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9: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智翔
研究生(外文):Chih-hsiang Chang
論文名稱:網路世界的語言遊戲─顏文字在PTT中的使用
論文名稱(外文):Language Game In Internet--Emoticon Using In PTT
指導教授:劉平君劉平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ing-jyun Li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顏文字網路語言維根斯坦
外文關鍵詞:EmoticonWittgensteinInternet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0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網路語言是近年來新興的網路文化,國內外也不乏出現相關研究,這些研究針對網路語言發展出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與語言學的研究面向。但是語言學面向針對網路語言的研究,卻以抽離使用情境的方式解釋網路語言的意義,不免過於武斷。因此本研究以維根斯坦語言遊戲的概念,以台大BBS批踢踢為觀察場域,探討網友普遍使用的網路語言顏文字的實際使用現象。
  
  分析結果發現,顏文字在批踢踢中分為四個具有時間順序與複雜層次發展的重疊與併置階段:情緒反應、情境再現、互動遊戲與圖像敘事。這四個階段各自互相體現著維根斯坦關於語言的概念。此外,文字內容與顏文字的重要性隨著四個階段的發展下,呈現此消彼長的現象。
  Internet literature is the new culture in internet these years. There were some internal or abroad researches about psychology, pedagogy, sociology and philology, but the researches about philology researched internet literature without the contexts. Therefore, this study research Internet literature emoticon using in NTU BBS PTT by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game of. Wittgenstein.
  
  As the analysis result, there are four apposition and overlap ph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sequence and complex gradation, Emotion Reaction, Context Reflection, Interaction play and Image Narrative. These phases embody the concepts of Wittgenstein. Otherwise, the emotic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word in the four phases.
壹、前言……………………………………………………p1
  
貳、文獻……………………………………………………p4
一、維根斯坦後期思想中關於語言的概…………………p4
(一)生活形式………………………………………………p4
(二)生活形式與語言遊戲…………………………………p7
(三)語言遊戲………………………………………………p8
(四)意義即用法…………………………………………p13
(五)家族相似性…………………………………………p16
(六)遵守語言規則………………………………………p20
(七)反私有語言…………………………………………p23
二、網路語言的相關研究………………………………p25
(一)語言學………………………………………………p26
(二)心理學………………………………………………p28
(三)教育學………………………………………………p29
(四)社會學………………………………………………p31

參、方法…………………………………………………p33
一、語用學………………………………………………p33
二、網路語言……………………………………………p34
(一)火星文………………………………………………p35
(二)注音文………………………………………………p37
(三)顏文字………………………………………………p39
三、研究對象……………………………………………p40
四、觀察場域與時………………………………………p41
  
肆、分析…………………………………………………p43
一、情緒反應……………………………………………p44
(一)美式顏文字…………………………………………p45
(二)日式顏文字…………………………………………p50
(三)正向半形顏文字……………………………………p54
(四)本土化顏文字………………………………………p57
(五)小結…………………………………………………p60
二、情境再現……………………………………………p60
(一)日式顏文字…………………………………………p63
(二)本土化顏文字………………………………………p68
(三)小結…………………………………………………p70
三、互動遊戲……………………………………………p70
(一)發文者與回應者的互動……………………………p71
(二)回應者與回應者的互動……………………………p74
(三)小結…………………………………………………p77
四、圖像敘事……………………………………………p77
(一)漫畫…………………………………………………p79
(二)MV……………………………………………………p82
(三)動畫…………………………………………………p84
(四)電玩…………………………………………………p88
(五)小結…………………………………………………p93
  
伍、結論…………………………………………………p94
  
參考書目…………………………………………………p97
一、中文
  
王藍亭(2003)。情緒性表情圖像之傳達與認知探討。商業設計學報:7期,頁307-322。
  
王曉升(1999)。走出語言的迷宮:後期維特根斯坦哲學概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義正、連德仁(2004)。網路圖像符號之類型分析與應用研究。商業設計學報:8期,頁213-226。

李櫻(2000)。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漢語研究,18卷,頁323-356。

范光隸(1994)。維根斯坦。台北,東大。

張慧美(2006)。網路語言之語言風格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3期,頁331-359。

張露心(2004)。圖像符號傳播之象徵性意義研究。嶺東學報:15期,頁247-261。

陳家幸、賴冠州(2004)。網際網路語言溝通模式之建立與其對新世紀教育的衝擊。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2期,頁105-115。

陳榮波(1982)。語言迷宮的嚮導:維根斯坦。台北,時報。

舒光(1986)。維根斯坦哲學。台北,水牛。

劉駿州(1997)。電子資訊網路使用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研究,台北: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趙敦華(1988)。維特根斯坦:台北,遠流。

潘美岑、黃聖哲(2002)。2002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潘美岑(2002)。網路語言之初探研究-漢語的取徑。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8卷4期,頁67-76。

韓林合(1994)。維根斯坦哲學之路。台北,仰哲。

謝國平(1985)。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盧諭緯(1997)。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George Yule著(1999)。語言學導論(The Study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張文軒譯)。台北市,書林。

John Fiske著(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張錦華等譯):台北,遠流。

Luding Wittgenstein著(1953)。哲學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尚志英譯)。台北,桂冠。

Robert J. Fogelin著(1994)。維根斯坦(Wittgenstein)(劉福增譯)。台北市,編譯館。

二、西文

Antonijevic, S. (2005). Expressing Emotions Online: An Analysis of Visual Aspects of Emoticon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p1-19. New York: NY.

Baron, N. S. (1998). Letters by phone or speech by other means: the linguistics of e-mai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s, 18: 133-170.

Krohn, F, B. (2004). A Generational Approach to Using Emoticons A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 Communication. 34(4), p321-328.

Katsuno, H. & Yano, C. R. (2002). Face to face: On-line subjectivity in contemporary Japan. Asian Studies Review,26: 205-231.

Ludwig Wittgenstein(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1967 translated by G.E.M.
Anscombe). Oxford: Blackwell.

Sugimoto, T. & Levin, J. A. (2000). Multiple Literacies and multimedia: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 uses of the internet. Global literacies and the World- Wide Web, ed. Gail E. Hawisher and Cynthia L. Selfe: 133-53. London: Routledge.

Tung, F. W. & Deng, Y.S. (2007). Increasing social presence of social actors in e-learning environments: Effects of dynamic and static emoticons on children. Science Direct, 28: 174-180.

Turner, J. A. (1998). E-Mail technology has boomed, but manners of its users fall short of perfec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3 April: A1, A16.

Wolf, A. & M. B. A. & A. B. D. (2000). Emotional Expression Online: Gender Differences in Emoticon Us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3(5), p827-833.

Williams, E. (1977).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of face-to-face and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 (5): 963-976.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