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編(1994)。如何培養數學能力。台北:九章出版社。
左太政(無日期)。如何指導學生從事科展。2007年9月11日,取自:http://140.127.47.6/DLMathEd/teacher/pageten.htm
余尚芸(2004)。國二學生實施之歷程分析「專題導向式合作解題活動」之歷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李登隆和王美芬(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席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2004專刊。
李國賢(2007)。如何指導學生撰寫研究報告與製作展覽看板。數學科展通訊,5
,19-26。
林榮耀(無日期)。如何做好科展作品。2007年11月24日,取自:http://portal.ntsec.gov.tw/m1.aspx?sNo=0000322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文正(2004)。從參加科展活動學生探討比較兩位國小教師指導科學展覽之特徵。 國立台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 15,641-662。洪榮昭(無日期)。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2008年3月23日,取自:
http://bcc.yuntech.edu.tw/essay/
柳賢(無日期)。如何從科學學習中發掘科展題材。2007年9月25日,取自:http://140.127.36.251/sc_scservice_c_94.htm
徐佳璋(2007)。台灣中小學科展之實物探究。科學教育月刊,297,2-15。
張文芬(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學習風格與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裡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008)。第48屆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實施要點。2008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ntsec.gov.tw/m1.aspx?sNo=0000647
張良誠(2001)。參加科學展覽活動的省思。師友月刊,9,41-44。張政義(2001)。一位國小教師指導「光和像」科學展覽作品的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有遹(1994):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02)。全國第一次科學教育會議資料。台北:教育部。
許翠華(2003年12月)。指導科學展覽活動的老師專業發展之行動研究。教師專業與兒童適性發展。本土教育模式研討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黃文達(無日期)。數學科學展覽的新貌。2007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math.ntnu.edu.tw/~cyc/_private/mathedu/me7/me7001.doc
黃茂在和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273,21-41。
葉安琦(2000)。促進國小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個案研究--發展問題表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葉安琦(2003)。促進學生創意思考的探究式案例分享與探討。郭重吉(主持人),我國科學教育學術界對課程之研究與發展成果展示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研討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資源中心。
葉重新、成映鴻、黃鴻博、林原宏(1993)。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科學展覽活動之研究。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研究報告。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幹嘛學數學?(葉偉文譯)(1999)。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彰化縣政府(2008)。彰化縣96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科展指導教師研習手冊。彰化縣。
趙李婉儀(無日期)。專題研習讓學生親自去開啟智慧的寶庫。2007年8月11日,取自:http://www.fed.cuhk.edu.hk/~asp/Newsletter3/Project-work.htm
劉宏文(2001)。探究導向的自然科教學。2007年7月31日,取自:http://203.71.212.1/resource/bulletin/tcssh_5/html/t5_8/t5_8.htm
學習與教學(趙居蓮譯)(1997)。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6年)
盧秀琴(2002)。新制科學展覽的動向。國民教育,43(1),74-79。賴慶三、高汶旭(2004)。國小專題本位科學展覽活動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59-286。
簡利真(2002)。國小師生在科學展覽中科學本質表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英文文獻
Alberta Learning. (2004). Focus on inquiry. Edmonton, AB: Alberta Learning. Retrieved March 7, 2007, from http://www.education.gov.ab.ca/k_12/curriculum/ bySubject/focusoninquiry.pdf
Borasi, R. (1992). Learning mathematics through inquiry.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Bransford, J. D., & Stein, B. S. (1984). The IDEAL problem solver: A guide for improving thinking,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New York: Freeman.
Drayton, B. & Falk, J. K. (2001). Tell-tale signs of the inquiry oriented classroom. NASSP Bulletin, 85(623), 24-34.
Haury, D.(1993). Teaching science through inquiry ERIC/CSMEE Digest. Retrieved July 04, 2007, from http://www.ericdigests.org/1993/inquiry.htm
Jarrett, D. (1997). Inquiry strategies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 It’s just good teaching. Oregon, DC: 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Johnson, S. D. (1987). Teaching problem solving. School Shop, 15-17.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Randy, L.,Bell, L. S., & Ian, B(2005). Simplifying Inquiry Instruction. The Science Teacher, 72(7), 30-33.
Speer, W. R. (2003). Inquiry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In center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success. Retrieved May 20, 2007, from http://cosmos.bgsu.edu/oborconf2003/Speer_COSMO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