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14: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凃雅倩
研究生(外文):Ya-chien Tu
論文名稱:宿命的情緣─一位重度肢體障礙者之女性配偶敘說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Predestined Love:A Narrative Study of A Wife to Married A Disabled Man
指導教授:李燕蕙李燕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en-hui 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文化宿命女性婚姻肢體障礙者
外文關鍵詞:the physically disableddestinymarriagefemalefolk belief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以「女性的宿命觀與婚姻關係的相關研究」為主題,其主要關懷的問題意識在於:一、理解研究參與者作為重度肢障者女性配偶,在婚姻生活中,如何在面對自己婚姻的處境。二、理解研究參與者作為重度肢障者女性配偶,在婚姻生活中,個人信念受如何受原生家庭的牽動。三、理解研究參與者作為重度肢障者女性配偶,在婚姻生活中,個人婚姻觀如何受民間信仰(算命經驗)的牽動。
  
  論文之研究方法是採用質性研究的敘事研究方法,以一位重度肢障者之女性配偶為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收資料,研究者透過研究參與者自身對生命經歷的敘說,來深入女性受到算命的指引找尋到生命中的伴侶,並以文化為內心支持的力量,促使自我發揮女性認情的情結。
  
  而後將取得之生命故事文本資料,進行縱合分析,藉以揭示「宿命的情緣」的本質及其背後之意涵。
  
  根據研究發現,女性對於所選擇的男性類型作為婚姻伴侶,乃是依據內心的渴望;女性的本質有助於實現道德與倫理,作為婚姻犧牲與奉獻的基礎。
  
  期望透過本研究對於華人女性角色在婚姻裡的定位能有所啟發,以及由女性視角所開啟的人情倫理,同時,關懷弱勢家庭的婚姻狀況。
  The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man''s sense of destiny and marriage. It primarily concerns how the subject, as a spouse of a husband with profound physical disabilities, deals with her marriage and to what extent the family of origin and folk belief (fortune-telling especially) exert influences on her conception of life and marriage.
  
  The narrative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adopted and the interview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er is conducted. It displays the process of how the subject is in search of her destined mate by the indication of fortune-telling and the conviction of folk belief, and eventually, cherishes her destined love.
  
  The transcribed text is synthetically analyzed to elaborate the essence and implication of the female destined love. It is found out that woman will choose her spouse based on the male soul-image and that female essence can help realize ethic and morality as the cornerstone of marriage.
  
  The study expects to shed some light on woman''s role in marital life and also suggests some ways to lead a better life in the public fiel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肢體障礙者女性配偶之相關研究 6
第二節 女性與婚姻 16
第三節 華人之文化與婚姻 24
第四節 信仰的意義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敘事研究的意義 34
第二節 敘事研究的理論 35
第三節 敘事研究的實作方法與過程 40
第四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 42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嚴謹度 43
   
第四章 美宜的婚姻歷程敘說 45
第一節 兒時記憶 45
第二節 多舛的婚姻 52
第三節 婚後蛻變 64
    
第五章 生命故事分析 71
第一節 「家」的意象 71
第二節 踏上婚姻之路 84
第三節 婚姻歷程開顯的個人存在價值之理解 93
結論 99
  
第六章 研究綜合討論 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1
第二節 研究討論 104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09
第四節 未來發展的方向 112
第五節 研究反思 113
 
參考文獻 117
訪談同意書 123
訪談大綱 124
訪談內容參考 125
逐字稿 127
中文部份
 
于曉譯(1990)。語言與神話。Ernst Cassirer原著。台北:桂冠。頁7、23
 
王邦雄(1985)。緣與命。漢光出版社。頁16-17。
 
王亞民(2005)。成人依附行為與網路交友功能使用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秋桂(1996)。神話、信仰與儀式。稻鄉出版社。
 
朱侃如(2004)。哭喊神話。Rollo May原著。台北:立緒文化。頁12、21、106。
 
朱侃如(2004)。焦慮的意義。Rollo May原著。台北:立緒文化。頁7、22。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任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期,101-137頁。
 
吳怡蓉(2005)。當社工碰到濟公 ─ 社會工作員將民間信仰視為社會資源之初探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秉訓(2008)。「算」出來的命─小艾的生命故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Amia Lieblich、Rivka Tuval-Mashiach、Tamar Zilber 原著。濤石出版。
 
吳淑玲(2001)。精神分裂病患者擇偶行為與婚姻狀況。東海大學社工學系碩士論文。
 
吳靜吉(1984)。心理與人生。台北:遠流。
 
吳麗雲(2005)。以依附理論的觀點看婚姻中夫妻的互動。諮商與輔導,233期 ,31-36頁。
 
李令儀譯(2000)。覺醒與挑戰。貝蒂•傅瑞丹著。
 
李玉珍、林美玫( 2003 )。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里仁。
 
李亦園(1985)。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
 
李保興(2000)。破繭。台北:貞彥。頁59-60。
 
李美枝(1987)。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紹嶸、蔡文輝合譯(1987)。婚姻與家庭。Mary Ann Lamanna、Agnes Riedmann原著。台北:巨流。
 
李維譯(1998)。思維與語言。L.S Vygotsky原著。台北:桂冠。
 
李維譯(2006)。動物和人的目的性行為。扥爾曼著。台北:桂冠。頁114。
 
汪珍宜、何翠萍譯(1989)。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牟斯著。台北:遠流。
 
阮昌銳(1980)。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頁85
 
周平、楊宏任(2007)。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南華教社所。
 
周怡君譯(2004)。社會的宗教。尼克拉斯•盧曼原著。商周出版。
 
周芳怡( 2005)。生命歷程中的生活素養學習-埔里外籍配偶之敘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之新(2002)。敘事治療。Jill Freedman、Gene Combs原著。張老師文化出版。
 
易之新(2006)。存在心理治療。歐文•亞隆原著。台北:張老師。頁38、444、316。
 
林宏熾(2003)。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
 
林宗鴻譯(2003)。人格心理學。Jerry M. Burger原著。台北:揚智。頁61、204。
 
邱宗仁主編(2006)。生命倫理學─女性主義視角。Ruth Chadwick著。中國社會出版社。頁61。
 
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爾幹原著。台北:桂冠。
 
俞國良、雷靂、張登印譯(2000)。社會心理學導論。William McDougall著。台北:昭明。頁118、122、125、149、180、189、190、209、270。
 
洪欣辰(2006)。算命節目不算命?星座命理節目〈開運鑑定團〉之性別、偷窺與專家權威。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惠芬、胡志強、陳素秋譯(2003)。家庭社會學。John Muncie、Margaret Wetherell、Mary Langan、Rudi Dallos Allan Cochrane著。台北:韋伯文化。
 
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2002)。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00。
 
倪小平(2004)。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Erving goffman原著。台北:桂冠。
 
徐秀娟(2001)。從婚姻歷程探索自己。諮商與輔導,233期,12-14頁。
 
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2007)。內在英雄。Carol S. Pearson著。台北:立緒。龔卓軍、石世明譯(2005)。自由與命運。Rollo May原著。台北:立緒文化。頁97、152。
 
徐詩思譯(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Clare Cooper Marcus著。張老師文化事業。頁5、15、28、68、69。
 
晏涵文(1996)。浪漫的開始。張老師文化出版。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台北:貓頭鷹。頁271
 
張春興(1986)。感情、婚姻、家庭。台北:桂冠。
 
張珣(1985)。疾病與文化。台北:巨流。
 
張漢章(2004)。生之舞─『鳥與水舞集』之共同經驗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端譯(1996)。宗教人類學導讀。Morres Brian著。台北:編譯館。頁163、207。
 
張樹棟、李秀領(1996)。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頁75。
 
陳佩鈺(2004)。僧侶自我轉化經驗及其自我觀之敘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郁日(2007)。社會工作者將算命視為社會資源之初探。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香玫(1999)。女性自傳中的婚姻與自我: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陳香玫(1999)。女性自傳中的婚姻與自我: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紹馨(1979)。台灣人口的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事公司。
 
陳惠貞(2005)。情深命動─一位小腦萎縮症患者的生命歷程敘說。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萍(2003)。常體之外 --「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東海大學社工學系碩士論文。
 
陳緯華(2005)。靈力經濟與社會再生產:清代彰化平原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秋(2005)。標籤理論與成年心智障礙者之照顧歷程─母親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P7、9
 
陳麗雅(2001)。自身條件在擇偶歷程中的角色演化論與社會經濟模式之檢驗。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頁30-33。
 
游若喬(2008)。台灣已婚婦女就業意願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7-10
 
楊士毅(1996)。運命與姻緣。台北:揚智文化。
 
萬育維、王文娟譯(2002)。身心障礙家庭:建構專業與家庭的信賴聯盟。Ann p.Turnbull、H. Rutherford Turnbull著。台北:紅葉文化。
 
葉琇姍,陳汝君譯(2004)。失能、障礙、殘障: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的省思。Michael Oliver&Bob Sapey原著。台北:心理出版。頁110-112
 
葉鴻洲(2007)。一個傳統農村家庭的人神關係。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芳苑(1985 )。認識台灣宗教。台北:永望。
 
鄒理民譯(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P.L.Berger&T.Luckmann原著。台北:巨流。
 
鄔昆如(1999)。宗教與人生。五南出版。
 
廖彥璋(2006)。環境因素影響障礙者社會參與之初探—以肢體障礙者為例。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哲宏、張勇、晏倩譯(2007)。進化心理學。D.M.巴斯著。東華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29。
 
趙元信、何錫蓉(1995)。中國歷代女性悲劇大觀。台北:旺文社。頁267-277。
 
樊雪梅(2000)。論投射性認同。諮商與輔導,179期,21-25頁。
 
蔡文輝(1987)。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
 
蔡美玲譯(1995)。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Mary Field Belenky、Blythe McVicker Clinchy Nancy Rule Coldberger、Jill Mattuck Tarule著。台北市:遠流。頁45、69
 
蔡麗芬(2006)。生命歷程作為宗教經驗—一個禪修者的自我敘說探究。南華大學 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志明(1996)。台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灣宗教文化工作室出版。
 
鄭志明(2005)。台灣傳統信仰的宗教詮釋。大元書局。頁241-246。
 
鮑家麟(2004)。中國婦女史論級續集、三集。台北:稻鄉。頁51-59。
 
簡瑛瑛(1997)。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文化。
 
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台灣書店出版。
 
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7)。愛情的正常性混亂。Ulrich Beck、Elisabeth Beck-Gernsheim原著。台北:立緒文化。
 
顧瑜君(1996)。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張老師文化出版。頁120。
 
英文部分
 
ClandininD.J. & Connelly, F. M..(1998). 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s. In N. Denzin & Y. Lincoln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Conger, R. D., Rueter, M. A.,&Elder, G. H.(1999). Couple resilience to economic pressu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6(1)
 
Disque, J. G., & Bitter, J. R.(1998). Integrating narrative therapy with Adlerian lifestyl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Jason K. W., Susan S. H., Clyde H.(2004). Big fiv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construct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