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政治」即管理眾人之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朝代的政治興衰,其實皆與「經濟」息息相關。以中國為例,朝代的更替多數來自於人民對統治者的不滿或抗爭,「民以食為天」,古今皆然,不管是從前的君主專制或是現今的民主法治社會,人民生活的安定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正可展現出每個時代的民心向背。 漢代是第一個由平民所建立的王朝,漢高祖劉邦是第一個平民抗爭而即位的皇帝,從即位之初的分封功臣,到後來逐步的中央集權,漢代的政治,發展出不同於夏商周秦的政治型態。在漢高祖與後來的惠帝、文帝及景帝四朝的與民休養生息之下,累積了武帝即位之初的雄厚經濟實力,開啟了武帝開疆拓土的契機,也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無可取代的漢文明。
本論文研究漢武帝時期的經濟思想。第一章緒論中,首先論述本論文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於第二章討論漢初的經濟狀況與經濟政策,分節討論漢初的社會經濟狀況(包括高惠時期、文景時期),以及漢初的各家經濟思想(包括陸賈、賈誼及晁錯)。第三章討論漢武帝時期的社會狀況與經濟思想:第一節討論武帝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探討其推行新經濟政策的背景,其中又分段討論漢武帝開疆拓土的耗費(與四夷的關係)、天災的耗費、武帝個人的享用以及當時土地兼併的實況;第二節討論武帝時期的各家經濟思想,包括董仲舒、司馬遷,以及真正在武帝一朝最具影響力的桑弘羊,但因歷來並未將桑弘羊列為思想家,其個人也沒有相關著作傳世,故以後來宣帝時期桓寬為兩次鹽鐵辯論所作記錄《鹽鐵論》一書為討論主題。第四章討論武帝時期的經濟政策,包括鹽鐵酒官營、算緡與告緡令、均輸與平準、幣制的改革、鬻爵等各項措施。第五章討論武帝推行新經濟政策的結果與影響。第一節以鹽鐵大辯論中,賢良文學與御史大夫對政策施行的成效所作意見,來分析各項財政制度的得失;第二節談武帝的經濟政策對後世的影響,包含對武帝一朝以及之後的昭、宣、元、成、哀帝各朝以及新莽王朝的影響。第六章作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