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丁文鋒(2003)。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王文科(1996)。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武榮(2003)。原住民國小教育與傳統文化傳承之相關研究----以臺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王泰茂(1999)。原住民學校的親師互動--以玫瑰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鴻彰(2003)。國小教師任教專長認同與學科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王慧豐(2005)。生涯發展教育實驗課程分享-如何增進原住民學生的生涯抱負。南投文教,22,73。白雅萍(2006)。原住民學校教師對學校社區化內涵認知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屏東。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2002)。四月十六日院台疆字第○九一○○一七三○○號函。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余幸怡(1996)。台南師院特教系學生教學態度與任教特殊班之意願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7,175-199。
何淑妃(199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新竹。
吳天堂(2004)。南投縣國中原住民學生族群認同、自尊與生命價值觀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吳怡君(200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嘉義。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吳金香(2002)。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杜壬昌(2000)。不同個人背景之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態度與教學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李安明(1994)。組織氣氛理論與評鑑。社教雙月刊,59,16-17。李奇憲(2004)。提升國小原住民學生國語科學業成就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李明達(2004)。國民小學體育授課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教育大學,台南。李冠儀(2000)。國小教師對學校組織氣氛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花蓮。
李政穎(2003)。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
李美枝(1990)。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書局。
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管: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民教育學報,8,1-24。
周甘逢(1994)。品格與態度教學。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周育本(2005)。國小學童知覺自然科教師態度、學習自然科態度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周惠民(1999)。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投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林怡秀(2001)。國中小教師教育態度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
林芳怡(2006)。宜蘭縣國小教師戶外鄉土教學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花蓮。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林盛基(2003)。桃園縣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林惠敏(2002)。國小美術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林貴芬(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本位管理、組織氣氛和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林新發(1993)。學校組織氣氛意義、層面與類型之探討。台北師院學報,6,1-42。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台北市:台灣東華。
邱國隆(2000)。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士氣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桃園 縣及新竹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修訂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邱憲義(1997)。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
邱曉音(2008)。中北部原住民族地區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新竹。邱珮華(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課程領導知覺及其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侯世昌(1994)。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南投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2009)。知性文化-原住民現況。南投:南投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7月2日。網址:http://boaa.nantou.gov.tw/link4-3.asp
姜智武(2001)。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 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洪英雄(2007)。高屏兩縣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洪蘭(1997)。心理學。台北:遠流。
胡星文(1998)。台灣省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高德義(2000)。原住民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3-42)。台北:師大書苑。
秦夢群(2004)。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
翁清課(2004)。澎湖地區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
張正霖(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教育,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東盟(2006)。南投縣國中原住民學生自我認同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張芬芬(1984)。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汪榮才譯(1976)。洛氏教育心理學。台北:大聖。
張家蓉(2000)。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態度----從族群面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
張菁芬(2006)。家長參與、教師態度與學生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新竹。
張毓芳(2002)。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鴻章(2006)。國民小學實施校長遴選制度前後學校組織氣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張簡憶如(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莊政勳(2008)。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自我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莊凱迪(2006)。組織中的情緒流。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32(7),200。
許士軍(1993)。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世燦(2003)。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氣氛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教育學系,高雄。
許惠子(1994)。教學態度與師生互動─國小四年級一個班級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中。許智傑(1997)。高職教師價值觀念及教師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許錫珍(1979)。教師期待與師生社會互動及學生個人品質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2,183-194。陳束真(2007)。多元文化論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台灣史教科書中有關原住民的論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台北。郭金池(1989)。國民小學教師價值觀念進修態度與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郭喬心(2003)。國小原住民校長生涯歷程之分析--四個校長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陳青青(1972)。師資態度量表之編製。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153-188 。
陳昭男(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國家認同觀及其國家認同議題教學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陳春輝(2000)。從原住民教育的角度探討師生互動之因素研究--以桃、竹、苗學區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郭為藩(1983)。教育的理念。台北:文景書局。
陳美如(1998)。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教育研究集刊,41,171-191。陳英豪(1991)。新制師院生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省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研究。
陳英豪、吳裕益、李坤崇(1990)。我國國中國小教師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1,35-48。
陳香蓉(2003)。台北市國中英語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英語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學所,台北。陳博政(1983)。國中能力分班、教師期望與教師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惠萍(2005)。高雄市國小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與教師自我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陳華樹(2003)。國小校長遴選制度實施後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氣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陳慧芬(2006)。南部師資培育生幽狊感、任教內在動機與創意教學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陳寶山(1985)。國民小學教師的教育價值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曾怡寧(2004)。台北縣市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教學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游進年(1990)。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安邦(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昆輝(1993)。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振球(1989)。塑造積極學校氣氛。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31輯,57-90。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編譯館。
黃雅平(2006)。以多元文化理論探討我國原住民教育政策之論述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南投。黃鈺雯(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路君約(1976)。心理學。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廖麗君(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課程革新教師專業現況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劉仲成(1995)。南投縣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劉妙珍(2006)。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劉湘川、黃森泉(1997)。原住民國民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國民教育研究集刊,第5期,頁1-21。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劉燿榮(2007)。國民中學校長僕人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蔡家廷(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蔡培村(1985)。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組織氣 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蔡培村(1987)。學校行政與教學。高雄:復文出版社。
鄭奇芳(2004)。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
鄭東昇(1994)。高中學生環境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高雄。鄭美珍(1987)。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態度與學生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鄭進丁(1990)。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賴怡卉(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組織溝通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賴清標(1979)。師專生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戴文柱(2004)。影響學校層級調整教育政策執行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原住民鄉之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謝佩均(2001)。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謝淑鈴(2003)。國中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鍾佩娟(2003)。原住民地區教師的教育實踐:以雲海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花蓮。簡杏蓉(1992)。台灣原住民教育機會均等之探討-社會安全制度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台北。蘇怡如(2000)。台南市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策略取向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蘇竟同(2008)。一位國小原住民校長的生命故事和教育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英文部分
Ableser, J. (2002).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ttitudes,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towards non-violence curriculum: Second Step.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yne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U.S.A.
Brophy, J. E. (1987).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on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 leadership, 45, 40-48.
Cohen, J. (1992).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Hillside: Academic Press.
Cook, W. W., Leeds, C. H., & Callis, R. (1951). The Minnesota Teacher Attitude Inventory, NY: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Dellar, G. B., & Giddings,G. J.(1991). School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school improvement. ERIC ED333563.
Dessler, G. (1976).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 contingency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SAGE.
Figueroa, R. A. (2005). Actual and desired teacher attitudes toward supervision of instruction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 pedagogical and curriculum content in high- and low-performance secondary schools of the Fajardo Educational Region of Puerto Rico.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owling College, New York, U.S.A.
Frey, P. W. (1973). Students rating of teaching: Validity of several rating factor. Science, 182, 83-85.
Gay, G. (1997).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s. Taipei, Taiwan.
Halpin, A. W., & Croft, D. B. (1962). 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 Washington D. C.: U. S. Office of Climate of School.
Hoy, W. K., & Clover, S. I. (1986). Elementary school climate: A revision of the OCDQ.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2(1), 93-110.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r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Hoy, W. K., & Appleberry, J. B. (1970). Teacher principal relationships in ‘humanistic’ and ‘custodial’ elementary schoo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39, 27-31.
Hoy, W. K., & Miskel, C. G.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reasera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Random House.
King, B. A. (2006). Elementary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mathematics and their preparation to teach mathematic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owling College , New York, U.S.A.
Kottkamp, R. B., Mulhern, J. A., & Hoy, W. K. (1987). Secondary school climate: A revision of the OCDQ.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3, 31-48.
Mayer, R. E. (1997)。教育心理學(林清山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87)。
Munck, M. (2005). Science pedagogy, teacher attitudes and student success. Unpublished Ed.D., Boise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Idaho.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ew York: Mc Graw-Hill.
Oskamp, S. (1977). Attitudes and opin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Owens, R. G. (197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school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2006)。組織行為學(第十一版,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等譯)。台北:華泰。(原著出版於2001)。
Sergiovanni, T. L., & Starratt, R. J. (1983). Supervision human perspectives. New York: McGraw-Hill.
Silver, P. F. (198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w York: McGraw-Hill.
Wiggins, T. (1975). The influence of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upon principal behavior: A system analysis. In W. G. Monahan(Ed.), Theoretical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p.351-355). NY: Macmillan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