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02: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月薇
研究生(外文):HUANG, YUEH-WEI
論文名稱:2000年以來東台灣國際藝術家進駐交流之研究:以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ince 2000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in East Taiwan:HweiLan Investigation Research
指導教授:潘小雪潘小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AN, SHEAU-SH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藝術家進駐藝術村藝術家創作營英國三角藝術信託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藝術的相互交流與平等學習
外文關鍵詞:Artist-In-ResidenceArt CommuneArtist WorkshopTriangle Arts TrustHweilan International Artists WorkshopArtistic Mutual Exchange and Equal Lear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文化多元觀點在全球化相互交流的藝術發展中開展,透過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的機制,傳輸藝術多元觀點的相互交流與平等學習價值。而國內實施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的各藝術社群是否符合藝術家駐地創作的意義,是否將藝術社群個體特質的豐富與多元,在藝術家駐地創作時公平實現文化藝術的視野,因此強調藝術的相互交流與平等學習,接納藝術家不同文化藝術背景,強調文化藝術之間的交流學習,是未來實施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的重要課題,而台灣在政府或藝術社群提倡及經歷從2000以來實施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的過程中,在各藝術村、藝術家創作營現場呈現何種樣貌?本研究將探討東台灣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以及分析洄瀾國際藝術創作營的運作情形與藝術相互交流與平等學習的關係。主要的研究策略是以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為個案研究的對象,以研究者為研究工具,並採用一種以上多元資料收集的方法,如檔案文件法、參與觀察法的筆記、影像照片來增加記錄的完整性和豐富性以及訪談法等,期能瞭解研究地區藝術活動的真實情境。
本研究獲致的結論為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的實施,藝術環境重視成就導致平等學習的對話結束,重視相互交流讓平等學習的對話繼續,再者,設定立場目標並要求藝術家去達成,導致相互交流的機會減少,不設定立場目標不要求藝術家去達成,讓相互交流的機會增多。管理者注重軟硬體設備的不公平,讓交流機會不平等,需迎合市場或高層單位的需求導致失去以支持與協助的態度,無需迎合市場或高層單位的需求增加支持與協助的態度。藝術家的主動投入與情感投入影響駐地創作計畫的整體品質增加,如果沒有就會讓品質減少。
The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viewpoint elaborat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ed artistic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to transmit art diversification concept’s value on artistic mutual exchange and equal learning. We wonder in Taiwan whether art communities that carry out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projects were able to meet the meaning of artist’s resident creation and if such art communities can utilize art communities’ rich and diversifie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o fairly accomplish cultural art’s vision during artist residencies. Therefore, stressing on artistic mutual exchange and equal learning, accepting artists’ different culture and artistic background, and highlighting the exchange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rts has become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projects in the future. Besides, since 2000 while implementing and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projects, during the process what kind of role that Taiwan government or art communities played in art communes and artist workshops?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projects in east Taiwan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peration of HweiLan International Artists Workshop and the issue of artist mutual exchange and equal learning. The main research strategy adopted Hweilan International Artists Workshop as the case study object, researchers as the research tool, and used more than one multi-data collection methods, such as Documentary Evidences, Participants Observations, by taking the notes, videos, films, and photographs to increase the completeness and sufficiency of the record,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al situation of such art activities.
The research had been concluded that during an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if the art environment valued more on personal achievements, the environment would cease the conversation of equal learning, while, on the contrary, pressing more emphasizes on artist mutual exchange would continue the conversation of equal learning. Moreover, if residing artists were requested to achieve a preset standpoint and goal, the opportunities of mutual exchange would be reduced. But when there was no preset standpoint or goal, and artists were not asked to accompany anything, such environment would increase chances of artist mutual exchange. If the project coordinator paid attention on the fairness of activity facilities, allowed for unfair exchange, and had to meet art market’s need or higher management’s requests, then the project would stray from the direction of support and help. However, while there was no need to meet art market’s needs or higher management’s requests, the condition would enhance the attitude of support and help. Also, artists’ voluntarily input and affection input would enhanc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residency program; without artists’ input, the quality would be minimized.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研究架構…………………………………………………………………… 9
第四節、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藝術村的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運作情形 …………………………… 14
第二節、藝術家創作營的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運作情形 …………………… 36
第三節、藝術家工作室的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運作情形 …………………… 79
第四節、美術館與博物館的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運作情形 ………………… 81
第五節、學校的國際「藝術家進駐」計畫的運作………………………………… 84
第六節、小結………………………………………………………………………… 85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策略與步驟…………………………………………………………… 87
第二節、研究場域與對象…………………………………………………………… 89
第三節、研究資料收集方法………………………………………………………… 92
第四節、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 96
第五節、研究信效度與限制………………………………………………………… 97
第六節、研究倫理…………………………………………………………………… 98
第四章、第四屆洄瀾國際藝術創作營個案分析
第一節、藝術環境呈現一個相互合作良性競爭情境……………………………… 99
第二節、發起者的信念與態度是完全信任藝術家…………………………………111
第三節、通過藝術家之間互相交流與平等學習……………………………………119
第四節、觀察後的幾點思考…………………………………………………………12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研究結論…………………………………………………………………… 133
第二節、研究建議…………………………………………………………………… 137

參考文獻…………………………………………………………………………………139
附錄一……………………………………………………………………………………147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W. Lawrence Neuman(2000)。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刁筱華譯(1999)。有關主題的思考。藝術進駐‧九九峰:藝術99專輯2,楊智富主編,(60-6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Francois Barre,Jean Digne。Forward to Guide to Host Facilities for Artists on Short-term stay in Fance。
吳瑪俐、姚孟吟、許維真(1999)。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吳瑪俐(2000)。駐地創作-交流歸來。藝術煉金‧工作室:藝術99專輯4,孫立銓、黃茜芳主編,(37-4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李維菁(2001)。異地創作.穿越異文化的時光—專訪方偉文。藝術版圖‧跨領域:藝術99專輯6,熊鵬者主編,(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李宜君(2004)。台灣的再生空間。台北縣:遠足文化
李俊賢(2006)。台灣藝術村指南:閒置空間再利用台灣各縣市藝術村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俊賢(2007)。從文化出發的智慧者-鐵道藝術網絡。藝術認證,13期,(30-33)。高雄:高美館。
林澄枝(1999)。序。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林舒(2004)。藝術造村-枋寮鐵道倉庫。台灣的美術館與藝文空間,侯一芳等著,(162-165)。台北縣:遠足文化
林品秀(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藝文活動探討-以嘉義鐵道藝術村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陸蓉之(2005)。1990年代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內省式自我認同。立異–九○年代台灣美術發展,(6-7)。台北:北市美術館。
姚瑞中(2001)。英國「柯芬妮亞」國際藝術工作營及倫敦「蓋斯沃克」藝術工作室。經營管理‧新思維:藝術99專輯8,熊鵬者主編,(48-5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姚孟吟(2006)。竹圍工作室-從邊緣進入公共的另類美學。藝術家雜誌,374期,(162–167)。台北:藝術家雜誌。
徐孝貴(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台中二十號倉庫。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87-94)。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高子衿(2007)。穿越落山風-台東鐵道藝術村。藝術認證,13期,(46-49)。高雄:高美館。
許遠達(2007)。僅僅是堆滿當代藝術的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藝術認證,13期,(42-45)。高雄:高美館。
郭冠英譯(1999)。「藝術家駐村計劃」研究會報告書。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12-1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NANJO Fumio(1993-1995)。
郭冠英(2000)。藝術創作工坊-軟、硬體並重的高難度文化工程。藝術煉金‧工作室:藝術99專輯4,孫立銓、黃茜芳主編,(22-2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陳建北(1999)。藝術村發展方向研究。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19-2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陳雅萍(2006)。棲息與遊牧:藝術家進駐與跨國行動計畫之研究-以台灣公部門運作策略為焦點。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怡潔(2006)。東遊記-日本阿庫斯藝術村駐村行。藝術家雜誌,370期,(226–229)。台北:藝術家雜誌。
陳松志(2007)。前進當代實驗的藝術月台-關於二十號倉庫的新思考。藝術認證,13期,(38-41)。高雄:高美館。
陳誼芳(2007)。雅俗共賞的風城碧玉-新竹鐵道藝術村。藝術認證,13期,(50-53)。高雄:高美館。
彭弘智(2006)。最理想的社會-2005Art Omi駐村報告。藝術家雜誌,370期,(230–233)。台北:藝術家雜誌。
葉妙香(2005)。枋寮F3藝文特區發展模式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趙靜香(2006)。當空間介入藝術家-以枋寮藝術村駐村藝術家為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董維琇(2001)。體驗異文化交流:藝術家進駐與新國際主義。經營管理‧新思維:藝術99專輯8,熊鵬翥主編,(44-4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曾芳玲(2001)。一百年來不變的初衷-聚集、學習與啟蒙P.S.1國際藝術家工作室。經營管理‧新思維:藝術99專輯8,熊鵬翥主編,(44-4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曾能汀(2006)。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藝文用途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二十號倉庫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曾媚珍(2007)。漂‧離‧聚‧合:來去高美館駐村-達鳳與撒部。藝術認證,15期,(66-69)。高雄:高美館。
孫立詮(2001)。藝術家駐地-當代藝術的「異質」經驗。創作交流‧異文化:藝術99專輯7,熊鵬翥主編,(10-1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黃崴(2000)。愛家愛鄉愛土的自覺-打造屏東竹田米倉藝術家社區。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29–3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黃茜芳(2000)。迢迢長路,慢慢前行-私人贊助藝文發展三實例。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41–44)。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黃海鳴(2004)。國際藝術交流活動的成果計算-從松園別館「二○○三洄瀾國際藝術創作營」談起。藝術家雜誌,344期,(500–503)。台北:藝術家雜誌。
黃海鳴(2006)。藝術在街道上的日常工作。台北:藝教館
黃明泰、楊裕富(2007)。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在都市的角色地位-以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為例。2007第三屆空間設計學術論文及設計作品發表研討會論文集,盧園華、周伯承主編,(C13-C23)。高雄:中華民國空間設計學會。
黃志偉(2007)。以藝術為名的火車頭-枋寮F3藝文特區。藝術認證,13期,(54-57)。高雄:高美館。
鄭慧華(1999)。台灣藝術家在國際藝術村的駐村經驗。創作驛站‧藝術村:藝術99專輯1,楊智富主編,(43-4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鄭慧華(1999)。在精神與現實激盪之間,創造生命的火花。藝術進駐‧九九峰:藝術99專輯2,楊智富主編,(63-6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昭儀(2000)。在多重變數下實驗:台中二十號倉庫的挑戰。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14–1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美文(2000)。鐵道旁的花朵-另類空間:嘉義鐵道倉庫。閒置空間‧新造化:藝術99專輯3,楊智富主編,(29-3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美文(2000)。嘉義地區替代空間發展現況。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20–24)。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蔡美文(2005)。閒置空間再造-管理者與藝術家的關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昱中(2007)。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挑戰-以橋仔頭藝術村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熊鵬翥(2001)。跨越藝術新領域。藝術版圖‧跨領域:藝術99專輯6,熊鵬翥主編,(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熊鵬翥(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台北國際藝術村。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110-115)。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小雪(2005)。創造一個真實的烏托邦-在花蓮: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寫真。美術論叢82:台灣當代藝術特記,薛保霞等作,(119-142)。台北:市立美術館。
潘小雪(2007)。風,前往沙漠,尋找表情。東海岸評論雜誌,210期,(7-29)。花蓮:東海岸評論雜誌。
蕭淑文(2000)。跨越鴻溝-駐村另種思考。閒置空間‧新造化:藝術99專輯3,楊智富主編,(60-6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蕭淑文(2000)。駐村像什麼。空間重塑‧新契機:藝術99專輯5,黃茜芳主編,(68–7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蕭麗虹(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竹圍工作室。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116-118)。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蕭麗虹、黃瑞茂(2002)。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台北:文建會。
張允慧(2002)。閒置空間個案操作模式研討-新竹沙湖壢藝術村。華山2002文化論談系列-「文化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賴維鈞主編,(131-134)。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
蘇瑤華(2006)。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橋仔頭文史協會編(2002)。孕育誕生-橋仔頭糖場藝術村成果專輯2001~2002。高雄縣政府:橋仔頭鄉公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
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2001)。歷史連結:關於我們〔公告〕。2009年05月06日,擷取自http://art.ngo.org.tw/art.ngo.org.tw/about%20us.html。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2005)。教育推廣〔公告〕。2009年05月06日,擷取自http://kdmofa.tnua.edu.tw/。
西文部分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2007)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UK:London.
Anna Kindernational (2007) . Workshop action plan.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232-239). UK:London.
Burgess, R. G. (1995).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 Routedge.
Charlotte Elias(2007) . Caribbean Contemporary Artists and the Big River workshops.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166-169). UK:London
Francesca Recchia (2007) . The Triangle workshop model.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78-89). UK:London.
Jill Trappler (2007) .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27). UK:London.
Koulla Xinisteris(2007) . The Bag Factory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254-255). UK:London.
Robert Loder (2007) . Experience lives in the mind.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18-22). UK:London.
Robert Loder (2007) . Triangle’s origins.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304-310). UK:London.
Veryan Edwards(2007) . Thapong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96-97). UK:London.
Willard Boepple (2007) . Where it all began: Triangle New York. In Mitch Albert, Alessio Antoniolli, Lorna Fray & Robert Loder (Eds.) Triangle of experience around artist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pp. 92-94). UK:Lond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