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如真(2002)。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醫院護理人員下背痛預
防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
北。
王文科(1997)教育研究法(四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公司。
王國川(1999)。探討健康信念模式測量理論基礎-以青少年搭機車戴安全帽之研究為例。中原學報,27(2),123-134。王國川(1999)。應用修改後健康信念模式探討青少年無照騎
機車行為之影響研究。社會科學學報,7,117-147。
王嘉蕙(1993)。中西醫門診利用買藥與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呂昌明(1983)。所謂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51,32-34。
呂昌明(1994)。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執行
乳房自我檢查之意圖。衛生教育論文集刊,7,142-152。
吳文忠等(譯)(1997)。運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畫出版有限公司。(Joe D. Willis & Linda Frye Campbell, 1992)
吳秀佳(2007)。大學女生從事運動參與之動機與承諾探討。
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休閒與運動管理碩士
班,台北市。
吳宏蘭(1993)。某教學醫院參加健康檢查者之運動及攝鈉行
為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
究所,台北市。
李守義、周碧瑟、晏涵文(1989)。健康信念模式的回顧與前
瞻。中華衛誌,9(3),123-137。
李金泉(1999)如何精通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版五
刷)。台北市:松崗電腦圖書。
李明亮(2001)。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衛生報導,103,2-6。李卓倫、周碧瑟(1987)。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鹿谷鄉民的肝
癌篩檢行為。公共衛生,14(3),236-250。
李美慧(1995)。某國中學生之吸煙行為與父母健康信念、吸
煙行為、管教努力關切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台
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彩華、方進隆(1998)。十二週體能訓練對婦女健康體能與
血脂肪之影響。體育學報,26,145-152。
李從業(1997)。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台北市中、小學女性老
師乳房自我檢查行為。護理研究,5(4),366-376。
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市。李蘭(1993)。運動行為改變理論。國民體育季刊,22(2),32–38。
邱怡玟(1993)。健康信念、生活型態與中老年人罹患高血壓
之關係:安康社區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邱皓政(2000)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
司。
林旭龍(2000)。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主客
觀評價的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
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耀盛(1990)。慢性病門診病人的疾病控制信念與疾病因應
方式。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
北市。
施文文(2004)。以健康信念模式探究大學院校教師健康狀態
之影響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研
究所,高雄市。
胡文郁、高紀惠(1992)。高血壓患者之知識、健康信念與服
藥遵從行為之相關性研究。護理雜誌,39(4),77-88。
信世傑(2004)。台北市國小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之
關係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
研究所,台北市。
洪光明(1998)。板橋市幼兒未接種麻疹疫苗相關因素之探討。
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台北市。
洪秀吉(1995)。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患之間健康信念與社
會支持對自我照顧與糖尿病控 制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台北市。
姜逸群、黃雅文(1992)。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台北市:文
景出版社。
姜逸群、呂槃、江永盛及黃雅文等(1988)。民眾的健康意識
及中老年病之預防健康行為調查。衛生教育雜誌,9,
67-81。
柯懿嬖(1996)。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某工作場所員工之大腸直
腸糞便篩檢行為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高毓秀(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實驗研究-跨
理論模式之應用。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游育苓(1998)。健康信念模式探討某高職吸菸學生之戒菸意
向。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台北市。
張芸芳(2004)。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大學生避孕行為及其相關
因素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
育研究所,台北市。
許哲彰(1999)。國小教師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行為之預測及
影響因素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
學研究所,桃園縣。
郭素娥、官蔚菁(2001)。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慢性阻塞性肺
部疾病患者運動實施之相關因素。長庚護理,12(2),
112-122。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
發表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張彩秀(1995)。中老年人運動型態、體適能及健康狀況之研
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陽明醫學院,台北市。
陳秀屏(1994)。五專學生預防愛滋病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
陳秀惠(1999)。由運動參與動機與運動發展觀點看「中小學
生體適能護照」活動。學校體育,53,4-7。
陳滋茨(1992)。台北市國中女教師骨質疏鬆症預防行為之探
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
莊博雯(2006)。國小肥胖學童體重控制行為意向與健康信念
自我效能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
育研究所,屏東縣。
張瓊丹(2002)。太極拳訓練對改善老年高血壓個案之健康信
念、健康狀況與運動行為之成效。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
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素雲(2004)。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台灣地區影響老年人
利用健保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之相關因素研究。未發表碩士
論文,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台中市。
黃淑貞,徐美苓(2000)。大台北地區愛滋病媒體宣導與民眾
知識、信念與預防行為意向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3,
143-164。
黃淑貞、姚元青(1999)。大學生的健康信念、飲食相關自我
效能與飲食行為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4(1/2),43-53。
黃雅文、姜逸群、藍中孚、方進隆、劉貴雲(1991)。中老人
健康行為之探討。公共衛生,18(2),133-147。
黃惠鈴(2000)。你會是過勞死一族嗎?康健,16,144-153。
葉季森、周碧瑟(1987)。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桃園縣婦女的
抹片檢查行為。衛生教育雜誌,8,58-77。
鄭心嫻、謝麗華、陳金發、謝明哲(1995)。台北高雄兩市國
小高年級學童飲食與體位調查。中華營誌,20,93-104。
蔡如冰(1987)。衛生教育對於高血壓病人遵行醫囑行為效果
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
究所,台北市。
蔡玲珠(1996)。騎乘機車戴安全帽行為意向相關研究探討。
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
北市。
蔡慈儀(1995)。健康信念模式與乳癌篩檢行為。長庚護理,6(1),15-20。
劉立宇(1995)。運動對改善慢性疾病的效果。國民體育季刊,24(4),99-103。
盧俊宏(1997)。從事體適能運動所帶來的106種利益。台灣省
學校體育,8(5),17-22。
謝丞韋(1997)。身體活動量自我評估法之效度研究。未發表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蕭雅竹(1994)。衛生教育介入對高血壓個案知識、健康信念、
遵從行為影響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護
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蘇怡菁(2005)。不同背景因素及運動階段之國小學童家長其
運動健康信念及運動社會支持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蘇振鑫(1999)。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運
動健康信念模式探討中老年人的運動行為。未發表碩士論
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藍辰聿(1998):台北市某國小學童中重度體能活動及其影響
因素的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
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英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5). ACSM’s guideline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5th ed.).Media,PA:
Williams & Wilkins.
Becker, M. H., & Maiman,B.A. (1975) Soci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complianec with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recomme-ndations. Medical Care,13(1), 10-24.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ecker, M. H , Haefner , D. P., Kirscht , J. P.,Maiman, L. A., &
Rosenstock, I. M. (1977). Sele cted psychological models
and correlates of individual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 Medical
Care, 15, 27-47.
Casperson,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100(2), 126-131.
Dishman, R.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Behavior Therapy, 22, 345-378.
Dietz,W.H. (1998). Health consequence of obesity in youth:
Childhood predictor of adult disease.Pediatrics,101,
518-525.
Fox, K. R., & Corbin, C. B. (1987).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Psychology , 11, 408-430.
Ford , E. S. (1991)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in lower and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popul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33(12), 1246-1255.
Joe D. Willis and Linda Frye Campbell (1992). Exercise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King, A. C., Blair, S. N., Bild, D. E., Dishman, R., Dubbert, P.
M.,Marcus, B. M., Oldridge, N. B., Paffenbarger, R. S.,
Poewll,K. E., &Yeager, K. K.(1992).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terventions in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4(supp.), s221-s236.
Lindsay-Reid, E., & Osborn, R. W.(1980). Readiness foe
exercise adoption.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14, 139-146.
Mondin, G. W., Morgan, W. P., & Piering, P. N.(1996).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 of exercise deprivation in
habitual exercis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8(9), 1199-1203.
Motoyama, M., Sunami. Y., Kinoshita. F., Kiyonaga. A., Tanaka.
H., Shindo.M., Irie.T., Urata. H., Sasaki. J.,& Arakawa,
K.(1998). Blood pressurelowering effectof low intensity
aerobic training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Medicine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0(6), 818-823.
Nash, M. S. (1994). Exercise and immunolog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26(2), 125-127
Naylor, P, J.,Simmonds, G.,Riddoch, C., Velleman, G., & Turton,
P. (1999).Comparison of stage-matched and unmatched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exercise behaviour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4(6),653-666.
Paffenbarger, R. S., Hyde, R. T., Wing, A. L., Lee, I. M., Jung, D.
L., & Kampert, J.B. (1993). The association of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other lifestyle characteristics with
mortality among m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328, 538–545.
Rosenstock, I. M. (1974).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 2(4), 328-335.
Rosenstock, I. M., Radius, S. M.(1982). Parental and child
health 113 beliefs and behavior.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9, 60-77.
Rosenstock, I. M., Strecher, V. J., & Becker, M. H. (1988).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15(2), 175-183.
Rober, N.& Rod, D. (1992).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 position
statement.Physician and Sport Medicine, 20 (10), 179-180.
Ransdell,L. B.,& McMillen,B. (1997). Uses and limita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aries. Health
Education ,28(3),182-185.
Slenker, S. E., Price, J. H., Roberts, S. M., & Jurs, S. G.
(1984).Joggers versus nonexercisers. An analysis of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jogging.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5, 371-378.
Sharpe, P. A., & Connell, C. M.(1992). Exercise beliefs and
behaviors among older employees:A health promotion trail.
The Gerontologist, 32, 44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