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瑞賢(2002)。個人學習層次、學習滿意度與訓練移轉關係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台南縣政府教育處(2001)。技藝教育改革方案。2009年06月16日,取自http://weber.tn.edu.tw/edu01/word/901217.doc
江明熹(2007)。國中學生對家政教育課程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吳文憲、陳清誥、黃進和、葛慶柏(1999,5月)。參加台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中途退出原因之研究。載於崑山技術學院主辦之「第十四屆全國技術與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53-161),台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輝(2001)。台北市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新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濤石文化。
吳婉如(1991)。臺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慶泰(2002)。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李蘭芬(2005)。高職美容科輪調式建教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周春美、沈健華(1995,3月)。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辦之「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39-48),台北。
周虹君(2003)。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林宏長(1993)。企研所專業教育之服務滿意度衡量-公私立大學研究生之觀點。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林志忠(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對生涯發展教育學習成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秀燕(1996)。國民中學技藝教育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職業決策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清山、張景媛(1993)。國中生後設認知、動機信念與數學解題策略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53-74。林裕山(2007)。我國生涯發展政策設計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邱秀坊(2005)。老人社會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
洪瑞振(1996)。國民中學「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課程內涵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范淑媚(2006)。高雄縣社區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孫雯洳(2006)。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課程接受度與生涯發展認知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高紹成(1996)。高雄縣國中學生職業成熟度與其相關因素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涂金堂(1995)。國小學生後設認知、數學焦慮與數學解題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 介(2003)。分析臺灣區高中舞蹈班學生對專業課程之學習滿意度。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志偉(2005)。台北縣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張新仁、邱上真、楊宗仁(1992)。國中地理學習之後設認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1-0301-H-017-001)。教育部(2000,5月)。技職教育白皮書。2008年10月25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_list.asp
梁涵涴(2003)。國中技藝班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梁瑞安(1996)。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李綢(1983)。大專男女生自我統整程度與職業選擇、學習滿意度及父母養育方式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6,89-98。陳李綢(1994)。學如何學策略訓練與社會工作經驗對大學生概念建構、V字捷思歷程、後設認知與學習表現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7,81-103。陳昆仁(2001)。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環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淑衿(2003)。綜合高中學生對美容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紫婕(2006)。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態度、道德觀念與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瑞和(1995)。屏東縣排灣族國中應屆畢業生接受技職教育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碩琳(2003)。目標導向、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高雄學習指導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曾煥琦(2005)。南部地區國中學生對生涯發展教育課程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黃明玉(2004)。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班級學習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楊宗仁(1991)。國中生地理科學習之研究-後設認知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蓋浙生(1979)。教育經濟學研究。台北:教育部。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蔡明砡(1991)。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長青學苑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培村(1994)。從生涯發展論終身教育的推展,教育改革,349-376。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鄭 田(1995)。交通部電信訓練所學員覺察之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鄭友超、張添洲(1993,3月)。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載於屏東科技大學主辦之「第八屆全國技術與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9-18),屏東。
蕭安成(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謝忠保(1995)。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參加技藝教育班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謝惠卿(2002)。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蘇鈺婷(200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二、西文部分
Alperin , D. E. (1998). Factors related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child welfare field placement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4(1), 43-54.
Behuniak, P., & Gable, R. (1982). Sex differences in satisfaction with college and attitude about future employment for five college maj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3(1) ,11-17.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257581 )
Biner, P. M . & And Others (1994). Factors underlying distance learner satisfaction with televised college-level courses.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 8(1) , 60-71.
Brown, A. L. (1980). 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reading. In R. J. Spiro, B. C. Bruce, & W.F. Brewer (Eds.), Theoretical Issu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Hillsdale, NJ : Erlbaum.
Brown, A. L. (1987).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65-116). Hillsdale, NJ : Lawrence Erlbaum.
Chadwick, K. & Ward, J. (1987).Determinant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education :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62(3), 236-246.
Cross, D. R., & Paris, S. G. (1988).Developmental and instructional analyses of children’s metacognition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0, 131-142.
Domer, D. E., Carswell, J. W., & Spreckelmeyer, K. F. (1983).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2600 )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on aspects of problem-solving. In L. B. Resn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pp. 231-235). Hillsdale, NJ:Erlbaum.
Flavell, J. H.(1981). Cognition monitoring. In W.P. Dickson(Ed.),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Y. : Acadmic.
Fujita-Starck, P. J. & Thompson, J. A. (1994).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noncredit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730646)
Liegler, R. M. (1997). Predict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s : Testing a causal model. 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 36(8), 357-364.
Mangano, J. A., & Corrado, T . J . (1979) . Adult students’ satisfaction at six two-year colleg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0563)
Martin, Charles L.(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Physical Educator, 45(4), 196-209.
Maslow, A. H.(1972).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Harper and Row.
McVetta, R. (1981).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 affect ,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 Research extens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03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