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 中文部份
一、 書籍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民91。
宋國誠主編,王瑞琦、耿曙副主編,《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91。
何俊志、任軍鋒、朱德米編譯,《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04。
李培元譯,Howard J. Wiarda著,《比較政治研究的新方向》。臺北:韋伯文化,2005。
沉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David Held著,《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臺北:韋伯文化,2001。
杉本賢司,《圖解塑膠新世界》。臺北縣:世茂,2004。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臺北:聯經,2000。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民69.9。
高德源譯,陶在樸編,Jack Donnelly著,《現實主義與國際關係》。臺北:弘智文化,2002。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
高長,《台商大陸投資手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95。
高永謀,《台灣正名100》。玉山社,2005。
袁鶴齡,《全球化vs區域化: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契機與挑戰》。台中:若水堂,民92。
閻安,《大陸台商政策研究(1979-2005)》。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06。
倪世雄、包宗和,《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2003。
陳雨晨,《中共經濟發展策略之透視》。臺北:華泰,民72.9。
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臺北:永業,民83。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民89.10。
彭懷恩,《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論Q&A》。臺北:風雲論壇,2003。
張玉良主編、王彥軍副主編,《面向21世紀的國際戰略謀劃》。北京:國防大學人民出版社,1994。
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2003。
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Karl Polanyi著,《钜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11。
謝俊雄編,《塑膠工程學》。嘉義:羅印務館,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及訓練中心,民65。
楊永華,《利用外資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
蔡耀明,《國際關係》。臺北:考用出版社,民89。
劉佩瓊主編,《中國經濟大趨勢1994》。臺北:遠流,民83。
劉瑞華譯,Douglass C. North著,《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臺北:時報,1995。
劉傑,《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抉擇》。時事出版社,2004。
劉平鄰等作,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92。
歐信宏、胡祖慶合譯,Joshua S. Goldstein著,《國際關係》。臺北:雙葉書廊,2003。
歐信宏、陳尚懋譯,Barry B. Hughes著,《最新國際政治新論》。臺北:韋伯文化,2002。
蕭全政,《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臺北:桂冠,1988。
羅浩,《國際關係與國際組織Q&A》。臺北:風雲論壇,2002。
顏愛靜主譯,黃名義等合譯,Eirik G.. Furubotn, Rudolf Richter,《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臺北:五南,2001。
蘇子喬譯,Mark Irving Lichbach、Alan S. Zuckerman著,《比較政治:理性、文化與結構》。臺北:五南,2005。
龐建國著,羅金義、王章偉合編,《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的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歷史資料1996-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
二、 期刊
王太,〈2007年中共經濟〉,《中共研究》,第42卷,第1期,2008.1,頁67-79。王達,〈中國大陸經濟特區簡介〉,《時代批評》,第35卷,第12期,民70.12,頁6-8。王信賢,〈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民89年,頁23-46。王重陽,〈中國大陸《物權法》之立法評析〉,《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7期,頁96-102。史芳銘、徐曉婷,〈中國大陸兩稅合一新制對台商的影響〉,《貿易雜誌》,第192期,2007.6,頁36-39。
方惠蓉,〈中國企業所得稅新制對台商之影響及因應之道〉,《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54輯,民96.12,頁124-135。主持人姜新立,〈改革開放30年-中共的變與不變〉,《中共研究》,第42卷,第1期,2008.1,頁110-132。
石之瑜,〈新制度主義建構理性中國的成本〉,《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1期,民86,頁1-22。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6期,民92.11,頁75-107。朱蓓蕾,〈中共中央與地方政經互動關係:新制度主義之分析〉,《東亞季刊》,第31卷,第4期,民89,頁29-62。呂桂玲,〈中國大陸經濟金融計數據失真之探討〉,《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8輯,民92.03,頁163-170。呂國禎、尤子彥,〈中國變了-台商大逃亡〉,《商業週刊》,第1071期,2008.6,頁140-146。
呂國禎,〈4大地雷引爆最大遷徏潮〉,《商業週刊》,第1071期,2008.6,頁148-150。
李孟洲,〈中國錢少會怕錢多也怕〉,《財訊》,第307期,2007.10,頁260-261。
李培胤,〈供過於求-外商放慢大陸投資腳步〉,《商業週刊》,第942期,2005.12,頁174。
李永然、施敏,〈認識中國大陸新修訂《公司法》〉,《貿易雜誌》,第185期,2006.11,頁46-54。
李永然,〈大陸《物權法》通過,台商需暸解相關規定〉,《電工資訊》,第198期,2007.6,頁101-103。
李榮得,〈淺析近期大陸勞工成本上漲對當地台商之影響〉,《華南金控》,第38期,2006.2,頁5-13。杜進寶,〈中共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探討-廣東省的個案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1期,民84,頁18-27。宋國城,〈新制度主義與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一個分析框架的運用〉,《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民89,頁37-78。
吳玉山,〈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第32期,民90,頁1-30。吳再豐,〈大陸兩稅合一《企業所得稅法》通過,台商應及早規劃因應〉,《電工資訊》,2007.7,頁98-102。
吳再豐,〈中國大陸兩稅合一與對台資企業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7期,頁89-95。吳再豐,〈中國大陸租稅法規改革對台商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2期,頁116-122。吳昭怡、熊毅晰,〈烈日照台商-2008台商關鍵年!〉,《天下雜誌》,第388期,2008.1,頁100-109。
吳昭怡,〈七大關卡夾攻-台商賺錢好難〉,《天下雜誌》,第388期,2008.1,頁112-115。
吳昭怡,〈烈日下,台商要抬頭看路〉,《天下雜誌》,第389期,2008.1,頁156-159。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08,吳怡靜譯,〈誰在驅動中國經濟成長?〉,《天下雜誌》,第389期,2008.1,頁173-174。
吳德豐,〈新企所稅法下的租稅管理與規劃策略〉,《會計研究月刊》,第268期,2008.03,頁70-77。吳德豐、陳惠鈴、楊敬先,〈台商大陸投資法律須知〉,《會計研究月刊》,第268期,2008.03,頁84-93。吳學媛、曾文雄,〈台商如何因應大陸勞動合同法之衝擊〉,《會計研究月刊》,第268期,2008.03,頁78-83。林奎燮,〈新制度主義及其在中國大陸研究上的意義〉,《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11期,民92.11,頁94-111。林克,〈大陸何以災難不斷〉,《商業週刊》,第942期,2005.12,頁176。
林文義,〈台商資金回台意願大減〉,《財訊月刊》,第291期,2006.6,頁272-273。
林文義,〈稅制大變動-台商有得有失〉,《財訊》,第297期,2006.12.1,頁198-204。
林文義,〈台商會被兩岸政府補稅夾殺?!〉,《財訊》,第299期,2007.2.1,頁264-265。
林文義,〈閃避新稅法,股利先匯出大陸〉,《財訊》,第302期,2007.5.1,頁220-223。
林文義,〈透過香港避稅?沒那麼容易啦!〉,《財訊》,第303期,2007.6,頁262-263。
林文義,〈台商明年獲利可能大爆發〉,《財訊》,第307期,2007.10,頁261-262。
林則宏,〈中國勞動合同法對台商造成強烈衝擊〉,《交流》,第94期,頁51-54。林德昌,〈廣東省引進與利用外資模式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4期,民86,頁24-41。林德昌,〈台商在廣東省的投資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1期,民87,頁3-16。周昌湘,〈解析中國勞動合同法〉,《管理雜誌》,第394期,2007.4,頁93-97。
韋奇宏,〈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結構與變遷(1979-2001)-新制度論的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1期,民92,頁123-146。姜志俊,〈大陸《勞動合同法》對台商的影響與因應〉,《電工資訊》,第200期,2007.8,頁98-102。
姜志俊,〈中國大陸《物權法》對台商的影響與因應〉,《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7期,頁78-88。姜志俊,〈台商如何因應中國大陸《勞動合同法》〉,《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9期,頁85-91。胡至沛,〈新制度主義的檢視與反思〉,《中國行政評論》,第11卷,第1期,民90,頁145-162。紀田光,〈大陸台商面臨新挑戰〉,《石化工業》,第29卷,第8期,2008.2,頁4。孫明德,〈從2006年展望2007年中國經濟〉,《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9卷,第12期,民95.12,頁75-80。
倪維,〈新物權法,台商保障私有財產有法可依!〉,《貿易雜誌》,第195期,2007.9,頁50-53。
倪維,〈台商佈局大陸必須要暸解的大陸出口退稅政策(上)〉,《鋼鐵資訊》,第188期,民95.3,頁25-31。倪維,〈台商佈局大陸必須要暸解的大陸出口退稅政策(下)〉,《鋼鐵資訊》,第189期,民95.4,頁30-37。夏衛,〈台商大陸經商四大危機〉,《貿易雜誌》,第177期,2006.3,頁52-55。
袁明仁,〈影響台商稅務成本-重大稅務問題〉,《電工資訊》,第202期,2007.10,頁98-102。
高承恕,〈中國式社會主義如何結合市場經濟〉,《天下雜誌》,第389期,2008.1.16,頁83。高長主講、陳志宏整理,〈關鍵2008!中國大陸經貿與市場動態分析〉,《貿易雜誌》,第199期,2008.1,頁52-55。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第32期,民90.12,頁95-170。曾文雄、王永元,〈大陸《勞動合同法》對台商的衝擊及其因應〉,《交流》,第94期,頁49-51。許源派,〈中共對台商政策研究的理論基礎〉,《全球政治評論》,第7期,2004.7,頁85-110。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第31期,民89,頁171-201。陳明璋,〈台商下一步:內外兼修〉,《管理雜誌》,第401期,2007.11,頁28-31。陳明進,〈台商應以整體管理政策因應大陸租稅問題〉,《會計研究月刊》,第268期,2008.03,頁65-69。陳長榮,〈1982年中國大陸經濟透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6卷,第3期,民72.03,頁66-73。
陳進安,〈宏觀調控後的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中國商銀月刊》,第23卷,第12期,民93.12,頁1-10。陳念舜,〈勞動合同新制-台商不可不知〉,《機械技術雜誌》,第274期,2007.12頁84-86。陳德昇,〈現階段中共對台經貿政策〉,《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2期,2005,頁11-20。
陸忠偉,〈世紀之交的國際經濟形勢與經濟安全〉,《現代國際關係》,第6期,1999,頁1-6。
陸忠偉,〈世紀之交的國際經濟形勢與經濟安全(下)〉,《現代國際關係》,第7期,1999,頁1-6。
彭蕙珍,〈中國大陸農村選舉的制度困境〉,《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9期,民91,頁7-21。傅豐誠,〈中共降低出口退稅政策及其對台商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8期,頁11-15。傅嶽邦,〈中共三個代表的制度分析:新制度論的觀點〉,《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2期,民92,頁7-30。
黃台英、方立維,〈大陸新修正公司法解析〉,《海基會兩岸經貿月刊》,第168期,2005.12,頁8-11。黃智聰、歐陽宏,〈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決定因素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2006.4,頁139-178。黃智聰、高安邦、餘姿瑩,〈外來投資在中國大陸各地區分佈不均度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2期,2004,頁33-56。
張弘遠,〈2004年中國大陸經濟的回顧與展望〉,《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期,民94.01,頁11-17。強永昌、胡迪鋒,〈2006年中國經濟回顧與展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9卷,第12期,民95.12,頁67-74。
程世娟,〈當前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分析〉,《今日合庫》,第29卷,第12期,民92.12,頁4-49。耿曙,〈台商研究:問題意識與理論觀點〉,工作坊寫真,2005.10.2,頁8。
董沛哲,〈大陸出口退稅政策大調整〉,《電工資訊》,第200期,2007.8,頁74-77。
董珮真,〈超過6成台商將擴大對中國大陸投資〉,《電工資訊》,第202期,2007.10,頁9-12。
董珮真,〈中國大陸,快速崛起的新經濟體〉,《貿易雜誌》,第184期,2006.10,頁8-28。
董珮真,〈鮭魚返鄉,點燃新希望與新動力!〉,《貿易雜誌》,第199期,2008.1,頁10-14。
趙燕,〈培育我們自己的世界級企業〉,《世界知識》,第14期,1999,頁16-17。
趙春山,〈短評-當前大陸經濟情勢及未來的展望〉,《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2期,民91年,頁1-6。
劉任,〈人民幣議題牽動全球經貿走勢〉,《貿易雜誌》,第171期,2005.09,頁18-22。
劉任,〈面對人民幣升值台商如何接招?〉,《貿易雜誌》,第171期,2005.09,頁30-33。
蔡秋如,〈從全球化思維探討有利兩岸發展的新認知〉,《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3期,民94.03,頁28-42。蔡學儀,〈全球化與兩岸經濟發展〉,《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期,民94.01,頁41-54。蔡真益,〈從中國大陸分權改革論國家機關自主性:新制度主義的觀點〉,《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3期,民91,頁25-34。蔡順達,〈當商機遇上風險孰能勝出?〉,《貿易雜誌》,第179期,2006.5,頁44-50。
廖運源,〈2008年中國大陸台商面臨的挑戰與風險〉,《貿易雜誌》,第201期,2008.3,頁42-47。
潘俊男、鄭惠珍,〈北京、上海與廣東吸引外資決定因素之比較〉,《遠景基金會季刊》,第九卷,第二期,2008.4,頁133-175。廣澤,〈中共經濟現代化的究竟〉,《時代批評》,第35卷,第12期,民70.12,頁15-16。
鄭竹園,〈中國大陸經濟30年〉,《中國論壇》,第9卷,第3期,民68.11,頁13-30。
鄭惠之,〈以永續經營理念因應大陸經貿新制〉,《會計研究月刊》,第268期,2008.03,頁60-64。謝俊義,〈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第68期,民89.8,頁1-26。蕭新永主講、蔡順達整理,〈解讀勞動合同八大條款〉,《貿易雜誌》,第170期,2005.8,頁58-63。
羅益強,〈如何培養未來的領導者?〉,《天下雜誌》,第368期,2007.3.28,頁36-37。鐘華,〈外資企業與我國生產能力過剩〉,《世界知識》,第14期,1999,頁12-13。
黃朝暉,〈試析台資企業在廣東的投資活動〉,《暨南學報》,第22卷,第4期,2007。
三、 論文
歐陽宏,〈外商直接投資中國的決定因素〉,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民94。
吳悅,〈我國大陸經貿政策變遷之研究-新制度論觀點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92。吳惠明,〈中共對台商政策與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民94。吳尚芬,〈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台商政策:以上海地區百貨服務業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政治所,民96。沉志賢,〈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之兩岸總體、政治因素探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民94。
韋奇宏,〈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結構與變遷:1979-2001:新制度論的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民90。廖玉齡,〈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省經濟發展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政紿所,民87。林志南,〈台商赴大陸投資動機、投資策略、組織間相依程度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民91年。丘昌泰,〈官僚主義對於大陸台商的影響與因應:東莞經濟開發區的個案研究〉,專案研究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2000。
李嶽昌,〈亞洲金融風暴對台商在大陸投資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淡江中大研究所經貿組,民88。康智凱,〈東莞的崛起:台商的企業群集與地方政府研究〉,碩士論文,台大建築所,民91,四、 報紙
人民日報
工商時報
中時晚報
中國時報
中央日報
聯合報
五、 網路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人民網學術動態:http://theory.people.com.cn
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
中共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e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
中國商務年鑑:http://www.yearbook.org.cn/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資料庫:http://ics.nccu.edu.tw/eced/rmb.php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http://www.pidc.org.tw/default.aspx
海基會兩岸經貿網:http://www.seftb.org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http://www.gwytb.gov.cn:82/lajmsj.htm
廣東省投資促進局:http://www.gdbip.org.cn/Article/Index.asp
廣東統計信息網:http://www.gdstats.gov.cn/tjsj/lywz/default.htm
東莞市統計局:http://tjj.dg.gov.cn/website/web2/main.jsp?parentcolumnId=112
新華網:http://xinhua.org/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貿易中國資訊網:http://ieatpe.org.tw/chinatrade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資料庫,〈中國經濟世界排名報告〉,http://ics.nccu.edu.tw/ced/
黃清賢,〈從反分裂國家法看全球化下的兩岸關係〉,http://www2.nsysu.edu.tw/sis/discuss/3C-3.pdf
貳、 西文部份
I. Books
Alice H Amsden and Wan-wen Chu, Beyond Late Development: Taiwan’s Upgrading Policies. (2003)
Barry Naughton ,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James A Caporaso and David P Levine, 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
Barry Clar, Political econom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New York, Westport, and London: Praeger. (1991)
Douglass D and Davis L ,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Paul J DiMaggio and Water W. Powe.,”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icago Press. Pp63-82(1991)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 New York: Free Press. (1989)
Karl Polanyi,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Boston: Beacon Press. (1944)
Peters B Guy, Institution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 (1999)
Robert Wade,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Robert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Susan Shrik,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edited by Robert O. Keohane and Helen V. Miln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kocpol, T.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II. Periodicals
Armstrong Adrienn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Dependenc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25, No.3, Sept.1981, pp401-428.
Ronald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 Vol. 4, No.6 ,1937.
Paul DiMaggio,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s: Arenues of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No.154(4), pp696-705.
Fanzhang Huang, “China’s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the Related Policie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6, No.2, 1995, pp217-232.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No 44, 1996, pp.936-957.
Ellen M Immergut,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No.26, March 1998, pp5-34.
Joaane Gowa and Edward D. Mansfiel, “Power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7, No.2, June 1993, pp408-420.
James G March.and Johan P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1984, pp734-749.
Linda Weiss, “Developmental states in transition: adapting, dismantling, innovating, not normalizing.” The pacific Review, Vol.13, No.1, 2000, pp.21-55.
Thomas G Moore, “China as a latecomer: toward a global logic of the open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5, No.12, 1996, pp.187-208.
William H Riker, “Implications from the Disequilibrium of Majority Rule for the Study of Institution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4, No2, 1980
Sue E S Crawford and Elinor Ostrom, “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9, No2, Sept. 1995, pp582-601.
Samuel Huntington, “Why International Primacy Matte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4, 1993, pp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