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05: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孟雄
研究生(外文):Meng-Shyueng Tsai
論文名稱: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月亮概念學習暨迷思概念改變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Online Computer Learning Game Integrating Instruction on Fourth-Graders’ Moon Learning and Misconception Change
指導教授:林菁林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科技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6
中文關鍵詞:線上學習型遊戲月亮概念迷思概念
外文關鍵詞:online learnig gamemoon conceptsmisconcep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12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旨在探討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月亮概念學習與迷思概念改變的影響。研究設計為準實驗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國小四年級學童,一班實驗組共23人,採用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另一班控制組共28人,採取一般教學模式。兩組在教學前均接受「月亮概念學習測驗」前測,之後進行12堂的教學課程,再接受「月亮概念學習測驗」後測。四週後,再以同樣測驗進行延宕後測。兩組在前9堂進行相同的學習內容,而在第10節至第12節,實驗組於電腦教室以「月亮不見了」線上遊戲軟體進行融入教學,控制組則在教室以掛圖與講義上課。研究結果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同時利用問卷與訪談來暸解國小學童對線上學習型遊戲的看法與建議。根據研究結果,歸納以下結論:
1.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月亮概念學習有顯著的效果。
2.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月亮概念學習持續效果並不顯著,推測可能原因是教學內容較抽象或教學者因素未能全盤掌握,然而真正原因仍待進一步探討,以確定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月亮概念學習持續效果的影響。
3.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有助於國小學童部份月亮迷思概念的改善。
4.國小學童對線上學習型遊戲持正面的看法,並針對遊戲實施方式與內容提出建議,可作為未來設計類似線上學習型遊戲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nline computer learning game integrating instruction on fourth-graders’ moon learning and misconception change. The study was designed as quasi experiment, while two groups of fourth grad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t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one. The former contains twenty-three students who accepted online learning game integrating instruction. The latter was tre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tyle. Both groups were pretested with “The Moon Concept Learning Test.” And, after taught with 12 periods of classes, they were post-tested with “The Moon Concept Learning Test”again. Then, after another 4 weeks, another post-test will run through both groups. In the end, the method of ANCOV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whole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deeper understand what fourth-graders’ point of views and their suggestions to the design of online learning gam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we were able to conclude that:
1. The effects of online learning game integrating instruction on fourth graders were significant.
2. The continuous effects of online learning game integrating instruction on fourth graders were not significant. Both the abstract content and the teacher factor might be the possible causes; however, the real reason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ruther.
3. The online learning game integrating instruction could improve fourth-graders’ part of misconceptions about moon.
4. The fourth graders had pos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online learning game, and provided with good suggestions to the design of online learning gam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表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線上遊戲探討 6
第二節 資訊融入教學探討 20
第三節 資訊融入自然科研究 26
第四節 迷思概念 29
第五節 月亮迷思概念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3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2
第一節 線上學習型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月亮概念學習的影響 52
第四節 國小學童對線上學習型遊戲看法與建議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結論 98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中文部分 101
外文部分 108
附錄 115
附錄一 教案設計 115
附錄二 地圖場景說明 123
附錄三 圖書館場景說明 124
附錄四 天文台場景說明 125
附錄五 學校場景說明 127
附錄六 山上場景說明 128
附錄七 太空站場景說明 130
附錄八 月亮概念學習測驗 132
附錄九 學生學習檢核表(一) 141
附錄十 學生學習檢核表(二) 142
附錄十一 「月亮不見了」線上學習型遊戲學習滿意度調查 144
附錄十二 線上學習型遊戲訪談大綱 146
附錄十三 兩組前後測之選項與理由的比例交叉摘要表 147
附錄十四 兩組延宕後測之選項與理由的比例交叉摘要表 179
表次
表3-1 實驗組與控制組人數 39
表3-2 研究設計模式 41
表3-3 學習單元、學習目標與場景之關係表 46
表3-4 月亮概念學習測驗題目之概念與線上學習型遊戲場景內容對應表 49
表3-5 效果值(EFFECT SIZE)判定標準表 51
表4-1 兩組學童在月亮概念學習測驗之前、後測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52
表4-2 兩組學童在月亮概念學習測驗後測分數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53
表4-3 兩組學童在月亮概念學習測驗後測分數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53
表4-4 兩組學童在月亮概念學習測驗之前、後測與延宕後測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55
表4-5 兩組學童在月亮概念學習測驗延宕後測分數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55
表4-6 兩組學童在月亮概念學習測驗延宕後測分數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55
表4-7 實驗組前測第一題選項與理由的人數比例交叉表 58
表4-8 實驗組後測第一題選項與理由的人數比例交叉表 58
表4-9 控制組前測第一題選項與理由的人數比例交叉表 59
表4-10 控制組後測第一題選項與理由的人數比例交叉表 59
表4-11實驗組延宕後測第一題選項與理由的人數比例交叉表 60
表4-12控制組延宕後測第一題選項與理由的人數比例交叉表 60
表4-13題目一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62
表4-14題目三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63
表4-15題目九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65
表4-16題目十二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66
表4-17題目十五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67
表4-18月相盈虧現象的迷思概念改變情形 69
表4-19題目十一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70
表4-20題目十三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71
表4-21 月相盈虧成因的迷思概念改變情形 73
表4-22 題目二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74
表4-23 題目六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76
表4-24 題目十四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77
表4-25 月相盈虧週期的迷思概念改變情形 79
表4-26 題目四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80
表4-27題目五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82
表4-28題目七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83
表4-29題目八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84
表4-30題目十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85
表4-31題目十六兩組前測、後測、延宕後測答題情形摘要表 86
表4-32日地月運動的迷思概念改變情形 87
表4-33線上遊戲學習心得分析---使用軟體意願部份 89
表4-34 線上遊戲學習心得分析---使用方法部份 90
表4-35線上遊戲學習心得分析---教材內容部份 92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9
圖 3-2 研究流程圖 43
圖 3-3 月亮不見了網頁圖 44
圖3-4 角色扮演遊戲場景圖 45
圖3-5 模擬動畫呈現月亮概念圖 45
圖3-6 天文台場景圖 45
圖3-7 山上場景圖 46
圖3-8 「月亮不見了」遊戲系統架構圖 48
圖4-1 月亮自轉為逆時針的概念 93
圖4-2 月亮的星號面對著地球 93
圖4-3 白道面概念 94
圖4-4 會忽略交角的概念 94
圖4-5 判斷月形的方法 95
圖4-6 月形與農曆的關係 95
圖4-7 月相成因 97
圖4-8 月蝕成因 9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正雯(2004)。角色扮演於電腦教學遊戲之研究-以五上社會科台灣的自然環境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高雄。
毛松霖(1995)。國小五、六年級兒童「傳達」及「解釋資料」能力與天文概念架構之關係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2-0111-S003-069-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美芬(1992)。我國五、六年級學生有關月亮錯誤概念的診斷及補救教學策略的應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357-379。
王美芬、賴阿福(1993)。國小一、二、三年級學生「生物構造配合功能」的概念發展研究(I)(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1-0111-S-133-501-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靜如(1997)。科學概念形成之教學改革。國教天地,121,20-24。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佩蓮(2001)。資訊融入自然與科技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59-64。
王春生(2004)。師專業成長-資訊融入教學提昇學生學習。北縣教育,50,54-58。
王秋燕(2004)。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星星」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8)。TWNIC 2008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31日。網址: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行政院研考會(2006)。95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13日。網址: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17729&ctNode=6015
李芳森(2006)。提早學習與兒童遊戲─當前親職的兩難抉擇。幼兒保育學刊,4,63-78。
李榮彬(1994)。國民小學天文教材淺談。嘉義市天文協會會刊,1,27。
李偉旭(1999)。電腦遊戲學習軟體與內在動機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達宗(2001)。新型態電腦遊戲設計與經營方式。設計,101,78-81。
李明恭、曾靖華(2004)。電腦輔助教學改變迷思概念的前測研究-以三所國中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6(3),36-48。
李登隆、王美芬(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4專刊,69-94。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5,5-14。
汪寶明(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成效之研究。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36-56。
吳雪菁(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生在電化電池概念改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高雄。
吳瀞佩(2004)。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以「善變的月姑娘」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
呂惠紅(2004)。資訊融入國小四年級月相概念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
林勇成(2002)。網路虛擬實驗室在國小自然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台南。
林月芳(2004)。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月亮」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世宗(2004)。以迷思概念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材開發―以國中聲音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台北。
林品岑(2004)。高雄市國民小學音樂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研究所,屏東。
林郁為(2004)。多人線上自然科網路實驗室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臺南。
林傳傑(2004)。資訊融入教學與評量─以「地球運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
金車文教基金會(2005年10月19日)。2005年青少年暑假休閒生活參與情形。HINET新聞。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5日。網址:http://times.hinet.net/news/20051019/headline/086e6bf8f0d2.htm.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479,1-8。
邱美虹、陳英嫻(1995)。月相盈虧之概念改變。國立師範大學師大學報,40,509-548。
邱美子(2002)。國中電化學電腦動畫輔助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台北。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理念探討。台北:師大書苑。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邱廣興(2003)。探究教學在資訊融入自然學習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嘉義。
邱惠芬(2003)。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
姜滿(1993)。國小學童地球科學概念之理解。台南師院學報,26,193-219。
孫士雄(200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問題解決能力、機械製圖學習成效與學後保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
洪榮昭、劉明洲(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洪國勳(2003)。線上遊戲式學習系統之建置─以科技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台北。
柯舜智(2004)。虛擬空間,真實經驗:青少年與線上遊戲的互動意涵。玄奘資訊傳播學報,1,43-69。
胡心慈(2005)。由認知角度比較自閉症兒童、一般兒童及智障兒童之遊戲表現。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4,103-120。
胡秋明、陳鷹皓、邱泓文、徐建業、蔡文傑、黃芷瑩(2006)。以數位遊戲為基礎之醫學教育輔助系統。醫療資訊雜誌,15(2),55-69。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30。
徐乾坤(2002)。國小學童「岩石與礦物」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台北。
徐凡凡(2003,10月)。以迷思概念研究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材開發 ─以國小電路為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4,64-84。
涂維妮(2002)。互動式電腦教學遊戲之設計與教學應用研究-以國小學童對色彩明度與色彩彩度之理解程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許瑛玿、廖桂菁(2002)。情境式網路輔助學習環境之研發與實踐。科學教育學刊,10(2),157-178。
許良榮、邱月玲(2002)。不同的科學圖文配置對學生閱讀學習的影響--以「月相概念」為例。台中師院報,17,283-309。
許瑛玿、謝惠珠(2004)。發展和應用二段式診斷工具來偵測國中一年級學生之遺傳學另有概念。師大學報,49(1),15-40。
高豫(1996)。迎接電腦遊戲時代、新新人類、新新文化-電腦遊戲在兒童教育的新角色。新幼教,9,4-8。
陳念慈(1996)。越玩越聰明-電腦遊戲啟發兒童心智的效益分析。新幼教,9,15-18。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陳冠中(2003)。天堂遊戲參與者之動機、沉迷與交易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陳彩虹(2003)。以電腦動畫融入教學的「晝夜與四季」單元網頁教材之製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高雄。
陳靖(2003)。以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地球科學』創意教學之研究--以921大地震虛擬實境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台南。
陳郁雯(2004)。電腦模擬的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
莊雅茹(1996)。CAL 軟體電腦動畫應用與學習成效分析。視聽教育雙月刊,38
(2),9-16。
郭重吉(1990)。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279-319。
郭昕周、林華、周倩(1998)。建構取向的遊戲MUD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37,28-40。
郭靜晃(2000)。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黃台珠(1984)。概念的研究及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5。
黃台珠、熊召弟、王美芬、佘曉清、靳之勤,段曉林、熊同鑫(2002)。促進理解之概念構圖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及概念改變之研究科學教學。台北:心理。
黃志清(2003)。應用模擬動畫輔助國中理化實驗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高雄。
黃秀山(2003)。以數位星象儀多媒體演示系統進行星象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浩志(2005)。以點對點網路為基礎之線上旅遊遊戲於玩家資訊可攜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中。
項必蒂(1989)。遊戲與兒童發展。國民教育,30(3), 21-28。
梁朝雲、鄭時雨、楊郁芬(2006)。電子遊戲玩性因素與數位學習參與性和持續性之關聯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76,20-41。
翁凱昕(2005)。線上遊戲式學習對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台北。
游寶達、翁仲銘(2001)。融入學習理論於網路多媒體環境之建構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82,43-49。
游光昭、蕭顯勝、徐毅穎、蔡福興(2004)。線上遊戲式的網路學習成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289-309。
游光昭、蕭顯勝、洪國勳、蔡福興(2004)。線上遊戲式學習系統之設計與評估。教學科技與媒體,68,59-75。
游光昭、蕭顯勝、蔡福興(2005)。運用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支援網路學習的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2(1),119-128。
資策會(2006)。2005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台北: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資策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20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26
董家豪(2001)。網路使用者參與網路遊戲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館理學研究所,嘉義縣。
楊志強、洪文東(2002)。教學對概念改變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電磁鐵」單元為例。屏師科學教育,15,54-67。
楊蘊哲(2003)。網路遊戲產業人才培育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台北。
楊棠安、李君如(2005)。線上遊戲玩家表現與其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天堂」為例。高雄師大學報,19,85-104。
張川木(1995)。促進概念改變教學法(I)。科學教育月刊,185,21-27。
張惠博(1999)。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論文發表於「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研習會,台北。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俊彥、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或「無問題解決」?電腦輔助教學成效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 357-377。
張智超、虞孝成(2001)。網咖,連線遊戲e軍突起。台北:聯經。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武成(2002)。線上遊戲軟體設計因素與使用者滿意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北。
張梅鳳(2004)。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之教材製作與教學策略初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1),55-65。
張郁敏、吳唯農、康耕輔(2006)。線上遊戲關係品質與忠誠度之研究。廣告學研究,25,27-53。
溫慧如(2005)。兒童多人線上角色扮演學習型遊戲設計之探討—以月亮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嘉義。
劉君毅(1996)。錨式情境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台北。
劉伍貞(1996)。國小學生月相概念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劉世雄(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
劉仕偉、徐新逸(2003,4月)。動機策略在國小多媒體課程發展之設計準則。論文發表於ICCAI第十一屆研討會,台北。
劉遠楨(2004)。淺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國民教育,44(6),2-6。
賴瑞芳(2002)。小學月亮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臺中。
賴阿福、林皎汝、江信瑩(2005)。影響台北市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融入教學頻率暨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5專刊,154-184。
賴慶三、吳正雄(2005)。國小學童天文實作教學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8(1),59-86。
龍美娟(2003)。教學網站輔助國小學童探究「天象」相關概念之學習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
蔡輝龍(1998)。以彙總研究探討多種媒體呈現方式對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
蔡名杉(2005)。國小月相另有概念改變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大學自然科學系,台南。
韓佳玲、于富雲、陳德懷(2002)。線上學習遊戲系統於學科運用之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60,80-93。
魏明通(2000)。科學教育。台北:五南。
鍾聖校(1994)。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蘇佳瑜(2000)。利用電腦來幫助學童學習「星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台北。

外文部分
Abell, S., Martini, M., & George, M. (2001). That’s what scientists have to do: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during a moon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3(11), 1095–1109.
Abimbola, I. U. (1988). The problem of terminology in the study of student concept in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2(2), 175-184.
Alessi, S. M., & Trollip, S. R. (1985).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4).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Asgari, M., & Kaufman, D. (2004). Relationships among computer games, fantasy, and learning.Proceedings of 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ination and education.Retrieved August 10,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erg.net/confs/2004/
Ausubel, D. P.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ek, Y. K., & Layne, B. H. (1988). Color, graphics, and animation in a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tutorial lesson.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5(4), 131-135.
Barrass, R. (1984). Some misconceptions and misunderstandings perpetuated by teachers and textbooks of biology.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cation, 18(3), 201-206.
Baxter, J. (1989).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amiliar astronomical ev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 502–513.
Belanich, J., Sibley, D. E., & Orvis, K. L. (2004). Instru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a PC-based game (Report No. 1822). Alexandria, VA: U.S. Army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Bell, M. (2001). Role-Play: Anonymity, Engagement and Risk.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38(4), 251-260.
Bergen, D. (1992). Encyclopedia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Garland.
Bonk, C. J., & Dennen, V. P. (2005).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gaming: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military training and education.(Technical Report 2005-1).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USD/R): 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ADL)Initiative.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al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Bruner, J. S. (1972). Nature and uses of immatur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7, 8.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lark, R. (2002). Six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e-Learning: What Works and Why. The eLearning Developers' Journal, September 10, 1-8.
Clark, R., & Mayer, R. (2003).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Pfeiffer.
Comins, N. (2001). Heavenly errors: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real nature of the univers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Dansky, J., & Silverman, I. (1975). Play: A general facilitator of fluenc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 104.
Dempsey, J. V., Haynes, L. L., Lucassen, B. A., & Casey, M. S. (2002). Forty simple computer games and what they could mean to educators. Simulation & Gaming, 33(2), 157-168.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 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3.
Driver, R. (1981). Pupil’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 93-101.
Ducheneaut, N., & Moore, R. J. (2005). "More than just 'XP': Learning social skills in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Smart Education, 2(2), 89-100.
Eisenberg, M., & Johnson, D. (2002).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skills in context. (Report N0. EDO-IR-2002-04). Syracuse: ERIC Clearinghouse 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65377).
Erikson, E. H. (1972). Play and actuality. New York: W. W. Norton.
Fisher, K. M. (1985). Amino acids and translation in biolog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 (1), 53-62.
Fowler, W. (1993). Effects of Computer Animation Exercises on Student Cognitive Process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Dominic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A.
Freud, S. (1961). 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New York: Norton.
Fromme, J. (2003). Computer games as a part of children’s culture. Retrieved Feb 10,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gamestudies.org/0301/fromme/
Gee, J. P. (2003). What video game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 Palgrave, NY: MacMillan.
Gilbert, J. F., & Watts, M. D. (1983). Concepts, misconceptions and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0, 61-98.
Honey, M., Culp, K. M., & Carrigg, F. (2000).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research - 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present.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3(1), 5–14.
Jayakanthan, R. (2002).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gam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0(2), 98-102.
Jonassen, D. H. (1996).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2nd ed.). NJ: Prentice Hall.
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 Yawkey., T. D. (2003). 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吳幸玲、郭靜晃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1999)。
Johnson, J. E., Ershler, J., & Lawton, J. T. (1982). Intellective correlates of preschoolers’ spontaneous play.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06, 115-122.
Kavanagh, C., Agan, L., & Sneider, C. (2005). Learning about phases of the moon and eclipses: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curriculum developers. Astronomy Education Review, 4(1), 19-52.
Landreth, G. (1991). Play therapy: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Munci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Malone, T. W. (1980).What makes things fun to learn? A study of intrinsically motivating computer games. Ph.D Thesis, Standford University, U.S.A.
Malone, T. W.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intrinsically motivating instruction. Cognitive Science, 4, 333-369.
Malone, T. W., & Lepper, M. R. (1987). Making learning fun: A taxonomy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In R. E. Snow & M. J. Farr (Eds.), Aptitud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yton, G. B. (1991). Learning dynamic processes from animated visuals in microcomputer microcomputer. Proceeding of the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4999)
McFarlane, A., Sparrowhawk, A., & Heald, Y. (2002). Report on the educational use of games: An exploration by TEEM of the contribution which games can make to the education process. Retrieved June 5,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reservoir.cent.uji.es/canals/octeto/es/440.
Morton, C. (1996). The modern land of Laputa. Phi Delta Kappan, 77(6), 416–419.
Ng, B. D., & Wiemer-Hastings, P. (2005). Addiction to the internet and online gaming.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8, 110-113.
Novak, J. D. (1977). An alternative to Piagetian psyehology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63, 83-93.
Park, O., & Gittelman, S. S. (1992). Selective use of animation and feedback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0(4), 27-38.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Posner, G., Strike, K., Hewson, P., & Gertzon, W. (1982). Accommodation of a science conceptions: 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66(2), 211-227.
Prensky, M. (2001). Digital gamebBased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ton, J., Booth, L., & Chastine, J. (2004, March). Improving learning and greating community in online courses via MMOG technology. Paper presented atthe 35th SIGCSE Technical Symposium, Norfolk, VA.
Provenzo, E. F. (1992). What do video games teach? Education Digest, 58(4), 56-58.
Rakes, G. C., Fields, V. S., & Cox, K. E. (2006).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technology use on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38(4), 409-424.
Reif, F. (1987). Instruction design,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4(4), 309-324.
Rieber, L. P. (1989). The effects of computer animated elaboration strategies and practice on factual and application learning in an elementary science less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5, 431-444.
Rieber, L. P., & Kini, A. S. (1991).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instructional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generated animated visuals.Journal of Computer Based Instruction, 18(3), 83-88.
Sandford, R., & Williamson, B. (2005 ). Games and learning. Retrieved feb 3,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estafuturelab.org/download/pdfs/research/handbooks/games_and_learning.pdf
Sellers, M. (2002, September). Creating effective groups and group roles in MMP games. Gamasutra. Retrieved Feb 10,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gamasutra.com/resource_guide/ 20020916/sellers_01.htm.
Squire, K. (2003). Design principles of next-generation gaming for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3(5), 17-23.
Stahly, L., Krockover, G., & Shepardson, D. (1999) . Third grade students’ ideas about the lunar phas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6, 159-177.
Steinkuehler, C. A. (2004). Learning in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 In Y. B. Kafai, W. A. Sandoval, N. Enyedy, A. S. Nixon & F. Herrera (Eds.),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521-528). Mahwah, NJ: Erlbaum.
Sutton-Smith, B. (1967). The role of pla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Young Children, 22, 361-370.
Terrel, S., & Rendulic, P. (1996). Using 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al software to increase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6(3), 403-414.
Umetsu, T., Hirashima, T., & Takeuchi, A. (2002). Fusion method for designing computer-based learning game. Proceedings of ICCE2002, 1, 124-128
Vosniadou, S., & Brewer, W. F. (1994). Mental modles fo the earth:A study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Cognitive Psychology, 24, 535-585.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White, B. (1984). Designing computer games to help physic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Newton’s laws of motion.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1), 69-10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美芬(1992)。我國五、六年級學生有關月亮錯誤概念的診斷及補救教學策略的應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357-379。
2. 王靜如(1997)。科學概念形成之教學改革。國教天地,121,20-24。
3.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4. 王春生(2004)。師專業成長-資訊融入教學提昇學生學習。北縣教育,50,54-58。
5. 李達宗(2001)。新型態電腦遊戲設計與經營方式。設計,101,78-81。
6. 李明恭、曾靖華(2004)。電腦輔助教學改變迷思概念的前測研究-以三所國中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6(3),36-48。
7. 李登隆、王美芬(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4專刊,69-94。
8.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5,5-14。
9.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479,1-8。
10. 邱美虹、陳英嫻(1995)。月相盈虧之概念改變。國立師範大學師大學報,40,509-548。
11.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12. 胡心慈(2005)。由認知角度比較自閉症兒童、一般兒童及智障兒童之遊戲表現。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4,103-120。
13. 胡秋明、陳鷹皓、邱泓文、徐建業、蔡文傑、黃芷瑩(2006)。以數位遊戲為基礎之醫學教育輔助系統。醫療資訊雜誌,15(2),55-69。
14.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30。
15.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4,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