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語堂著作:(依年代先後排列)
林語堂:《語堂文集》(上下冊)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8。
林語堂:《賴柏英》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林語堂著、張振玉譯:《紅牡丹》台北:德華出版社,1980。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林語堂:《愛與諷刺》台南:德華出版社,1980。
林語堂:《林語堂精摘》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林語堂:《金聖嘆之生理學》台南:德華出版社,1980。
林語堂:《有不為齋隨筆》台北:德華出版社,1980。
林語堂著、張振玉譯:《京華煙雲》台北:大漢出版社,1982。
林語堂:《林語堂思想與生活》台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
林語堂:《論孔子的幽默》台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
林語堂:《吾國吾民》台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
林語堂:《論孔子的幽默》台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
林語堂:《無所不談合集》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5。
林語堂:《蘇東坡傳》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
林語堂:《八十自敘》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民國叢書第二編第六十五冊,上海:上海書店,1990。
林語堂:《信仰之旅》台北::道聲出版社,1991。
林語堂:《談人性》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1。
林語堂:《談情說性》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
林語堂:《人生就像一首詩》台北:國際少年村,2001。
二、專論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續修四庫全書》冊1260褚人獲《堅瓠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兆勝:《林語堂的文化情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王兆勝:《生活的藝術家:林語堂》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瓦西列夫(Vasilev,Orlin)著,趙永穆譯:《情愛論》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
正中書局主編:《林語堂先生百年紀念文集》台北:正中書局,1994。
安德烈•莫洛亞(Andre Maurois)著,秦雲、陳曉南譯:《生活之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
朱榮治:《莊子的美學與文學》台北:明文書局,1998。
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桂冠圖書,1993。
佛斯特(E. M. Forster)著, 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73。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余德惠:《中國人的幸福觀》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1987。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1。
林太乙:《林語堂傳》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林太乙編:《讀書的藝術》(語堂文選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
林阿苔、林亞娜:《吾家》台南:德華出版社,1976。
卓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 1993。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台北:三民書局,1971。
周伯乃:《情愛與文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84。
周啟志、羊列容、謝昕:《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台北:文津出版,1992。
洪理夫編:《愛的路上》台北:號角出版社,1988。
施建偉:《林語堂研究論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
施建偉:《幽默大師──林語堂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
施建偉:《走向世界的幽默大師》,台北:武陵出版社,1994。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4。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
張春興:《姻緣路上情理多》台北:桂冠圖書,1995。
張健:《文學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0。
梁建民、沈栖編輯:《林語堂:憂國憂民的幽默大師》台北:海風出版社,1993。
曾昭旭:《永遠的浪漫愛》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1999。
曾昭旭:《性情與文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985。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4。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1995。
莊慧秋等:《中國人的姻緣觀》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1995。
賈文昭、徐召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台北:里仁書局,1984。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
葉慶炳編:《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愛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5。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台北:新地出版社,1988。
錢穆:《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
羅盤:《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龔鵬程、陳信元主編:《林語堂的生活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0。
三、學位論文:(依年代先後排列)
宮以斯帖:《林語堂《京華煙雲》(張譯本)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2年。
胡馨丹:《林語堂長篇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年。
林秀珍:《《京華煙雲》思想與婚戀觀》,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
陳麗娟:《林語堂《京華煙雲》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
吳晏芝:《《京華煙雲》之女性刻畫》,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
黃嘉玲:《煙雲如夢──論《京華煙雲》對《紅樓夢》的接受》,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7年。
周怡伶:《林語堂小說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7年。
顏小紅:《出入中西寫紅妝──論林語堂小說中的女性》,華橋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2007年。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尤愛焜:〈「伊甸園」的追尋與失落──林語堂小說《紅牡丹》解讀〉,《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74∼76。
朱東宇:〈倫理性人物與哲理性主題──論《紅牡丹》的文化精神〉,《求是學刊》第3期(1998年),頁75∼77。
朱東宇:〈論《紅牡丹》〉,《呼蘭師專學報》第4期(1997年),頁26∼31。
朱紅著、孟悅譯:〈中國當代小說中的「惡婦」形象〉,《女性人》第五期(1991年9月),頁79∼84。
吳毓鳴:〈論「混血兒」紅牡丹的文化審美意蘊〉,《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6年5月),頁121∼125。
吳禮權:〈看文人妙語生花,讓生命得到舒暢──評沈謙《林語堂與蕭伯納》〉,《中國語文》第508期(1999年10月),頁79∼84。李承貴:〈「貞節」觀念的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孔孟學報》第75期(1998年3月),頁187∼202。李栩鈺:〈科技心、文藝情──發明中文打字機的幽默大師林語堂〉,《國文天地》第17卷第7期(2001年12月),頁64∼69。沈謙:〈從金聖嘆到林語堂──評來臺後二十四快事〉,《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8期(1997年12月),頁580∼594。周仁政:〈論林語堂的自由個人主義文化觀〉,《中國文化月刊》第236期(1999年11月),頁81∼99。周質平:〈作品應為作者自己的信念服務──論林語堂提倡小品文的精神所在〉,《明報月刊》第29期(1994年12月),頁94∼97。施萍:〈自救與自然:論林語堂小說中的人性觀〉,《中州學刊》第130卷第4期(2002年7月),頁94-99。
孫隆基:〈「母胎化」之精神現象學—現代中國小說中的一些男性樣相〉,《女性人》第五期(1991年9月),頁112∼132。張德林:〈小說敘述視角藝術功能探尋〉,《文藝理論研究》第2期(1988年3月), 頁20-28。
彭映豔:〈一捆矛盾:試論林語堂作品的道家思想〉,《純文學》復刊第27期(2000年7月),頁12∼22。
喻蓉蓉:〈幽默大師林語堂──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傳記文學》第80卷第3期(2002年3月),頁39∼64。楊秋明譯、合山究撰:〈文學大師林語堂在美國的奮鬥記要〉,《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1卷第1期(1994年9月),頁74∼94。
劉慧:〈《紅牡丹》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解讀〉,《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4期(2003年),頁98-99。
蔡登山:〈張愛玲的「林語堂」夢〉,《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44期(2002年8月),頁6∼10。謝泳:〈中國文化中的寡母撫孤現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24期(1994年8月),頁113∼123。謝友祥:〈名妓情結及浪漫愛情的心理補償──林語堂小說《紅牡丹》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6期總168期(2000年),頁34-38。
五、網路資料:
潘瑛:〈血色芳華紅牡丹──對小說《紅牡丹》中的隱喻與象徵的解讀〉,《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第12期(2003年3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01071.htm
林語堂故居網頁http://linyutang.org.tw/lin2.html
林語堂故居網頁http://linyutang.org.tw/li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