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17: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容甄
研究生(外文):Chang Jung Chen
論文名稱: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與父母期望知覺之研究
指導教授:劉錫麒劉錫麒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太魯閣族目標導向父母期望知覺
外文關鍵詞:TrukuGoal OrientationStuden’t Perceptions of Parents’ Expectatio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之目的有三:1.了解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之現況,以及不同性別學童目標導向之差異情形;2.了解太魯閣族學童父母期望知覺之現況,以及不同性別學童父母期望知覺之差異情形;3.探討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與父母期望知覺的相關情形。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花蓮縣秀林鄉121位太魯閣族學童作為研究對象,並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本研究以柯嘉甄(2002)所編製的「國小學生學習經驗調查表」與蕭伊就(2007)所編製的「家長期望知覺量表」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並將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變異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考驗與皮爾遜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處理。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分析
1.太魯閣族學童之目標導向整體感受屬於中上程度,在目標導向上保持較積極的想法。
2.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有顯著差異。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傾向於「精熟目標」,「趨向表現目標」次之,「逃避表現目標」最少。
3.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男性學童比女性學童更傾向逃避表現目標。
二、太魯閣族學童父母期望知覺分析
1.太魯閣族學童的父母期望知覺有顯著差異。太魯閣族學童對「品德及人際」的感受大於「學業成就」。
2.太魯閣族學童知覺「現在」父母期望他們成績表現好;太魯閣族學童知覺「未來」父母期望他們品德表現好。
3.太魯閣族男童的父母期望知覺感受優於女童的父母期望知覺感受。
三、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與父母期望知覺之相關情形
1.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整體與父母期望知覺整體呈現低度正相關。
2.太魯閣族學童「逃避表現目標」與父母期望知覺整體關係未達顯著。
3.太魯閣族學童父母期望知覺之「學業成就」「品德及人際」與目標導向整體呈現低度正相關。

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以供教育工作者、父母、學校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目標導向 9
第二節 太魯閣族文化 18
第三節 父母期望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節 資料處理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之現況分析 43
第二節 太魯閣族學童父母期望知覺之現況分析 47
第三節 太魯閣族學童目標導向與父母期望知覺之相關分析 5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57
第二節 建議 59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63
貳、 英文部分 68

附錄
附錄一 國小學童學習經驗調查表與家長期望知覺量表 71
附錄二 使用柯嘉甄編製之「國小學童學習經驗調查表」同意書76
附錄三 使用蕭伊就編製之「家長期望知覺量表」同意書77
壹、中文部分
王貞雯(2005)。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成就動機與生涯成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梅霞(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77-104。
田哲益(2003)。台灣原住民的生命禮俗。台北:武陵。
許木柱(1989)。太魯閣羣泰雅人的文化與習俗。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向天屏(2002)。國中小學生成就目標導向、學習策略使用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23-170。
余光弘(1980)。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50,91-110。
余安邦、楊國樞(1991)。成就動機本土化的省思。中國心‧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楊中芳與高尚仁合編,201-290。台北:遠流。
呂虹霖(2003)。國中學生知識信念、父母期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宋秋美(2006)。四向度目標導向因果模式驗證之研究-含課室目標結構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仁豪(2002)。成就目標與學習行為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仁豪、余民寧(2003)。2 × 2成就目標理論架構之驗證。教育與心理研究,26,433-461。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及文化。白北:聯經。
李怡宏(2008)。影響台東縣國小學童成就動機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季順(2003)。走過彩虹(Muda Hakaw Utux)。花蓮:太魯閣族文化工作坊出版。
沈明仁(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海翁。
吳事勳(2007)。漢原族群國小學童在科學學習動機及科學學習興趣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邱愉容(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父母期望知覺與自我調整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美鳳(2004)。高中生的人格特質、成就動機與社會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宴瑛(2005)。個人目標導向、課室目標結構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關係及潛在改變量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淑娥(2004)。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啟超、謝智玲(2003)。大學生之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大葉學報,12(2),123-136。
林維彬(2007)。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的家長教養信念、教育期望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甘逢、劉冠麟(合譯)(2002)。Robert J. Sternberg & Wendy M. Williams。教育心理學。台北市:華騰文化。
周念縈(譯)(2005)。James W. Vander Zanden(2003)。人類發展學。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洪英聖(1993)。台灣先住民腳印。台北:時報文化。
柯嘉甄(2002)。國小學生家長對多元評量的覺知與學生的目標導向、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柯銀德(2003)。台南縣公私立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幼妃(1982)。 父母與同儕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4,89-124。
紀惠英、劉錫麒(2000)。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65-100。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施淑慎(2006)。教室目標結構與成就目標取向對國小學童自我阻礙行為及考試焦慮之預測作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9(3),519-546。
孫大川(主編)(2006)。秀林鄉志。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許木柱(1989)。太魯閣羣泰雅人的文化與習俗。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許玉芳(2008)。國小學童的教師期望、父母期望 與自我效能、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玟伊(2006)。高雄市與台東縣國小家長教育期望、工作時間與參與學校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嘉成(1999)。成就目標、動機氣候、自我歷程與自我調整策略、持續學習動機和數學成就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生玉(1975)。父母期望水準不切實際時對子女成就動機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8,61-80。
郭惠雯(2006)。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與一般學生之教師期望知覺、父母期望知覺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修定版)。台北:東華。
曾建章(1996)。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之他人期望與壓力感受及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景琪(2001)。國小學童數學科學習信念、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程炳林(2002)。多重目標導向、動機問題與調整策略之交互作用。師大學報47(1),39-58。
程炳林(2003)。四向度目標導向模式之研究。師大學報48(1),15-40。
黃琬玲(2005)。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娟(2002)。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純敏(主譯)(2006)。Young Pai & Susan A. Adler(2001)。教育的文化基礎。台北:學富。
黃菁瑩(1999)。台灣地區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性別角色關和學校功能關的中介影響。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達西烏拉彎.畢馬、Dakis Pawan(2007)。爭取創造新境的民族:太魯閣族。台北: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學院。
劉佑彰(2002)。鄉鎮原住民學童文化參照架構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添旺(2006)。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賴文誠(2006)。特質焦慮、父母期望和教師期望與升學焦慮感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謝岱陵(2003)。國中生四向度目標導向之中介效果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蕭伊就(2007)。國小學生對教師、家長期望知覺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簡依淇(2002)。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學生對教師、父母期望知覺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關復勇(1986)。山地泰雅族國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業成敗歸因與其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慧玲(2006)。東南亞籍母親教育價值觀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二、英文部分
Ames, C. (1992). Classrooms: 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 261-271.
Atkinson, J.W. (1957).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risk-tasking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64, pp. 359-372.
Bynner,J.M.(1972) Parents’ attitudes to education, London:Her Majesty’Stationery Office(MMSO),9-21.
Dweck, C. S. (1986). Motivation process affecting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y,41, 1040-1048.
Dweck, C., & Elliott, E. (1983).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E. Heatheringt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l. 4, pp. 643-691). New York: Wiley.
Dweck, C. S., & Leggett, E. (1988). 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95, 256–273.
Eccles, J., & Wigfield, A. (1995). In the mind of the actor: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task vales and expectancy-related belief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1(3), 215-225.
Elliot, A. J. (1999).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goal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4(3), 169-189.
Elliot, A. J. (2005). A conceptual history of the achievement goal construct. In Elliot, A. J. & Dweck, C. S. (Eds.). (2005). Handbook of competence and motivation. (pp.52-72)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Elliot, A., & Church, M. (1997).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 218-232.
Elliot ,A.,& McGregor, H.(2001). A 2 × 2 Achievement Go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3), 501-519.
Elliot, A. J., Chirkov, V. I., Kim, Y., & Sheldon, K. M. (2001).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avoidance (relative to approach) personal goal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505-510.
Harackiewicz,J.M., Barron, K. E., Carter, S. M., Lehto, A.T.,& Elliot, A. J.(1997).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 of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Maintaining interest and making the grad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6), 1284-1295.
Harackiewiez, J. M., & Linnenbrink, E. A. (2005). Multiple achievement goals and multiple pathways for learning: The agenda and impact of Paul R. Pintri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0(2), 75-84
John-Steiner, V., & Mahn, H. (1996). 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 Vygotskian Framework.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1(3/4), 191-206.
Leung, J.J.(1993).Gender difference in academ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American and Chinese students. Unpublished Ph.D. Disser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paign.
McClelland, D.C. (1955). Studies in motivation.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 London: Oxford Univer. Press,
Nicholls, J. (1984).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ceptions of ability, subjective experience, task choice,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 , 328-346.
Okagaki, Lynn. (2001). Triarchic model of minority children’ school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6(1), 9-20.
Pintrich, P. R. (2000a).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 Boekaerts, P. R. Pintrich, & M. Zeidner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pp.451-50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intrich, P. R. (2000b). Multiple goals , multiple pathways: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3), 544-555.
Pintrich, P. R. (2003).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learning. In W. M. Reynold & G. E. Miller (Eds.), Handbook of psycholog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7, pp.103-125).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Schunk, Dale H.Pintrich, Paul R. Meece,Judith L.(2008).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 Merrill Prentice Hall.
Urdan, T. C., & Maehr, M. L. (1995). Beyond a two-go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A case for social goal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3),213-243.
VandeWalle D., Cron, W. L., & Slocum, J. W. (2001).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following performance feedback.”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6, 629-640.
Wolters, C. A., Yu, S. L., & Pintrich, P. R. (1996). The relation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 and students’ motivational beliefs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 211-238.
Wright, P. M., George, J. M., Farnsworth, S. R., & McMahan, G. C. (1993). “Productivity and extra-role behavior: the effects of goals and incentives on spontaneous helping.”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 374-38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梅霞(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77-104。
2. 王梅霞(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77-104。
3. 向天屏(2002)。國中小學生成就目標導向、學習策略使用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23-170。
4. 向天屏(2002)。國中小學生成就目標導向、學習策略使用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23-170。
5. 李仁豪、余民寧(2003)。2 × 2成就目標理論架構之驗證。教育與心理研究,26,433-461。
6. 李仁豪、余民寧(2003)。2 × 2成就目標理論架構之驗證。教育與心理研究,26,433-461。
7. 林啟超、謝智玲(2003)。大學生之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大葉學報,12(2),123-136。
8. 林啟超、謝智玲(2003)。大學生之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大葉學報,12(2),123-136。
9. 吳幼妃(1982)。 父母與同儕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4,89-124。
10. 吳幼妃(1982)。 父母與同儕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4,89-124。
11. 紀惠英、劉錫麒(2000)。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65-100。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12. 紀惠英、劉錫麒(2000)。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65-100。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13. 施淑慎(2006)。教室目標結構與成就目標取向對國小學童自我阻礙行為及考試焦慮之預測作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9(3),519-546。
14. 施淑慎(2006)。教室目標結構與成就目標取向對國小學童自我阻礙行為及考試焦慮之預測作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9(3),519-546。
15. 郭生玉(1975)。父母期望水準不切實際時對子女成就動機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8,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