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8 05:06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葉日芬
論文名稱:
運動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女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分析研究~以苗栗縣竹南國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Research on the impacts of exercise participation on self 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lementary senior girls– A Chunan Elementary school of Miaoli County case study
指導教授:
張木山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7
中文關鍵詞:
運動參與
、
學校代表隊
、
自我概念
、
人際關係
外文關鍵詞:
Exercise participation
、
school team
、
self concept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4
點閱:944
評分:
下載:320
書目收藏:8
本研究主要目的旨在比較運動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女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差異。以苗栗縣竹南鎮竹南國小之高年級女童共24位為研究對象。測驗工具為吳裕益、侯雅齡(2000)所編製之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及林淑華(2002)自編之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2.0 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Pearson積差相關、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素分析(One–way ANOVA),F值如達顯著則以LSD進行分析比較。所設統計考驗水準為α =.05,經資料處理及結果分析與討論後,獲得下列發現:
一、排球隊與田徑隊女童在自我概念總分、身體自我概念兩項上顯著高於羽球隊及非代表隊之女童(p<.05)。
二、排球隊、田徑隊、非代表隊三組人際關係之與朋友關係顯著高於羽球隊
(p<.05)。
三、竹南國小高年級女童之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經Pearson積差相關法分析得知
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間有顯著正相關(p<.05)。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of self concept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elementary senior girls and exercise participation. Research subjects were 24 senior female students from Chunan Elementary school of Chunan township of Miaoli county. Research tool used were “ children’s self concept scale” compiled by Yuyi Wu and Yaling Ho and self-edited “ elementary stud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by Shuhua Lin (200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one-way ANOVA using SPSS for Windows 12.0 will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data derived from this research. Analytic comparison will take place if value F should arrive at a significant level with α = .05 as designed statistical test standard value. Afte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followings were found:
1. Total scores in self concepts and body self concepts in girls participating in volleyball and track and field tea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participating in badminton team and unofficial school teams (p<.05).
2. Interpersonal and friendship relationshi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volleyball, track and field and unofficial school teams in comparison with badminton team (p<.05);
3. Appare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 concep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ere found in Chunan elementary senior girls using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p<.05).
謝 誌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 次 ---------------------------------------------------------------------- V
表 目 次 ---------------------------------------------------------------------- VIII
圖 目 次 ---------------------------------------------------------------------- IX
第壹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自我概念相關理論--------------------------------------------- 5
第二節 人際關係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參與運動訓練相關研究-------------------------------------- 19
第四節 排球、田徑、羽球運動之屬性分析---------------------- 21
第五節 文獻總結---------------------------------------------------------- 2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8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33
第一節 研究結果分析--------------------------------------------------- 33
第二節 運動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女童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37
第三節 運動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女童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 40
第四節 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 4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4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48
第一節 結論---------------------------------------------------------------- 48
第二節 建議---------------------------------------------------------------- 49
參考文獻 ----------------------------------------------------------------------- 50
附 錄 ---------------------------------------------------------------------- 54
附錄一 受試者家長同意書--------------------------------------------- 54
附錄二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使用同意書----------------------- 55
附錄三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使用同意書----------------------- 56
附錄四 竹南國小高年級運動代表隊佳績-------------------------- 57
表 目 次
表2-1 國內學者對自我概念的定義統整表----------------------- 6
表2-2 國外學者對自我概念的定義統整表----------------------- 7
表2-3 小學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行為特徵-------------------- 10
表2-4 Erikson理論之心理社會期------------------------------------ 16
表4-1 高年級女童自我概念之描述摘要表----------------------- 34
表4-2 高年級女童人際關係之描述摘要表--------------------------- 36
表4-3
高年級女童自我概念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8
表4-4
高年級女童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0
表4-5 高年級女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積差相關摘要表- 42
圖 目 次
圖2-1 正面自我概念組成要素圖------------------------------------ 12
圖2-2 增進運動能力與自我概念發展階層圖-------------------- 13
圖3-1 研究架構圖------------------------------------------------------- 27
圖3-2 研究流程圖------------------------------------------------------- 31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
李翠月(2002)。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人際關係困擾學生之輔導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嘉義。
吳裕益、侯雅齡(主編)(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台北:心理。
林秋霞(2001)新式健身操對國小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靜芬(1995)。國小兒童內外控信念與其相關因素暨團體效果輔導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屏東。
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子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
信士傑 (2003)。台北市國小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台北。
洪若和(1993)。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正德(1998)。國小參與校外運動比賽功能與現況探討。台灣省學校體育,44,30-33。
張春興(1989)。心理學概要。台北:東華書局。
張維亮(2003)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大
學輔導教學研究所,新竹。
莊鵬輝、季力康(1997)兒童身體自我概念量表的編製︰信度與效度的分析。中華民國
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2,107-116。
許晊豪、溫華昇(2007)健身運動對於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大專體育,89,170-176。
許義雄譯(2000)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
許誌誠(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所,台北。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正文等譯(1997)。人格理論。台北:楊智。
陳淨怡(2008)。正向思考教學活動對高年級學童攻擊行為、人際關係與正向意義之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
陳翠珍(2005)。 不同教學模式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
之研究 以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和直接教導教學模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
學生死研究所,嘉義。
陳翠華(2007)。不同課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心理堅韌性與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曾慧桓(2002)國小運動代表隊與非代表隊身體的自我概念及自我概念之差異與關係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黃鈺婷(2002)。大學生對運動項目主觀聲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
學院,桃園。
黃曉雯(200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台南。
廖鳳池、陳美芳、胡志芬、王淑敏、黃宜敏等編譯(1992)。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未
出版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劉金花(主編)(1991)。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劉季諺等(2001)。影響人格與行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自我概念。大專體育,56,90-96。
劉強(2001)。有無運動訓練經歷學童手眼協調能力與辨識能力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台北。
歐淑芬(2004)。運動訓練與學業成績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鍾永吉(1997)。國小單親兒童的認知訓練與情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高雄。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2.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3.
國小兒童內外控信念與其相關因素暨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
4.
新式健身操對國小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5.
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人際關係困擾學生之輔導成效
6.
運動訓練與學業成績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小學為例
7.
大學生對運動項目主觀聲望之調查研究
8.
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9.
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
10.
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
11.
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
12.
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13.
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
14.
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
15.
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1.
許晊豪、溫華昇(2007)健身運動對於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大專體育,89,170-176。
2.
許晊豪、溫華昇(2007)健身運動對於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大專體育,89,170-176。
1.
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羅東國小為例
2.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為例
3.
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4.
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
5.
健走運動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 與人際關係之影響
6.
馬祖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7.
基隆市新移民女性之國小高年級子女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8.
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原住民學生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研究
9.
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自我概念對人際關係之影響
10.
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
11.
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
12.
臺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13.
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沉迷現象對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和課業學習之影響
14.
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
15.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自尊對幸福感之影響 - 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