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專書
大陸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海灣戰爭全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王央城主編。前瞻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民96年12月。
王玉玲,由兩岸關係探討台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弈理論析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包宗和,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書局,民97年5月。
安維華、錢雪梅合著,美國與大中東,北京:上海出版社,2002年8月。
朱威列,世界熱點-中東,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6年6月。
吳秀光。政府談判之賽局理論分析。臺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
吳東林編輯,政治學方法論&國際關係理論彙集,國防大學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出版,2004年7月,頁3。
吳釗燮,中東的戰爭與和平,台北:志一出版社,民85年12月。
巫和懋、夏珍著,賽局高手-全方位策略與運用,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對中東地區的外交政策,台北:正中書局,民84年4月。
沈明室,美國可能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作戰方案分析,收錄於戰略與區域安全,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民95年12月。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中東政策,台北:民92年6月。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中東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民92年6月,頁227。
周煦編著,敘利亞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杭亭頓,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月。
林立樹,美國文化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林碧昭著,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86年4月。
林碧昭著,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86年4月。
邱伯浩,伊朗石油能源供應與核武發展的矛盾,收錄於全球戰略觀察,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民97年9月。
俞淵若,恐怖突襲與發展-美伊戰爭前因後果,台北:讀冊文化事業公司, 2003年9月。
施正鋒,和平學與台灣收錄於雷敦龢編,和平學論文集2001年,台北:唐山出版社。
倪世雄著,當代國家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
原毅軍,博弈論-戰略分析入門,北京新華書店發行,2007年7月。
唐復權編著,智慧與戰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徐向群、宮少朋主編,中東和談史(1913-199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翁明賢主編,國際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
翁明賢主編,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
高祖貴,冷戰後美國的中東政策,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9月。
國防部,阿以第三次戰爭之檢討,台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民56年2月。
張士智、趙慧杰合著,美國中東關係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張良任,美國與以阿衝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74年7月。
陳志奇,巴勒斯坦人建國之研究,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72年2月。
彭樹智主編,中東國家與中東問題,大陸:河南出版社,1991年。
曾懷榕,從組織戰觀點看美伊戰後伊拉克政權重建之研析專文,收編於美軍推翻海珊後政權重建之政治作戰研究(二)一書,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民93年12月。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三民書局,1898年。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年。
董更生,中東烽火半世紀專輯,香港:三聯出版社,1996年3月。
趙克人,美國與中東和平進程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1月。
趙明義,當代國家安全法制探討,台北:黎明文化,民94年6月。
趙偉明著,中東問題與美國中東政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
趙國忠,海灣戰爭後的中東格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11月。
趙國忠,海灣戰爭後的中東格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11月。
劉國柱主編,風雨中東,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年12月。
劉強著,伊朗國際戰略地位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2月。
鄧蜀生、張秀平、楊慧玫主編,影響世界的100個戰爭,台北: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4月。
冀開運編著,約旦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6月。
蕭曦傾著,中東風雲,台北:牧村圖書,民92年12月 。
謝復生,論民主的價值-民意政治乎?防止濫權乎?,台北:時英出版社,76年6月。
梶井厚志著,東正德譯。輕鬆搞懂賽局理論。臺北:先覺出版社,2004年。
貳、英文專書
AmosII, John W. Arab-Israeli Military/Political Relations:Arab Percep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Escalation(New York: Perganom Press, 1979), p.48。
Deutsch, Karl W.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1978)。
Golan, Matti. The Secret Conversation of Henry Kissinger: Step-by -Step Diplomocy in the Middle East,New Yark: Quadrangle,1976。
Gbbons, Rober.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Harsany, John C. Came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in James N.Rosenau,(ed.),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Free Press,1969)。
Hamburger, Henry. Games as Models of Social Phenomena,(San Francisco:W. H. Freeman,1979)。
Khouri, Fred J. The Arab-Israeli Dilemna 2nd ed.(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3),p.245。
Lorenz, Joseph P. Egypt and the Arab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Search for National Identity, Westview Press, Boulder, 1990.pp.75-76。
Morgenthau, H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eace. New York: Alfred A.Knopf,1973(5th ed, revised)。
Neumann, John Von and Morgenstern, Oskar.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4),p.2。
Quandt, William B. Decade of Decision; American Policy towar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1967-1976,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參、翻譯書籍
Arthur, Goldsehmidt Jr.原著,蔡百銓譯,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中東史,台北:國立編譯館,民92年12月。
Brzezinski, Zbigniew.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台北:立緒文化有限公司,民國93 年。
Bulloch, John Darwish Adel.水的戰爭,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出版,1994年10月。
Dougherty, James E.∕Pfaltzgraff,JrRobert L.等著,洪秀菊譯,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67年9月。
McCain, R.A著,原毅軍譯,博弈論戰略分析入門,北京:新華書店出版,2007年7月。
Rubinstein, Osborme M.J.著,魏玉根譯,博弈論教程,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4月。
小約瑟夫奈著,張小明譯,理解國際衝突理論與歷史,北京:上海出版社,2002年8月。
史蒂芬‧辛巴拉(Stephen J. Cimbala),衝突‧預防‧管理‧終止,台北:國防部編譯,民96年9月出版。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郭希誠譯,美國的抉擇,台北:左岸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田中四郎,中東戰爭全史,中共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月。
吉米.卡特(Jimmy Garter)著,保持信心-吉米.卡特總統回憶錄,裘克安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83年)。
艾利薩.「豹子」.柯亨上校著,增祥穎譯,以色列空軍,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6月。
西蒙.裴瑞茲(Shimon Peres), 廖世德譯,新中東,1995年7月)。
哈里.亨德森著,賈偉等譯,全球恐物主義-完全參考指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
約瑟夫.戈德布拉特,軍備控制導論,中共國際戰略學會軍控與裁軍研究中心編譯,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 2004年。
約瑟夫.奈伊(Joseph S.Nye Jr),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2年。
莆野起央著,國際關係理論導論,劉甦潮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湯瑪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著,趙華、高銘淞譯。入世賽局:衝突的策略。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11月。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Said),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台北:立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民93年8月。
戴維.克雷斯普(David M.Kreps)著,鄧方譯,賽局理論與經濟模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薄富爾(Andre Beaufre),鈕先鍾譯,戰略序論(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台北:軍事譯粹社民69年3月。
藍兆杰、徐偉傑、陳怡君譯,Avinash Dixit & Susan Skeath著。策略的賽局。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龐士東(William Poundstone)著,葉家興譯。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與數學天才馮紐曼的故事。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1月。
梶井厚志著,東正德譯。輕鬆搞懂賽局理論。臺北:先覺出版社,2004年。
肆、英文期刊
Haggard, Stephan and Simmons, Beth A.Theor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1,No.3,Summer 1987,p.506.
Hoffmann, Stanley,“An A merican Social Science:International Relations”,Daedalus,Summer 1977。
Isabelle, Grunberg. "Exploring the ' Myth ' of Hegemonic Stabil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4, no.4 (1990), pp.431。
Miles, Kahler. "Multilaterialism with Small and Large Numb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3 (Summer 1992), pp.682。
伍、中文期刊論文
丁慰慈,「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對抗及和解」,外交部通訊第二十卷第二期,(民92年11月),頁40。
王坤義,「想像的危機:反恐時代美國的危機建構與台灣的戰略選擇」,遠景基金會季刊4卷2期,(2003年4月),頁73。
王彥,「獨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胺全合作模式分析」,國際政治月刊第1期,(2008年)。
王聯,「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中東區域安全」,國際政治月刊第6期,(2008年)。
任武能,「打贏近期反恐戰爭,奪取未來全譜優勢」,外國軍事學術第8期,(2004年8月),頁43。
何衛剛,「美國亞太戰略解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70。
何鑫、何正斌,「從美國經濟看其軍事戰略走向」,國際問題研究第1期,(2005年1月),頁25-26。
吳東林編輯,「政治學方法論&國際關係理論彙集」,(國防大學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出版,2004年7月),頁3。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霸權穩定論」,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2期,(民93年),頁172。
辛本建,「全球公共產品與美國霸權」,二十一世紀第7期,(2002年10月),頁4。
辛向陽,「霸權崛起與挑戰國家典範分析」,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11。
林建材,「不人道的圍牆-和平談判障礙」,中阿文經雙月刊,(國92年3月)。
林郁方,「美國在轉型中的國際體系之地位」,美國研究5卷9期,(1991年1月),頁53。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夏季,(民89年),頁11。施正鋒,「和平願景與超越衝突的未來實踐」,表於台北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究中心主辦,第四屆和平學研討會──和平願景與超越衝突的未來實踐,(2004年10月)。
柳莉,「劇烈動盪與分化組合」,國際問題雙月刊第1期,(2008年)。
倪世雄、王國民著,「均勢理論縱橫談」,政治學研究第3期,(1986年)。
倪世雄、王義桅著,「霸權均勢: 冷戰後美國的戰略選擇」,美國研究第1期,(2000年)。
倪峰,「霸權穩定模式與東亞地區政治安全秩序」,當代亞太第7期,(2002年7月),頁10。
夏宇、齊明君,「美軍全球整編的背後」,當代亞太第107期,(2004年),頁33。
殷翔,「現實主義與新自由制度主義權力觀之比較分析」,國際政治月刊第5期,(2008年),頁10。
崔建樹,「霸權轉移的周期邏輯-莫德爾斯基國際政治長周期理論及其缺陷」,國際政治月刊第3期,(2008年),頁9。
崔建樹,「霸權轉移的周期邏輯-莫德爾斯基國際政治長周期理論及其缺陷」,國際政治月刊第3期,(2008年)。
張亞中、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1-2002,(民92年9月),頁79。
陳一新,「國際體系轉變對台灣戰略環境的影響」,收錄於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頁40。
陳文生,「911後美國之霸權治理策略以伊拉克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23期,(民94 年3 月),頁169~200。陸以正,「巴勒斯坦路線圖崎嶇難行」,中阿文經雙月刊,(民92年5月)。
楊明光、劉軍,「阿裔美國人的政治參考與研究」,美國研究第2期,(2008年)。
董漫遠,「真主黨及其地區性作用」,國際政治月刊第2期,(2008年),頁144。
趙偉明,「挑戰美國地位,重塑大國形象-俄羅斯隊中東戰略的變化與俄美關係」,國際政治月刊第1期,(2008年),頁57。
劉浩天、魏乃捷、王俊皓,「非合作多人多屬性模糊賽局之研究」,第一屆台灣作業研究學會學術研討會暨科技與管理學術研討會,(2004 年),頁248。
蔡得勝,「全球恐怖活動之現況與未來發展」,國防大學中正文化學術講座,(民92年4月)。
蔡耀雲譯,「戰火中茁壯的以色列空軍」,國防譯粹月刊第4卷第2期,(1977年2月),頁67。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年12月)。魏宗雷,「美國海外軍事基地調整」,現代國際關係月刊,(2004年9月),頁133。
陸、博碩士論文
李會民,「衝突分析與理論研究」,大陸天津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胡筑生,「賽局理論用於軍事決策之研究:以第一次波灣戰爭為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民94年。胡聯合,「當代世界恐怖主義及對策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學院博士論文,2001年。
崔守軍,「中東地區安全複合體-理論與實現的闡釋」,大陸外交學院博士論文,2006年。
張誠,「以阿衝突的大國因素」,新疆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陳奉泰,「從博弈理論談美國與台海兩岸關係之互動1950~1993」,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民83年。
柒、報章雜誌
大紀元報。
中天新聞電視台。
中共衛報
中國時報。
日本東方早報。
自由時報。
青年日報。
聯合晚報。
聯合報。
蘋果日報。
捌、電子文獻
大陸人民網,http// world. People。
工人民主協會網,http://linkage.ngo.org.tw/。
中國網,http//www.ching.org.cn/Chinese/。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 。
今日新聞網,http//news.cnyes.com/stock/。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網,http//forum.dtmonline.com。
自由電子報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兩岸和平網,http://www.peace.org.tw/enews/dictionary/。
東方網,http://eastday.com/epublish/big5/。
探索猶太世界網,http://explorejewish.net/Feast/。
勞動人權網,http://www.laborrights.net/。
雅虎新聞網,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
維基百科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