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籍
1.陳景堂,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入門與應用,1999,儒林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2.楊世瑩,SPSS統計分析實務,2005,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3.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2007,,知城數位科技出版。
4.達芬波特 (Davenport, Thomas H.),湯姆士.戴文坡(Thomas H. Davenport),羅倫斯.普賽克(Laurence Prusak)著,知識管理 : 企業組織如何有效運用知識,1999,中國生產力出版,台北。
5.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等著,張玉文譯,知識管理,2000,天下遠見出版。
6.楊秉蒼,探索知識管理,2008,詹氏出版,高雄。
7.劉京偉譯,Arthur Andersen 著,「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2000,商周出版。
8.尤克強,知識管理與創新, 2001,天下遠見出版,台北。
9.漢尼卡特、周欣欣編譯,知識管理策略應用, 2000,華彩軟體。
10.杜拉克等著,高翠霜譯,許士軍導讀,「績效評估—哈佛商業評論」,2000,天下文化出版。
11.阿諾.克藍斯朵夫(Arnold Kransdorff)著, 陳美岑譯,組織記憶與知識管理 : 企業保存know-how的方法,2000,商周出版 。
12.辜輝,企業e化知識管理策略,2001,知行文化出版。
13.戴維.克雷恩(David A. Klein)著,孟慶國、田克錄譯,智力資本的策略管理,2000,知書房出版。
14.杜拉克、梭羅、Alan Webber等著,林宜瑄等譯,知識優勢,2003,遠流出版
15.伍忠賢 知識管理-策略與實務,2001,華泰
16.林東清,「知識管理」,智勝文化事業出版,2004,台北。
17.森田松太郎, 高梨智弘著; 吳承芬譯,知識管理的基礎與實例,2000,小知堂出版。
18.邱子恆著,知識管理與知識組織,2006,文華圖書館管理出版。
19.知識管理 : 理論.實務與個案, 2004,新文京開發出版。
20.許史金譯,勤業管理顧問公司著,「知識管理推行實務」,2001,商周出版,台北。
21.馬曉雲,2001,「新經濟的運籌管理—知識管理」,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台北。
二、學位論文
1.吳嘉文,2003,「營建知識管理績效評估模式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2.蘇宏正,2004,「營建知識管理導入模式及流程之研究—以營建知識社群為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蔡采芳, 2003,「顧問業知識管理系統架構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連郁菁,2002,「以智慧資本觀點建構知識管理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以管理顧問業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吳嘉文,2003,「營建知識管理績效評估模式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6.江俊謀,1997,「公共工程執行績效評估制度與考評指標之研究」,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7.張金輝, 2002,「承包商執行專案工程績效評估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8.辛銀松,2004,「PCM 執行統包工程績效之評估」,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李祥豪,2002,「企業知識管理策略與其績效評估企業知識管理策略與其績效評估」,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邱淑華,2002,「工程顧問工作性質,機制與績效」,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1.汪允文,2002,「知識管理應用於營建業-使用企業入口網站之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 ,碩士論文。12.羅玉如,2000,「以知識市場效率性觀點探討組織內部知識創造績效」,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業威徹,2001,「營建工程知識管理系統之建置」,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
14.龔奕如,2002,「知識管理績效衡量與導入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15.呂聯發,2002,「知識管理、組織學習與資訊科技對知識管理績效之關連性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會計學系。
16.黃荐韻,2008,知識管理系統導入台灣土木工程顧問業,碩士論文。
三、會議期刊報章論文.
1.經濟部工業局, 2003,「企業內知識管理績效衡量指標及實例驗證」,經濟部九十二年度產業知識管理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
2.吳怡銘, 2002,「惠普科技—落實知識管理,倍增企業價值」,能力雜誌,中國生產力中心發行,3 月號 p.74~p.80。
3.謝寶煖, 2000,「我讀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 Arthur Andersen 著 劉京偉譯」,期刊。
4.張玉文譯,2000,湯明哲導讀,杜拉克等著,「知識管理—哈佛商業評論」,天下文化出版。
5.何金駒,2004,「知識管理經驗談」,中華大學專題演講簡報資料。
6.陳高山,2004,「如何評量知識管理的績效與報酬」,網路文章,http://www.aheadmaster.com/knowledge/200102-3.htm。
7.Amrit Tiwana , 2000,“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kit : practical techniques forbuild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PTR。
8.劉常勇、李曉彤、李書政,2002,「知識管理策略對知識管理績效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Vol. 5, No. 5,,香港,p.111~p.119。
9.張倩瑜、王明德,「營建智慧資本評價之初步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 64 期。
10.譚大純、汪昭芬,2001,「評估知識績效的八大類指標」,會計研究月刊,185,p.68~p.73。四、西文部分
1.Global 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s (MAKE) Report ExecutiveSummary,2005,http://www.knowledgebusiness.com。
2.David Skyrme Associates,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 AvailableOnline,2000,http://www.skyrme.com/tools/know10.htm。
3.Bukowitz, 1999,W. R. & Williams, R. L.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Fieldbook.London: Prentice Hall。
4.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 2001,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 (KMAT)。
5.Nonaka, I.,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5, No. 1, p.14~p.37。
6.Bontis, N. ,2001,”Assessing Knowledge Assets: A Review of the Models Used to Measure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3(1),p.41~p.60。
7.Bontis, N.,N.C.Dragonetti, K. Jacobsen and G. Roos,1999,“The Knowledge Toolbox: A Review of the Tools Available to Measure and Manage Intangible Resources”,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7(4), P.391-402.。
8.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1992,“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70, No.1,p.71~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