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23: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毓窈
研究生(外文):Yu-yao Chang
論文名稱:音樂教學機構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山葉音樂教學系統」及「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比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Management of the Teaching Institution of Music Education : Case of Yamaha and Ju Percussion Systems
指導教授:蔡瑞霖蔡瑞霖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 Ray-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2
中文關鍵詞:山葉音樂教學系統音樂教學機構經營管理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
外文關鍵詞: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arts managementYamaha music education systemJu percussion music education syste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34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究現今音樂教學機構的經營管理,以「山葉音樂教學系統」與「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為例作研究。針對研究問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對音樂教學機構之背景進行探討;其次經由經營者與教師的深度訪談,瞭解音樂教學機構運作之相關問題;最後針對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藉以比較分析家長對教學系統的看法,並歸納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音樂教學機構建構教學方針的參考,也提供其經營模式的方向。本研究經由相關文獻之探討、訪談調查、問卷調查等資料分析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音樂教學機構的教學理念為組織運作的重要方向。
二、音樂教學機構須具備健全之組織編制。
三、音樂教學機構須具備系統性的發展。
四、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個性特質影響孩子的學習結果。
五、「讓孩子具備音樂基礎能力或素養」是家長讓孩子參加音樂教學系統最首要的因素。
六、音樂的學習需要規律的練習與持續的耐力。
七、音樂會可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孩子多參與。
八、家長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九、音樂教學機構未來可扮演文化推廣的角色。
十、宜建立音樂教學機構之評鑑量表與修訂機制。
期待研究結果能提昇兒童學習音樂的成效,豐富和發展兒童音樂潛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的音樂學習經驗,並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樂趣與成就。
This research is intended for studying the management of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s of “Yamaha Music education System” and “Ju Percussion Music education System” were focused for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e author collected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data to study the backgrounds of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s. Then interview were made with institution operator and teacher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volved to the operation of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 Finall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parents of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view and thinking of parents with regards to different teaching system. The findings are analyzed and reduced into conclusion as well as drawn into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 in building their programs and guidelines,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directions of their operation modes.
Went through literature and data researc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1. Dimensioning the teaching belief of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2.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 shall have completed and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3.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 must hav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program.
4. The professional capacity and personality of teacher have great effects on the results of learning of children.
5. “Providing children with fundamental music ability or understanding” is the prime factor for parents to enroll into music teaching system.
6. Music learning requires regular practices and patience.
7. Attending music concert can agitat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hildren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8. The roles played by parents are the key to success.
9.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 can play the role of culture promotion media.
10. It would be recommendable to establish Appraisal scales and revision mechanisms of music teaching institu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our results of research will do certain good in the effect of music learning of children, enrich and develop potential of children in music. Offer children with a happy music learning experience will allow them to gain much more happiness and achievement.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2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14  

第二章 音樂教學機構之背景
第一節 音樂教育理論………………………………………………………17
第二節 山葉音樂教學系統與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在台灣的經營理念
與實際………………………………………………………………25
第三節 山葉音樂教學系統與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在台灣的經營成效
與省思………………………………………………………………37

第三章 音樂教學機構之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問卷設計………………………………………………41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53

第四章 音樂教學機構之訪談結果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 音樂教學機構經營者訪談資料分析………………………………58
第二節 音樂教學機構教師訪談資料分析…………………………………73
第三節 音樂教學機構學生家長問卷結果資料分析………………………95

第五章 音樂教學機構經營類型之總體分析
第一節 研究結論……………………………………………………………136
第二節 研究建議……………………………………………………………140

參考文獻………………………………………………………………………… 142
附錄……………………………………………………………………………… 146
附錄(一)「山葉音樂教學系統」經營者訪談大綱
附錄(二)「山葉音樂教學系統」經營者訪談稿
附錄(三)「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經營者訪談大綱
附錄(四)「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經營者訪談稿
附錄(五)「山葉音樂教學系統」教師訪談大綱
附錄(六)「山葉音樂教學系統」教師訪談稿
附錄(七)「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教師訪談大綱
附錄(八)「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教師訪談稿
附錄(九)「山葉音樂教學系統」家長問卷
附錄(十)「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家長問卷
附錄(十一)音樂教學機構總體經營評鑑量表之參考
一、學位論文(依年份排序)
楊世華(1993)。奧福(Orff)與高大宜(Kodaly)教學法於音樂行為與創造行為比較之研究--二個小團體之觀察。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陳慧珍(1997)。現階段台灣地區「奧福音樂教學」與「山葉音樂教學」實施狀況之比較分析。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仁美(1997)。國小補校教師教學信念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文(2000)。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誠文(2002)。國中科技實習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愛理(2002)。坊間兒童音樂班之消費行為探討—以台中市為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朱湘琳(2003)。台灣山葉音樂教育系統教材教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昭瑛(2003)。國中音樂才能班視唱聽寫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玟(2003)。大台北地區家長對其學齡子女才藝班消費決策取向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韻涵(2004)。台灣學校音樂教育之西化與本土化。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雯華(2004)。致凡『啟發誘導篇』音感課程與教學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均帆(2005)。探討朱宗慶打擊樂教學法對兒童音樂教育的幫助。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霈蘭(2006)。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探討朱宗慶打擊樂團隊的多元發展。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柳智文(2007)。博物館導覽志工工作特性、角色扮演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君(2007)。山葉及河合鋼琴檢定即興項目之內涵與教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
楊淑雁(2007)。山葉音樂教室在臺灣之發展。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二、中譯資料(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Fowler, J. F.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Survey Research Method. 《調查研究方法》。台北市:弘智文化。
Gordon, E. E. 1997,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中譯本由莊惠君譯,2000,《幼兒音樂學習原理》。。台北市:心理。
Habermeyer, S. 滕淑芬譯,2001,Good music,brighter children:simple and practical ideas to help transform your child''s life through the power of music.《學音樂,孩子更聰明─音樂教育建構孩子的優勢智慧》。台北市:智庫文化。
Hoffer, C. R. 1993, Intrduction to Music Education. 中譯本由李茂興譯,1997,《音樂教育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Humphreys, Jere T. 王瑞青譯,2007,音樂教育中創造力之重建觀點。美育,158:4-13。
Jorgensen, L. D.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參與觀察法》。台北市:弘智文化。
Landre, Nikki. 謝孟蕊譯,2001,Keys to Successful Music Lessons.《每個孩子都是音樂家-給孩子成功的音樂教育》。台北市:台灣麥克出版。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李政賢譯,2006,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五南。
Wagne, J. 葉公誠譯,1989,聽覺訓練先於視覺訓練—山葉教學法。全音音樂文摘月刊,10(3):51-55。

三、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文科編譯(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克先(1975),「發展心理學新論」,正中書局,台北。
功學社山葉樂器股份有限公司音樂普及部(2006)。YAMAHA音樂教室YMBA研修教材,未出版。
朱宗慶(2001)。談兒童音樂教育。翰林文教雜誌,21:49-54。
朱宗慶,2005,〈最溫暖的手掌心—講師〉,收錄於《創辦人給家長的12封信》。台北市:傑優文化。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李萍娜、許瑛珍、林佳蓉(1998)。台灣地區學齡前幼兒學習音樂狀況調查。嘉南學報,24:194-207。
林幼雄(1988)。孩子幾歲可以學琴─談兒童音樂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國教之友,39:52-55。
神田純子,黃碧蓮譯,1987,山葉音樂教室的教學法。全音音樂文摘月刊,11(9):132-133。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社會研究入門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中學社會科目支援計劃。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台北市:五南。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 (1998)。山葉系統介紹。山葉音樂教室音樂通訊,第2期。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2000)。能力的培養有賴於媽媽的堅持。山葉音樂教室音樂通訊,第12期。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會音樂研究所(2000)。音樂能給孩子什麼--心靈成長不可或缺的音樂教育,未出版。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2001)。音樂並不只是單純的鍵盤樂器演奏。山葉音樂教室音樂通訊,第16期。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2006)。YAMAHA音樂教室招生手冊--21世紀傑出的音樂教室,未出版。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2008)。關於YAMAHA團體班。山葉音樂教室樂刊,6月號。
郭美女(2000)。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
郭靜晃(1995)。從兒童發展觀點來看才藝教育。文訊月刊,76:23-24。
張渝役(1998)。幼兒音樂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陳惠齡(1991)。成長中的小豆芽。台北:奧福。
陳曉雰(2002)。音樂教學法另一篇:戈登音樂學習理論。國教新知,49(2):23-30。
陳藍谷(1999)。和孩子共圓音樂夢。台北市:藝神文化。
陳藝苑 (2004)。奧福教學法對兒童音樂啟發思考之重要性。通識論叢,3:27-45。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法: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書局。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傑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朱宗慶打擊樂團附設學校特輯。蓺類,2月號。
傑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朱宗慶打擊樂團隊年報,未出版。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鄭方靖(1995)。父母角色。父母親月刊,132:34-40。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遠帆(1994)。從哲學及心理學的觀點分析理想的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國教月刊,41:23-34。
劉安琪(2001)。淺談學齡前音樂教育現況。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20:287-296。
蔡瑞霖(1999)。社區美學的理論與實務─從傳統空間美化、城鄉新風貌到社區文化的深層批判。一九九九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建會。
蔡瑞霖(2005)。詩性與理性:美學的兩種態度。台北:五南。
蔡瑞霖(2008)。數位美學與新媒體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義守大學。
蘇郁惠(1998)。藝術教育的新走向—由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之草案談起。國教世紀,183,17-22。
蘇慧文(1997)。兒童發展與兒童音樂教育─從皮亞傑的階段理論看兒童音樂教學之實施。高市文教,59:54-57。

四、外文資料(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Gordon, E. E. (1993). Learning Sequences in Music: Skill, Content, and Patterns. Chicago, IL: GIA.
Isenberg, J. P. & Jalongo, M. R. (1993).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play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New York: Merrill.
McDonald, D. T. & Simons, G. M. (1988). Mu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irth through six.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Patton, M. Q.(1987). How to use qualitative methods in evaluation. Newbur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
Reimer, B.(1970). Aesthetic behaviors in music: Toward an Aesthetic education. MENC, Washington, D.C..
Snyder, S.(1997). Developing musical intelligence: Why and how.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4(3), 165-171.
Wengraf, T.(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

五、網路資料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網站:www.jpg.org.tw/newschool
朱宗慶打擊樂團隊網站:www.jpg.org.tw
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網站:www.yamahakhs.com
問卷調查法摘要(2000)。2008年6月30日,取自:contest.ks.edu.tw/~river/teach/theory/theory1.htm
蘇建州。問卷設計與實作。2008年6月30日,取自:cc.shu.edu.tw/~cte/gallery/r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宗慶(2001)。談兒童音樂教育。翰林文教雜誌,21:49-54。
2. 朱宗慶(2001)。談兒童音樂教育。翰林文教雜誌,21:49-54。
3. 李萍娜、許瑛珍、林佳蓉(1998)。台灣地區學齡前幼兒學習音樂狀況調查。嘉南學報,24:194-207。
4. 李萍娜、許瑛珍、林佳蓉(1998)。台灣地區學齡前幼兒學習音樂狀況調查。嘉南學報,24:194-207。
5. 林幼雄(1988)。孩子幾歲可以學琴─談兒童音樂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國教之友,39:52-55。
6. 林幼雄(1988)。孩子幾歲可以學琴─談兒童音樂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國教之友,39:52-55。
7. 郭靜晃(1995)。從兒童發展觀點來看才藝教育。文訊月刊,76:23-24。
8. 郭靜晃(1995)。從兒童發展觀點來看才藝教育。文訊月刊,76:23-24。
9. 陳曉雰(2002)。音樂教學法另一篇:戈登音樂學習理論。國教新知,49(2):23-30。
10. 陳曉雰(2002)。音樂教學法另一篇:戈登音樂學習理論。國教新知,49(2):23-30。
11. 陳藝苑 (2004)。奧福教學法對兒童音樂啟發思考之重要性。通識論叢,3:27-45。
12. 陳藝苑 (2004)。奧福教學法對兒童音樂啟發思考之重要性。通識論叢,3:27-45。
13. 歐遠帆(1994)。從哲學及心理學的觀點分析理想的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國教月刊,41:23-34。
14. 歐遠帆(1994)。從哲學及心理學的觀點分析理想的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國教月刊,41:23-34。
15. 蘇郁惠(1998)。藝術教育的新走向—由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之草案談起。國教世紀,183,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