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國羽(1996)。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
毛壽龍(2000.)。政治社會學(初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政部(1994 )。殘障者職能評估委員會會議紀錄。
內政部(1994 )。殘障者職能評估(個案管理)作業暫行要點。
台北市政府(1998)。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台北市政府編製。
台灣時報(1996)。「預防勝於早療、杯水車薪功效有限、葉發叢潑冷水、場面尷
尬」。台灣時報記者鄭金朋執筆。
江明修(1998)。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
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
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汪明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汪明生(2007)。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課堂筆記。
司徒達賢(2001)。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丘昌泰(2007)。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台北:智勝文化。
伊甸基金會(2003)。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個別家庭諮詢服務工作手冊。
伊甸基金會(2001)。旗山0-6歲幼兒人口調查經驗分享集暨早期療育成果專刊。
伊甸基金會(2003)。愛礙寶貝轉銜隨身書。高雄縣:伊甸鳳山早療中心。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6)。1996年工作計畫。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7)。1997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8)。1998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9)。1999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0)。2000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1)。2001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2)。2002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3)。2003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4)。2004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5)。2005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6)。2006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7)。2007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8)。2008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汪明生等(1998)。非營利組織引導與推動地區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高雄為例。非
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汪明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汪明生(2007)。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博士班課堂筆記。
吳寧遠、高明瑞(1998)。非營利組織會員對其組織認同結合之研究:以高雄市婦
女服務社團為例。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吳宗憲(2007)。兩岸文教交流事務中非營利組織選擇與政府互動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圖書館。吳淑美(1996)。融合式班級設計之要件。特教新知通訊,4(8),1-2。吳義隆(2008)。高高屏空間結構佈局與高雄城市空間再造策略。2008高高屏區域永續治理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主辦。
李澄權譯(2007)。公共價值計分卡:對Robert Kaplan的`策略性績效測量和非營
利組織管理`的一個回答與一個可供選擇的辦法。由Mark H. Moore所作。(未發表)
李澄權譯(2009)。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兒童和青少年版本(ICF-CY)。伊甸基金會,未出版。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轉引自蔡承璋(2006)。網路社會學通訊期
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林美專、楊玲芳等(2003)。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個別家庭諮詢服務工作手冊。高雄:
伊甸基金會早期療育專業團隊。
林淑玟(2004)。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建立。載於中華民國殘障聯盟主編:特殊教育法修法行動—台灣特殊教育現況與未來展望研討會議實錄(http://www.enable.org.tw/iss/ pdf/5-3.pdf)。台北市: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林宏熾(2003)。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
林麗英(1998)。發展障礙須及早治療。社會福利,134,59-61。紐文英(1998)。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之制定研究。高雄:高雄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高雄市政府(2008)。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條文對照表。
高克孝(2005)。從PAM架構探討高雄市警務機關在職教育訓練變革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黃美涓(1997)。早期療育的重要。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14-20。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轉引自蔡承璋(2006)。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黃秉德(1998)。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理念—臺灣經驗分析。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
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非
營利組織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陳嬿如(2002)。我國早期療育政策過程研究:以倡議團體之角色分析。國立中正
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陳麗琴(2003)。基督教中原大學福音事工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彭如婉(1997)。公民共和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訓育學報,第6輯,頁307-318。曹純瓊、林美專等(2006)。早期療育。台北:華藤。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上):對華人政治優位性傳統的反省。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0期 2004年9月 。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下):對華人政治優位性傳統的反省。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 2004年12月 。
萬育維、莊凰如(1995)。從醫療與福利整合的角度探討我國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療育制度之規劃。社區發展季刊,72,48-61。轉引自蔡承璋(2006)。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張譽騰等譯,(2001)。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Dr.James P. Gelatt。台北:五觀藝術。
甄炳炫(2004)。推動學校本位觀點之融合教育模式: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
建構模式。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楊俊威(2003)。特殊教育中的專業團隊服務,屏師特殊教育,6 期。蔡承璋(2006)。我國早期療育的發展沿革與實施現況。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蕭新煌(2001)。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公司。
鄭真(2006)。非營利組織公共價值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灣省仁愛之家為
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月(1999)。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的配合。特教新知通訊,6(1),1-4。
劉麗娟整理(2008)。公共事務管理與體制分析與發展參考架構之對應。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博士班汪明生教授教學資料,未出版,高雄。
劉博允(2000)。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淑芳(2004)。台灣與美國學前特殊教育之早期療育政策實踐與省思。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4/64-30.htm,上網時間:2009年5月16日。
羅觀翠(2001)。香港的非政府組織:社會角色與未來展望。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
學學部。
服務管理(2006) http://www.lis.ntu.edu.tw/~pnhsieh//courses/servmgt/lecture7.htm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二、英文文獻
Chinese-English Bible(1989). old and new testament.union-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Coleman, J. S.(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ton, J. M.(1998).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PO relationship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7(3):358-382.
Crow, L.(1996). Including all of our lives:Renewing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Inc.Barnes&G.Mercer(Eds.),Exploring the divide:Illness and disabily (pp. 55-73).
Leeds: The Disability Press.
Dripps, R. D.(1915).The Policy of State Aid to Private Chritirs. 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 Chicago:Hildman Printing Co.
Fetter, F.(1901).The Subsidizing of Private Charities. Amer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p.359-385.
Fleisher, A.(1914).State Money and Privately Managed Charities.Survay 33:110-112.
Gidron, B., R. M. Kramer and Salmon.(1992).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llies or sdversaries?In B. Gidron, and L. Salmon(eds.),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Emerging Relationship in Welfare States. Calufornia, San Francusco:Jossey- Bass.
Herzberg, 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NY:World Publishing Co.
Hansmann,H.B., (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1. 89, April. pp210-1.
Kay,A.(2006).”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41(2):160-173.
Kuhnle, S. and P. Selle(1992).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in S. Kuhnle,&P. Selle(eds.),Government and Organizations. UK:Ashgate9989 Publishing Limited Press.58
Kramer, R. M.(1981).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ramer, R. M., H. Lorentzen, S. Pasquinelli, and W. B. Melief(1993). Privatizatio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Government-Third Sector Relationships. New York:Free Press.
Lipsky D. K.,& Gartnar,A.(1996). Inclusion:what it is,What it is not, and why it matters.Exceptional Parent, 24, 36-38.
Manuel Castells著,《千禧年之終結》(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 第三卷),夏鑄九等譯,台北:2001,唐山出版,p71。
Maslow, A.(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 Harper & Row.
Mallory, B. L.(1996). life-cycle transi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2(6), 551-563.
Moore,M.H.(2003). A Rejoinder and an Alternative to “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by Robert Kaplan,The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etto, J. B., & Correa, V. I .(1996). Expanding view on transi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2(6),551-563.
Rothstein, L.F.(1994).Special education Law.(2nd ed)).White Plains, N. J.:Longman.
Salamon, L. M.(1987).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ons.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S.Thomas Foster原著,戴永久譯(2001)。品質管理。台北: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