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小芬(1997)。艾波論潛在課程。國教輔導,37(2),20-24。
王麗雲(譯)(2002)。M.W. 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台北市:桂冠。
王潔雯(2000)。我國國中補校教科書現代家庭科家庭概念之內容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王慧靜(2001)國民小學國語科教科書中父母角色之內容分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PTTC576012。內政部統計處(2007)。九十六年內政部國民生活調查報告。臺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2009)。家庭暴力防治網。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259&CtUnit=79&BaseDSD=7&mp=2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3)。愛的爸媽,我是同志。台北市:心靈工坊。
曲囡囡,劉明堂(譯)(2004)。Apple, M. W著。官方知識 (Official knowledge)。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江麗美等(譯)(2008)。Walsh, F.著。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台北市:心靈工坊。
江學瀅等(譯)(2002)。Pittar.G著Morrell, C繪。不一樣的爸爸:接受不同背景的家庭。臺北市:閣林國際圖書。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李采鈺(2002)。鬼谷子說服學說之運用─以《三國演義》為分析文本,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FJU00023003。李金山(2002)。許佑生同性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WCJC0376010。吳瓊如(2005)。不同師資培育課程理論對我國教育專業課程之啟示。教師之友, 45(1),60-69。吳就君(譯)(1994)。Satir, V.著。家庭如何塑造人。台北市:張老師。
林碩斌(譯)(2006)。Bjorn Gemmer, Christiane Sauer著。解決衝突:三十分鐘後,你就會比別人厲害。臺北市:飛寶國際文化。
周曉虹(1999)。。應用心理研究,4,29-56。
查有梁(2001)。和平教育與衝突解決。載於魏明德(主編),和平教育:面對衝突建立和諧(頁9-13)。台北市:光啟文化。
柯朝欽、鄭祖邦(譯)(2004)。George Ritzer, Douglas Goodman著。社會學理論上冊 。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 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翁福元(2003)。和平教育:概念、發展趨勢與課程發展。教育研究,114,20-31。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CCU0382005。馬康莊、陳信木(譯)(1995)。George Ritzer著。社會學理論(下冊)。台北市:巨流。
侯定凱(譯)(2005)。M.W. Apple著 Christian-Smith L. K.主編。教科書政治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胡琦玉(2008)。父母對子女手足互動的教養知覺,花蓮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HLTC096003。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臺北市:巨流。
祝瑞開(1999)。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市:學林出版社。
張佑盛(2004)。國小社會教科書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CYU1576005。
張欣儀(2001)。生活領域中社會課程轉化之研究-以兩位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小學之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PTC611008。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的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4,91-115。陳伯璋(1987)。潛在課程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奎喜(2004)。現代教育社會學(增訂二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新轉(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台北市:心理。
戚萬學(2003)。Clive Beck著,優化學校教育:一種價值的觀點。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馮俊(2008)。西方哲學中的「和諧」思想。哲學與文化,35〈5〉,5-18。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1。彭懷真等譯(1991)。Peter J. O'Connell著,社會學辭典。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1997)。大學的課程與教學。臺北市:漢文。
黃書祥(2007)。國小社會教科書家庭概念之批判論述分析以K版的一冊第一單元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PTC611038。黃郁紋(2002)。國民小學一年級國語教科書家庭概念之內容分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PTT1576039。黃敏兒、王飛雪等(譯)(2004)。Robert A. Baron, D.& Donn Byrne著,社會心理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黃伯叡(2003)。潛在課程研究與批判意識的實踐。初等教育學報,16,143-160。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賈馥茗(2000)。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市:紅葉文化。
葉光輝(1999)。家庭心理學:統思維觀點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市:應用心理研究雜誌社。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9NTNU2331032。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分與權力流動。台北市:心理。
許靜怡(2000)。教師知識的轉化:以一位國小實習教師的公平概念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NTC576021。蔡清田、謝慧伶(2003)。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小學教科書選用問題之探究。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九二年刊,143-173。高雄市:復文。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甄曉蘭(2007)。課程經典導讀。臺北市:學富文化。
鄭慧玲(譯)(1987)。巴哈,韋敦 著。愛的語言:衝突與溝通。臺北市:桂冠。
鄭玉英、趙家玉(譯)(1997)。John Bradshaw著。家庭祕密:重返家園的新契機。台北市:張老師。
斳玉東(1996)。潛在課程論。南昌:江西教育。
鍾啟泉(譯)(2003)。佐藤學著,課程與教師。北京市:教育科學。
薛小華(譯)(2001)。E. Margolis編。高等教育中的潛在課程(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劉育如(2007)。九年一貫國小國語教科書親子角色之研究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HLT5576009。魏明德、沈秀貞(2001)。締造台灣和平文化。載於魏明德(主編),和平教育:面對衝突建立和諧(頁55-77)。台北市:光啟文化。
魏明德(2001)。前言。載於魏明德(主編),和平教育:面對衝突建立和諧(頁1-6)。台北市:光啟文化。
盧亭如(2006)國小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YU5576010。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蘇貞(2006)。手足競爭與嫉妒心理。諮商與輔導, 241,33-37。蘇智欣、胡玲、陳建華(譯)(2006)。J. I. Goodlad著。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A Place Called School)。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劉秀娟(譯)(1998)。Richard J.Gelles & Claire Pedrick Cornell 著,家庭暴力。臺北市:揚智。
西文部分
Campbell, D. E. (2004). Choosing democracy :A practical guide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Fairclough (2001). Language and power. Harlow, England: Longman.
Mckee, A. (2003). Textual analysis :A beginner's guide. London, England: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