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大氣研究資料庫(2007)。檢索於2008年5月1日,
網址:http://stdank.as.ntu.edu.tw/。
王景義(1999)。淺談二十四節氣的產生與應用,綏化師專學報,4,86-90。
古今(2000)。萬年曆。臺北市 : 正展出版。
石再添(1995)。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市:台灣中華。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04)。颱風百問。台北市:交通部。
任榮俠、張鵬(2003)。淺談二十四節氣與農曆的協調及影響,彭城職業大學學報, 18(3),105-107。
成劉勝、蓋雲凌(2005)。節氣、物候、果桑農事,山西農業,3,16。
吳秀美(1999)。二十四節氣在台灣-「大暑」及「大寒」之探討。台灣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1999。吳明進(2008)。氣候變遷的預測,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普知識,查詢日期
2009/03/30,http://web1.nsc.gov.tw/fp.aspx?ctNode=40&xItem=10041&mp=1。
李永匡、王熹(1995)。中國節令史 。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李勇(2001)。二十四節氣之占與傳統文化反思,大自然探索,9(3),119-124。
李培芬(2008)。氣候變遷對生態的衝擊,科學發展,424,34-43。
呂銀山(1994)。台灣的天氣。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李鎮業(1991)。年日月的來歷 。台北:謙謙出版社。
林雨蒨譯(2007)。是你,製造了天氣-全球暖化危機。台北:高寶國際。
周明德(1992)。台灣風雨歲月。台北市:聯明出版社。
范瑞微譯(2006)。氣候經濟學。台北:臉譜出版。
俞川心(2004)。台灣是座氣象博物館。台北:果實出版。
洪致文、許晃雄、李衍民(2006)。台灣降雨的氣候特徵,2006年海峽兩岸災變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
洪致文(2008)。台灣氣象傳奇。台北市:玉山社。
俞家忠(2008)。氣象千問。台北市: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施舜耘、曾淑霞(2008)。全球糧食危機面面觀,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1653,5-13。
涂建翊、余嘉裕、周佳(2003)。台灣的氣候。台北縣:遠足文化。
徐天福(2002)。歲時節慶-親子共學知節氣。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徐晉淮、辛江霖(1979)。台灣地區降霜之分析研究,氣象學報,25(1),25-34。翁國盈(1976)。台灣東部氣候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2,179-200。
高培根、余嘉裕(2007)從自然季節劃分看台灣百年氣候變遷,2007年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高國棟、陸渝蓉(1989)。氣候學。台北市:明文出版社。
徐森雄(2007)。從全球暖化趨勢談物候學,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4,339-344。
陳正之(1997)。台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台北: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正改(2000)。臺灣地區近百年之氣候變化,台灣文獻,51(1),45-68。
陳正達(2008)。明天過後氣候會如何,科學發展,424,18-27。
陳昭銘(2008)。台灣之自然季節。水利土木科技資訊季刊,42,1-9。
梁啟源(2008)。氣候變遷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科學發展,424,50-53。
戚啟勳(1983)。氣候變遷及其可能影響之探討,氣象學報,29(2),1-19。許乾忠、劉紹臣、陳正平(2001)。台灣地區起霧頻率減少之可能原因與含意,第七屆全國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
陳雲蘭(2008)。百年來台灣氣候的變化,科學發展,424。
張嘉誠、王立(1994)。氣候變化四問。台北:明文。
張瓊一、欒欣譯(2007)。不願面對的真相。台北:商周出版。
童慶彬、林嘉佑(2008)。氣候變遷的挑戰與因應,科學發展,424,28-33。
楊之遠(1979)。台灣地區霜日頻率與霜期分析及其在農作物霜害預防之應用,氣象學報,25(3),12-23。楊之遠(1990)。二十四節氣與農漁民生活。台北市:內政部社會司。
趙士維(2003)。二十四節氣集解,人與自然,43-44。
蔡彥、陳惠軍、陳創榮(2007)。中醫節氣思想淺析,中醫研究,20(8),9-11。
劉昭民(1992)。中國歷史上之氣候變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昭民(1996)。台灣的氣象與氣候。台北:常民文化出版。
劉紹臣、劉振榮、林傳堯、許乾忠、林文澤(2003)。台灣西部平原熱島效應,看守台灣,5(4),14-21。
劉衍淮 (1975 ) 。亞洲熱帶副熱帶近代氣候變化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1,21-56。
劉還月(2001)。台灣二十四節氣。台北:常民文化。
劉還月(2000)。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
魏國彥、許揚蕙(2008)。氣候變遷與古文明的興衰,科學發展,424,12-17。
蘇慧珍、林乾坤、陳培詩(2008)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的衝擊,科學發展,424, 12-17。
顧洋(2008)。全球暖化的因應,科學發展,424,6-11。
外文部份
Chein-Jung Shiu (2002). Reduction in sunshine duration over Taiwan:Causes and Implications, TAO, 13(4), 523~545.
Hsu and Chen(1998)。人為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tmospheric Action Network East Asia, Taiepi, 1998/9/26-27.
Hus, H.-H. and Chen, C.-T. (2002). Observed and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in Taiwan, Meteorology and Awmospheric Physics, 79, 87-104.
IPCC氣候變化2007綜合報告. 檢索日期:2008/12/1, 網址http://www.ipcc.ch/.
Tan,P.-H. and Chen, P.-Y. (2005). The Redefinition of Taiwan seasons,
環境與藝術學刊, 1, 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