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錦雲、陳保羅、高靖秋、楊素月、蔡仁貞(2005)。居家行走運動計畫對心血管疾病危險群婦女危險因子及情緒狀態之影響。實證護理,1(3),185-194。王鶴森(1992)。身體活動與癌症。中華體育,5(4),104-113。
江欣霓(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6)。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4)。推動國民旅遊卡政策說帖。
行政院衛生署(2006)。民國94年台灣地區死因統計結果摘要。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利志明(2000)。談休閒活動的定義、功能及積極涵義。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3,55-62。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吳慶烜、林敬銘、王翔姿、王慧珍、李佳樺(2003)。影響都市居民休閒運動參與選擇行為因素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
吳聰增(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呂建政(1994)。休閒教育的發展。台灣教育,523,18-20。
李卓倫(1985)。健康的定義與假說。公共衛生,12(2),146-159。李宜芳(2004)。國小女性行政主管參與休閒現況及學習需求之研究-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李素箱(2005)。台中地區社區民眾運動情形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31-145。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沈易利(1998)。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台中霧峰出版社。
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七十九年度休閒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1-28。
卓俊伶(2005)。美國政府對身體活動的促進的觀點與做法。國民體育季刊,34(1),76-81。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台灣師大體育學會。
林正常(1998)。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晉榮(2002)。體適能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52-59。林祐鈜(2005)。臺中縣國小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及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清崎(2002)。臺南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林敬銘(2007)。探究公務人員的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一以台中市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邱兆宏(2004)。壓力與健康:整合分析與模式驗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邱浩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施天保(2004)。台北縣國小校長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施長和、黃清裕(2000)。高雄地區大專院校女性教職員工參與動態休閒活動狀況及健康體適能之調查。台灣體育,109,19-26。
洪正倫(2006)。國小學童運動參與態度、身體健康狀況與運動參與阻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洪煌佳(2001)。休閒運動體驗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初探。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249-258。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高樹藩(1971)。中正形音意綜合大字典。臺北市:正中書局。
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出版社。
張文騰(200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職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張宮熊(2002)。休閒事業概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勝翔(2006)。縣府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雲林縣政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歧異詮釋。中華體育,15(1), 28-36。張耀中(2001)。臺中市銀髮族退休教師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許志賢(2002)。臺閩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許哲彰(1999)。國小教師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行為之預測及影響因素之探討-驗證計劃行為理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陳克宗(1998)。大學體育課程的休閒性。國民體育季刊,27(3),38-42。陳定雄(1990)。以休閒啟發運動興趣奠定全民運動基礎。全國社會體育會議綜合結論報告,33-40。
陳昭妃(2005)。打造黃金免疫力。台北市:台視文化。
陳惠美(2003)。南投縣民眾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陳葦諭(2003)。台北市基層警察休閒參與對工作壓力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淑馨出版社。
陳瑪莉(2002)。公務人員休閒認知、休閒需求與休閒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陳德海(1996)。南區專科學校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原因之探討。台灣體育,87,52-58。
陳鴻雁(2000)。台灣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陳鏡清、陳金樹(1993)。臺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臺北市政府一級機關為例。體育學報,51(7),61-84。陳麗華(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彭淑美(1993)。營利性運動休閒健身設施之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2(2),89-94。彭鳳美(2001)。民眾生活形態、醫療資雲利用與健康狀況之探討—以新竹科學園區員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市。游正芬(1999)。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黃天中、洪英正(1992)。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文宗(2006)。彰化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參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黃金柱(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黃振球(1970)。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施。師大學報,1,545-694。
黃德祥(1996)。休閒教育與休閒輔導。輔導通訊,46,4-6。黃瓊慧、黃坤得(2003)。適應體育觀點探討身心障礙者參與休閒運動之權利。大專體育,68,100-105。葉憲清(1987)。二十一世紀之我國學校體育。國民體育季刊,16(4),16-21。詹皓宇(2001)。休閒活動與生活健康的關係。台灣教育,602,41-44。
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籃球、游泳參與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劉宏裕(2007)。世界休閒協會-強化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1(1),122-133。
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劉芳遠(2001)。從國民體育法修正案談學校與社區的新互動關係。運動資訊季刊,5,62-73。
劉建恆(1997)。提升體適能的策略及展望。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120-139)。台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
劉盈足(2005)。公務員週末之休閒涉入與其休閒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彰化地區鄉鎮市公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歐楊秀宜(譯)(2005)。你想活多久。臺北市:遠流。(Anderson, N. B., & Anderson, P. E., 2003)
蔡特龍(2000)。休閒活動。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蔡嘉仁(2008)。宜蘭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縣。盧玫諭(2005)。台北縣中等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盧俊宏(1998)。從事體適能運動所帶來的106種利益。台灣省學校體育,47,17-23。
盧俊宏(2002)。規律運動、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60-73。賴正能(1998)。從隔週週休二日制探討公務人員的休閒行為-以高雄市政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賴炫政(1999)。運動對憂鬱症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賴美娟(1997)。基層警察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現況及期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清財(2000)。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謝文真(2001)。公務人員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發展與導向。勞工行政,80,68-71。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2),20-26。謝鎮偉(2002)。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鐘敏華(1998)。體育課程模式-體適能教育模式之實施探討。花蓮師院學報,8,125-150。(二)英文部分
Armstrong, N., & Simons-Morton , B. (1994). Physical activity and blood lipids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 Exercise, 6(4), 381-405.
Blumenthal, J. A., Emery, C. F., Madden, D. J., George, L. K., Coleman, E., Riddle, M. W., et al. (1989). Cardiovascular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training in healthy older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4, 147-157.
Collingwood, T. R., & Engelsgerd, M. (1977).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48(6), 23-77.
Crews, D. J., & Landers, D. M. (1987).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erobic fitness and reactivity to psychosocial stressor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5), 114-120.
Daniel, M. S. (2005). What will it take to reach 2010?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9(3), 24-25.
Dishman, R., & Gettman, L. (1981). Psychological vigor and self-perception of increased strength.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3, 73-74.
Doyne, E. J., Ossip-Kline, D. J., Bowman, E. D., Osborn, K. M., Mcougal- Wilson, L. B., & Neimeyer, R. A. (1987). Running versusweight lit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5), 748-754.
Ellis, G. D., & Witt, P. A. (1991).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 of leisure : Making of abstract concrete. In Goodale & Witt, P. A.(Eds)Recreation and leisure: Issues in a era of change(3rd ed.)Venture Publishing, INC.
Erick, H. (1996). Exercise is medicine.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 Medicine, 24(2), 72-78.
Godbey, G. (1980). Leisure in your life. Philadelphia: W. B. Saunders.
Hardman, A. E. (1996). Exercise in the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tic, metabolic and hypertensive disease: A review.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4, 201-218.
Hoeger, W. W., & Hopkins, D. R. (1992). A comparison of the sit and reach and the modified sit and reach in the measurement of flexibility in wome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3(2), 191-195.
Huges, J. R. (1984).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habitual aerobic exercise: A critical review. Preventive Medicine, 13, 66-78.
Kelly, J. R. (1990). Leisur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elly, J. R., & Godbey, G. (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Kenney, J. Y., & Carlberg, K. A. (1995). The effect choline and myo-inositol on liver and carcass fat levels in aerobically trained ra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16(2), 114-116.
Kleiber, D. A., Hutchinson, S. L., & Williams, R. (2002). Leisure as a resource in transcending negative life events: Self-protection, self-restoration, and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Leisure Sciences, 24(2), 219-235.
Kra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Laurent, G., & Kapferer, J. N. (1985). Measuring 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 41-53.
Melnick, M., & Mookerjee, S. (1991). Effects of advanced weight training on body cathexis and self-esteem.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2, 1335-1345.
Neulinger, J. (1981). To Leisure: An Introdu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affenbarger, R. S., Hyde, R. T., Wing, A. L., & Hsieh, C. C. (1986). Physical activity, all-cause mortality, and longevity of college alumni.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14, 605-613.
Raglin, J. S. (1990).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Sports Medicine, 9(6), 323-329.
Rober, N., & Rod, D. (1992).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 position statement. Physician and Sport Medicine, 20(10), 179-180.
Rowland, T. W. (1990). Exercise and children’s health (2n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oy, S. C. (1976). Introduction to nursing : An adaptation mode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iedentop, D. (2001). Introd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fitness and sport (4th ed.) NY: McGraw-Hill Companies.
Singh, N. A., Clements, K. M., & Fiatarone, M. A. (1997).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sleep. Sleep, 20(2), 95-101.
Siscovick, D. S., Laporte, R. E., & Newman J. M. (1985). The disease-special benefits and risk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2), 180-188.
Stucky-Ropp, R. C., & Dilorenzo, T. M. (1993).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in children. Prevent Medicine, 22, 880-889.
Taylor, C. B., Sallis, J. F., & Needle, R. (1985). The re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to mental health.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 195-202.
Torkildson, G. (1992).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3rd ed.). Spon, London: Chapman & Hall.
Uu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nkel, L. M., & Berger, B. G. (1990).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Leisure, 11, 56-63.
Werner, W. K., & Sharon A. (1994). Principles & Labs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 (3rd Ed). U.S. : Morton Publishing Company.
Young, D. R., Haskell, W. L., Jatulis, D. E., & Fortmann, S. P. (1993). Associ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 community-based sample of men and women: 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38(7), 2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