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W. Lawrence Neuman(2000)。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刁筱華譯(1999)。有關主題的思考。藝術進駐‧九九峰:藝術99專輯2,楊智富主編,(60-6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Francois Barre,Jean Digne。Forward to Guide to Host Facilities for Artists on Short-term stay in Fance。
吳瑪俐、姚孟吟、許維真(1999)。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吳瑪俐(2000)。駐地創作-交流歸來。藝術煉金‧工作室:藝術99專輯4,孫立銓、黃茜芳主編,(37-4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李維菁(2001)。異地創作.穿越異文化的時光—專訪方偉文。藝術版圖‧跨領域:藝術99專輯6,熊鵬者主編,(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李宜君(2004)。台灣的再生空間。台北縣:遠足文化
李俊賢(2006)。台灣藝術村指南:閒置空間再利用台灣各縣市藝術村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俊賢(2007)。從文化出發的智慧者-鐵道藝術網絡。藝術認證,13期,(30-33)。高雄:高美館。
林澄枝(1999)。序。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林舒(2004)。藝術造村-枋寮鐵道倉庫。台灣的美術館與藝文空間,侯一芳等著,(162-165)。台北縣:遠足文化
林品秀(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藝文活動探討-以嘉義鐵道藝術村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陸蓉之(2005)。1990年代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內省式自我認同。立異–九○年代台灣美術發展,(6-7)。台北:北市美術館。
姚瑞中(2001)。英國「柯芬妮亞」國際藝術工作營及倫敦「蓋斯沃克」藝術工作室。經營管理‧新思維:藝術99專輯8,熊鵬者主編,(48-5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姚孟吟(2006)。竹圍工作室-從邊緣進入公共的另類美學。藝術家雜誌,374期,(162–167)。台北:藝術家雜誌。徐孝貴(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台中二十號倉庫。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87-94)。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高子衿(2007)。穿越落山風-台東鐵道藝術村。藝術認證,13期,(46-49)。高雄:高美館。
許遠達(2007)。僅僅是堆滿當代藝術的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藝術認證,13期,(42-45)。高雄:高美館。
郭冠英譯(1999)。「藝術家駐村計劃」研究會報告書。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12-1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NANJO Fumio(1993-1995)。
郭冠英(2000)。藝術創作工坊-軟、硬體並重的高難度文化工程。藝術煉金‧工作室:藝術99專輯4,孫立銓、黃茜芳主編,(22-2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陳建北(1999)。藝術村發展方向研究。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19-2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陳雅萍(2006)。棲息與遊牧:藝術家進駐與跨國行動計畫之研究-以台灣公部門運作策略為焦點。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怡潔(2006)。東遊記-日本阿庫斯藝術村駐村行。藝術家雜誌,370期,(226–229)。台北:藝術家雜誌。陳松志(2007)。前進當代實驗的藝術月台-關於二十號倉庫的新思考。藝術認證,13期,(38-41)。高雄:高美館。
陳誼芳(2007)。雅俗共賞的風城碧玉-新竹鐵道藝術村。藝術認證,13期,(50-53)。高雄:高美館。
彭弘智(2006)。最理想的社會-2005Art Omi駐村報告。藝術家雜誌,370期,(230–233)。台北:藝術家雜誌。葉妙香(2005)。枋寮F3藝文特區發展模式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趙靜香(2006)。當空間介入藝術家-以枋寮藝術村駐村藝術家為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董維琇(2001)。體驗異文化交流:藝術家進駐與新國際主義。經營管理‧新思維:藝術99專輯8,熊鵬翥主編,(44-4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曾芳玲(2001)。一百年來不變的初衷-聚集、學習與啟蒙P.S.1國際藝術家工作室。經營管理‧新思維:藝術99專輯8,熊鵬翥主編,(44-4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曾能汀(2006)。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藝文用途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二十號倉庫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曾媚珍(2007)。漂‧離‧聚‧合:來去高美館駐村-達鳳與撒部。藝術認證,15期,(66-69)。高雄:高美館。
孫立詮(2001)。藝術家駐地-當代藝術的「異質」經驗。創作交流‧異文化:藝術99專輯7,熊鵬翥主編,(10-1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黃崴(2000)。愛家愛鄉愛土的自覺-打造屏東竹田米倉藝術家社區。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29–3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黃茜芳(2000)。迢迢長路,慢慢前行-私人贊助藝文發展三實例。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41–44)。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黃海鳴(2004)。國際藝術交流活動的成果計算-從松園別館「二○○三洄瀾國際藝術創作營」談起。藝術家雜誌,344期,(500–503)。台北:藝術家雜誌。黃海鳴(2006)。藝術在街道上的日常工作。台北:藝教館
黃明泰、楊裕富(2007)。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在都市的角色地位-以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為例。2007第三屆空間設計學術論文及設計作品發表研討會論文集,盧園華、周伯承主編,(C13-C23)。高雄:中華民國空間設計學會。
黃志偉(2007)。以藝術為名的火車頭-枋寮F3藝文特區。藝術認證,13期,(54-57)。高雄:高美館。
鄭慧華(1999)。台灣藝術家在國際藝術村的駐村經驗。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43-4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鄭慧華(1999)。在精神與現實激盪之間,創造生命的火花。藝術進駐‧九九峰:藝術99專輯2,楊智富主編,(63-6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昭儀(2000)。在多重變數下實驗:台中二十號倉庫的挑戰。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14–1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美文(2000)。鐵道旁的花朵-另類空間:嘉義鐵道倉庫。閒置空間‧新造化:藝術99專輯3,楊智富主編,(29-3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美文(2000)。嘉義地區替代空間發展現況。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20–24)。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美文(2005)。閒置空間再造-管理者與藝術家的關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賴昱中(2007)。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挑戰-以橋仔頭藝術村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熊鵬翥(2001)。跨越藝術新領域。藝術版圖‧跨領域:藝術99專輯6,熊鵬翥主編,(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熊鵬翥(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台北國際藝術村。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110-115)。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小雪(2005)。創造一個真實的烏托邦-在花蓮: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寫真。美術論叢82:台灣當代藝術特記,薛保霞等作,(119-142)。台北:市立美術館。
潘小雪(2007)。風,前往沙漠,尋找表情。東海岸評論雜誌,210期,(7-29)。花蓮:東海岸評論雜誌。
蕭淑文(2000)。跨越鴻溝-駐村另種思考。閒置空間‧新造化:藝術99專輯3,楊智富主編,(60-6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蕭淑文(2000)。駐村像什麼。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68–7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蕭麗虹(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竹圍工作室。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116-118)。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蕭麗虹、黃瑞茂(2002)。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台北:文建會。
張允慧(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新竹沙湖壢藝術村。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131-134)。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蘇瑤華(2006)。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橋仔頭文史協會編(2002)。孕育誕生-橋仔頭糖場藝術村成果專輯2001~2002。高雄縣政府:橋仔頭鄉公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
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2001)。歷史連結:關於我們〔公告〕。2009年05月06日,擷取自http://art.ngo.org.tw/art.ngo.org.tw/about%20us.html。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2005)。教育推廣〔公告〕。2009年05月06日,擷取自http://kdmofa.tnua.edu.tw/。
西文部分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2007)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UK:London.
Anna Kindernational (2007) . Workshop action plan.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232-239). UK:London.
Burgess, R. G. (1995).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 Routedge.
Charlotte Elias(2007) . Caribbean Contemporary Artists and the Big River workshops.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166-169). UK:London
Francesca Recchia (2007) . The Triangle workshop model.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78-89). UK:London.
Jill Trappler (2007) .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27). UK:London.
Koulla Xinisteris(2007) . The Bag Factory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254-255). UK:London.
Robert Loder (2007) . Experience lives in the mind.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18-22). UK:London.
Robert Loder (2007) . Triangle’s origins.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304-310). UK:London.
Veryan Edwards(2007) . Thapong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96-97). UK:London.
Willard Boepple (2007) . Where it all began: Triangle New York.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92-94). UK: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