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09: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書含
研究生(外文):Su-han Yeh
論文名稱:魏晉個體自覺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elf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us in Wei, Tsin Dynasty
指導教授:鮑國順鮑國順引用關係蔡忠道蔡忠道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Shuen BauJung-Tao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阮籍郭象嵇康王弼內在理路個體自覺覺醒意識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10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之開展乃從余英時與馬小虎於魏晉名士個體自覺之議題談起,前者主張名士個體自覺乃自漢末群體自覺分化而出,從魏晉名士行為中可察覺其心態是「自覺為具有獨立精神之個體,而不與其他個體相同,並處處表現其一己獨特之所在,以期為人所認識」;後者主張名士之行為實則漢末以來國家社會個體之崩解危機,導致名士在逃避機制的心理狀態中,呈顯崇尚《老》、《莊》、理賭名勝、塵尾儀瞻、非毀禮法、酖酒食藥、仕不事事、放浪形骸、避世全身等個體化之假象,實非獨立個體之精神意識的體現。對於二人一支持一反對名士「個體自覺意識」萌現之論述,論者分別就二說進行「辨異」與「綰合」的研究,針對二人從名士行為之研判與藉由西方哲學之理論解讀名士心態提出其中利弊,進而以「道家文化系統」之於名士行為與心態的影響,建構名士內在意識之內涵,主張魏晉時代個體意識之自覺強度,論者從個體自覺之理據推展個體意識之內涵,玄學家運用直覺體悟的認識方法,並結合自身悟智思辨的思維方式,尋求個體師法「天鈞」之均衡狀態觀己觀物,非藉由區別他者以確立主體之存在。再者玄學家融合感性與理性之雙感受,分判「好欲」與「逐欲」之差異,表現個己行為具有抉擇之主動性,最後主體在連結社會系統與轉化文化系統中,體現個體精神隸屬於主體,表現出內在自然的情理意識。「情」是人的自然情性,「理」是人自然情性下的合理理據,內構成名士稱情直往、心靈自足的自覺意識,外構成名士在玄理上的自覺思辨與批判能力,凸顯魏晉時代「個體」的殊異性,而與其他時代迥然有別。
其次,視玄學家及其玄理為一「個體文本」,以王弼、嵇康、阮籍、郭象四位玄學家為驗證樣本,嘗試從玄學思想之內在理路探進,掘現支撐起個體自覺意識強度之玄理,進而說明個體自覺的內涵。
王弼部分,偏屬個己認知能力的思辨自覺。其「以無為本」之本體義,落在人的立場言即是「以無為用」之玄用功能義,王弼在人之認知思維處構設一「理」字,以助人在理性思考的過程有所憑藉以契悟「道體」,揚升人之意識價值。就王弼個人言,表示他正試圖降低訴諸經驗事物而取得智慧的簡單途徑,改運用抽象思辨能力去探索事物背後所隱密的可能原則、本源。就個體立場言,便是認知能力的提升以及意識思辨強度的表現。
再則嵇康與阮籍之玄理乃落實在探討個體之人生境界的問題。嵇康部分,從「心」之概念為論述起點,嵇康透過「推類辨物」的方法,由物至理,由外轉內,探賾索隱言所不能達,而心可通悟可認識萬物的推論過程,指出內在心理感知的流轉歷程,說明個體如何在平粹之心與私體機心中往復,又如何透過養生回復恬淡和樂的自然精神,其中,嵇康主張「心」為個體辨理與修治的內在活動場域,扮演了統攝情、欲、智等諸多形神交會外界後的承擔者,自覺個體意識的主動地位尤重於外界主宰個體的意義,故關於嵇康言說「心」的流轉運化過程,成為認識嵇康個體意識強度的關鍵。論者以「存名繫欲—性命自然」、「抱隱藏情—私體喪質」、「不容似是、不負似非—論心察情」、「相須養和—和心」四層形、神、心關係的建構,說明嵇康對心之流轉的思辨自覺,進而提出嵇康學理中的自覺意識乃傳達出個體對自身內在理路的認識、對自我決斷力的把握,以及在精神境界的追求中是以自我的「和心」為終極依歸。
阮籍部分,從「自然」概念之滑轉,以及後期作品〈達莊論〉、〈大人先生傳〉探討個體文本之反諷精神,阮籍從批判社會中「殉」的迷思及自我精神式的探索去穿透定見與表象,將個體的存在價值,脫離群體的範疇,作一純化的處理,轉從自我意識出發。在這個轉向中,道家的自然、齊物等觀念為主軸,個體自我實現的終極意義,不在群體的分位定義之中,而是在於效法自然無為、逍遙無待的境界,阮籍在這樣的境界中,重新塑造以個體意識自覺為重的處世思想。
郭象部分,從「自生獨化」、「適性稱情」、「眾物有待之逍遙」等概念談起。郭象《莊》注可見其從個體存在的性分出發,對於存在初始的探問,止於物之「塊然自生」,不再無窮盡的預設一生命本質的「無」,顯見郭象乃自覺地將人的生命意義與現實目標回歸於個己,由個己立身之社會出發探問存在的價值,其覺醒意識無疑是為個體定位於現實存在中提出一新的視角,聚焦於眾物自身的屬性與才能的展現,揭示人之精神逍遙乃隸屬於主體本身,非遙寄外在的他物或他人,儘管郭象將人先天的個性與後天的際遇與努力混為一說,但他顯然意識到無論是先天的自然之素或者外物的陶冶,個體當衡量是否合乎內在性分為優先,對於魏晉個體自覺的意識無疑是提供了更為強烈的主體精神自由之廣度。
最終,總合上述四位「個體文本」,以「個體思辨之自覺」、「個體玄理之自覺」、「個體境界之自覺」綰合之,對於主體意識之發展與提升乃在於個己認知能力之提升、個體精神的抉斷之把握、由個體出發對現實之批判、個體存在之客觀必然、現實狀態之自由說明魏晉個體自覺意識之強度。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之提出與開顯 1
第二節 文獻資料檢討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四節 論文之架構 6
第二章 魏晉「個體自覺」之商榷 7
前言:從商榷魏晉「個體自覺」主題談起 8
第一節 余英時「個體自覺」之論述 7
一、自「群體自覺」分化出「個體自覺」 8
二、正面反動於外的「內心自覺」 9
第二節 馬小虎「個體自覺」之論述 10
一、國家社會個體的逃避機制 10
二、非自律的自我意識 12
第三節 兩種論述之比較及自我意識之內涵 13
一、余、馬兩說之比較 13
(一)就其年代斷限而言 14
(二)就其人物行為而言 15
二、余、馬兩說之利弊 18
三、個體自我的意義建構 19
(一)個體自覺之理據 20
1、觀人之法與禮制反省 20
2、情感延伸—意欲之包容 23
(二)個體意識之內涵 27
1、應世觀物—直覺體悟之天鈞狀態 27
2、觀己稱情—主體實踐之能動性 30
3、文化系統下之內在意識—主體之精神隸屬 32
第四節 小結 35

第三章 魏晉個體自覺意識析論(上) 37
第一節 王弼之自覺意識 38
一、「以無為本」之功能義 39
二、個體心理狀態之提升 42
三、思辨自覺的心理狀態 46
四、小結 48
第二節 嵇康之自覺意識 49
一、形神之中介活動場域—心 50
二、心理感受之流轉歷程 56
(一)存名繫欲—性命自然 56
(二)抱隱藏情—私體機心 57
(三)不容似是、不負似非—論心察情 59
(四)形神養和—返歸和心 60
三、嵇康的覺醒意識 62
(一)個體內在認知的理性途徑 62
(二)自我之抉擇 64
(三)個體和心境界 66
四、小結 68
第四章 魏晉個體自覺意識析論(下) 70
第一節 阮籍之自覺意識 70
一、自然觀念的滑轉 71
二、立基於現實的自我意識 73
(一)〈達莊論〉中的「等差」概念 73
(二)〈大人傳〉中的反諷精神 77
1、恪守禮法的君子 78
2、抗志顯高的隱士 81
3、無為消極的薪者 83
三、阮籍的覺醒意識 85
(一)社會反諷:「殉」的迷思 86
(二)自我反諷:探索式的精神境界 87
四、小結 88
第二節 郭象之自覺意識 90
一、百姓眾物之逍遙 92
(一)不資於外:自生、自造 92
(二)百姓眾物有待之逍遙 94
二、適性稱情 97
(一)聖人大情、百姓寄情 98
(二)率性、適性 100
三、郭象的覺醒意識 103
(一)個體存在的必然性 103
(二)個體天性的重視 105
(三)主體逍遙的普世性 106
四、小結 107
第五章 結論 109
第一節 永恆性問題的追問 109
第二節 個體文本之自覺意識 111
第三節 本論文不足之處 114

參引書目舉要
參引書目舉要


一、古代典籍(按朝代排列)

〔周〕孔丘等著,〔宋〕朱熹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長安出版社,1990年。
〔周〕莊周著,〔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圖書,1993年。
〔周〕墨翟著,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
〔周〕荀卿著,李滌生集釋:《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漢〕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漢〕范曄:《後漢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
〔漢〕王充著,劉盼遂集解:《論衡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
〔魏〕劉劭著,陳喬楚註譯:《人物志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6年。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魏〕阮籍著,黃節注:《阮步兵詠懷詩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晉〕陳壽:《三國志》,台北:洪氏出版社,1974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58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洪氏出版社,1984年。
〔清〕嚴可均:《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林雲銘評述,〔日〕秦鼎補義,東條保標註:《標註莊子因》,台北:蘭臺出版社,1975年。


二、近人論著(按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葆玹:《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成復旺:《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北京:新華書店,1992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始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
李澤厚:《中國美學史•第二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何啟民:《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何善蒙:《魏晉情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
那薇:《道家的直覺與現代精神》,北京:中華書店,1994年。
辛旗:《阮籍》,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玲珠:《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台北:元山書局,1986年。
林麗真:《王弼》,台北:東大圖書,1988年。
林麗真:《魏晉玄學研究論著目錄》,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5年。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開明書局,199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馬小虎:《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5月。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許抗生等著:《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1989年。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三次修訂本,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陳昌明:《沈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湯一介:《郭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曾春海:《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台北:萬卷樓圖書,2000年。
賀昌群等:《魏晉思想•甲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逯耀東:《勒馬長城》,台北:言心出版社,1977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四冊》,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11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台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
魯迅等:《魏晉思想•甲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魯迅等:《魏晉思想•乙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劉昌元:《文學中的哲學思想》,台北:聯經,2002年。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蔡忠道:《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錢穆:《中國學術史思想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錢穆:《國學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2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三、翻譯著作(按書名筆畫順序排列)

Erving Goffman高夫曼;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D•C Muecke;顏鋃淵、顏元叔譯:《反諷(Irony)》(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3年)。
田汝康選編:《現代西方史學流派文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Richard Rorty理查•羅狄;徐文瑞譯:《偶然、反諷與團結—一個實用主義者的政治想像》,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四、學位論文(按發表時間先後排列)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7年。
黃雅淳:《魏晉士人之悲情意識研究》,高雄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
鄭惠玲:《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彰化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2年。
侯建州:《魏晉「君子」概念研究—以魏初至西晉為研究階段》,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年。

五、研討會論文集(按出刊時間先後排列)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8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1月。
中央研究院主辦:《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研院,2000年。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輯,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11月。

六、期刊論文(按出刊時間先後排列)

戴景賢:〈莊子郭象注參用儒義之分析〉《中山學報》第2期,1985年6月,頁19∼29。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109∼142。
周大興:〈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釋私論〉的道德超越論〉《鵝湖月刊》第17卷第5期,1991年11月,頁29∼35。
戴璉璋:〈嵇康思想中的名裡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9月,頁24∼39。
王葆玹:〈魏晉玄學與情感主義倫理學說〉,《哲學與文化》第22卷11期,1995年11月,頁1034∼1042。
林麗真:〈魏晉人論「情」的幾種面向〉,《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年4月,頁639∼650。
吳冠宏:〈何晏「聖人無情說」試解—兼論關於王弼「聖人有情說」之爭議〉,《台大中文學報》第9期,1997年,頁629~650。
徐公持:〈理極滯其必宣—論兩晉人士的嵇康情結〉,《文學遺產》第4期,1998年,頁36∼45。
戴景賢:〈中國學術概念產生之歷史時刻與其條件〉《臺大歷史學報》,2000年審查通過。
戴景賢:〈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其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頁39∼62。
蔡翔任:〈從魏晉「士」自覺看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中正大學中文所研究生期刊》第4期,2002年12月,頁197∼212。
吳冠宏:〈嵇康〈明膽論〉之明膽關係試探〉《東華漢學》第1期,2003年2月,頁261∼282。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29∼177。
李耀南:〈自生、性分、逍遙—郭象人生哲學試析〉《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2003年9月,頁403∼415。
陳鼓應:〈「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0期,,2004年5月,頁45∼74。
馬良懷:〈論魏晉士人立足於此岸的超越〉《哲學研究》第10期,2004年,頁44∼49。
盧桂珍:〈生命的存在、限制與超越—嵇康學說中有關個體存有狀態之顯題化〉,《台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5年12月,頁192∼234。
盧桂珍:〈嵇康玄理中的思維方式〉《六朝學刊》第2期,2006年6月,頁43∼68。
馬行誼:〈阮籍的群我意識〉《逢甲人文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頁104∼126。
周大興:〈有邪?無邪?—王弼對《老子》之道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頁145∼175。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鑒—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71∼103。
蔡振豐:〈對反或連續:王弼與郭象思想的爭議〉《臺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6年6月,頁83∼114。
盧桂珍:〈王弼、郭象性情論研考〉《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頁95∼134。
戴璉璋:〈玄思與詭辭—魏晉玄學契會先秦道家的關鍵〉《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12月,頁30∼53。
劉苑如主持;羅珮瑄、張淳婷、吳毓純紀錄:〈「游觀與體現:中國文人的身體實踐與自我體現之再思」座談會記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1期,2007年,3月,頁1∼21。

七、網路資料

林明照:〈「理」在郭象玄學體系中的理論意義〉,2007年4月14、15日發表於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三屆儒道國際會議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2008年4月27日取自http://ch.ntnu.edu.tw/conf/%C3Q%AE%CA%ABn%A5_%B4%C2%BD%D7%A4%E5%AA%EC%BDZ/a6.pdf。(無日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109∼142。
2.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109∼142。
3. 周大興:〈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釋私論〉的道德超越論〉《鵝湖月刊》第17卷第5期,1991年11月,頁29∼35。
4. 周大興:〈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釋私論〉的道德超越論〉《鵝湖月刊》第17卷第5期,1991年11月,頁29∼35。
5. 戴璉璋:〈嵇康思想中的名裡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9月,頁24∼39。
6. 戴璉璋:〈嵇康思想中的名裡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9月,頁24∼39。
7. 王葆玹:〈魏晉玄學與情感主義倫理學說〉,《哲學與文化》第22卷11期,1995年11月,頁1034∼1042。
8. 王葆玹:〈魏晉玄學與情感主義倫理學說〉,《哲學與文化》第22卷11期,1995年11月,頁1034∼1042。
9. 戴景賢:〈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其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頁39∼62。
10. 戴景賢:〈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其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頁39∼62。
11. 吳冠宏:〈嵇康〈明膽論〉之明膽關係試探〉《東華漢學》第1期,2003年2月,頁261∼282。
12. 吳冠宏:〈嵇康〈明膽論〉之明膽關係試探〉《東華漢學》第1期,2003年2月,頁261∼282。
13.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29∼177。
14.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29∼177。
15. 陳鼓應:〈「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0期,,2004年5月,頁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