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00: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界宏
研究生(外文):Liu Chieh-Hung
論文名稱: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Perceived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nd School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in Kinmen County
指導教授:李新鄉李新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學校滿意度
外文關鍵詞:elementary schoolparentsschool public relationsschool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4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瞭解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之現況及相關情形。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期對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推展與學校滿意度的提昇有所幫助,並提供未來從事相關後續研究之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並以金門縣97學年度國民小學家長為研究對象,依據學生數比例抽取家長人數共262人,有效樣本數為194份。茲將本研究結論及建議摘要如下:
一、本研究結論
(一)金門縣受試之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的現況均偏向中上
(二)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現況,因家長的職業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校滿意度的現況,因家長的年齡、學歷及職業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呈現高度正相關
二、本研究建議
(一)邀請家長共同參與長期公共關係計畫的擬定
(二)提供學童公平參與活動的機會,並針對學習成就較為低落的學生進行輔導
(三)擴大「第二職業類別(服務工作人員、技術工、操作工等)」之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機會
(四)提供年齡為「41-45歲」及「第四職業類別(行政主管、企業主管、民意代表及專業人員等)」之家長正向觀念,並藉由媒體報導,建立其對學校的正面評價態度
(五)打造精緻特色校園,提高學歷為「大專院校」之家長對於學校的滿意程度
(六)積極推展學校公共關係,提高家長對於學校滿意度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nd school satisfa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of Kinmen County. This study will also provid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s to advance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nd school satisfa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The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for this investigation, 262 parents from Kinmen County were randomly chosen to fill out a questionnaire. Out of these 262, 194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current understand of the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nd school satisfaction of Kinmen County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s’ parents is performing at high to middle level.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urrent consciousness of school public rela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in Kinmen County depending on parents’ occupations.
3. There is an apparent difference in the current consciousness of school satisfact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in Kinmen County depending on parents’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occupation.
4.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cognition of school public relation and school satisfaction in Kinmen Count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v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待答問題……………………………………………………7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五節 研究範圍……………………………………………………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公共關係理念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學校滿意度理念與相關研究………………………………40
第三節 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滿意度的相關性……………………6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67
第二節 研究假設……………………………………………………69
第三節 研究對象……………………………………………………70
第四節 研究工具……………………………………………………78
第五節 資料處理……………………………………………………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家長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及學校滿意程度的現況分析……9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家長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的差異情形分析9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家長對學校滿意程度的差異情形分析……111
第四節 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之相關分析…………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9
第二節 建議……………………………………………………………13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41
外文部份……………………………………………………………150
附錄
附錄一 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調查
問卷(同儕討論問卷)………………………………………………153
附錄二 問卷初稿同儕討論審查意見修正對照表………………… 163
附錄三 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調查
問卷(預試問卷)……………………………………………………167
附錄四 金門縣國民小學家長學校公共關係知覺與學校滿意度調查
問卷(正式問卷)……………………………………………………173
中文部份
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十二版)。台北:五南。
王月汝(2002)。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王宇良(2007)。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家長會成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王材源(2004)。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
王秋發(2007)。台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新竹。
王國樑(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行政決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王富民(2006)。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0月1日。網址: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5&key=&ex=%20&ic=
汪忠獻(2005)。台南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實施現況與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
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管: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1-24。
李家明(200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行銷管理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李湘君(2004)。當代公共關係-策略、管理與挑戰。台北:亞太圖書。
李新鄉(2008)。組織心理學。台北:五南。
沈月芳(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對工作特性知覺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沈姍姍(2003)。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發展與爭議。北縣教育,45,41-44。
沈振基(2005)。台南市國民小學推展公共關係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
何麗香(2003)。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個案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吳芊萱(2008)。不同性別國小校長推動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兩所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1,62-69。
吳金香、顏士程(2007)。從期望理論談提升學校組織效能的策略。教師之友,48(3),75-85。
吳定哲(2003)。國民小學在職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6)。台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年。教育資料集刊,32,1-21。
吳曙吟(2005)。家長選擇幼兒園決策取向與其對幼兒園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花蓮。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吳璧如(2003)。母親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7:85-112。
林月盛(1995)。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高雄。
林志成(2001)。學校公關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11,4-13。
林志忠(1994)。弗洛姆(Vroom, V. H.)期望理論及其教育含意。中學教育學報,1,107-138。
林泊佑(1994)。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組織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
林俊瑩(2004)。社會網絡與學校滿意度之關連性:以高雄縣市國小學生家長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1):113-147。
林俊瑩(2008)。家長對學校滿意度因果模型之建構與檢驗。教育與社會研究,15,23-52。
林振中(2001)。國民小學推展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進丁(2002)。都會型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
林瑞錫(2001)。國民小學校長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新竹。
林蘭櫻(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之探究。研習資訊,21(5),61-68。
林瓊惠(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
段立國(2007)。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現況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洪啟昌(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姚惠忠(2006)。公共關係學: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柯珮婷(2007)。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以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台北。
教育部統計處(2009)。各級學校縣市別校數統計-96學年度。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2月5日。網址: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location.xls
梁維貞(200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學校公共關係與家長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許瑛珍(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秀江(2004)。家長期望學校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
陳俊吉(2008)。國民小學校長轉型、互易領導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陳秋蓉(2002)。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義務工作的動機和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冠蓉(2006)。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陳琍芬(2007)。國小校長對行銷策略重要程度的認知與家長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曹忠成(2007)。嘉義縣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運作與家長學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鈕方頤、何金針(2008)。高等教育市場化與組織變革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81,59-76。
葉佳榔(2005)。國小校長學校公共關係經營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葉重新(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張在山(2004)。公共關係學(三版)。台北:五南。
張明文(1998)。國民中小學公共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張依依(2004)。新世紀營銷-公關、趨勢、行銷。台北:聯經。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傅美蓉(2006)。高雄縣國民中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之認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13。
黃瓊慧(2002)。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個案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
黃寶園(200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華立。
楊孟姍(2007)。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楊昌興(2006)。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楊思偉(2004)。教育市場化應休矣。師友,450,8-13。
蔡明錡(2006)。台南市國民小學學校社區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蔡性國(2006)。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蔡姿娟(2003)。學校選擇權在教育市場化下對義務教育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52,55-61。
蔡錦燕(2006)。台南縣國民小學家長會成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熊源偉(2002)。公共關係學。台北:揚智文化。
劉威志(2008)。嘉義縣國民小學在職人員學校公共關係參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劉建順(2005)。現代公共關係學-整合傳播與公共報導導向。台北:智勝文化。
劉俊麟(1999)。現代公共關係法。台北:揚智文化。
劉展華(2007)。學校行銷策略認知、服務品質、學校效能與學校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宜蘭。
劉維奪(2001)。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行政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鄭貞銘(1999)。公共關係總論。台北:五南。
賴正忠(2006)。台中市國小學生家長學校滿意度、參與教育事務態度與其參與教育事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台中。
賴金波(2003)。公關策略-理論與實務運用。台北:五南。
賴益進(2005)。台灣省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戴安台(2004)。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
謝文慶(2006)。學校與社區關係之公關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台中。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顏如玉(1998)。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
顏麗琴(2001)。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嚴成根、王學武(2006)。公共關係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外文部分
Babbie, E. R. (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0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Bagin, D., & Gallagher, D. R. (2001).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7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ortree D., & Waters R. (2008). Admiring the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the relational quality outcomes of the nonprofit rganization-volunteer relationship.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2(3). Retrieved March 1, 2009 from Public Relations Society of America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rsa.org/prjournal/summer08.html
Cutlip, S. M., Center, A. H., & Broom G. M. (1985).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Dwyer, F. R., Schurr, P. H., & Oh, S. (1987). Developing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11-27.
Fiore, D. J. (2002). School community relations. New York, NY: Eye on Education.
Glynis, L., & Lynne M. (2001). Predicting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 with Down’s syndrome. Educational research, 43(2), 209-226.
Goldring, E. B., & Shapira, R. (1993). Choice, empowerment and involvement: What satisfies parent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5, 396-409.
Hanson, E. M.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rd ed.). Newton, Massachusetts:Alley and Bacon,p219.
Hon, L. C., & Grunig, J. E. (1999). Guidelines for measuring relationships in public relations. The Institute for Public Relations., p.18-19. Retrieved March 1, 2009 from Institute for Public Relations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nstituteforpr.org/files/uploads/Guidelines_Measuring_Relationships.pdf
Kevin, B. (2005). Using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to advocate for gifted programming in your school. Gifted Child Today, 28(1), 32-37,65.
Kowalski, T. J. (2004). Public relations in school(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Ledingham, J. A., & Bruning, S. D. (2000). Public relations a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relations.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unblad, S. S., & Stewart, G. K. (2005). Public relations for schools: A resource guide for principals. Greenwich: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Lunenburg, F. C., & Ornstein, A. C.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cepts and practice. California:Wadsworth, Inc.
Public Relations Society of America(1982). Official statement on public relations. New York: PRSA. Retrieved March 21, 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rsa.org/aboutUs/officialStatement.html
Senge, P. M., Cambron-McCabe, N. H., Lucas, T., Kleiner, A., Dutton, J., & Smith, B.(2002)。第五項修練Ⅳ---學習型學校(楊振富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2000)
Suh, J. C., & Yi, Y. (2006). When brand attitudes affect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loyalty rel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involv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6(2), 145-155.
Wilcox, D. L., Ault, P. H., Agee, W. K., & Cameron, G. T. (2000).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and tactics(6th ed.). N.Y.: Longman.
Xu, Y., Robert, G., & Beatrice, V. H. (2006). Customer percepti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within Chinese securities business: Towards a mediation model for predicting customer behavior. Journal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5(4), 79-1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管: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1-24。
2. 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管: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1-24。
3. 沈姍姍(2003)。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發展與爭議。北縣教育,45,41-44。
4. 沈姍姍(2003)。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發展與爭議。北縣教育,45,41-44。
5.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1,62-69。
6.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1,62-69。
7. 吳金香、顏士程(2007)。從期望理論談提升學校組織效能的策略。教師之友,48(3),75-85。
8. 吳金香、顏士程(2007)。從期望理論談提升學校組織效能的策略。教師之友,48(3),75-85。
9. 吳清山(2006)。台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年。教育資料集刊,32,1-21。
10. 吳清山(2006)。台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年。教育資料集刊,32,1-21。
11.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12.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13. 林志成(2001)。學校公關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11,4-13。
14. 林志成(2001)。學校公關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11,4-13。
15. 林志忠(1994)。弗洛姆(Vroom, V. H.)期望理論及其教育含意。中學教育學報,1,10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