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5 20: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伍真慧
研究生(外文):Chen-hui Wu
論文名稱:敦煌蒙書與唐代「忍讓」處世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鄭阿財鄭阿財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A-tsai 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忍讓文化唐代敦煌蒙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發展面向極為多元的朝代,在多種元素的加成之下,此時期的忍讓哲學對中華民族「忍讓」的內涵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本論文便選定以「唐朝」一代作為主要的討論範疇,往上溯及春秋、戰國、漢朝、魏晉南北朝,下延至宋元明清,以窺探唐代忍讓處世思想之傳承和影響。文獻探討內容涵蓋了《老子》、《論語》、《左傳》、《史記》、《漢書》、《後漢書》、《晉書》等;至唐時期,則以《敦煌蒙書研究》中的「敦煌寫本德行類蒙書」為主要研究材料,並輔以《新唐書》、《貞觀政要》、《女論語》等史料,以期能夠從政治、教育、宗教等角度切入,深入探討唐忍讓思想的特殊本質,並探究其對後世所造成的影響。
忍讓的概念可溯及道、儒兩家,至魏晉南北朝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並盛行於唐朝後,從唐時期的通俗讀本或敦煌蒙書所呈現出的忍讓內容,可以清楚知道「忍讓」文化除了受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影響外,又受到了佛教教義的影響,此乃因中唐之後,內亂、外患不斷,導致一般平民長期處於動盪、不安定的社會中,因此,此時期的忍讓思想除了在原有以儒家為基礎的思想外,更加強化了道家「柔以勝剛」與佛家「因果報應」的觀念,期盼能在動亂的局勢當中獲得生存的保障。
  
  唐代忍讓思想教育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且廣泛的,而後世民間的忍讓思想除了繼承唐代忍讓思想之外,更有所創新,如在明代時期強調倫理道德中「實踐」的層面,不再過度強調理論的部分;又如在元明清時因理學家提出以「存天理、滅人欲」為核心的禁欲主義等,凡此種種都讓中華民族的忍讓思想在唐代之後更加豐富與多元。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研究動機1
貳、研究目的3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前人研究概況4
壹、研究範疇4
一、時間4
二、內容4
貳、前人研究概況5
一、學位論文8
二、期刊論文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10
壹、研究方法10
貳、章節架構11
  
第二章 唐前忍讓思想的淵源與發展13
第一節 唐前忍讓思想的淵源15
壹、忍讓釋名與意涵15
貳、唐前忍讓思想的淵源17
一、中國傳統思想──儒道的互補特性17
二、唐前忍讓思想的淵源19
第二節 秦漢以前的忍讓事例24
壹、春秋時代的忍讓舉隅25
貳、戰國時代的忍讓舉隅28
一、同寅之忍29
二、譏之忍30
三、猜忌之忍31
四、求賢之忍32
第三節 漢魏六朝的忍讓事例34
壹、漢朝的忍讓舉隅34
一、貪杯之忍34
二、辱之忍36
三、疑之忍41
貳、魏晉南北朝的忍讓舉隅43
第四節 小結46
  
第三章 唐代忍讓文化的形成與呈現51
第一節 唐代忍讓文化的形成51
第二節 唐代忍讓文化在政治方面的呈現54
第三節 唐代忍讓文化在教育方面的呈現63
第四節 唐代忍讓文化在宗教方面的呈現71
第五節 小結75
  
第四章 敦煌蒙書「忍讓」內容之析論77
第一節 唐代的童蒙教育77
第二節 敦煌寫本一般類蒙書79
壹、《新集文詞九經抄》中的忍讓思想80
一、個人之忍81
二、居位者之忍89
貳、《百行章》中的忍讓思想90
一、言91
二、行93
三、止95
第三節 敦煌寫本家訓類蒙書96
壹、《太公家教》中的忍讓思想96
貳、《武王家教》中的忍讓思想99
一、莫近酒色100
二、不妄語100
參、《辯才家教》中的忍讓思想101
一、忍酒102
二、忍貪財102
三、忍言103
四、和顏104
肆、《新集嚴父教》中的忍讓思想104
伍、《崔氏夫人訓女文》中的忍讓思想106
一、婦言107
二、婦德107
第四節 敦煌寫本格言詩類蒙書——
一卷本《王梵志詩》中的忍讓思想108
壹、關於儒家之謙讓109
貳、關於佛家之忍辱110
參、關於道家之守柔處下、不爭之德110
第五節 小結111
  
第五章 唐代蒙書的忍讓思想教育對後世之影響114
第一節 庶民教育抬頭114
第二節 蒙書地位提昇117
第三節 道德觀念普及120
壹、家和萬事興121
貳、善惡觀126
參、戒律127
肆、謹言慎語128
伍、宿命因果報應觀134
陸、忍讓足以開闊胸襟135
第四節 小結136
  
第六章 結論138
  
主要參考文獻140
一、古籍140
二、專著142
三、學位論文146
四、期刊、論文集147
一、古籍(依著譯者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周】老子著/余培林注譯:《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2月。
 
【周】左丘明著/王雲五主編:《春秋左傳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3月。
 
【周】莊周原著/張耿光譯注:《莊子》,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
 
【周】荀卿著/廖吉郎校注:《新編荀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7月。
 
【西漢】戴聖撰集/朱正義等譯注:《禮記》,台北:錦繡出版事業,1993年。
 
【西漢】戴聖撰集/姜義華注譯:《新譯禮記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西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9年6月。
 
【東漢】鄭玄注/【清】黃丕烈校:《儀禮》,台北:台灣商務,1966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1974年9月初版。
 
【東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晉】劉日句:《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9月。
 
【南梁】周興嗣:《千字文》,台南:大夏出版社,2000年。
 
【唐】唐武后撰:《臣軌》,台北:台灣商務,1965年。
 
【唐】唐太宗:《帝範》,台北:台灣商務,1966年。
 
【唐】房玄齡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元月。
 
【唐】吳兢:《貞觀政要》,台北:黎明文化,1990年3月。
 
【唐】吳兢撰:《貞觀政要》,台北:宏業書局,1990年7月。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
 
【唐】彌勒菩薩述/玄奘法師譯:《瑜伽師地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不著出版年月。
 
【宋】袁采:《袁氏世範》,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放翁家訓及其他三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2月)。
 
【宋】鄭俠:《西塘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新象書店,1979年。
 
【宋】程端蒙:《性理字訓》,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四冊),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10月。
 
【宋】程端蒙撰/程若庸增補:《性理字訓》,台南縣:莊嚴文化,1990年。
 
【宋】司馬光:《家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宋】朱熹編撰/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輯錄/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1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9月。
 
【元】許名奎 撰/【明】釋覺澂 考註:《勸忍百箴考註》四卷,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六十二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6月。
 
【元】吳亮編:《忍經》一卷,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6月,頁68。
 
【明】呂坤:《續小兒語》,台北市:新文豐,1985年。
 
【明】洪應明:《菜根譚》,台南:大夏出版社,2000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
 
【清】陳宏(弘)謀輯:《五種遺規》,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8年8
 
月。
 
【清】朱柏廬:《朱子治家格言》,台北:黎明文化,1982年。
 
【清】《增廣昔時賢文》,台北:漢威,1990年。
 
【清】吳楚材、吳調侯選注/闕勛吾等譯注:《古文觀止》,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5月。
 
【民國】江灝/錢宗武譯注/周秉鈞審校:《今古文尚書全譯》,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民國】陳世峰編譯:《增廣昔時賢文》,台南市:世峰出版社,1998年5月。
 
【民國】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8月。
 
二、專著
 
(首依編著者之姓氏筆畫順序遞增排列,若遇筆畫相同時,以同一姓氏作者之文章群聚出現,並以出版順序排列)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6月。
 
王重民原編/黃永武新編:《敦煌古籍敘錄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王長金 《傳統家訓思想通論》,長春市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2006年3月。
 
毛禮銳/瞿菊農/邵鶴亭等編:《中國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4月。
 
毛禮銳等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6月。
 
毛水清:《中國傳統蒙書大典》,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4月。
 
史丹利•外因斯坦著/釋依法譯:《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6月。
 
朱鳳玉:《王梵志詩研究》(兩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8月;1987年11月。
 
朱岑樓:《婚姻研究》,台北:東大出版,1991年。
 
朱鳳玉:《敦煌寫本<碎金>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5月。
 
杜守素:《先秦諸子思想》,上海:生活,1947年。
 
杜著 著:《先秦諸子的若干研究》,出版項不詳。
 
杜學元:《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杜成憲/王倫信:《中國幼兒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正治:《中國社會與宗教•附錄》,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1年。
 
汪維玲/王定祥:《中國家訓智慧》,台北:漢欣文化,1992年10月。
 
汪泛舟:《敦煌古代兒童課本》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
 
吳怡着:《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2月。
 
吳雁南主編:《心學與中國社會》,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編著:《佛教大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9月。
 
那木吉拉:《中國元代習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沈傑、萬彤編著:《孫子兵法:世界第一兵書》,台北: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孟憲承等編:《中國古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
 
周鳳五:《敦煌寫本太公家教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6年5月。
 
周愚文:《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1996年。
 
林耀曾:《中國哲學論叢》,台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9月。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4年。
 
林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台北:萬卷樓圖書,1997年4月。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
 
徐文珊:《先秦諸子導讀》,台北:幼獅,1964年。
 
高世瑜:《唐代婦女》,西安市:三秦出版社,1988年。
 
高尚仁、楊中芳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
 
高國藩:《敦煌民間文學》,台北:聯經,1994年。
 
畢誠:《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
 
馬鳴:《中國人的處世學》,上海市:大夏出版社,1995年10月。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3月。
 
陳青之:《中國教育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
 
陳東原:《中國教育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66年。
 
陳漢才:《中國古代幼兒教育史 》,廣州市: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五南圖書,1988年5月初版。
 
郭永紅/李書田著:《能忍則安》,台北:新雨出版社,1995年10月。
 
曹大為:《中國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元】許名奎原典/東方覺忍着:《忍經活學活用》,台北:正展出版公司,2006年7月。
 
喻本伐/熊賢君著/伍振鷟校訂:《中國教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1985年。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
 
馮曉林:《中國隋唐五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
 
傅佩榮:《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台北:天下遠見,2007年2月。
 
雷僑雲:《敦煌兒童文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9月。
 
蔡仁厚撰述:《宋明理學南宋篇──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3月。
 
蔡仁厚撰述:《宋明理學北宋篇──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1年9月。
 
熊承涤:《中國古代學校教材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劉英/薛素珍主編:《中國婚姻家庭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1987年。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劉鋒/臧知非著:《中國道教發展史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月。
 
劉笑敢:《老子》,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4月。
 
劉詠聰:《中國古代育兒》,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6月。
 
鄭志明:《中國社會與宗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鄭師阿財著:《敦煌寫卷新集文詞九經抄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
 
鄭圓鈴:《<史記>黃老思想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元月。
 
鄭師阿財/朱師鳳玉著:《敦煌蒙書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歐陽周:《中國元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錢穆等著:《明代政治》,台北:台灣學生,1968年。
 
錢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閻愛民:《中國古代家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蘇瑩輝:《敦煌學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蘇魯格/宋長紅:《中國元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顧建華:《中國元代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三、學位論文
 
王寶彩:《明代道德教養類蒙書之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84學年度。
 
宋新民:《敦煌寫本識字類蒙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
 
林聰明:《唐杜正倫及其百行章》,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9年5月。
 
林偉琤:《唐代家訓所表現的女子教育觀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卓美月:《唐代家訓所表現之家庭教育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郭惠端:《呂坤的蒙書及其童蒙教育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高蜀慧:《從敦煌文獻看唐五代婦女家庭地位》,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游惠遠:《宋代婦女地位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張心愷:《明清時代蒙學施教所啟導之文化典範與應世智能》,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錦婷:《敦煌寫本思想類啟蒙教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炳磊:《<黃老帛書>治術思想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黃麗玲:《<女四書>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舒愛珍:《明代童蒙教材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謝智彥:《宋代童蒙教育思想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學年度。
 
四、期刊、論文集
 
王國良:<敦煌寫本辯才家教補說>,《國文天地》第12期,1986年,頁77-79。
 
王小回:<老子的「貴柔守雌」與中華民族的「忍」、「讓」性格>,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第15卷第3期,1999年9月,頁10-12。
 
王厚香/汲廣運:<論唐代家庭教育>,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01年6月,頁48-51。
 
王雪軍:<論老子及其思想對道教的影響>,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7期,2006年7月,頁30-31。
 
孔令慧:<淺說《女論語》對現代中國女性道德建設的價值>,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2期,2002年4月,頁35-37。
 
朱鳳玉:〈王梵志詩敘錄〉,《木鐸》10期,1984年,頁281-316。
 
朱鳳玉:〈敦煌寫本《孔子項託相問書》淺談〉,《中國文學》21期,1986年,頁52-56。
 
朱鳳玉:〈王梵志詩的兩本專著評介〉,《敦煌學》11輯,1986年,頁85-95。
 
朱鳳玉:<敦煌寫本《太公家教》研究>,漢學研究4:2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專號,1986年12月,頁389-408。
 
朱鳳玉:〈敦煌寫本《新集嚴父教》研究〉,《木鐸》11期,1987年,頁307-320。
 
朱鳳玉:<敦煌寫本《雜抄》研究>,《木鐸》12期,1988年3月。
 
朱承:<老子的和諧思想初探>,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0期第3卷,2001年9月,頁30-32。
 
汪泛舟:<敦煌的童蒙讀物>,《文史知識》第8期,1988年,頁104-107。
 
汪泛舟:<敦煌儒家蒙書與意義略論>,《孔子研究》第1期,1993年,頁71-78。
 
汪泛舟:《蒙求》(補足本)《敦煌研究論文集》,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頁366-436。
 
吳楓、鄭顯文:<唐代庶民階層的文化素質初探>,《社會科學戰線》第一期,1993年,頁57-64。
 
李敏龍/楊國樞:<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收錄於楊國樞主編:《忍與受苦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98年12月,第十期,台北:桂冠圖書,2000年4月初版),頁3-68。
 
李良玉:<唐代科舉與歷史教育>,史學史研究第4期,2006年,頁35-40。
 
車美萍:<日常生活世界與和諧社會建設>,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頁42-44。
 
周鳳五:<敦煌寫本辯才家教初探>,《古典文學》8期,1986年4月,頁219-243。
 
林隆盛:<敦煌所藏童蒙讀物>,《國文天地》第6卷第4期,1990年,頁30-33。
 
邰惠莉:<敦煌本《六字千文》初探>,《敦煌研究》,1997年1期,頁148-154。
 
邰惠莉:<敦煌本《李翰自註蒙求》初探>,《敦煌研究論文集》,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頁437-451。
 
高國藩:<敦煌寫本太公家教初探>,《敦煌輯刊》第1期,1984年,頁64-77。
 
高銘:<世俗忍辱觀與佛教的忍辱觀>,法音論壇,1994年4月,頁11。
 
孫昌武:<唐代佛道二教的發展趨勢>,南開學報第5期,1999年,頁169-177。
 
孫其如:<傳統文化:和諧社會的基礎>,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頁75-80。
 
徐玉如:<唐代文人的早慧、創新及啟示>,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01年6月,頁75-78。
 
唐誠青:<論老子的和諧觀>,道教論壇,2007年第3期,頁38。
 
唐明貴/文立省:<《論語》在唐代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影響>,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7年,頁65-69。
 
陳慶浩:<《古賢集》校註>,敦煌學3期,1976年12月,頁63-102。
 
陳戰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北京社會科學第3期,2005年,頁3-8。
 
郭海文:<試論唐代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武漢大學學報第60卷第5期,2007年9月,頁779-783。
 
賈劍秋:<論唐代道教對唐代文化的影響>,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第3期,1996年 53-60頁。
 
楊小敏:<《女論語》與唐代後期知識女性的家庭倫理思想初探>,甘肅社會科學第2期,2003年,頁108-114。
 
廖健琦:<論唐代科舉制的改革及其對當時教育的影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04年,頁109-113。
 
趙君:<儒家思想中的和諧理念>,白城師範學院學報 第19卷第5期,2005年,頁4-6。
 
鄭師阿財:<敦煌寫本《崔氏夫人訓女文》研究>,中興大學法商學報19,1984年6月,頁319-335。
 
鄭師阿財:<敦煌寫本孔子備問書初探>,《1990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史地、語文編),1995年7月,頁434-472。
 
鄧文寬:<敦煌寫本《百行章》述略>,《文物》1984第9期,1984年,頁65-66。
 
鄧文寬:<敦煌寫本《百行章》校釋>,敦煌研究1985:2 1985年,頁71-98。
 
歐陽蔓蓓:《從唐代的三教并存看民族融合發展的軌迹》,中山大學學報第25卷第5期,2005年,頁183-187。
 
瞿菊農:〈中國古代蒙養教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61年,頁45-56。
 
蘇樺:〈太公家教--我國的古典兒童讀物之三〉,《國語日報兒童文學周刊》270期,1977年6月26日。
 
羅宗濤/任允松:<敦煌蒙書的時代性>,刊載於《敦煌學》第二十七輯,2008年2月,頁403。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鳳玉:〈王梵志詩敘錄〉,《木鐸》10期,1984年,頁281-316。
2. 朱鳳玉:〈王梵志詩敘錄〉,《木鐸》10期,1984年,頁281-316。
3. 朱鳳玉:<敦煌寫本《太公家教》研究>,漢學研究4:2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專號,1986年12月,頁389-408。
4. 朱鳳玉:<敦煌寫本《太公家教》研究>,漢學研究4:2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專號,1986年12月,頁389-408。
5. 朱鳳玉:<敦煌寫本《雜抄》研究>,《木鐸》12期,1988年3月。
6. 朱鳳玉:<敦煌寫本《雜抄》研究>,《木鐸》12期,1988年3月。
7. 李敏龍/楊國樞:<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收錄於楊國樞主編:《忍與受苦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98年12月,第十期,台北:桂冠圖書,2000年4月初版),頁3-68。
8. 李敏龍/楊國樞:<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收錄於楊國樞主編:《忍與受苦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98年12月,第十期,台北:桂冠圖書,2000年4月初版),頁3-68。
9. 周鳳五:<敦煌寫本辯才家教初探>,《古典文學》8期,1986年4月,頁219-243。
10. 周鳳五:<敦煌寫本辯才家教初探>,《古典文學》8期,1986年4月,頁219-243。
11. 林隆盛:<敦煌所藏童蒙讀物>,《國文天地》第6卷第4期,1990年,頁30-33。
12. 林隆盛:<敦煌所藏童蒙讀物>,《國文天地》第6卷第4期,1990年,頁30-33。
13. 羅宗濤/任允松:<敦煌蒙書的時代性>,刊載於《敦煌學》第二十七輯,2008年2月,頁403。
14. 羅宗濤/任允松:<敦煌蒙書的時代性>,刊載於《敦煌學》第二十七輯,2008年2月,頁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