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古代典籍
1.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 何晏:《論語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3. 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世界書局)
4. 鄭玄:《周禮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5. 鄭玄:《儀禮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6. 劉向:《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7. 晏嬰著、孫星衍校:《晏子春秋》(台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
8. 管仲注、房玄齡校:《管子》 (台北:中華出版社,1973年)
9. 荀子著、楊倞注:《荀子》(台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
10. 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11. 孔安國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尚書尚書正義》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12. 何休著:《春秋公羊解詁》(台北:台灣中華出版社,1990年)
13. 左丘明著、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1993年)
14.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版14刷)
15.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2003年)
16. 晏嬰:《晏子春秋》,(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17. 朱熹:《四書集注》(湖南:岳麓書社,2004年)
18. 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漢京文化,1982年)
19.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台北:漢京文化,2004年)
20. 竹添光鴻:《左氏會箋》(台北:新文豐出版,1987年)
21. 左丘明著、韋昭著:《國語》(台北:漢京文化,1983年)
22. 呂不韋:《呂氏春秋》(台北:華正書局,2004年2刷)
23. 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2006年)
24. 子思著、黃以周輯解:《子思子》(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二)近人研究專書與期刊
1. 高明:《禮學新探自序---高明經學論叢》(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8年)
2. 高明:《禮學新探》(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3. 李曰剛等:《三禮研究論集》(台北:黎明出版社,1981年)
4. 陳明:《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現象為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5. 郁元英:《讀禮備忘》(台北:手稿本,1968年)
6. 韓星:《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7. 高明:《禮學新探》(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8. 胡玉縉:《論禮難跋》(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9. 胡玉縉:《禮義答問跋》(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10. 胡玉縉:《禮疑義跋》(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11. 胡玉縉:《禮統跋》(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12. 金德建:《史記「禮固自孔子實其經不具」的解釋 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13. 胡玉縉:《石渠禮論跋》(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14. 高步瀛:《三禮學制鄭義疏》(國學叢編第一卷,1932年)
15. 高明:《三禮鄭氏學發凡序---高明經學論叢》(台北:黎明書局,1978年)
16. 李雲光:《三禮鄭氏學發凡》(台北:嘉興水泥文化基金會,1964年)
17.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9刷)
18. 高明:《春秋時帶禮未成書考---高明文輯》(台北:黎明書局,1978年)
19.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20. 高明:《孔子之論:三禮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書局,1981年)
21. 杜敏:《趙岐、朱熹《孟子》注釋傳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22. 涂豔秋:《荀子禮學研究》(台北:輔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82年)
23. 蔣介民:《中國禮學史芻議》(新東方雜誌第一卷第九期,1940年)
24.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25. 周林根:《中國古代禮教史》(基隆:台灣省立海洋學院,1966年)
26.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台北:允晨文化,2006年)
27. 余英時:《中國古代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28. 楊儒賓、黃俊傑:《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996年)
29.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1993年)
30. 陳詠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31.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32.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3刷)
3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00年)
34.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出版社,1983年)
35. 尤銳:〈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03年)36.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出版社,1992年)
37. 張其淦:《左傳禮說》(台北:力行出版社,1960年)
38. 白墓唐:《左傳中關於禮的史料分析》(台北:台大歷史所論文,1972年)
39. 李啟原:《左傳載語之禮義精神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0年)
40. 劉瑞箏:《左傳禮義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1998年)
41. 陳訓章:《孟子管窺》(影印本) 出版項不詳
42. 《日本漢學研究論文集》(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0年)
43. 賴建誠:《年鑑學派管窺》(台北:左岸文化,2003年)
44. 杜正勝:《編戶齊民》(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45.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46. 季旭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47. 劉師陪:《立廟議》(中國學報第一冊,1916年)
48. 章太炎:《春秋左傳讀》(台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49. 高明:《原禮》(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社,1954年)
50.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4刷)
51.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2003年5刷)
52.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1990年)
53. 楊朝明:《儒家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2年)
54.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55. 陳效鴻:《中國古代禮治主義觀念的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56. 許志剛:《禮對周代貴族的制約情感》(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57. 安樂哲:《禮在儒家哲學中的重要性》(台北: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1988年)
58. 季旭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59.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4刷)
60. 劉澤華:《先秦禮論與君主專制主義》(北京:三聯出版社,1987年)
61. 陳戍國:《先秦禮制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62. 岳洪彬:《全面透視中國酒文化史的經典酒器與文物》 (台北:城邦書局出版社,2003年)
63. 曹淑琴:《青銅器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64. 馬承源:《青銅禮器》(台北:幼獅出版社,1996年)
65. 陳振中:《青銅生產工具與中國奴隸制社會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發行,1992年)
66. 周何:《青銅銘文檢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67. 張敏:《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8. 劉萬航:《青銅器賞析》(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年)
69. 林慶彰編輯:《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70.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2刷)
71.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圖書,2000年)
72.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1977年)
7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出版社,1993年)
74.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75.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釋》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76. 侯外廬著:《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7. 許倬雲著、鄒水杰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78. 錢穆著:《先秦諸子繫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79. 呂伯濤、孟向榮著:《中國古代告狀與判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80. 王貴民著:《商周制度考信》(台北:明文書局,1989年)
81. 杜正勝著:《編戶齊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頁
82. 劉文強:《晉國伯業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83. 趙世超著:《周代國野關係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84. 楊寬著:《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5. 李劍農著:《先秦兩漢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無版次)
86. 林啟屏著:《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
87.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台彎學生書局,1991年)
88. 鮑國順:《儒學研究集》(高雄:復文書局,2002年)
89.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2003年13刷)
90. 張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6年)
9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13刷)
92.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2004年二版)
93. 王大千:《論語關鍵詞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2002年)
94. 顧得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5.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6. 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 王長華:《春秋戰國士人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98.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台北:五南圖書、中華發展基金會,1997年)
99. 趙世超:《周代國野關係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00.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1.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社會普遍意識中「尊君─罪君」文化範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2. 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台北:萬卷樓圖書,2008年)
103. 謝君直:《郭店處簡儒家哲學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2008年)
104. 劉文強:《春秋時代封建制度的解體》(台北:天工書局,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