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5 20: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柳昆助
研究生(外文):Liu,Kun-Chu
論文名稱:冷戰後美、中軍事衝突之可能性-戰略文化觀點
論文名稱(外文):The Possibility of The America-China Military Conflict After The Cold War: Strategic Culture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戴政龍戴政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ai,Cheng-Lung Ph.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
系所名稱:戰略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國際事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2
中文關鍵詞:衝突危機戰爭文化軍事衝突戰略文化
外文關鍵詞:ConflictCrisisWarCultureMilitary ConflictStrategic cul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自從1991年蘇聯瓦解、冷戰結束,國際局勢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而中共在亞太地區的崛起,適時填補蘇聯在亞太地區所遺留的權力真空,並間接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使得美國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共的崛起可能所帶來的影響。
美、中兩國從東、西方文化傳統上的差異,所形成的各自戰略文化差異性,對於雙方戰略社群的決策意涵及對後冷戰時期衝突事件之影響與作為觀察分析未來雙方可能導致衝突的因素,本研究試著從戰略文化觀點,解析彼此相異之處。
美、中之間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特別是在後冷戰時期,雙方自1996年台海危機至2007年小鷹號事件的四個個案中,雙方戰略社群因戰略文化差異性,使得雙方在面對上述事件時,在處理態度與方式上呈現截然不同的態度。本文試著從美、中之間在衝突事件中,以影響戰略文化的八項因素,作為分析探討戰略文化的可能因素做相互對比,以探求美、中雙方考量的關鍵因素及次要因素。
美、中兩國之間的任何形式衝突事件,均有可能演變成危機或戰爭,並對國際社會體系造成衝擊。所以,從兩國在後冷戰時期的衝突事件研究中,戰略社群在面對國家安全的決策時,分析可能受到各自戰略文化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素,以預測雙方未來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從對兩國戰略文化的研究中,研究發現如下:一、文化結構性差異影響戰略文化的型塑;二、歷史經驗成為戰略社群決策參據;三、對世局認知的分歧為和平與穩定帶來隱憂;四、意識形態與制度差異成為孕育衝突的潛在因子;因此,美、中兩國可能因為戰略文化的差異與影響,埋下未來可能造成衝突的不可知變數。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equilibrium has shown a status of “One Super Power with Multiple Powers” after the collapse of Soviet Union and the end of Cold War in the 90s. In the mean time, the ris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has substituted for the power vacuum left by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hich leads to an indirect challenge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in this region. Hence, the U.S. has to reconsider the impac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rise of the P.R.C.
The differences of strategic cultures between the U.S. and the P.R.C. are derived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These differences have influences over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and conflicts-resolution schemes for the strategic communitie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of strategic cultures have show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S. and the P.R.C. in a variety of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e.g. the 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or the 2007 Kitty Hawk-Hong Kong Event.This thesis intends to detect primary elements and secondary elements of the U.S. and the P.R.C. strategic cultures respectively by analyzing the confront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major eight elements which impacting strategic cultures.
Any sorts of conflicts between the U.S. and the P.R.C. could lead to crises or wars, and have strong impacts toward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refore, it is of interest to analyze strategic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strategic cultures of the U.S. and the P.R.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n eventually to predict the likelihood of military conflicts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This thesis proposes (1) the different of cultures impact the formulation of strategic cultures, (2) historical experiences serve as a major parameter for decision-makings of different strategic communities, (3) the disagreements of acknowledging contemporary global affairs may cause instability for peace, (4) ideology and systematic differences may act as potential factors for conflicts. Hence,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strategic cultures may contribute as the unpredictable factors for the U.S. and the P.R.C. potential conflicts.
目 錄
表 目 錄 V
圖 目 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7
壹、在戰略文化觀點方面 7
貳、中美衝突論方面 11
參、中美合作論方面 1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17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9
壹、研究途徑 19
貳、研究方法 19
第五節 研究限制 21
第二章 軍事衝突與戰略文化關係 23
第一節 衝突、危機、戰爭意義 23
壹、衝突涵義 24
貳、危機意義 25
參、戰爭定義 26
第二節 戰略文化意涵 30
壹、文化意義及功能 30
貳、戰略文化意義 32
參、戰略文化作用 38
第三節 軍事衝突與戰略文化關聯性 39
壹、影響戰略文化因素 40
貳、戰略文化與軍事武力關係 48
參、戰略文化對美、中兩國的影響 49
小結 51
第三章 中、美戰略文化意涵及運用方式 54
第一節 中共戰略文化意涵 54
壹、中共戰略文化內涵 55
貳、中共戰略文化特性 59
第二節 中共戰略文化運用方式 65
壹、文化傳播 66
貳、睦鄰外交 67
第三節 美國戰略文化根源及特性 71
壹、戰略文化根源 71
貳、戰略文化特性 74
第四節 美國戰略文化運用方式 77
壹、推行民主、自由及人權的安全價值觀 78
貳、剛性權力及柔性權力並現 80
小結 83
第四章 後冷戰時期影響中、美互動關係之個案分析 87
第一節 1996年台海危機事件 87
壹、事件經過 88
貳、美、中雙方之作為 90
參、雙方戰略文化因素的可能對比 95
第二節 1999年5月美國誤炸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案件 102
壹、事件經過 102
貳、美、中雙方之作為 103
參、雙方戰略文化因素的可能對比 106
第三節 2001年4月10日中、美發生EP-3軍機擦撞事件 111
壹、事件經過 111
貳、美、中雙方之作為 112
參、雙方戰略文化因素的可能對比 116
第四節 2007年11月21日小鷹號事件 121
壹、事件經過 121
貳、美、中雙方之作為 122
參、雙方戰略文化因素的可能對比 124
小結 129
第五章 中、美未來可能導致衝突因素 131
第一節 文化優越性 132
壹、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 132
貳、文化霸權與王道文化 135
參、天定命運論與王者心態 137
第二節 意識形態 141
壹、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141
貳、人權與主權爭議 143
參、單極世界與多極世界 147
第三節 政治體制 150
壹、民主政治與極權政治 150
貳、文人領導與集體領導 153
參、文人領軍與以黨領軍 156
第四節 國家安全 160
壹、先制攻擊與積極防禦 160
貳、維護和平與和平發展 163
參、科技建軍與科技強軍 167
小結 170
第六章 結論 17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5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78
壹、中文部分 181
貳、英文部分 197


表 目 錄
表2-1 戰略文化意義概要表 35
表4-1 1996年台海危機事件雙方戰略文化因素可能對比表 100
表4-2 1999年美國誤炸中共大使館事件雙方戰略文化因素可能對比表 110
表4-3 2001年中、美軍機擦撞事件雙方戰略文化因素可能對比表 120
表4-4 2007年小鷹號事件雙方戰略文化因素可能對比表 129

圖 目 錄
圖1-1研究架構圖 18
圖2-1 衝突、危機、戰爭關係示意圖 28
圖2-2 文化與戰略文化關係示意圖 37
圖3-1 中共戰略文化特性 70
圖3-2 美國戰略文化特性 83
圖5-1 中共黨指揮機構產生系統圖 155
圖5-2 中共人民解放軍指揮系統圖 159
圖5-3 美、中未來可能衝突因素對照圖 173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邦泉編。國際危機管理。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丁松泉。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國際環境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兀樂義。捍衛行動: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台北:黎明,2006年。
中央軍委辦公廳。鄧小平外交思想學習綱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中央軍委辦公廳。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論述選編。北京:八一出版社,1993年。
丹尼斯.布萊爾與戴維.邦菲利。「中美撞機事件及其經驗教訓」。張沱生、〔美〕史文編,對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307-319。
中國人權研究會編。論人權與主權-兼駁人權高於主權論。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危機管理與對策研究中心。國際危機管理概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外交理論學習綱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年中國國防白皮書。2002年12月9日。
方永剛與唐復全。大國逐鹿:新地緣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毛澤東。「戰爭和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2000年。
王厚卿。中國軍事思想論綱。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昶。中國高層謀略。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炳林。文化方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牛軍。「三次台灣海峽軍事鬥爭決策研究」。張沱生、〔美〕史文編,對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頁173-241。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台北:五南,2005年。
王普豐。現代國防論。重慶:重慶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逸舟。單極世界的陰霾-科索沃危機的警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雲五編。「左傳文公六年」。春秋左傳今註今釋,李宗侗註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王緝思。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2001年。
王盧寧。國家主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石之瑜。大陸問題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朱聽昌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江河編譯。轟炸後的交鋒。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1999年。
克利福德‧格爾茨,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文出版社,1999年。
何新。中華復興與世界未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何蘭編。冷戰後中國對外關係。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
吳白乙。「中國對炸館事件的危機管理」。張沱生、〔美〕史文編,對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頁242-261。
吳春秋。論大戰略和世界戰爭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李小華。「接觸的限度:美國對華政策兩難」。楚樹龍、耿秦編,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頁238-249。
李少軍編。國際戰略報告:理論體系、現實挑戰與中國的選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李京燕。「美國對外戰略選擇得想與實踐」。楚樹龍、耿秦編,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頁167-182。
李偉與劉學哲等。十六大以後的中國。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3年。
李植谷編。美國軍事戰略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
李夢鶴。新軍事變革中的戰術理論創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李際均。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汪明生與朱斌妤。衝突管理。台北:五南,1999年。
肖佳靈。國家主權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周何編。禮記。台北:時報文化,1981年。
孟樵。探索中共21世紀軍力。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
林中明。斌心雕龍。台北:學生,2003年。
林中斌。中共核武戰略演變與暗藏傳統(China’s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Tradition within Evolution)。 Lexington Books, 1988.
林中斌。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學生,1999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1993年,第8版。
法務部調查局。中國大陸綜覽。台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3年。
法學教材編輯部。國際法。北京:復旦大學法律出版社,1985年。
金應忠。「國家對外行為-公眾情緒的作用」。楚樹龍、耿秦編,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頁59-69。
俞可平。中國政治體制。台北:風雲論壇,2001年。
俞新天編。國際關係中的文化類型、作用與命運-文化的命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姚有志。國防理念與戰爭戰略-簡論中美戰略文化傳統之異同。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
姚延進與劉繼賢。鄧小平新時期軍事理論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
洪鎌德。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揚智文化,1999年2版。
約瑟夫‧奈,鄭志國譯。美國霸權的困惑。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胡鞍鋼編。中國大戰略。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軍事科學院編。軍語。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82年。
倪世雄、劉永濤編。美國問題研究(第六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倪世雄。尋找敵人:戰爭文化與國際軍事問題透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
冦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2005年。
唐士其。美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1998年。
宮玉振。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2002年。
庫爾特‧坎貝爾、理查德‧韋兹。「中國大使館遭轟炸案:危機處理的例證?」。張沱生、〔美〕史文編,對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分析,頁262-281。
秦亞青。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權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秦亞青。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美國在國際武裝衝突中的支持行為(1945-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秦亞青編。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翁明賢。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台北:時英,2001年。
高金鈿編。鄧小平國際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
高體乾。戰爭與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
張文儒。中國兵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明貴。TOP100國際關係用語熱門榜。台北:書泉,2005年。
張沱生。「中美撞機事件及其經驗教訓」。張沱生、〔美〕史文編,對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頁282-306。
張建邦。未來台海衝突中的美國。台北:麥田,1998年。
張家棟。「中國與美國:誰是當代國際秩序的挑戰者?」。倪世雄、劉永濤編。美國問題研究(第六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張爽。美國民族主義-影響國家安全戰略的思想根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康照祥。中國權力遊戲。台北:宇炯文化,2003年。
莊建中。「布希政府對華新戰略和中國對美戰略初探」。楚樹龍、耿秦編,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10月,頁250-260。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2003年。
許煌錄。戰爭概論。大專軍訓(第三冊)。台北:幼獅文化,1992年。
許嘉。美國戰略思維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許嘉編。冷戰後中國周邊安全態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陸年安。後冷戰時期美、中、台戰略關係與我國家安全。台北:淡江大學,2000年。
陳佩堯、夏立平編。國際戰略縱橫(第二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陸忠偉編。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陳建民。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陳珮堯、夏立平編。國際戰略縱橫(第三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桃園:國防大學,2003年。
陳福成。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2000年。
郭齊勇。「東亞儒學核心價值觀及其現代意義」。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問題與展望。台北:中研院文研所,2002年頁7-32。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年。
傅國良、曹炳揚。懷柔的中國?中共對外關係。﹙台北:海鴿文化,2004年﹚。
彭德懷。彭德懷軍事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越有田等著。綜合國力競爭與文化衝突。長春:長春出版社,2004年。
鈕先鍾。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麥田,1999年。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1997年,第2版。
黃柏富編。911事件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文件選編(上)。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2年。
新華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新華社。中國共產黨黨章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楊永明。國際安全與國際法,台北:元照,2008年。
楊洁勉等著。大磨合:中美相互戰略和政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詹中原。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台北:聯經,2004年。
靳元照。國防概論。南投:領航文化,2001年。
廖德智。戰爭未來。台北淡水:淡江大學,2001年。
趙文華等著。科學技術與未來戰役戰術。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
趙明義。當代國家安全法制探討。台北:黎明文化,2005年。
趙建民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台北:晶典文化,2005年。
齊正鈞編。新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發展。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
劉世軍與郝鐵川。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明。博奕冷戰後的美國與中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2005年。
劉慶元。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樓耀亮。地緣政治與中國國防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蔡翠紅。「影響未來中美關係之發展」。倪世雄、劉永濤編。美國問題研究(第六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鄧小平。「軍隊要整頓」。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鄭武雄。美國傳統外交政策原則與對華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魯毅編。外交學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蕭浩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駢宇騫等譯註。武經七書(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薛瀾、張強、鍾開斌等著。危機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謝益顯編。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1995)。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鍾之成。為了世界更美好:江澤民出訪紀實。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韓玉貴。冷戰後的中美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2月。
羅伯特.F. 墨菲。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94年。
羅克爾.奧克森博格。中國:走上世界舞台的曲折道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1年。
關中。意識形態和美國外交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蘇保立。「美國對三次台海危機的管理」。張沱生、〔美〕史文編,對抗、博奕、合作-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頁201-241。
蘇國勛、張旅平、夏光合著。全球化:文化衝突與共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二﹚譯本
Bemstein, R. 及R. H. Munro,潘忠岐譯。「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美國外交月刊,1997年,頁10-14。
Binnendijk, Hans and Ronald N. Montaperto編,鄧翔鳴譯。中共戰略趨勢。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Burles, Mark and Abram N. Shulsky。中共動武方式。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Cerami, Joseph R. and James F. Holcomb, Jr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2000年。
Clavsewitz, Carl Von。戰爭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4版。
Drew, Dennis M., and Donald M. Snow, ,王輝青譯。國家安全戰略的制定。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
Fazilla, Syed Mohd,余瓊瑤譯。中共研究彙編。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
Gray, Colin S.,王振坤譯。戰略探索。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Gray, Colin S.,梁純錚譯。「美國的戰略文化:國防科技的含義」。國防科技。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2年。
Heywood, Andrew,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最新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2001年。
Hothan, Basamu。「國際道德與跨文化溝通」。Press, St. Martin’s 編,洪建軍譯,預防文明衝突-21世紀和平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
Howard, Michael,陳奎良譯。戰爭的起源。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年。
Huntington, Samuel P.,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年。
Jones, Tudor,張明貴譯。現代政治思想史。台北:五南,2005年。
Kagan, Robert and William Kristol編,楊紫涵等譯。當前威脅:美國外交與國防政策的危機與契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
Khalilzad, Zahmay M.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shley J. Tellis等著,吳福生譯。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Kidd, Jack,楊連仲、吳福生、趙宏斌譯。防止戰爭:美國應採取的新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
Lewis, Richard D.,關世杰譯。文化的衝突與共融。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McNamara, Robert S. and James G. Blight,張立平譯。歷史的教訓: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建言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Moritz, Ralf。「儒家與現代性之多元性」。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問題與展望。台北:中研院文研所,2002年,頁33-56。
Murray, Douglas J. and Paul R. Viotti,高一中、吳惠民譯。世界各國國防政策比較研究(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編,高一中譯。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Nye, Joseph Jr.,張小明譯。理解國際衝突:理論與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Nye, Joseph S. Jr. ,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遠流2006年。
O’Hanlon, Michael,楊紫函譯。科技變革與戰爭的未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Pillsbury, Michael,高一中譯。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Pye, Lucian,艾思明譯。中國人的政治心理。台北:洞察,1988年。
Roodie, Bernard,廖治國譯。「戰略與國家利益」。戰略與國家利益。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4年。
Sarkesian, Sam C. John Allen Williams, and Stephen J. Cimbala,郭家琪、林宜瑄、李延輝譯。美國國家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Scobell, Andrew、Larry M. Wortzel主編,黃淑芬譯。中共軍文變化。台北:國防部部辦室,2006年。
Shirk, Susan,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台北:遠流,2008年。
Stolley, Kathy S.,張可婷等譯。社會學的基石。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8年。
Swaine, Michael D.,楊紫函譯。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台北:史政編譯局,1999年。
Trythall, A. J.。「論戰略思想的淵源」。戰略與國家利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4年。
U.S. Army War College,張台航譯。國家安全架構。桃園龍潭:國防大學,2002年。
艾文.托佛勒與海蒂.托佛勒,傅凌譯。新戰爭論。台北:時報,1994年。
亨利‧基辛格,頤淑馨譯。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克勞塞維茲,鈕先鍾譯。戰爭論精華。台北:麥田,1996年。
李德哈特,鈕先鍾譯。戰略論:間接路線。台北:麥田,1996年。
美國國防部編,蕭光霈譯。2006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台北:國防部部辦室,2007年。
密爾頓,河宇譯。為英國人民聲辯。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59年。
曹雄源、廖舜右譯。「2002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布希政府時期國家安全戰略。桃園八德:國防大學,2008年,頁1-63。
曹雄源、廖舜右譯。「2006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布希政府時期國家安全戰略。桃園八德:國防大學,2008年,頁65-161。
曹雄源、廖舜右譯。「美國國防戰略」。美國國防暨軍事戰略,桃園八德:國防大學。2008年,頁1-47。
曹雄源、廖舜右譯。「接觸與擴大的國家安全戰略(1995)」。柯林頓政府時期接觸與擴大的國家安全戰略。桃園八德:國防大學,2008年,頁1-94。
彭恆忠譯。美國國防報告書(上冊)。台北:三軍大學,1985年。
塞謬.杭廷頓,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年。
詹姆斯.多爾蒂,閻學通、陳寒溪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三﹚期刊
王央城。「美中軍機擦撞加速美國對亞太戰略的改變」。國防雜誌,第17卷,第5期。2001年11月16日,頁39-51。
王央城。「驚爆十一天的美中撞機事件與危機處理」。國防雜誌,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16日,頁84-99。
王崑義、蔡裕明。「從戰略文化解析中共的軍事演習」。全球政治評論,第15期,2006年7月,頁73-124。
王緝思。「美國霸權與中國崛起」。外交評論,第84期,2005年10月,頁13-16。
何太。「獨家報導:中國製武器在中東展現的企圖」。香港當代二月號第10期,1991年1月26日,頁21-26。
李化成。「從戰略文化觀點解析中共「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在不同時空下的意義與內容」,源遠學報。1999年,頁59-75。
李文志。「杭廷頓的戰略思想與美國全球戰略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4期,2002年,頁1-20。
李際均。「論戰略文化」。中國軍事科學,第1期,1997年,頁1-10。
沈明室。「中共戰略決策的文化分析」。東亞季刊。第33卷,第1期,2002年,頁1-24。
沈逸。「從拒斥到塑造:國際規範與中國和平崛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學科卷。2006年,頁187。
林碧炤。「國際衝突的研究途徑與處理方法」。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3期,1996年,頁1-28。
門洪華。「中國戰略文化的重構:一項研究議程」。教學與研究,第1期,2006年,頁57-63。
姜桂石與丁東銘。「中美衝突趨向「非零和」」。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5年6月,頁1-5。
施正權。「從比較戰略文化看戰爭與和平:以美國和中共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4期,2004年4月,頁25-60。
胡敏遠。「從目的及手段論李德哈達與孫子用兵思想」。國防雜誌,第15卷,第3期,1999年,頁25-33。
宮玉振。「試論戰略文化傳統及其對戰略行為的影響」。軍事科學雜誌,第14卷,第6期,2001年,頁30-40。
秦亞青。「國家身分、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期,頁10-27。
高朗。「如何理解中國崛起?」。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2006年4月,頁53-94。
張小明,「約瑟夫.奈的“軟權力”思想分析」,美國研究,第1期,2005年,頁20-36。
張召忠。「中美關係向何處去」。科學中國人,第8期,2001 年,頁7-9。
張延廷。「評杭廷頓「文化的衝突」-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一場文化的大戰?」。國防雜誌,第12卷,第12期,1997年,頁33-41。
莫大華。「中共戰略文化初探」。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5期,1996年5月,頁38-52。
莫大華。「美國的戰略文化與戰爭方式」。美歐月刊,第11卷,第11期,1996年11月,頁37-54。
莫大華。「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1996年,頁39-52。
莫大華。「戰略文化與國防政策:中華民國的戰略文化與軍隊文化」。國防政策評論,第1卷,第4期,2001年,頁33-56。
陳學軍。「中國戰略文化解析評介」。軍事歷史,第1期,2003年,頁79。
黃河。「剖析美中軍機擦撞事件熟之過矣?」。全球防衛雜誌,第201期,2001年5月,頁8-13。
趙景芳。「冷戰後國際關係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興起、嬗變及原因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2003年,頁37-42。
劉瑜。「全球化視野下的軟權力暨中國軟權力探析」。蘭州學刊,第3期,2005年,頁13-18。
鄭若麟。「中美:離戰爭多遠?」。國際展望,半月刊第420期,2001年6月,頁78-80。
錢高陞。「戰略文化傳統及對戰略行為之影響-以中共對外戰爭為例」。國防雜誌,第18卷,第17期,2003年11月1日,頁80-90。
閻學通。「對中國安全環境的分析與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2000年,頁5-10。
羅會鈞。「論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途徑」。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5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48-52。
﹙四﹚研討會論文
王祖訓。「第五屆孫子兵法研討會開幕講詞」。蘇州、吳縣、東山賓館,2000年10月16日。
柳昆助。「美、中戰略文化之比較」。2008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政治學會、中正大學政治學系,2008年,頁1-25。
陳世民。「美國的戰略文化及其變遷之研究-從文化主義途徑的角度」。97年「國防事務專案研究暨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防大學,2008年5月,頁1-15。
戴政龍。「超越戰爭與軍事?戰略文化研究的新議程」。2008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政治學會、中正大學政治系,2008年,頁1-31。
﹙五﹚碩博士論文
沈明室。中共積極防禦戰略:根源、演變與傳統。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六﹚網路資料
BBC華語新聞。「布希總統接見達賴」。參閱〈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050000/newsid_7052000/7052055.stm〉,﹙2008年10月21日﹚
中廣新聞網。「小鷹經過台海,北京不悅」。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4/1/pcwb.html〉,(2008年10月20日)
中廣新聞網。「中共官報,美售反飛彈給台,故小鷹無法入港」。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29/1/plvg.html〉,(2008年10月20日)
林芥佑。「美眾議員韓特籲布希與國會討論小鷹號事件」。中央通訊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30/5/p31v.html〉,(2008年10月1日)
東森新聞網。「小鷹號被拒停靠訪中:美司令基亭反映不滿」。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115/17/rw5t.html〉,﹙2008年10月21日﹚
「美國務院副國務卿佐立克2005年9月21日在美中關係委員會作證報告」。〈http//www.ncuscr.org/articlesandspeeches/Zoellick.htm. 〉,﹙2008年12月6日﹚
張沛元。「美抗議小鷹號事件,中回應先軟後應」。自由時報,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30/78/p3e5.html〉,(2008年10月15日)
曹郁芬。「美司令批中「行為像樣一點」」。自由時報,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2/78/p115.html〉,(2008年10月15日)
曹郁芬。「美宣布售台反潛機飛彈」。自由時報,參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sep/14/today-p1.htm〉,(2008年10月15日)
陳成良。「布希讚台灣民主,批中不改革」。自由時報,參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n/7/today-p11.htm〉,(2008年10月15日)
陳妍君。「中國批准美國小鷹號航母艦隊訪問香港」。中央通訊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22/5/ooay.html〉,(2008年10月16日)
陳昶佑。「拒軍艦靠港爭議,白宮:美中兩國將努力解決」。法新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1/19/p5wa.html〉(2008年10月21日)
郭無患。「掃雷艦入港避風也遭拒,美軍將領批評中國」。法新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28/19/ozbd.html〉,(2008年10月21日)
新華網。「中國武裝力量」。〈http://seehi.fayay.com/phparticle/article.php/322/20070106〉,﹙2008年12月6日﹚
新華網。「加強黨的執政與能力」。 〈http//news.xinhuanct.com/newscenter/2004-12/25/centent_2379107.htm. 〉,﹙2008年12月6日﹚
劉坤原。「小鷹號訪港遭中國拒絕:五角大廈提正式抗議」。中央通訊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29/5/pleb.html〉,(2008年10月16日)
劉坤原。「白宮:避免誤會,美中應建國防熱線」。中央通訊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30/5/p31w.html〉,(2008年10月16日)
劉坤原。「美軍事專家:小鷹號事件顯示中國心態傲慢」。中央通訊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1/5/p6oew.html〉(2008年10月16日)
劉俊波。「衝突管理理論初探」。國際論壇,第1期,2007年,頁1-5。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397.
樊劍萍。「中國拒絕美軍艦訪香港,美國防部正式抗議」。法新社,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129/19/plce.html〉,(2008年10月21日)
鄭景雯。「給美國好看,中國大玩兩手策略」。自由時報,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3/78/p8x4.html〉,(2008年10月15日)
鄭曉蘭。「美憂洩密,阻中參訪日神盾艦」。自由時報,參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1/78/p5sg.html〉,(2008年10月15日)
﹙七﹚報紙周刊
人民日報。「2000年中國的國防」。2000年10月17日,第2版。
人民日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05年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2005年9月16日,第1版。
人民日報。「周文重再次緊急約見普里赫大使」。2001年4月4日,第1版。
人民日報。「胡錦濤:深刻認識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扎扎實實做好工作大力促進社會團結和諧」。2005年2月20日,第1版。
人民日報。「就美偵察機撞毀我軍用飛機事件江澤民主席發表談話」。2001年4月4日,第1版。
人民日報。「錢其琛:世界正在從對抗轉向對話,由緊張轉到緩和,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1988年12月16日,第1版。
工商時報。「北京民調:使館被炸九成係指北約預謀」。1999年5月13日,第10版。
中央日報。「誤炸使館事件美中協議互賠息爭」。1999年12月17日,第10版。
中國時報。「中共12至20日進行海空實彈演習」。1996年3月10日,第1版。
中國時報。「美國防部公開警告中共鼓動反美危及雙邊關係」。1999年5月13日,第3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室。「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人民日報,2005年12月23日,第15版。
王進存。「全球民主-美國霸權的偽裝」。新華社,1999年5月27日,第9版。
王緯中與康文炳。「中共警告美國要求停止行動」。中國時報,1996年3月20日,第3版。
平可夫。「小鷹號事件中美各自戰略造勢」。亞洲周刊,2007年12月9日,頁36-37。
任毓駿。「布什對飛行員失蹤表示遺憾」。人民日報,2001年4月7日,第3版。
朱邦賢。「美官員會機員遭監控」。聯合報,2001年4月5日,第3版。
江迅與汪百達。「小鷹號被拒玄機中美政治軍事大博弈」。亞洲周刊,2007年12月9日,頁30-35。
吳兵。「孫子兵法思想精要」。青年日報, 2008年7月14日,第7版。
吳南山。「18至25日中共進行第三波軍事演習」。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第1版。
林寶慶。「先前為何拒絕?美海軍:中方未解釋」。聯合報,2007年11月23日﹚,第16版。
胡奎。「中美關係:告別「盲目互動」?」。新聞周刊,2002年11月4日,頁16-17。
張裕亮。「報復誤炸中共拒美艦訪香港」。中央日報,1999年5月22日,第10版。
張裕亮。「誤炸使館發酵中共禁止軍機降落香港」。中央日報,1999年6月25日,第10版。
梁東屏。「獨立號航艦避開兩岸敏感海域」。中國時報,1996年3月20日,第3版。
傅建中。「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中共如犯台後果極嚴重」。中國時報,1996年3月8日,第1版。
傅建中。「克里斯多福下月訪北京會晤中共高層」。中國時報,1996年3月13日,第1版。
傅建中。「協防台灣美參院通過決議案」。中國時報,1996年3月23日,第7版。
傅建中。「美國府會嚴厲譴責中共飛彈演習」。中國時報,1996年3月9日,第1版。
新華社。「中方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人民日報,2001年4月3日,第1版。
新華社。「中共外長唐家璇正式向美國提出四項要求」。人民日報,1999年5月11日,第1版。
新華社。「江澤民前往拉美六國前美方應向中國人民道歉」。人民日報,2001年4月5日,第1版。
新華社。「唐家璇接受普里赫代表美國政府遞交致歉信」。人民日報,2001年4月12日,第1版。
新華社。「錢其琛復信鮑威爾就軍用偵察機撞毀我軍用飛機事件」。人民日報,2001年4月8日,第2版。
解放軍報。「遲浩田在國防部舉行慶祝68週年大會上致祝詞」。1995年8月1日,第1版。
路透社。「美國防部長裴利:共軍對台演習是項嚴重錯誤」。中國時報,1996年3月6日,第2版。
聯合晚報。「美國防部聲稱:中共保證不攻台」。1996年3月15日,第1版。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Best, Paul J. “American Force Postur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Kul B. Walsh, Rai, David F.. and Paul J. Best, eds., America in 21st Centu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Domestic Politic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1998.
Blum, John Morton, Woodrow Wilson and the Politics of Morali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56.
Booth, Ken, Russel Trood . Strategic Cul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Houndsmills : Mac Millan Press , 1999.
Brecher, Michael,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risis Behavior.”, in Michael Brecher ed., Studies in Crisis Behavior, New Jersey : Transaction Books.
Brogan, Denis W., The American Character,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44.
Cheng, Joseph, and Kinglun Ngok ,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Sino- US Relations : the NATO Bombing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Belgrade.”, Democra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 , London : Routledge Curzon , 2004 .
Clark, Arend Anthony and Robert J. Beck,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Use of Force ,London: Rutledge, 1993.
Cochran, Charles L. and Eloise F. Malone, Public Policy: Prespectives and Choices, The Mc-Graw-Hill Company, Inc., 1999.
Coser, Lewis A.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onflict, New York Free Press,1956.
Geertz,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Gray, Colin S. War, Peace and Victory: Strategy and Statecraft for the Next Centur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0.
Hart, B. H. Liddell, Strategy, New York : Praeger, 1967.
Heller, “Charles G. and William A. Stofft”, America’s First Battles 1776-1965, Lawrence: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1986.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Solid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Joffe, Ellis, “The Military and China’s New Politics: Tredns and Counter Trends.”in James Mulvenon and Richard Yang, ed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anta Monica, CA: RAND, 1999.
Johnston ,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 : Strategic Culture 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95.
Lampton, David M.,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 Managing U. S. – 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Leung, Kwok and Dean Tjosvol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The Asia Pacific: Assumptions and Approaches in Diverse Cultures, John Wiley & Sons(Aisa)Pte Ltd, 1998.
Lippit, Victor 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1987.
Macridis, Roy C. Modern Political Regimes: Patterns and Institution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6.
Mancall, Mark, China at the Center : 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 . London : The Free Press , 1984.
Mann, James H.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0.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9.
Miall, Hugh, Oliver Ramshotham, and Tom Woodhouse, Contemporary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adly Conflict. Cambridge Press. 1999.
Nye, Joseph S.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nc, Publishers, 1990.
Nye, Joseph S. Jr.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 Washing, D.C.:DOD, 2007.
Rumsfeld, Donald,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QDR)Department of Defense, Sept. 30, 2001.
Snyder, Jack L., Soviet Strategic Culture : 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s,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1976.
Snyder, Jack, The Ideology of the Offensive: 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Disasters of 1914,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Stuart, Reginald, War and American Thought: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Monroe Doctrine,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2.
Suettinger, Robert L. Beyond Tiananmen : The Politics of U. S. – 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Washington, D. 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3.
Taylor, Charles. The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Report of th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May 1997.
Waltz, Kenne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Boston : McGraw-Hill , 1979.
Weigley, Russell F. The American Way of War: A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Strategy and Policy, New York: Macmillan 1973.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 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Woodby, Sylvia, Gorbachev and the Decline of Ideology in Soviet Foreign Polic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9.
Wright, Quincy, A Study of War, 2nd ed.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5.
﹙二﹚期刊
Booth, Ken,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Culture Affirmed.”, in Jacobsen ed., Strategic Power: USA/USSR, New York: St. Main’s Press, 1990, pp.121-128.
Ching, Li Tzu,“CPC Thinks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Will Eventually Go to War,”Cheng Ming, No.23 5 May 1997, pp.11-20.
Chu, Henry, Maggie Fairley, and Anthony Kuhn, “Crisis in Yugoslavia : Chinese Attack U. S. Missions as Protests Intensify.”, Los Angeles Times, May 10, 1999.
Gardner, Anne Marie Diagnosing Conflict: What Do We Know?.”, in From Reaction to Conflict Prevention: Opportunities for the UN System, Lynne Rienner Pulishers, Inc, 2002, pp.15-40.
Graham, Melanie, Defining Strategic Culture: Literature Review, 16 September 2007, pp.1-17.
Gray, Colin S. “National Style in Strategy: The American Examp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Vol. 6, No. 2 Fall 1981, pp.21-47.
Gray, Colin S.“Geography and Grand Strategy.”,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 10 No.4, 1991, pp.311-329.
Howard, Michael,“The Forgotten Dimension of Strategy.”, in Causes of War, London: Temple Smith, 1983, pp.101-115.
Huntington ,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 Vol. 72 , No.3 Summer 1993, pp.22-49。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Lonely Superpower.” ,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2 1999.
Ikenberry, G. John, “American hegemony and East Asian order.”,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8. No.3 , September 2004, pp.353-367.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e Realism and Strategy in Maoist China”, in Katzestein, ed. ,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in Peter J.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52.
Kennan, George,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Foreign Affairs 25 July 1947, reprinted in Containment: Documents on American Policy and Strategy, 1945-1950, ed. Thomas H. Etzold and John Lewis Gadd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84-90.
Klein, Bradley, “Strategic Culture: American Power Projection and Alliance Defense Politics”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Vol. 1988, pp.133-148.
Klein, Yitzhak, “A Theory of Strategic Cultur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10.1. 1991. , Order Reprints: Requost Permissions. pp3-23.
Kocs, Stephen A. “Explaining the Strategic Behavior of States: International Laws as System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8, No. 4, Dec. 1994, pp.535-556.
Korb, Lawrence J. “The United States.”, in Douglas J. Murray and Paul R. Viotti, eds., The Defense Policies of Na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9-56.
Lantis, Jeffery S. “Reflection and Reappraisal Strategic Culture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 No3, 2002, pp.87-113.
Maynard, Wayne K. “The New American Way of War.”, Military Review, Vol. 73. No. 11, November 1993, pp.1-18.
Pastor, Robert A.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Who Threatens Who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54, No. 2 , Spring 2001, pp.427-443.
Payne, James L. Why Nations Ar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9, pp.121-146.
Pollack, Jonathan 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trategic Thought.”, in Robert O. Neill and D. M. Horner, New Direction in Strategic Thinking, Bost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1, pp137-152.
Rosenthal, Elisabeth,“Envoy Says Stoning Will End, Ties Won’t.”, New York Times , May 11, 1999.
Schmitt, Eric, In a Fatal Error ,“C. I. A. Picked a Bombing Target Only Once : The Chinese Embassy.” , New York Times , July 23 ,1999.
Scobell, Andrew, China and Strategic , Washington : 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 May 2002, P5-6。
Shambaugh, Davi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 New Cold War?.” Current History , Vol.94 No.593, 1995, p243.
Shiying, Pan, Reflections on Modern Strategy: Post Cold War Strategic Theory, Beijing: Shijie Zhishi Chubanshe, 1993, pp125-126.
Shy’s, John “The American Military Experience: History and Learning.” , A people Numerous and Armed: Reflections on the Military Struggle for American Independenc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224-258.
Sondhaus, L. Strategic Culture and Ways of War, Routledge :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 2006 , pp.124-130.
Tyson, Ann Scott,“U.S. Protests China’s Denial of Navy Ship”,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9, 2007, A21.
﹙三﹚網路資料
Howorth, Jolyon, “Strategic culture: a reliable tool of analysis for EU security developments?.”, Sain-Malo Plus Five: An Interrim Assessment of ESDP, Policy Papers No7, November 2003, p.1.〈http://www.notre-europe.asso.fr/Policy7-en.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央城。「美中軍機擦撞加速美國對亞太戰略的改變」。國防雜誌,第17卷,第5期。2001年11月16日,頁39-51。
2. 王央城。「驚爆十一天的美中撞機事件與危機處理」。國防雜誌,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16日,頁84-99。
3. 王崑義、蔡裕明。「從戰略文化解析中共的軍事演習」。全球政治評論,第15期,2006年7月,頁73-124。
4. 李化成。「從戰略文化觀點解析中共「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在不同時空下的意義與內容」,源遠學報。1999年,頁59-75。
5. 李文志。「杭廷頓的戰略思想與美國全球戰略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4期,2002年,頁1-20。
6. 沈明室。「中共戰略決策的文化分析」。東亞季刊。第33卷,第1期,2002年,頁1-24。
7. 林碧炤。「國際衝突的研究途徑與處理方法」。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3期,1996年,頁1-28。
8. 施正權。「從比較戰略文化看戰爭與和平:以美國和中共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4期,2004年4月,頁25-60。
9. 胡敏遠。「從目的及手段論李德哈達與孫子用兵思想」。國防雜誌,第15卷,第3期,1999年,頁25-33。
10. 高朗。「如何理解中國崛起?」。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2006年4月,頁53-94。
11. 莫大華。「中共戰略文化初探」。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5期,1996年5月,頁38-52。
12. 莫大華。「美國的戰略文化與戰爭方式」。美歐月刊,第11卷,第11期,1996年11月,頁37-54。
13. 莫大華。「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1996年,頁39-52。
14. 莫大華。「戰略文化與國防政策:中華民國的戰略文化與軍隊文化」。國防政策評論,第1卷,第4期,2001年,頁33-56。
15. 錢高陞。「戰略文化傳統及對戰略行為之影響-以中共對外戰爭為例」。國防雜誌,第18卷,第17期,2003年11月1日,頁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