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中文部份
王天濱(1998)。《我國專業性報紙報導地方新聞之研究—以民生報臺中、臺南、高雄版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天濱(2000)。《臺灣地方新聞理論與實務》。台北:三民。
王姝琇(2004)。《新聞專業與商業利益的衝突與妥協:以《自由時報》消費版新聞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呂立翔(2008)。《重建科技社會中科學新聞產製的圖像-以中時、聯合、自由三報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何旭初(2007)。〈市場導向新聞學之思維與運作:《蘋果日報》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1:243-273。何琦瑜(2003年4月15日)。〈台灣報業大戰開打〉,《天下雜誌》,145,144-150。
李先鳳(2007年7月23日)。〈ABC稽核結果:自由時報有費發行量超過72萬份〉,取自大紀元新聞網頁 http://www.epochtimes.com/b5/7/7/23/n1781058.
htm
李金銓(1983)。《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貞怡、李秀珠(2006)。〈台灣媒體競爭市場之報紙內容多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88:135-172。李筱雯(2004)。《好新聞?好生意?台灣報業生產政治的轉變》。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秀麗(2002)。《地方新聞中的地方圖像:台南報紙地方新聞頭版的內容分析》。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滄海(1986)。《台灣的地方新聞》。台北:瑞泰。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淇瀁(1993)。《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聯性研究:以七○年代台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麗雲(2008)。〈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新聞學研究》,95:183-212。周兆良、楊智凱(2005)。〈抓住抓住報紙讀者的心-台灣報紙媒體讀者轉換因素探討〉。取自行政院新聞局2005出版年鑑網頁 http://info.gio.gov.tw/Yearbook/
94/02-04.htm
洪于茹(2005年1月15日)。〈台灣《蘋果日報》競爭潛力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4。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4/44-08.htm
洪雪珍(2003)。《台灣報紙廣告新聞化現象的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施惇怡(1998)。《從報紙副刊的內容看副刊功能的面貌─以解嚴後四家報紙副刊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0。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孫如陵(1974)。〈副刊講座〉。《中國文選》,91:169-184。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
孫曼蘋(2005)。〈蘋果日報對台灣主流報業的衝擊〉,馮建三(編),《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頁244-252。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
馬岳琳(2000)。《解讀報紙消費新聞的產製過程:台灣地區中文報紙消費版的質化研究初探》。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唐復年(2002)。《報社選擇地方新聞之研究:以聯合報縣市焦點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翁秀琪(198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祝基瀅(1973)。《大眾傳播學》。台北:學生。
耿曙(2001)。〈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政大「研究生研究方法」研習營深度訪談法專題〉。取自 http://class.adte.nknu.edu.tw/UploadDocument/
許碧蘚(2004)。《報紙版面視覺化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蘋果日報》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卉穎(2004)。《蘋果日報對聯合報、中國時報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君玫、黃鵬仁譯(1996)。《消費》,台北:巨流。(原書 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張念茲(2006年2月9日)。〈地方記者是個屁?窮鄉僻壤的光與熱〉。取自小記者所見所聞網頁 http://blog.udn.com/nien/172177
張維安(2001)。〈文字模式線上訪談的特質及其限制〉,《資訊社會研究》,1:279-297。張耀仁(2001)。《市場導向新聞學之研究:以台灣無線電視台之晚間娛樂新聞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陸燕玲(2002)。《從「名門正派」到明教教徒?─台灣《壹週刊》新聞工作者的調適與認同》。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世敏(1996)。〈代序—瞭解我們的社區〉,蘇蘅(編),《台灣地方新聞》,頁i-vii。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信元(2008)。〈民國九十六年臺灣出版產業總覽〉。取自行政院新聞局2008出版年鑑網頁 http://info.gio.gov.tw/Yearbook/97/1-1.html
陳儀珊(2003)。《地方記者組織內部溝通媒介運用之研究─以桃竹苗區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原書:星野克美 [1984]. 《記號化社會の消費》。HBJ出版局。)
黃振家(2006)。〈當新聞遇到廣告:新聞廣告化、廣告新聞化現象下的危機〉,《媒體識讀教育月刊》:54,1-5。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馮建三譯(1992年6月)。〈傳播:西方馬克斯主義的盲點〉,《島嶼邊緣》,4:6-33。(原書 Smythe, D. [1977]. Communications blinndspot on western Marx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 Social Theory, 1(3), 1-27.)
彭家發(2003年5月)。〈港式蘋果過台灣是橘是枳?〉,《傳媒透視》,頁5-7。
楊志弘(1992)。《台灣地區報社總編輯的職業角色》。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楊淑芬(1998)。《九○年代副刊運作過程及其權力關係探討》。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楊雅茹(2008)。《誰的藝文版?報紙藝文新聞產製和表現之初探—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褚瑞婷(2006年12月13日)。〈報業優勢不再 熄燈退場路朦朧─論2006年報紙停刊潮〉。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網頁 http://old.npf.
org.tw/PUBLICATION/EC/095/EC-B-095-036.htm
賈寶俊(2006)。〈九十四年報業大事紀〉。取自行政院新聞局2006出版年鑑網頁 http://info.gio.gov.tw/Yearbook/95/02-02.htm
臧國仁(2005)。〈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馮建三(編),《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頁214-221。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巨流。
蕭蘋、吳秀麗、郭峰淵(2003)。〈地方新聞中的地方圖像:台南地區報紙的內容分析〉,《中華傳播學刊》,3:161-193。賴淑惠(2002)。《電視娛樂新聞之產製與表現研究—以台灣電視之晚間新聞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鍾起惠(2000)。〈新聞產製市場理論的檢視:一個公關活動的個案分析〉,《世新學報》,10:285-315。
顏章聖(2003)。《從新聞產製之觀點探討影響台灣電視地方新聞產製之因素》。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文輝(1995)。〈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50:1-13。羅世宏(2006年11月30日)。〈讓報紙有尊嚴的存活〉,《中國時報》,A15版。
蘇蘅(1995)。〈台灣全國發行的報紙如何界定地方新聞—以中時、聯合、台時、民眾的北市北縣新聞為例〉,徐佳士(主持),《台灣傳播問題的生產與消費層面:傳播者、新聞記者》,頁2-4-1-頁2-4-23。台北:政治大學。
蘇蘅(1996)。〈地方新聞解析:談理論及實務研究整合的途徑〉,蘇蘅(編),《台灣地方新聞》,頁39-59。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
蘇蘅(2002)。《競爭時代的報紙:理論與實務》。台北:時英。
蘇蘅(2006)。〈九十四年報業市場概況〉。取自行政院新聞局2006出版年鑑網頁 http://info.gio.gov.tw/Yearbook/95/02-01.htm
蘇蘅、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2000)。〈台灣報紙轉型的問題與挑戰—提供讀者更好的選擇?〉,《新聞學研究》,64:1-32。蘇鑰機(1997)。〈完全市場導向新聞學:《蘋果日報》個案研究〉,《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頁215-232。香港:鑪峰學會。
顧玉珍譯(1995)。〈商品閱聽人與真正的閱聽人〉,《當代》,114:18-31。(原書Meehan, E. [1993]. Commodity audience, actual audience: the blindspot debate. In Wasko, J., Mosco, V., & Pendakur, M.(Eds.). Illuminating the Blindspot: essays honoring Dallas W. Smythe (pp. 378-397). NJ: Ablex.)
顧玉珍(2003)。〈天下沒有白吃的牛排-當報紙變成廣告型錄的那一天〉。取自環境資訊中心網頁 http://e-info.org.tw/special/bnd/2003/bn03112601.htm
二、英文部份
Breed, W.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33: 326-355.
Bantz, C. R., McCorkle, S., & Baade, R. C. (1980). The news factor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7(1): 45-68.
Beam, R. A. (1996). How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influences the marketing orientation of U.S. daily newspaper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3(2): 285-303.
Beam, R. A. (1998). What it means to be a market-oriented newspaper.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9(3): 1-20.
Beam, R. A. (2003). Content differences between daily newspapers with strong and weak market orientation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0(2): 368-385.
Curran, J. (1990). The new revisionism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reappraisal. Europ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135-164.
Denzin, N. K. & Lincoln, Y.S. (2003) Introduction: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S.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pp.1-45). Thousands Oaks, CA: Sage.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Hall, S. et al. (1981).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news: mugging in the media. In Cohen, S., & Young, J. (Eds.) The Manufacture of News: Social Problem, Deviance, and the Mass Media (pp.335-367). Beverly Hills, CA: Sage.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ofland, J. & Lofland, L. H. (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A: Wadsworth.
McCracken, G. (1998). The Long Interview. Newbury Park, CA: Sage.
McManus, J.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Manus, J. H. (1995). A market-based model of news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5(4): 301-338.
Meyer, P. (1987). Ethical Journalism: a guide for students, practitioners, and consumers. New York: Longman.
Picard, R. (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Rubin, H. J. & Rubin, I. S. (2005).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reing data. Thousand Oaks, CA: Sage.
Ryan, B. (1991).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e Produc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a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New York: Longman.
Sigelman, L. (1973). Reporting the new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 132-151.
Turow, J.(1992). Media Systems in Society. New York: Longman.
Underwood, D. & Stamm, K. (1992). Balancing business with journalism: Newsroom policy at 12 west coast newspaper. Journalism Quarterly, 69(2): 3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