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王蓁蓁(2000)。臺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甘夢龍(1993)。國小學生困擾何其多?國小學生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教之友,44(3),15-26 頁。
甘夢龍(1994)。南區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自我觀念與行為困擾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朱怡勳(2005)。高雄市國小縮短修業年限學童生活適應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朱慧平(1990)。資優生和重要他人資優知覺與資優生創造力、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論文,臺北市。
何華國(199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親職教育。臺北市:五南。
何福田(1978)。國小學生行為困擾調查表指導手冊。臺北市:正昇。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吳昆壽(2006)。資優教育概論。臺北市:心理。
吳武典、陳秀蓉(1978)。教師領導行為與學生的期待、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87-103。吳武典、蔡明富(2001)。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41-56。吳清山(2000)。學校行政(第五版)。臺北市:心理。
吳淑玲(1999)。臺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吳意玲(1993)。國中學生的困擾問題、因應策略與求助行為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吳新華(1988)。資賦優異學童之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臺南師院學報,21,1-70。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 199-253。
吳麗寬(2007)。淺談如何輔導普通班中之情緒困擾行為。特殊教育季刊,104,22-27。呂勝瑛(1982)。資優兒童的心理特質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5,225-250。
呂勝瑛(1998)。增進自我概念。臺北市:遠流。
李文欽(2003)。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李坤崇、歐慧敏(1993)。國中國小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6,109-137。李美慧(2004)。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縣。
李敏英(2003)。高職學生行為困擾問題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李雪莉(2007年3月28日)。別當直升機父母。天下雜誌,368,106-131。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市:心理。
李蕙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2008年3月31日)。哎喲喂呀兒童專線來電分析報告記者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0月12日。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news.php?offset=10&id=1947&typeid=11
周佩樺(2006)。國小資優生的同儕關係及其教學輔導策略之探討。國教新知,53(4),76-82。周孟香(1989)。離婚家庭關係與學齡子女行為困擾相關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周意茹(1995)。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的相關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林正文(1982)。父母教養態度與少年犯行為困擾之關係。臺南師專學報,14,121-160 。
林正文(1984)。生產序、父母教養差距與各類少年犯行為困擾之關係。臺南師專學報,17,231-266。林妙華(2003)。資優學生過度激動特質與友伴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林幸台、陳聰文、陳明終、潘素卿、林本喬、鄭英耀、王木榮、許進生(1983)。資賦優異兒童心理特質發展之研究。教育學院學報,8,24-48。
林忠仁、賴金河(2004)。臺北縣婚生子女就讀國小時語文程度調查研究報告。北縣成教,24,31-53。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頁。
林建平(2002)。資優生的自我調整學習。資優教育季刊,85,31-35。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林珠琴(2003)。國小資優生A型行為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林清江(198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林瑞基(2004)。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手足關係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林繼盛(1982)。影響兒童學業之家庭因素。載於國民中小學專題研究。臺北縣:臺灣省教師研習會。
柯麗卿(2007)。資優兒童家庭教養特質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文集,9,67-100。
柯麗卿(2007)。談資優生父母親職教育的需求與辦理方式。屏師特殊教育,15,18-26。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洪美鈴(2001)。國小資優班學生學習策略之研究—以臺南市成功國小資優班為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的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洪嘉盈(2003)。國小五年級資優生與一般生在分組學習時的同儕友伴關係。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臺南市。胡素慈(2002)。國小學生因應日常生活問題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徑路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高源令(1992):國小學生日常生活壓力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涂筱姍(2006)。「資優生手足」手足關係之研究。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女與非獨生子女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張東峰、鄭伯壎(1984)。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張金圓(1990)。國小單親兒童的行為困擾、生活適應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輔導月刊,26(7、8),34-54。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臺北市:東華。
張淑雲(2002)。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臺南市。張靖卿(1996)。資優兒童同儕關係之探究。資優教育季刊,59,25-30。張德聰(1998)。少年心理輔導。載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編,青少年白皮書,299-332。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馨仁(2001)。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2),45-70。
教育部編印(2008):特殊教育法規選輯。臺北市。
梁秀琴、陳韻淳(2002)。談資優生的自殺問題。資優教育季刊,83,28-31。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效果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臺北市。莊千慧(1994)。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莊茂德(1993)。臺南縣國小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之比較研究。國教之友,527,37-44。
許巧宜、吳麗雪(2006)。被忽略的天才—談學障資優生的學習輔導原則。臺東特教,23,44-47。許慧如(2000)。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郭靜姿(1996)。我國資優學生輔導與追蹤之問題與改進芻議。資優教育季刊,60,18-24。郭靜姿(2000)。談資優學生的特殊適應問題與輔導。資優教育季刊,75,1-6。郭靜姿(2003)。從資優生特質研究談情意輔導需求。情意思考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4-16。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陳玉賢(1997)。淺談資賦優異兒童親職教育。特教園丁,13(2),46-49。陳玉蘭(1993)。美術資優班學生之特質以及為其實施生計團體諮商的必要性。資優教育季刊,46,27-31。陳秀珍(2007)。協助一般智能優異學生增進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陳怡吟(2003)。國小兒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個人變項與其情緒困擾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陳芬芳(2003)。中部地區國小資優學生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陳昭廷(2002)。臺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資賦優異學生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市。陳美芳(1996)。資優學生心理特質與評量。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1,13-26。陳昭儀(1996)。父母─資優生的最佳輔導者。資優教育季刊,61,13-18。陳淑娟(2000)。國中學生行為困擾、求助態度與求助偏好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陳經略(1999)。當前學校輔導工作的問題。輔導與諮商,73,16。
陳靜儀(2007)。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的自我概念、依附關係、情緒智力與行為困擾之關係研究。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曾月菊(2002)。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輔導通訊,69,54-60。曾淑容(1993)。高中資優生的自我認知、實際表現和自我需求之探討。特殊教育學報,8,1-54。曾淑華(2002)。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馮觀富(1997)。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黃正芬(1999)。資優兒童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66,2-6。黃玉真(1994)。國中資優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黃光明(1983)。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黃煌鏞(1988)。家庭內聚型態與貧童行為困擾、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黃德祥(1989)。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楊國樞(1978)。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學校影響因素。載於陳英豪主編,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臺北市:幼獅。
楊淑媖(2001)。中部地區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楊馥綸(1985)。南區國民中學資賦優異學生與一般學生行為困擾影響因素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詹秀美(1995)。國小資優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自我實現與創造性情意特質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3,261-271。廖仁藝(200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兒童家庭因素之分析-以巴拉腦社區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花蓮市。廖永堃(1991)。國小資賦優異兒童學業低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廖釧如、黃郁茗、陳文香(2005)。資優生的自我發展問題與因應之道。載於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65-78。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劉燕饒(2001)。國民中學資優生時間管理、學習態度、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劉 祇(1988)。臺北市完整家庭與破碎家庭子女失調行為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歐慧敏(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歐慧敏(2002)。國中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賡續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7,215-254。潘正安(1984)。國中學生科學態度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蔡玉瑟(1994)。資優生的人格特質與其學習行為、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蔡典謨(1996)。協助孩子出類拔萃—臺灣、美國傑出學生實例。臺北市:心理。
蔡明富(2005)。國中資優學生適應問題與情意課程設計。「情」「意」相挺─國中資優學生情意課程彙編。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素美(2004)。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市:心理。
盧美貴(1980)。國小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生學習行為的關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蕭 文(1990)。行為困擾學生的認識與處理。輔導月刊,26(9、10), 13-15。
賴朝輝(1998)。國中生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校園暴力行為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賴翠媛(2000)。資優兒童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薛雪萍(2000)。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謝琇玲(2000)。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麗文。
謝麗紅(1990)。多重模式團體諮商對父母離異兒童家庭關係信念、自我觀念及行為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韓玉梅(1996)。資優生智力、學科成就、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簡茂發(1984)。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學報,17,99-120。
簡茂發、蔡玉瑟(1995)。國小資優生的認知型式、內外控信念與學習行為、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3,81-112。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3)。國小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比較。測驗年刊,40,271-290。英文部份
Arkoff, A. (1972).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aum, A., & Calesnick, L. E., & Gatchel, R. T. (198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ping with crowding: Stimulus screening and social overloa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 (4), 21-830.
Beck, A. T. (1979).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Clark, B. (2002/2007). Growing up gifted: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of children at home and at school, 6th ed. 花敬凱(譯)。啟迪資優-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臺北市:心理。
Colangelo, N. (1991). Counseling gifted students. In N. Colangelo &G. A. Davis (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273-284.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rey, G. (2005).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7th ed.) CA: Brooks/Cole.
Distin, K. (Eds) (2006) Gifted children: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Egan, G. (1986). The skilled helper: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ffective helping. CA: Brooks/Cole.
Folkman, S., & Lazarus, R.S. (1988). Coping as a mediator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3), 466-475.
Harper, J. F. & Marshall, E.(1991). Adolescents’ probl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elf-esteem. Adolescence, 26(104), 799-808.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Mckim, B. J. & Cowen, E. L. (1987). Multiperspective assessment of young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6, 370-381.
Newcomb, A. F., Bukowski, W. M., & Pattee, L. (1993).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pular, rejected, neglected, controversial, and average sociometric statu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1), 99-128.
Nicholson, S. I., & Antill, J. K. (1981). Personal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eer acceptance and sex-role identit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0, 309-325.
Nugent, S. A. (2005). Social & emotional teaching strategies. Waco, TX: Prufrock Press, Inc.
Pervin, L. (1983). Characteristics of staff burnout in mental health setting. Hospital & Community Psychiatry, 28, 233-237.
Peterson, J. L. & Zill, N. (1986). Marital disrup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May), 295-307.
Rea, L.M., & Parker, R.A. (199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San Fransisco, CA: Jossey Bass Publishers.
Reis, S. M. & McCoach, D. B.(2002). Underachievement in gifted studens. In M. Neihart, S. M. Reis, N. M. Robinson, S.M. Moon (Eds.).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Gifted Children: What do we know?, 81-91. TX: Prufrock Press.
Silverman, L. K. (1991). Family counseling. In N. Colangelo &G. A. Davis (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307-320. Boston: Allyn and Bacon.
Thompson, M. J. J., Raynor, A., Cornah, D., Stevenson, J., & Sonuga-Barke, E. J. S. (2002). Parenting behaviour described by mother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Child: Care,Health and Development, 28(2), 149-155.
Webb, J.T., Meckstroth, E.A., Tolan, S.S. (1982/1994). Guiding the gifted child: A practical source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盧雪梅(譯)。資優兒童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