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5 05: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峰綠
研究生(外文):Feng-lu Yeh
論文名稱:論荀子思想中的「心」與「知」
指導教授:陳政揚陳政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ya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3
中文關鍵詞:荀子知識論正名制名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5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國哲學思想,一向蘊含著深遠的道德意識,呈顯道德生命與道德實踐是儒聖德慧生命圓融的展現。荀子主「以智識心」表現思想主體,使人成為理智的存在。並主張天為自然的天,人可制天、用天、事天。因此破除了天的神格,以及人對天的迷信。而除了天論外,荀子亦重視正名、制名等邏輯的觀念。故荀子的學說具曲辨達治的理智精神,與科學邏輯的思維。而荀子雖與西方哲學雖均有重「智」的主張,但西方哲學的特質,是在「純智」問題上的研究,最高的價值在探索的過程而非其結果。而在荀子而言,純粹的知識的探究並非其學說的重心,荀子承襲中國哲學重視「實踐」的傳統精神,因此能兼顧成智與成德。荀子雖主重「智」外,亦重視道德文化,強調成德之教與倫理的實踐。並主張須依聖王所制定之外在的禮義法度來治性,強調積學成偽的實踐觀,而此外鑠之禮義法度正是荀子以認知心為進路,所開啟的一條由智成德的新路,故荀子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去深究的。
 
  要了解一位學者的思想,就必須要找出該學者思想之核心、主軸。在荀子而言,此核心即是以智識心的客觀精神,而荀學中最能代表此客觀精神的即是荀子對「知之蔽端與何以得知」的探究,此亦是本文寫作之主軸。在第一章「緒論」中,除陳述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外,亦將當代學者於荀學之研究作一個整理,以作為研究荀學之先備知識。在第二章「荀子學說中的知識」中,本文探討了荀學中的名論、制名、與統類觀等三個議題。在名論中,本文旨在釐清荀子思想中「名」的意義與作用,並兼論荀學中名、辭、辯說與西方哲學中概念、語詞、與判斷之關係。在制名的議題中,本文藉由對荀子制名三標之探討,以了解荀子之邏輯思想。在荀子而言「統類」乃一切事類法展中依據之共理,而本章所討論的第三個議題,即是藉由對荀子「隆禮義」、「法後王」、「知統類」之探討來了解荀子思想中的統類觀。在第三章「認識主體的認識條件」中,本文探討了荀學中認識的主體、認識的對象、與認識的活動等三個議題。在認識的主體中,本文透過對荀學中的「心」之探討,說明了「心」為荀子思想中認識的主體,並分別論述心之官能義、主宰義、認知義等三種意涵。在認識的對象之議題上,本文以「物」與「道」兩個方向來探討荀學認識的對象,說明了荀子認識的主要客體乃是「道」。在認識的活動方面,本文藉由對荀子認識階段與知行等第之探討,進而突顯出荀子知行並重之理路。在第四章「認識錯誤的原因與解決之道」中,本文探討荀學中「蔽」(心理上的錯誤)、「惑」(論理上的錯誤)與「解蔽」、「解惑之道」等議題。在對「蔽」的探討中,本文藉由探討荀學中所論及之「蔽」與荀子論諸子之蔽,而歸納出荀學中致蔽的原因乃為偏見、錯覺、與分心等三者,而解蔽的方法則有「兼陳萬物而中懸衡」、「兼權」、與「大清明之心」等三者。在對「惑」的探討中,本文除探討「用名以亂名」、「用實以亂名」、「用名以亂實」等三惑外,並提出解此三惑之對治方法分別為「所為有名」、「所緣以同異」、與「制名之樞要」等制名之三標。在第五章「結論」中,則針對前文中所探討之內容提出關鍵的問題,並加以扼要的說明,以作為對荀子知識論探究之總結。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2
一、 研究方法....................................2
二、 研究步驟....................................4
第三節 當代荀學研究文獻回顧:以知識為中心..........4

第二章 荀子學說中的知識..........................19
第一節 名論.......................................20
一、 荀子思想中「名」的意義......................20
二、 名的作用....................................24
三、 名、辭與辯說之關係..........................25
第二節 制名.......................................27
一、 所為有名....................................28
二、 所緣以同異..................................30
三、 制名之樞要..................................32
第三節 名論中的統類觀..............................37
一、 隆禮義......................................37
二、 法後王......................................41
三、 知統類......................................43


第三章 認識主體的認識條件........................49
第一節 認識的主體..................................49
一、 心的官能義..................................51
二、 心的主宰義................................. 54
三、 心的認知義..................................55
第二節 認識的對象..................................58
一、 知「物」………………………………………..……59
二、 知「道」……………………………………….…….60
第三節 認識的活動……………………………………………66
一、 認知的階段……………………………………………68
二、 知行的等第……………………………………………70

第四章 「認識」錯誤的原因與解決之道…………………77
第一節 心理上的錯誤(蔽)…………………………………78
一、 蔽與致蔽的原因………………………………………79
二、 荀子論諸子學術之蔽…………………………………81
第二節 解蔽的方法……………………………………………86
一、 兼陳萬物而中懸衡……………………………………87
二、 兼權……………………………………..……………88
三、 大清明之心……………………………………………90
第三節 論理上的錯誤(惑)與解決之道……………………92
一、 用名以亂名……………………………………………93
二、 用實以亂名……………………………………………96
三、 用名以亂實 .…………………………………………97

第五章 結論......................................100
 
參考書目............................................114
壹、古典文獻(略依作者年代順序排列)

【周】墨翟,《墨子》,台北:世界書局,1988 年。

【周】公孫龍,《公孫龍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台北:商務印書館,1955年。

【漢】劉向輯,【漢】高誘注,《戰國策》,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漢】劉熙,《釋名》,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漢】孔安國撰,【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

【漢】孔安國撰,【唐】孔穎達正義,《尚書》,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

【漢】毛公撰,鄭元箋,【唐】孔穎達正義,《詩經》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司馬遷撰,楊家駱主編,《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魏】郭象注,《莊子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魏】何晏注,李學勤主編,《論語注疏》,台北:臺灣古籍,2001年。

【晉】杜預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氏傳注疏》,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左傳》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唐】令狐德棻,《周書》,台北:二十五史編刊館,1956年。

【唐】長孫無忌,《隋書.經籍志》,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唐】楊倞注,《荀子註》,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台北:世界書局,1959年。

【明】王文錄,《中庸古本旁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釋德清,《莊子內篇注》,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

【明】王震亨、虞九章,《荀子註訂正》,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明】慎懋賞等,《慎子三種合帙》,台北:廣文書局,1975。

【清】俞樾,《諸子平議》,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

【清】王筠,《文字蒙求》,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王筠,《說文釋例》(上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阮元,《經籍纂詁》,台北:中新書局,1977年。

【漢】應劭,《風俗通義》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孫怡讓,《墨子閒詁》,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年。

【清】孫怡讓,《定本墨子閒詁》,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清】王念孫,《荀子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2000年。

【清】吳汝綸,《荀子點堪》,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清】俞樾,《荀子平議》,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清】郝懿行,《荀子補註》,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清】謝墉,《荀子箋釋》,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清】劉台拱,《荀子補註》,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貳、當代專著(依姓氏筆畫順序)

孔廣居,《說文疑疑》,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

方東美,《方東美先生演講集》,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

───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王 力,《中國語言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王忠林,《新譯荀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72 年。

朱建民、鄺錦倫、黃藿等,《理則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0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 ,《名家與荀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 ,《理則學》,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

任繼俞,《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吳茹寒,《荀子學說淺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吳 怡,《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4年。

李明輝,《荀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 ,《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沈清松,《對比、外推與交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汪奠基,《中國邏輯思想史》,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

周雲之、劉培育,《先秦邏輯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金岳霖,《形式邏輯》,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

施煥沖,《荀子的禮法統一觀》,台北:幼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收入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 ,《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 ,《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 ,《哲學概論》(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1年。

唐 華,《中國與西洋哲學概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出版公司,1982年。

渡邊秀方著,劉侃元譯,《中國哲學史概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孫中原,《中國邏輯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孫振青,《知識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 ,《公孫龍子講疏》,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馬國瑤,《荀子政治禮論與實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梁啟雄,《荀子柬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台北:同光出版社,1980年。

陸敬忠,《哲學詮釋學——歷史、義理與對話之「生化」辯證》,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陳德和,《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洪葉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

陳正雄,《荀子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陳孟麟,《先秦名家與先秦名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陳飛龍,《孔孟荀禮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陳祖耀,《理則學》,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傅偉勳,《從創造性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0 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冊),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楊大膺,《荀子學說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斯賓諾莎著,賀麟譯,《倫理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

楊芾蓀主編,《中國邏輯思想史教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楊家駱,《諸子評議》,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

溫公頤、崔清田主編,《中國邏輯史教程》(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

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年。

趙士林,《荀子》,台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

趙雅博,《知識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69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 ,《孔孟荀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 ,《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 ,《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歐陽景賢.歐陽超釋譯,《莊子釋譯》(下),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謝幼偉,《中國哲學論文集》,台北:華岡出版部,1973年 。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羅 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

Gadamer Hans-Georg 著,洪漢鼎 譯,《真理與方法》上,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參、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王 楷,〈性惡與德性:荀子道德基礎之建立——一種德行倫理學的視角〉,《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第52期,2008年3月。

何淑靜,〈論荀子的「心」在道德實踐上的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1985年3月。

吳建明,〈論莊子對「命」的思考及其「安命」之可能〉,《鵝湖月刊》第311期,2001年5月。

─── ,〈莊子「命」論之生死觀解析〉,《揭諦》第12期,2007年3月。

吳汝鈞,〈荀子的知性旨趣與經驗主義的人性論〉,《能仁學報》第3期,1994年8月。

吳清林,〈荀子禮分思想研究〉,《國立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77年6月。

吳文璋,〈荀子論心和韓非子所蘊涵的心論之比較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8期,2007年8月。

杜保瑞,〈荀子的性論與天論〉,《哲學與文化》第401期,2007年10月。

李哲賢,〈論荀子之名學與孔子學說之思想關聯——一種思想史之考察〉,《漢學研究集刊》第1期,2005年12月。

─── ,〈論荀子約定俗成之制名原則及其衍生之問題〉,《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

─── ,〈論荀子思想之矛盾〉,《興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7年12月。

李滌生,〈荀子正名篇集釋〉,《文史學報》第4期,1974年5月。
周天令,〈荀子是儒學的歧出之商榷〉,《孔孟月刊》第502期,2004年6月。

周紹賢,〈荀子「論心」〉,《哲學論集》第17期,1983年7月。

─── ,〈荀子正名論〉,《哲學與文化》第157期,1987年6月。

周群振,〈荀子之正名思想與理念間架析述〉,《臺南師專學報》第20期,1987年4月。

周德良,〈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2008年3月。

馬國瑤,〈荀子正名學說探析〉,《北市師院語文學刊》第3期,1996年5月。

陳政揚,〈論「白馬非馬」在先秦哲學中的發展——以儒、道、名、墨四家思想為例〉,《揭諦》第6期,2004年4月。

陳德和,〈孟荀性情說的共法與不共法〉,《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4期,2006年6月。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1期,2006年,3月。

陳福濱,〈荀子的禮論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413期,2008年10月。

張 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20期,1971年6月。

張勻翔,〈本於立人道之荀子「不求知天」與「知天」觀之智德內涵〉,《哲學與文化》第403期,2007年,12月。

曾春海,〈墨學與荀學中的知識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第362期,2004年7月。

馮耀明,〈荀子的正名思想〉,《哲學與文化》第179期,1989年4月。

黃甲淵,〈荀子與朱子之「心」論〉(上),《中國文化月刊》第139期,1991年5月。

─── ,〈荀子與朱子之「心」論〉(下),《中國文化月刊》第139期,1991年5月。

楊秀宮,〈孔子與荀子「正名論」之比較〉,《東海學報》第40卷第1期,1999年7月。

─── ,〈從「禮衍生法」的觀點論荀子禮法思想的特色〉,《東海學報》第39卷第一期,1998年7月。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哲學與文化》第289期,1998年6月。

─── ,〈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第413期,2008年10月。

蔡仁厚,〈荀子的「認識心」及其義用〉,《孔孟學報》第26期,1973年7月。

─── ,〈荀子的心論〉,《東海學報》第25卷第一期,1984年6月。

─── ,〈荀子的天論與性論之研究〉,《東海學報》第24卷第一期,1983年6月。

魏元珪,〈論荀子解蔽精神及對諸子的批判〉(上),《中國文化月刊》第88期,1987年2月。

─── ,〈論荀子解蔽精神及對諸子的批判〉(中),《中國文化月刊》第89期,1987年3月。

簡淑慧,〈先秦邏輯正名思想芻議〉,《萬能商學學報》第8期,2003年8月。

─── ,〈理在荀子學說中的意義及應用〉,《通識論叢》第6期,2007年6月


肆、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王季香,《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王嘉陵,《荀子「化性起偽」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伍振勳 ,《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國立清華大學中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朱雅鈴,《荀子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吳宗燮 ,《荀子的知識論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吳瑞文,《荀子人性論與德育主張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

范家榮,《荀子論「心」之學的研究》,輔仁大學哲系碩士論文,2005年。

張竹貞,《《荀子》與《韓非子》教育思想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鴻祺,《荀子教育哲學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許秋梅,《荀子禮義之統思想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陳秀娃,《稷下《管子》四篇與荀子心論之對比》,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湘蕾 ,《《荀子》知識論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楊佳霖,《荀子義利思想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潘小慧,《從解蔽心看荀子的知識論與方法學》,輔仁大學系碩士論文,1986年。

劉乃華,《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鄭世強,《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第52期,2008年3月。
2.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第52期,2008年3月。
3. 何淑靜,〈論荀子的「心」在道德實踐上的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1985年3月。
4. 何淑靜,〈論荀子的「心」在道德實踐上的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1985年3月。
5. 吳建明,〈論莊子對「命」的思考及其「安命」之可能〉,《鵝湖月刊》第311期,2001年5月。
6. 吳建明,〈論莊子對「命」的思考及其「安命」之可能〉,《鵝湖月刊》第311期,2001年5月。
7. 吳汝鈞,〈荀子的知性旨趣與經驗主義的人性論〉,《能仁學報》第3期,1994年8月。
8. 吳汝鈞,〈荀子的知性旨趣與經驗主義的人性論〉,《能仁學報》第3期,1994年8月。
9. 吳文璋,〈荀子論心和韓非子所蘊涵的心論之比較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8期,2007年8月。
10. 吳文璋,〈荀子論心和韓非子所蘊涵的心論之比較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8期,2007年8月。
11. 杜保瑞,〈荀子的性論與天論〉,《哲學與文化》第401期,2007年10月。
12. 杜保瑞,〈荀子的性論與天論〉,《哲學與文化》第401期,2007年10月。
13. 周天令,〈荀子是儒學的歧出之商榷〉,《孔孟月刊》第502期,2004年6月。
14. 周天令,〈荀子是儒學的歧出之商榷〉,《孔孟月刊》第502期,2004年6月。
15. 周紹賢,〈荀子「論心」〉,《哲學論集》第17期,198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