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2。W. Lawerence Neuman原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方法,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高雄市:麗文。
王方。2001。台灣民眾社會福利態度之初探,東吳社會學報,11,137-162。
白秀雄。1992。社會工作。台北市:三民。
包承恩、王永慈譯。2000。Frederic G. Reamer 原著。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北市:洪葉。
白秀雄。1989。社會福利行政,三民書局, 11月。
朱鎮明。1996。制度、官僚與政策過程:分析政府運作的概念性架構。台北市:紅葉。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應用,出自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
吳瓊恩。1992。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吳瓊恩、陳秋杏、張世杰譯。1993。Michael M. Harmon 原著。公共行政的行動理論。台北市:五南。
李震山。2006。《行政法導論》,臺北:三民,修訂六版二刷,5月。
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2006。《行政法入門》,臺北:元照,三版一刷,1月。
吳庚。2007。《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自刊,增訂十版, 9月。
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2004。《行政法入門》,臺北:元照,二版一刷,5月。
李念祖。2006。《案例憲法Ⅲ(上)─人權保障的內容》,臺北:三民,初版一刷,3月。
吳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自刊,修訂版,9月。
吳庚。200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自刊,增訂八版,10月。
李惠宗。2003。行政程序法要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9 月初版2 刷。
李欽湧。1994。社會政策分析。台北市:巨流。
沙依仁。199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市:五南。
施美玲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台北:五南。
林鍾沂。1991。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台北市:幼獅文化。
林鍾沂、柯義龍、陳志瑋譯。2003。Michael Hill 原著。現代國家的政策過程。
林騰鷂。2002。《行政法總論》,臺北:三民,增訂2 版,10月。
林三欽。2008。《法令變遷、信賴保護與法律溯及適用》,臺北:新學林,一版一刷,2月。
周建卿。1992。中華社會福利法制史。台北市:黎明文化。
林萬億。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市:巨流。
施教裕。2002。系統理論觀點,出自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著:社會工作理論。台北市:洪葉。
胡幼慧。1996 。「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1-285。台北:巨流。
城仲模。1999。《行政法之基礎理論》,臺北:三民,增訂三版,10月。
洪家殷。2001。〈信賴保護與誠信原則〉,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臺北:五南, 8月。
孫健忠。2002。臺灣社會救助制度實施與建構之研究。台北市:時英。
孫健忠。2002b。〈貧窮與社會救助〉,收錄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浩平、蕭羨一譯。2003。Murray J. Horn 原著。公共行政之政治經濟學。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翁岳生。1990。《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十一版。台北:作者自印。
徐震、李明政。2004。社會工作思想與倫理。台北市:松慧。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
與圖書館學》。
陳李綢。1999。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縣:韋伯文化。
黃光國。1993。自我實現與華人社會中的價值變遷,出於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市:桂冠。
陳皎眉。1995。社會心理學,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編著,國立空中大學。
黃曙曜譯。1997。Jong S. Jun 原著。公共行政:設計與問題解決。台北市:五南。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陳清秀。2006。〈依法行政與法律的適用〉,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臺北:元照,三版一刷,10月。
黃守高。1998。《現代行政法之社會任務》,臺北:法務通訊雜誌社,再版7月。
陳敏。2004。《行政法總論》,臺北:神州,第四版,11月。
許宗力。2007。《法與國家權力(二)》,臺北:元照,初版一刷,1月。
陳新民。1990。「公共利益的概念」,收於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台北,作者自版,1月初版。
陳清秀。1998。「行政法的法源」,收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一九九八(上冊)』,台北,翁岳生發行,翰蘆總經銷,初版。
郭振昌。1987。就業安全研究,台北:天龍。
陳秉璋、陳信木。1993。價值社會學。台北市:桂冠。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985。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市:五南。
葛克昌。1996。「社會福利給付與租稅正義」,收錄於國家學與國家法。
楊國樞、余安邦、葉明華。1991。中國人的個人傳統性與現代性:概念與測量,華人心理的本土研究。台北市:桂冠。
楊國樞、余安邦。1994。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市:桂冠。
楊中芳。1993。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出於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市:桂冠。
楊國樞。1993。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出於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市:桂冠。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86。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2001。《行政程序法實用》,第二版,臺北:學林。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2006。《行政程序法實用》,臺北:新學林,三版一刷,10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蕭武桐。1995。行政倫理。台北縣:空中大學。
蕭武桐。2001。公務倫理。台北市:智勝文化。
鍾倫納。1993。 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176。台北:台灣商務。
謝世憲,〈論公法上之比例原則〉,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一)》,臺北:三民,1994 年,頁120-122。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95-221。台北:巨流。
二、期刊
丁貞嘉、王喬涵、陳君婷、陳柯玫、陳彥蓁。2006。「社會不均與社會實踐—健康、教育、就業、所得請領社會救助給付之推力與阻力—以低收入戶之申請為例」,收錄於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王德睦、蔡勇美、陳正峰、王仕圖。1999。老人單身家戶、女性單親家戶與貧窮:嘉義縣低收入戶的貧窮歷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王方。2002。台灣民眾工作福利待遇取得與社會態度之初步探討,2002 台灣社會學年會暨文化研究學會年會「重返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研討會。
王正。2000。保險、救助及津貼:老年經濟安全制度財務體系配合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二十六期。古允文、詹宜璋。1998。台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社會排除觀點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呂朝賢。1999。社會救助問題:政策目的、貧窮的定義與測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何華欽、王德睦、呂朝賢。2003。貧窮測量對貧窮人口組成之影響:預算標準之訂定與模擬,人口學刊。法治斌譯。1989。George A Bermann 著,〈比例原則〉,《憲政時代》,第14 卷第3期,1月。
林美伶、王德睦。2000。貧窮門檻對貧窮率與貧窮人口組成之影響,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林萬億。1997。影響台灣民眾社會福利態度的因素,臺大社會學刊。
洪家殷。2001。〈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五號解釋評析〉,《臺灣本土法學》,第27期,10月。
洪家殷。2001。〈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五號解釋評析〉,《臺灣本土法學》,第27期,10月。
洪惠芬。2002。對依賴者的道德責任:另一種詮釋「福利依賴」的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孫健忠。1999b。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以社會救助為例,臺大社工學刊。
孫健忠。2000。社會救助政策的新思考。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孫健忠。2003。親屬責任與社會救助:扶助或控制,社區發展季刊。陳愛娥。2007。〈平等原則作為立法形塑社會給付體系的界限─兼評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憲政時代》,第32 卷第3 期,1月。Christian Starck,Gesetzgeber und Richter im Sozialstaat,DVBI.1978,S.939。轉引自陳愛娥,「自由-平等-博愛 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臺大法學論叢,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許雅惠。2002。性別、依賴、就業力—臺灣婦女的經濟弱勢與保障,臺大社工學刊。
陳琇惠。2004。<檢討過去 策進未來對歷次社會救助法修正的評析與建議>,台北市:台灣省社會福利學會。
楊孝濚。2001。「積極性社會救助體系之規劃」,收錄於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五期。蔡玫芬。1997。公共選擇途徑對官僚的行為模式分析介紹,公共行政學報。
廖元豪。2000。〈論我國憲法上之「行政保留」〉,《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2 卷第1 期,2月。
蔡茂寅。1998。〈比例原則在授益行政領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35期,3月。
鄭麗珍。2000。親屬互助原則與社會救助審查—以女性單親家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鄭麗珍。2001。財產形成與社會救助的政策對話,社區發展季刊。鍾秉正。2001。「論社會法之生存權保障功能-以社會救助制度為例」,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五十四期。
三、論文
王淑月。2004。社會救助審查中工作能力人口群界定問題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李惠宗。1988。《從平等權拘束立法之原理論合理差別之基準》,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碩士論文。李元邦。1991。烙痕與社會福利—兼論台灣社會福利烙痕現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呂朝賢。1998。台灣的貧窮問題:理論的定位、檢證與政策,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李建良。1986。從公法學之觀點論公益之概念與原則,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俊廷。1997。社會福利行政之裁量統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俊廷。1998。社會福利行政之裁量統制-以受给權保護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家殷。1992。《行政處分之撤銷》,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黃源致。2001。基層民主中村里與社區組織互動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陳怡婷。2007。《從制度性排除探討社會救助法中的親屬責任—以台北市社福中心社工員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曾家祥。2003。雲林縣水林鄉低收入戶社會救助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廖宗侯。2006。社會救助制度中村里幹事的審查行為與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蕭芳華。2001。地方政府教育官僚執行教育政策裁量行為之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羅文家。2003。村里幹事角色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四、政府出版品
李淑容、賴兩陽。2004。家庭面臨貧窮問題困境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林水波。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萬億、李淑容、王永慈。1995。我國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內政部研究報告。
施教裕。1995。臺灣省社會救助法規適用情況之調查研究報告,臺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孫健忠。1999a。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發展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萬育維。1994。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之規劃與整合:社會救助需求初步評估報告,內政部研究報告。
司法院解釋編輯委員會編纂。1987。《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續編(三)》,臺北:司法院秘書處,7月,初版。
司法院解釋編輯委員會編纂。1990。《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續編(四)》,臺北:司法院秘書處,6月,初版。
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纂。1999。《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續編(十二)》,6月,初版。
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纂。2005。《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彙編─釋字第一號至第五八七號解釋─》,臺北:司法院,8月,初版。
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纂。2005《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彙編─釋字第一號至第五八七號解釋─》,臺北:司法院,8月,初版。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2005。《臺北市政府行政程序法訪問輔導成果彙編》,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12月。
內政部。2005。社會救助法,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統計處。2006。內政部統計月報—低收入戶數及人數。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1970。社會救助法,台北市: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1997。社會救助法,台北市: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2000。社會救助法,台北市: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2002。社會救助法,台北市: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2005。社會救助法,台北市: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2008。社會救助法,台北市:內政部編印。
高雄市政府。2008。高雄市低收入戶調查手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編印。
英文部分
Lipsky, M.(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New York: Russel Sage.
Rainwater, Lee(1982).Stigma in Income-Tested Programs. Garfinkel, Irwin(ed.):
Income-Tested Transfer Programs: the Case For and Agains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Ferrell, O. C. & Gresham, Larry G. (1985 )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9 Summer, 87-96
Spicker, P.(1993).Poverty and Social Securit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Johnson, L. C. ( 1994 )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 Approach.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McInnis-Dittrich, K.(1994).Integrating Social Welfare Policy & Social Work
Practice. Belmont: Brooks/Cole.
Drower, S. L.(1996).Social values, professional unity and the South African
Context. Social Work, 41(2), 138-146.
French, S.(1996).The attitudes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towards disabled
people. Gerald Hales(ed.):Beyond Disability : towards an enabling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The Open University.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Chp. 3. (pp.38-58) London: Sage.
Alcock, P.(1997).Understanding Poverty(2nd ed.). H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Ltd.
Jose, B. Ashford, Craig Winston LeCroy and Kathy L. Lortie(1997).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Pacific Grove: Cole Publishing.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Chp. 3. (pp.38-58) London: Sage.
Lipsky, M.(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New York: Russel Sage.
McInnis-Dittrich, K.(1994).Integrating Social Welfare Policy & Social Work
Practice. Belmont: Brooks/Cole.
Rainwater, Lee(1982).Stigma in Income-Tested Programs. Garfinkel, Irwin(ed.):
Income-Tested Transfer Programs: the Case For and Agains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picker, P.(1993).Poverty and Social Securit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