元音》與《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的編排體例〉,《聲韻論叢.第七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年),頁137~154。
7. 1. 莊惠芬:〈韻略匯通與廣韻入聲字的比較研究〉《淡江學報》第8 期(1969年11 月),頁45~81。
8. 1. 莊惠芬:〈韻略匯通與廣韻入聲字的比較研究〉《淡江學報》第8 期(1969年11 月),頁45~81。
9. 6. 竺家寧:〈「入聲」滄桑史〉《國文天地》第2 期(1985 年7 月),頁40~43。
10. 6. 竺家寧:〈「入聲」滄桑史〉《國文天地》第2 期(1985 年7 月),頁40~43。
11. 7. 謝雲飛:〈語音變化中的弱化作用〉,《中國語文》第427 期(1993 年1月),頁10~11。
12. 7. 謝雲飛:〈語音變化中的弱化作用〉,《中國語文》第427 期(1993 年1月),頁10~11。
13. 8. 耿志堅:〈全金詩(近體詩部分)用韻考〉《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4 期(1993年6 月),頁1~31。
14. 8. 耿志堅:〈全金詩(近體詩部分)用韻考〉《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4 期(1993年6 月),頁1~31。
15. 9. 竺家寧:〈宋元韻圖入聲分配及其音系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