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內政部戶政司(2008)。歷年結婚、離婚對數、粗結婚率及粗離婚率。台北:內政部。2008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yhs809600.xls
內政部統計處(2008)。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七年第二十週。台北:內政部。2008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9720.doc
王大維(1996)。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王行(1998)。已婚男性婚姻經歷變化與滿足感初探。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
79-122。
王雨晴(2008年8月15日)。小S拼得男,2年後試精子分離術[電子版本]。中國時報。2008年8月20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
080815/57/145yc.html
朱岑樓(1990)。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江怡倩(1991)。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林巧翔(2002)。折翼與展翅-犯罪少年與家庭系統相互影響歷程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如萍(2001)。家庭生活教育:婚姻教育議題。载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生活教育(pp. 29-55)。台北:師大書苑。
林金定、陳美花、嚴嘉楓(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5。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林瓊芸(2006)。與獨生兒子結婚之三代同堂家庭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周玉慧、張思嘉、黃宗堅(2008)。新婚夫妻的婚姻適應:概念測量與模式檢驗。中華心理學刊,50(4),425-446。周麗端(2001)。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生活科學學報,7,133-155。吳心芝(2002)。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吳青眉(2004)。第二型糖尿病男性病患性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縣。吳秀敏(2003)。小家庭新婚妻子角色轉換之心路歷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吳佳霓(2001)。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自我發展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的研究-以台中縣國中生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的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輔導季刊,36(2),31-44。卓馨怡(2005)。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與父母需求的影響。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縣。柯誼楨(2008)。自殺企圖者的解釋風格與復原力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洪秀瑛(2008年8月7日)。小S愛熱鬧,力拼第三個孩子[電子版本]。中國時報。2008年8月20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
080807/57/odd.html
洪雅琴(2006)。婚姻中的轉折:跨國婚姻中夫妻衝突因應過程之對偶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p. 141-158)。台北:巨流。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100。翁樹澍(2003)。厭食症患者觀點中家庭系統運作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孫瑋成(2006)。現代華人的婚姻理想:以台灣地區年輕夫妻為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許至揚(2003)。青少年自傷行為發生前後家庭系統運作情形之研究。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郭希誠(2009年3月4日)。受不了配偶習性,英1/5夫妻分房睡[電子版本]。中廣新聞網。2009年5月5日,取自:http://n.yam.com/bcc/international/200903
/20090304512035.html
郭麗安(1998)。諮商實務中的平權觀念,輔導季刊,34(2),31-34。陳俊欽(2004)。犧牲,是婚姻最大的殺手。健康世界,219,40-41。陳靜宜(2000)。新婚調適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靜宜(2007)。新手媳婦入夫家:夫妻互動關係之對偶資料分析。中華家政學刊,41,69-84。梁翠真(2005)。高學歷職業婦女新婚階段之婚姻調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台中市。張志堯(2003)雙薪家庭中階級與夫妻權力關係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7,187-221。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新婚夫妻的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曹中瑋(1983)。心理學家張春興的婚姻觀。張老師月刊,71,68-70。
黃光國(198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
黃淑蓉(2006)。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與異性交往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黃瓊儀(2007)。選擇性緘默症幼兒家庭系統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楊子萱(199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衝突經驗與因應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楊淑君(2003)。新婚階段個人角色轉換之經驗調適。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楊國樞(1992)。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運作特徵、變遷方向及適應問題。中國心理衛生學會主辦「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稿。
廖子淇(2002)。鐵漢柔情:中產階級新岳父大人的心路歷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蔡沛婕(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蔡明璋(2002)。權力、性別意識、親密關係與家務分工。台灣社會學會2002年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佩玉(2006)。以家庭系統觀點探究婚姻衝突家庭子女之知覺與因應的轉變歷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台北:女書。
劉素鳳(1999)。婚姻的真實面貌。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
盧郁佳(1997)。愛情:女人的災難,女性主義的試煉。騷動,3,7-11。
盧悅文(2004)。較一聲娘字怎堪?長老教會牧師娘的身份認同。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縣。
簡正鎰(2005)。進行質性訪談研究有關倫理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41(1),47-57。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郭靜晃、薛慧平(2004)。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116-132。蘇玉玲(1996)。環星盤-行星系統的搖籃。物理雙月刊。18(3),385-389。西文部份
Biklen, S. K., & Bogdan, R. C.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李奉儒等譯)。嘉義:濤石。(原著作出版於1998年)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200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林兆衛、梁文蓁、董琬芬、黃惠雯譯)。台北:韋伯。(原著作出版於1999年)
Duvall, E. M. (1957). Family development.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Ford, F. R.(1974). Family rules: Family life styl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4(1), 61-69.
Ford, F. R. (1983). Rules: The invisible family. Family Process, 22(2), 135-145.
Feinauer, I. D. (2006). The relationship of implicit family process rules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symptoms. Unpublished doctoral of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righam Young, Utah.
Gergely, N. (2006). Implicit family process and couples rules: A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Hungarian famili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Brigham Young, Utah.
Goldenberg, H., & Goldenberg, I. (1996).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5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Jackson, D. D. (1965a). The study of the family. Family Process, 4(1), 1-20.
Jackson, D. D. (1965b). Family rules: Marital quid pro quo.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2, 589-594.
Kurdek, A. L. (1998). The nature and predictors of the trajectory of change in marital quality over the first 4years of marriage for first-married husbands and wiv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4), 494-510.
Lamanna, M. A., & Riedmann, A.(1991)Marriages and families.(李紹嶸、蔡文輝譯)。台北:巨流。(原著作出版於1981年)
Larson, J. H., Taggart-Rddey, M., & Wilson, S. M. (2001). The effective of perceived dysfunctional family-of-origin rules on the dating relationships of young adult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3(4), 489-511.
Harper, J. M., Heath, V. A., Larson, J.H., & Parks, A. A. (2001).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family rules from the past questionnair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3(1), 83-102.
Martin, G., & Pear, J. (2006). Behavior modification.(黃裕惠譯)。台北:學富。(原著作出版於2003年)
Mikulincer, M., Weller, A., & Florian, V. (1993). Sense of closeness to parents and family rules: A study of Arab and Jewish youth in Israel. Interna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8(3), 323-335.
Minuchin, M.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London: Tavistock.
Patton, M. Q. (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李奉儒、吳芝儀譯)。台北:桂冠。(原著作出版於1980年)
Riskin, J. (1963). Methodology for studying family interact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8(4), 343-348.
Ross, C. E.(1987). The division of labor at home. Social Forces, 65, 816-833.
Rubin, H. J., & Rubin, I. (1995).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aring data. Thousand Oaks, CA: Sage.
Spitze, G.(1986)The division of task responsibility in U.S. households: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to change. Social Forces, 64, 68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