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中研院社會所(2008)。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台北:中研究。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4月15日。網址:http://www.ios.sinica.edu.tw/TSCpedia/index.php/
中國文化研究院(2008)。三從四德與七出之條。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27日。網址: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1002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08)。文化。台北:交通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4日。網址:http://taiwan.net.tw/lan/Cht/about_taiwan/general.asp?id=4
內政部戶政司(2008)。重要人口指標。台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4日。網址: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7-1-9702.doc
內政部統計處(2008)。現住人口婚姻狀況。台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2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孔祥明(1999年12月)。婆媳過招爲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57-96。孔祥明(2001)。媳婦?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6,43-87。王以仁(2002)。家庭界域與家人代間互動關係。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179-196)。台北:師大書苑。
王立文、孫長祥(2005年7月)。祭祖儀式意涵之探討。佛學與科學,6(2),52-58。王珮瑾(2006)。當越南媳婦遇上台灣婆婆:台灣家庭中外籍媳婦與婆婆互動關係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台北。王曉霞(2005)。老莊思想對社區環境教育之啟示。社教雙月刊,127,31-39。白怡娟、白秀娟(2005)。從經驗出發,探索研究倫理。婦研縱橫,76,145-154。伊慶春(2004)。華人社會已婚婦女的家庭地位:資源與規範的交互作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 NSC92-2412-H-001-026)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朱人求(2007)。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51-56。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論文發表於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台北。
行政院主計處(2008)。出生數、出生率、死亡數、死亡率。台北:行政院。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2日。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2.xls
行政院新聞局(2008)。國情介紹--文化台灣。台北:行政院。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4日。網址:http://info.gio.gov.tw/lp.asp?CtNode=3491&CtUnit=227&BaseDSD=7&mp=1
何榮幸(2008)。文化,節慶要不要?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手稿。
利翠珊(2004)。子代對偶夫妻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4,123-149。
利翠姍,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吳嘉瑜(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123-149。吳嘉瑜、趙淑珠(2004)以多重觀點建構代間矛盾經驗之新嘗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75-111。李自強(2006,5月)。台灣地區殯葬消費行為分析。論文發表於第二屆中西風水比較學術研討會:文化與空間管理的對話,桃園。
李秀娥(2007)。祀天祭地(二版一刷)。台北:博揚文化
李宗興(2000)。原始教佛教之生命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台北。李金平(2007)。古代宗教祭祀用食物類祭品的構成及其形態特徵。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7(1),111-112。
周曉虹(1999年12月)。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林如萍(2008)。國內年輕學子對於祖父母之態度與行為全國民意調查報告書。台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林津如(2007年12月)。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68,1-73。
胡幼慧(2004)。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一版六刷)。台北:巨流圖書。
高淑清(2003)。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初版三刷)(頁93-134)。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張松青、唐志為(2008年10月)。孔子孝道觀的價值評析。船山學刊,2008(4),120-122。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軍強(2007年12月)。孔子仁學思想對現代人的啟示。衡水學院學報,9(4),65-67。
張峻嘉(2004)。由民間宗教論生活文化空間(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課程計畫編號:H010)。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張植珊(1999)。道德教育的宗教情懷。台灣教育,588,53-58。
張廖麗珠、張家銘(2007)。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2(1),68-79。張蕓(2007年2月)。論儒佛心性思想之契合。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4(2),63-66。
張燦鍙(2006)。文化-台灣問題的根源(初版三刷)。台北:前衛。
畢威寧(2008年4月)。從心靈環保的面向談儒家思想對提升心靈品質的啓示。品質月刊,44(4),20-24。畢�盚F(1995年8月)。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2006)。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初版三刷)(頁30-91)。台北:三民。
許永熹(2000)。儀式療法的因素與應用。國教新知,47(2), 23-27。陳文尚(1999)。大厝宅年節祭儀中的環境嗅覺經驗。環境與世界,3,35-54。陳文尚(2001)。年節祭儀作為家族社會時、空間的再現。環境與世界,5,1-30。陳木子(2001)。佛教的生命教育理念與實踐。教育資料集刊26輯,153-183。陳伯璋(2003)。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初版三刷)(頁25-50)。高雄:麗文。
陳瀅巧(2007)。文化研究(初版七刷)。台北:易博士文化。
傅玲玲(2007年10月)。由《禮記》之“天”觀念論其中之人文精神。哲學與文化,34(10),97-133。黃文雄(2000)。台灣人的價值觀(初版三刷)。台北:前衛。
黃宗堅(2006)。創傷與復原:家庭儀式在心理治療中的隱喻象徵。輔導季刊,42(3),12-20。黃宣衛(2007)。心靈、學習與文化傳承-認知人類學最近發展的一些觀察。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5(4),179-200。黃囇莉、許詩淇(2006)。虛虛實實之間:婆媳關係的和諧化歷程與轉化機制。本土心理學研究,25,3-45。楊中傑(2002)。申論「信則有,不信則無」之深義。佛學與科學,3(2),81-90。楊宜音(2001年12月)。自己人:從中國人情感格局看婆媳關係。本士心理學研究,16,3-41。
楊维中(2007年6月)。佛教的生死觀與命運觀。世界宗教文化,2007(2),43-45。
董芳苑(1999)。探討台灣民間信仰(一版四刷)。台北:常民文化。
董群(2007年11月)。佛教輪回觀的道德形上學意義。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6)。
詹石窗(2005)。道教文化十五講。台北:五南圖書。
廖秀茸(2005)。婚姻穩定度之代間傳遞及其解釋路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台北。趙跟喜、駱蘭(2007年11月)。老莊學說的和諧思想及其現實意義。甘肅社會科學 ,2007(6),180-182。
劉仲容、林天河(2005)。宗教、哲學與生命。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宏信、余德慧(2005)。華人的宗教經驗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下)(頁941-969)。台北:遠流。
劉佩詩(2006)。家庭版沿革及女性角色轉變—以《中國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劉桂莉(2005年11月)。眼淚為什麼往下流?-轉型期家庭代際關係傾斜問題探析。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6(6),1-8。
劉還月(1996)。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一版三刷)。台北:臺原出版社。
劉還月(2000)。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台北:常民文化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20,41-91。蔡易霖(2003)。夾心餅乾-婆媳關係中男性的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蔡昌雄(2005)。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應用。載於林本炫、周平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259-286)。嘉義:南華大學。3-7
蔡相煇(1998)。台灣的祠祀與宗教(一版六刷)。台北:臺原出版社。
鄭玉秀、許敏桃(2006)。職業婦女之婆媳衝突探討:以已婚護理人員的婆媳衝突爲例。新台北護理期刊,8(1),45-56。
鄭志明(1993)。中國意識與宗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
鄭志明(1999)。 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盧沛均(2001)。從台灣民間宗教信仰探討大學宗教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新竹。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二版一刷)。台北:台灣培生。
賴明德(2004年1 月)。孔子思想對現時代的啟示。孔孟月刊,42(5),1-5。龍應台(2008年5月5 日)。文化是什麼。中國時報,第七版。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龔卓軍(2005年1月)。生病詮釋現象學:從生病經驗的詮釋到醫病關係的倫理基礎。生死學研究,97-129。外文部份
Arcus, M. E., Schvaneveldt, J.D., & Moss, J.J. (eds.)(1993).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Vol.Ⅰ,Ⅱ).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1). 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Durkhein, E. (1998).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芮傳明、趙學元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15)。
Louis K. Duprè (2006). 人的宗教向度(傅佩榮譯)。台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72)。
Moran, D. (2005). 現象學導論(蔡錚雲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9)。
Richard E. Palmer (2008年2月). 哲學詮釋學Ⅰ:早期海德格,以及施萊爾瑪赫和狄爾泰的初步回顧(李佳馨譯)。哲學與文化,35(2),45-68。
Satir, V. (2006). 家庭如何塑造人(吳就君譯)(二版三刷)。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者出版於1994)。
Sokolowski, R. (2005). 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初版三刷)。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0)。
Van Ijzendoorn, M. H. (1992).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A review of studies in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Development Review, 12, 76-99.
Van Manen M. (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