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8 04: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立廷
研究生(外文):Lea-tin Jau
論文名稱:學校志工組織運作個案研究-以高雄縣某國民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the Organizational and Operational Process of School Volunteer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Kaohsiung County
指導教授:林官蓓林官蓓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學校志工參與動機成功關鍵因
外文關鍵詞:school volunteersparticipation motivationcrucial success fact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1
  • 點閱點閱:8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志工組織運作與管理,以參與服務學校志工與負責志工業務行政之老師、主任為研究對象。從志工參與動機與服務過程中之內在需求,瞭解志工組織運作之困境,並進一步尋求組織運作之成功因素,加強志工服務績效,以提升服務品質,期能提供國民小學推動志工管理之參考。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式,透過深入訪談、參與觀察與文件分析的方式,瞭解志工組織成員、參與學校志工行政人員與受志工服務之班級導師等於工作中之真實生活經驗,加以分析、歸納,並作成如下之結論:
一、學校志工成員主要來自於家長志工,其中以女性志工占絕對多數,男性志工比例相對稀少。
二、學校志工組別以交通導護組志工人數最多,其中交通導護阿嬤志工比例偏高,呈現高齡化現象。
三、家長志工主要參與動機是基於關心子女教育,與非家長志工參與動機出發點不同。
四、平時默默行善的學校志工,有著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不息的內在需求。
五、學校設置一個溫馨志工中心,可以提供志工情感與經驗交流之處所,是多數志工共同的期待。
六、透過專業、專責人員之管理,可以提昇組織制度化運作,促進志工組織之運作與發展。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於學校、志工學校、未來研究也提出建議
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volunte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 school’s volunteers, and teachers and directors in school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administrating the matters of volunteers. Here it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y have fac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ir motivations and their possible internal needs. Furthermore, it explicates some success factors for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in hope of providing and promoting better quality services, for the references of those who are organizing similar volunteer activiti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data is collected throughout case studies, interviews,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nalyses, with a view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member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s in real life.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school voluteers are maily from parents. And female voluntters are more than male volunteers.
Second, most of the shool voluteers participate in the group of directing traffic. And the members of this group are maily elerly women.
Third, the motivation of parent volunteers is because they care about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motivation of ordinary volunteers.
Fourth, one has to notice the loud existence of volunteers’ intrinsic needs either for a better community, e.g. a more efficient school, or for a recognition of their deeds in school.
Fifth, most of the school volunteers wish that the school can provide a warm place for them to exchange opinions and feelings.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t can promote the operation of insistutionzing the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volunteers’s system.
The researcher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school volunteers, the schools, and for the tufure research
目 次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 III
目次.........................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校志工組織探討.............9
第二節 學校志工組織之實施與困境 .......38
第三節 學校志工組織運作成功關鍵因素探討...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7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7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77
第四節 資料來源與蒐集.............79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82
第六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85
第七節 研究倫理................87
第八節 研究者角色...............89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 91
第一節 學校志工參與動機分析...........91
第二節 學校志工組織運作困境分析... ....105
第三節 學校志工組織運作成功因素討論....12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43
第一節 結論....................143
第二節 建議. .................146
第三節 省思 ..................151
參考書目.................... 153
一、中文部份............... ....153
二、英文部分............... ....160
附 錄.................... 162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62
附錄二 訪談大綱...............163
附錄三 訪談名單................165






表 次
表 2-1國內學校志工的發展....................21
表 2-2志願服務參與動機表....................39
表 2-3 志願服務動機光譜表....................41
表 2-4家長志工和老師對志願服務項目的看法........47
表 2-5成功關鍵因素之特性...................68
表 2-6志工組織運作成功因素 .................. 72
表 2-7國內國民小學志工相關研究摘要表........ .....75
表 3-1志工組別彙整表.......................90
表 3-2資料編碼方式表.......................98
















圖 次
圖 3-1 研究流程圖............. .....9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王明玲(2003)。學校志工領導行為影響志工組織發展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志工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貴瑛(2000)。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個案研究一以學校義工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與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朱美珍(2004)。服務學習現況調查。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江明修(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
何永福、楊國安(1993)。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利百芳(2004)。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秋莉(l995)。國民中學義工協調者角色期望與角色踐行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
吳若權(2003)。創造自己的價值。台北:方智。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研究 。台北:高等教育。
吳淑鈺 (2000)。太閣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SYS5636015。
吳尊賢(1999)。吳尊賢回憶錄:一位慈善企業家的成功哲學。台北:遠流。
呂朝賢、鄭清霞(2006)。民眾參與志願服務及其投入時間的影響因素。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3,l2l-163。
宋維煌 (l993)。推行義工制度之我見。社教資料雜誌,184 ,5-7。
李世賢(2006)。學校義工組織網絡資源運用之個案研究 一以台南縣一所國小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進霖(2004)。國民小學義工組織之個案研究 - 以屏東縣某國民小學為例 。國立台東師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杜宜玲(2006)。學校志工人員培訓與管理運作之研究一以臺北縣彭福國民小學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孟德芸(1988)。企業成功關鍵要素之研究以個人電腦產業為實證。國立中興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世清(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導護義工工作滿意度與生活品質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明地 楊振昇 江芳盛譯(2001)。教育組織行為。台北:揚智。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3。高雄:麗文。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0)。教育組織行為。台北:揚智。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志工及管理者。台北:五南。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台北:行政 院研考會。
林聯章(2002)。快樂志工就是我。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邱明崇(2006)。學校志工的參與動機與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臺南縣國小為例。國立台南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施教裕(2002)。志願服務發展趨勢。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一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翁郁秀(2005)。學校社會工作的實施模式與角色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12,16-25。
馬慧君(1998)。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一以埔里鎮五個團體的志工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卷1期,l57-192頁。
張明輝(2002)。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與管理的應用。教師天地,120,28-36。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台北:學富。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東華。
張英陣(1997)。激勵措施與志願服務的持續。社區發展季刊,78,54-64。
張菁芬(2003)。九十一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現況調查。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張菁芬(2003)。九十一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現況調查。台北:青輔會。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張慶勳(2005)。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心理。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莊世潔(2005)。私立托兒所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安琪(2004)。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定銘(2005)。非營利組織志工發展之析探 。T&D飛訊,36,1-19。
陳金貴(1997)。人力規劃與志工運用。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頁187-205。
陳金貴(2002)。志願服務內涵。志願服務基本教材,27-44。台北:內政部。
陳金貴(2003)。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談志工管理。載於2002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145-158。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陳政智(1999)。非營利組織中志願工作者之管理: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社區發展季刊,85,117-127。
陳秋蓉 (2001)。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義務工作的動機和滿意度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泰元 (2003)。國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決定性因素。南華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清溪(1994)。義工制度在校園。師友,330,37-39。
傅蜀冀(2004)。非營利事業組織志工人力運用。檢索日期:2008年02月05日,http://animal.coa.gov.tw/resources/pdf/94/report_011.pdf。
曾士雄(2001)。學校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金美(2002)。國民小學教職員對學校組織再造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曾華源(2001)。設置地方志工中心可行性之研究 。台北:青輔會。
曾華源(2005)。志願團隊的永續發展經營管理。內政部全球志願服務資訊網。檢索日期2007年12月6日,取自http://vol. moi. Gov.tw/Scholar Article_1. aspx?NO=19CLinckNO=1。
曾華源、郭靜晃 (2001)。設置地方志工中心可行性之研究。台北:青輔會。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 。臺北:揚智。
曾賢男(2004)。國民小學志工教育訓練需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明慧(l986)。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張老師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春長(1985)。志願工作者機構認同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楊火順(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義工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現況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和滿(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趙善如(2002)。從平衡觀點探討老年妻子照顧者的生活適應現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THU0020l008。
劉建彬(2003)。國民小學學校義工工作滿意度及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三民。
潘中道(1997)。志願服務人力的組織與運作。社區發展季刊,78,48-53。
鄭明宗(2006)。教育經營研究新取向-學校組織變革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研究。檢索日期:2008年01月6日,取自Word Wide Web:http://web.nutn.edu.tw/gac760/New00/file/2006.12.09
鄭彩鳳(2003)。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鄭錫鍇(2002)。社會資本與政府改造。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檢索日期:2008年01月6日,取自Word Wide Web: httm:/ 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R-091-024.htm/。
鄭錫鍇(2003)。志工之領導議題。志工管理,23-46,江明修主編,台北:智勝。
鄧嘉玲譯(1998)。杜拉克看亞洲。台北:天下 。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蕭翠惠(2007)。志工在國民小學的重要性。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7期。檢索日期:2008年02月05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7/67-51.htm。
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賴兩陽(2005)。我國志願服務法的立法過程。社區發展季刊,75,26-31。
戴慧明(2004)。行政機關公文電子交換關鍵成功因素與效益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智芳(2004)。兒童文教事業連鎖加盟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前進大陸策略與根留台灣策略之比較。私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謝儒賢(2005)。志工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規劃與定位。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頁91-112,台北市:青輔會。
謝儒賢(2006)。NPO志工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規劃與定位(上)。志工期刊,25,12-18。
顏憲文(2005)。國民小學學校志工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魏希聖(2006)。志工督導。志工期刊,27。
魏希聖譯(2001)。志工招募手冊,台北:張老師。
蘇瑞琴譯(1998)。志工領導。臺北:稻田。


























二、英文部分
Aaker, D. A.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Aaker, D. A.(1984)A primer o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ISR Working Paper(No. 69), SSM/MIT, June.
Bogdan, R.C.& Biklen,S.K.(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ll instructive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Boston : ALLyn and Bacon.
Fischer, L. R.& Schaffer, K. B. C.(1993). Older volunteers-A guide to research and practice,California::Sage.
Gilley, J. W.(2000). Understanding and building capacity for change: A key to school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9, (2),109-19.
Hill, C. P. (198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mal volunteer programs in educationa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tah University.
Hofer, C. W., & Schendle, D (1978). Strategy formulation: Analytical concept. St.Paul : West Pub. Co.
Hanvey, C. & Philpot. T.(1996)Sweet charity: The role and workings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N.Y.:Routledge
LeCompte,M. D.,Preissle,J.,&Tesch,R.(1993).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ed.). NY: Academic Press.
Maslow, A. H. (1943).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Rapp,C.A. & Poertner,J.(1992〉.Social administration:A clinet-cen-tered approatch.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Smiths P.C.& Kendall, L. M. (1969)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Rand McNally.
William, D. L.& Chavkin, N. F. (1989). Essentialelements of strong parent involvement.programs.Educational Leadership,47(2),18-20.
Weinbach, R. W. (1998). The social worker as manager: A practical guide to succes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