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 玉(2002)。死亡教育方案對國中喪親學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十版)。台北:五南。
方素珍(1997)。圖畫書、學習與探索-由四本書為範例的活動設計。台北:光佑。
李復惠(1999)。國內死亡教育相關學位論文之回顧。安寧療護,14,74-97。李開敏(2002)。生命的全面觀─殘缺與死亡的面對。現代教育論壇,6,628-632。
李佩怡(2004)。生命教育的釐清、反思、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27,2-9。李智揚(2007)。幸福本事-從兒童的生死概念發展論生命教育實施策略。諮商與輔導,262,6-11。吳佳娟(2000)。如何對兒童實施「死亡教育」。國教天地,139,23-28。呂應鐘(2001)。現代生死學。台北:新文京開發。
但昭偉(2001)。「生命教育」的生命。教育資料集刊,26,113-130。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五南。
吳宗璠(1997)。資訊管理個案研究方法。資訊管理學報,4(1),7-17。
吳武雄(2003)。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吳宥頡(2005)。學習人生盡頭之課題-談死亡教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5),148-156。段德智(1994)。死亡哲學。台北:紅葉。
幸曼玲(1999)。圖畫書與兒童成長。精湛兒童之友月刊,18。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月5日。網址:
http://www.tmue.edu.tw/~kidcen/book/paper01.htm
周慶華(2002)。死亡學。台北:五南。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季香(2007)。運用圖畫書教學在幼兒死亡概念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台東。洪文瓊(1994)。圖畫書的推廣與應用。台北:傳文文化。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
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質性研究—理論與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紀潔芳(2002)。多元智能教室•多元智能孩子-理論VS實務。台南:世一。
郭秀光(2001)。生命教育之我見。教育資料與研究,39,62-66。
孫效智(2002)。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283-301。柯克昌(2007)。我如何與班上孩子談死亡。國教新知,54(1),90-92。徐大偉(1995)。死亡教育的認識及其在輔導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14,16-18。徐玉青(2003)。死亡教育在班級輔導之應用-以一班級輔導活動為例。諮商與輔導,212,26-27。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莊雅雲(2001)。幼稚園大班幼兒死亡觀念及其影響要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黃光雄、簡茂發 (1993)。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松元(1988)。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死亡教育課程之發展。衛生教育論文集刊,12,136-149。
黃天中(1998)。死亡教育概論Ⅱ-死亡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慧立、林惠賢(2002)。開設死亡教育之初始經驗談。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6),183-194。
黃慧玲(2004)。繪本中的生命教育-以和英關懷系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二版)。台北:心理。
黃怡瑾(2008)。產學合作實習方案之學生、學校及實習單位焦點議題之個案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84,41-66。梁麗雲(1990)。從圖畫書中的教育價值談幼兒圖畫書的選擇。國民教育,31(2),11-14。陳國雄(2002)。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陳木子(2002)。生命教育的推廣與教學媒體。教育資料與研究,49,137-14
陳芳玲(2002)。悲慟兒童支持性團體方案活動手冊。台北:心理。
陳淑霞(2002)。幼兒死亡概念與情緒反應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
陳淑霞(2003)。以繪本協助幼兒面對死亡悲傷。諮商與輔導,212,28-31。陳淑霞(2004)。幼兒接觸死亡事件時的情緒反應及其教育與輔導。輔導季刊,40(4),24-32。陳增穎(2003)。生命與死亡交會的親密經驗。諮商與輔導,212,13-15。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
彭懿(2006)。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台北:信誼基金出版社。
畢恆達(2007)。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二版)。台北:學富文化。
曹純瓊(2005)。幼兒死亡概念教育實施概況調查。兒童及少年福利,8,101-128。
曹純瓊、陳正芬、李怡芳(2005)。幼兒死亡概念極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幼兒保育學刊,3,31-54。葉重新(2005)。教育研究法【第二版】(二版)。台北:心理。
游麗蓉(2006)。閱讀治療在死亡教育中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45,11-17。許智香(2003)。論生命意義與生命教育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究,53,61-67。許雅芳(2007)。成人需要,為何幼兒不需要?-生死教育往下紮根。諮商與輔導,262,29-32。許雅喬(2007)。生死教育及其哲學意涵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7,19-36。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市:復文。
張淑美(1998)。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4,275-291。張淑美(2000)。論生死教育在我國實施的需要性與可行性。教育學刊,16,281-3304。張淑美主編(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
張淑美(2001)。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 。研習資訊,18(3),31-39。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39,49-52。張德聰(2001)。生命的回顧與省思---綻放生命的花朵。教育資料與研究,39,11-12。張淑美(2002)。把死亡放在生命中:淺談生死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文教基金會會訊,64,22-24。
張淑美(2002)。「生死教育」就是善生善終的「生命教育」。輔導通訊,69,8-13。張曉萍(2003)。人生必經之路-「死亡」的親師諮詢。諮商與輔導,212,11-12。張淑美(2004)。早知道早幸福?-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與生死教育。學生輔導,93,166-175。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張子樟(2004年12月26日)。淺談「和英」的「關懷系列」。民生報,第十九版。
張淑美(2005)。「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復文。
張婷怡(2006)。繪本與死亡教育。諮商與輔導,245,23-25 。楊淑朱(1994)。幼兒死亡概念的發展。教師之友,35(1),50-55。蔡明昌(2004)。關於生命教育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62,126-133。郝廣才(2007)。好繪本如何好。台北:格林。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三版)。台北:師大書苑。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教育資料與研究,39,1-5。錢永鎮(2002)。校園推動生命教育之具體做法。現代教育論壇,6,646-655。
賴正珮(2003)。由Roger談死亡教育者之自我省思。諮商與輔導,212,16-19。
賴柔君(2007)。生死教育-從幫助國小兒童面對死亡事件與悲傷輔導出發。諮商與輔導,262,16-20。簡茂發(1990年12月7日)。我對生命教育的體認與看法。國語日報,第十三版。
鄭瑞菁(1999)。幼兒文學。台北:心理。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18-20。鄭博真、林乃馨、蔡瓊賢(2004)。以多元智能進行圖畫書教學之設計與教案評析。華醫學報,21,125-149。鄭曉江(2006)。生死學。台北:揚智文化。
蕭秋娟(2002)。幼兒生命教育教學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鍾春櫻(1992)。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彰化。外文部分
Bogdan, R.C. & Biklen S. K.(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等人譯)。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Eds.).(1997). Death & Dying : Life & living(2nd ed.).Brooks/Cole.
Corr, C. A. & Corr, D. M.(2001)。死亡與喪慟:兒童輔導手冊(李閏華、張玉仕、劉靜女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6)。
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2004)。死亡教育與輔導(張靜玉等人譯)。台北:紅葉文化。(原著出版於2003)。
Crain, W. (2007)。發展學理論與應用(劉文英、沈琇靖譯)。台北:華騰文化。(原著出版於2005)。
Danielson & Bushaw(1995). Talking to children about death.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Publication FS441,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Durlak, J. A (1994).Changing death attitudes through death education. Death Sudies,15, 39-58.
Deeken, A.(2002)。生與死的教育(王珍妮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1)
Despelder, L. A., & Strickland A. L.(2006)。死亡教育(黃雅文等人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5)。
Flick, U.(2007)。質性研究導論(李正賢、廖志恆、林靜如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2)。
Freedman, A. D.(1997). The 1997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Grolier, Inc.
Furman, R. A.(1964). Psychoanan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Death and the Young children: Some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 19, 321-333.
Eddy, J. M. & Alles, W. F.(1983).Death Education. St. Louis: Mosby Publishing Company.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楊孟麗、謝水南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0)。
Hendin, D.(1997)。透視死亡(孟汶靜譯)。台北:三民。(原著出版於1973)。
Hedlund, D.(1977)。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al and Guidence Journal, 23, 602-604.
Hsien, M. F.(2004).Teaching Practices in Taiwan’s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complexity and ambiguity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s and/or developmentally inappropriate practice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5(3) , 309-329.
Kastenbaum, R.(1996)。死亡心理學(劉震鐘、鄧博仁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2)。
Kastenbaum, R., & Costa, P. T.(1997).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deat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8, 225-249.
Leviton, D.(1977).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 41-56.
Nagy, M.(1959).The child’s view of death. In H. Fiefel (Ed.), The meaning of death (pp. 79-98). New York: McGraw-Hill.
Neuman, W.L.(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1998)。
Rofes, E. E.(1997)。與孩子談死亡(洪瑜堅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85)。
Rothlein, L. & Meinbach, A. M.(1991). The Literature Connection.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Speece, M. W., & Brent, S. B.(1984).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death 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55, 1671-1686.
Yin, R. (1981). The case study crisis: Some answe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 58-65.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2005)。繪本之力(林真美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