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宗聖(1997)。模糊層級分析法之應用-以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台南。王國明(1989)行政機關生產力衡量模式之探討。研考月刊,13(4),7。王毓仁(2000)。公部門績效指標的設計與應用。人力發展,82,35-45。王慶堂(1999)。台灣地區公共體育場經營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臺北。
王慶堂(2002)。我國公共體育場營運策略與行動。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內部研究,未出版。
王慶堂(2007)。建置大型運動場館區域整合機制,減少國家資源浪費。2007臺灣體育運動高峰論壇實錄,p132-152。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王韡康(1998)。文教財團法人績效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臺北。方文寶、李建華(1996)。企業績效評估理論與實務。台北:超越企管發行。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遠見。
田文政(1991)。運動場地規劃與管理-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專題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台灣省政府(1996)。台灣省興建現代化大型體育館考察報告書-美日大型體育館介紹與比較。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台灣地區體育場普查及資料庫建立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8)。九十六年運動統計。臺北:作者。
朱文洋(2001)。中小型醫院經營策略與營運績效之探討-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江明修(1995)。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政治學報,25,17-60。江明修、鄭勝分(2002)。非營利管理之協力關係,載於江明修主編,非營利管理(81-124)。臺北:智勝文化。
李田樹、李芳齡(譯)(2004)。啟動革命。台北市:天下遠見。(GrayHamel,2000)
李田樹、吳佩玲、廖建容、張玉文與楊幼蘭(譯)(2006)。管理是什麼。台北市:天下遠見。(Magretta,2002)
吳安妮(1997)。績效評估新趨勢。會計研究月刊,133,11-16。
李宗鴻(2002)。全國大專校院運動場館現況調查與學生使用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系研究所,屏東。吳品清(譯)(2005)。平衡計分卡實戰指南:提昇績的十二堂必修課。臺北:麗勤管理顧問。(Nils-GoranOlve,JanRoy,MagnusWetter)
吳清山、林天祐(2002)。德懷術。教育研究月刊,92,127。
吳政崎(1996)。現代化綜合體育館設施維護管理實務之探討-以國立體育學院綜合體育館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1),1-19。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5。吳萬益、林清河(2000)。企業研究方法。臺北,華泰。
李書行(1995)。務實創新的策略性績效評估。會計研究月刊,113,15-23。
牟鍾福(2002)。台灣地區民眾運動休閒設施需求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餘佩珊(譯)(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臺北:遠流。(Peter F. Drucker,1990)
宋維煌(1993)。公立體育場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2(1),65-75。
何曉瑛(2000)。台灣地區公立棒球場委託民間企業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以台南市立棒球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官文炎(1992)。論體育場的組織功能與運作。國民體育季刊,21(1),53-62。官文炎(1995)。巨蛋(Dome)的探索。臺北:一品文化。
官文炎(2003)。運動場地設施管理入門-運動管理學。臺北:華格納。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為的統整與分析。心理出版社,臺北。
林永順(2005)。e時代經營學。屏東:作者。
林秉毅、劉田修(2003)。運動場館經營管理發展策略之探討-以屏東縣立體育場為例。大專體育,68,111-116。
林清山(1997)。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28,29-45。林建煌(2001)。管理學。臺北,智勝。
林雅莉(1999)。非營利組織之募款策略,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3-60)。臺北:智勝。
邱金松、葉公鼎、牟鍾福、朱文忠、李應麟(1993)。桃園縣北區體育園區企業化管理之規劃研究-期中報告。桃園:桃園縣政府。
邱金松等(1998)。體育場館營運效能之研究。教育部委託桃園縣立體育場暨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立體育場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邱俊銘(2000)。民間參與投資體育館建築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洪崇昶(2003)。台灣連鎖超市經營管理分析研究-以臺北市地區連鎖超市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彰化。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洪嘉文(2003)。運動場地設施管理在學校體育之策略應用。中華體育季刊,1(2),9-19。胡桂玲(譯)(2005)。管理學。臺北,麥格羅希爾。 (Angelo Kinicki, & BrainK Willams, 2003)
高惠松(2001)。平衡計分卡之規劃與設計—以基隆港務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基隆。高俊雄(1994)。休閒運動企業經營的基本條件。國民體育季刊,23(2),44-49。孫本初(1994)。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未出版。
郭文仁(2004)。中小學體育館營運績效指標之個案研究-以臺北縣立鶯歌高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
郭建志(譯)(1995)。管理學導論。臺北:桂冠。 (Rawlins, C.,1992)
秦裕傑(1998)。縣市政府一級主管改為政務職?-只謀其利、未計其害,人事管理,35(3),35。
陳文賢(1991)。管理科學。臺北:三民。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瑞興。
陳金貴(1996)。美國非營利組織的研究。美歐月刊11(6),100-119。陳秀瑜(2002)。數位化印前企業經營績效評估指標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臺北。陳啟誠(2003)。臺北市立國中生使用校內運動場地設施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陳淑瑤(2003)。非營利組織的顧客滿意關鍵成功因素研究-以青年志工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陳聖翔(2008)。全國運動會舉辦效益評估面向與指標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台中。陳德禹(1993)。行政管理。臺北: 三民書局。
陳國嘉(1994)。企業績效管理。臺北: 財團法人省屬行庫中小企業聯合輔導。
陳澤義、陳啟斌(2006)。企業診斷與績效評估:平衡計分卡之應用。臺北,華泰。
陳靜怡、楊佩棻(1997)。組織行為(第六版)。台北:台灣西書圖書。
陳麗珠(1999)。以德懷術(Delphi Method)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5,35-64。陳耀茂(1998)。階層構造分析法入門。台中:東海大學。
張火燦(1994)。績效評估的模式及相關理論。人事管理,31,4-7。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臺北: 師大書苑。
張錫惠(1997)。績效管理。載於黃屏渝、謝振奇主編,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頁221-229)。臺北: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張璟揚(2006)。台中市大專校院體育館設施設置與經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台中。許士軍(2000)。走向創新時代的組織績效評估。台北:天下文化。
許士軍(2002)。管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許昭彥(1995)。美國棒球(一)歷史篇。臺北,聯經。
許道然(1999)。「組織如何衡量其成敗:政府績效指標的運用」書摘及評論。行政管理論文選輯,13,57-98。
許龍池(2005)。公立運動場館之發展-健康產業化的規劃。大專體育,77,82-87。
許慶萍(譯)(2000)。經營分析實用入門。臺北,小知堂。(島田頌夫)
粘淑慧(1995)。模糊AHP法應用在交通運輸計劃評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工學院,高雄。
曾國雄(1993)。體育場的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2(1),58-64。曾國雄(2002)。公立運動場館的經營管理。高師大體育,3,24-29。彭文賢(1992)。行政生態學,臺北,三民。
黃金柱(1997)。體育管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金發、李素蘭(1995)。內部股權、財務槓桿及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主計月報,79(2),46-52。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思文(2003)。都市公有土地推動BOT開發之策略研究,以台南市體三用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黃進吉(2002)。政府人事政策任用功能與績效之評估-以台中市政府所屬公務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台中。黃建銘(1999)。組織績效指標的運用與管理意涵-英國經驗之探討。人事行政,127,70-79。費宗澄(1993)。運動設施的規劃、建築與流程。國民體育季刊,22(1),10-12。遊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葉公鼎(1991)。台灣地區公立體育場企業化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葉公鼎(1994)。體育場經營與管理。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葉公鼎(1994)。國內外著名體育場館營運方式之分析比較。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三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1994.6,p195-222。
葉公鼎(2001)。掌握時勢發展學校體育運動設施經營的新契機。國民體育雙月刊,11(5),13-21。葉公鼎(2005)。提升台灣公共運動設施營運人員專業知能的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45,28-32。
葉銀華、柯承恩、蘇裕惠(2000)。中小企業財務結構與績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8(2),303-323。葉憲清(1999)。台灣公立體育場之體育館之經營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7,1-10。楊志顯(1997)。運動場館之整建與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6(3),107-114。
楊宜真(1999)。傳播科技人才能力需求與學程設計原則:修正式德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交通大學。楊欣樺(2001)。我國運動經紀人角色功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臺北。
廖運正(1998)。學校體育館潛在的危險與安全管理。體育與運動,105,21-4。蔡長啟(1992)。運動設施的規劃及流程簡介。國民體育季刊,21(4),4-9。蔡秀華(2002)。大學體育館營運績效指標之個案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蔡厚男(2001)。體育運動園區規劃設置之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蔡培村、孫國華(1998)。學校經營與管理-學校經營的基本概念。高雄:麗文。
蔡毓芬(譯)(2000)。西洋建築史。臺北,地景。(R.Furneaux Jordan)
鄭良一(1997)。台灣今後運動設施發展的新方向。國際運動畫報,9,76-71。
鄭良一(2002)。全球運動場館建築-涵蓋100個國家的田野調查。臺北:加斌。劉文平(1991)。經營分析與企業診斷:企業經營系統觀。臺北,華泰。
劉典嚴(2003)。管理學:概念、思考與實務。臺北,新文京開發。
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臺北,天下文化。(David Osborne, & Ted Gaebler,1992)
劉毓玲(譯)(2000)。21世紀的管理挑戰,臺北,天下文化。(Peter F. Drucker)
鄭志富(1999)。我國運動場地設施的現況及發展策略。行政院體委會委託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鄭志富、呂宛蓁、曹校章(2006)。台灣地區各縣市體育館營運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2),51-66。潘文章(1994)。管理學導論、功能、革新。台北:三民。
劉憶如、王文宇、黃玉霖(1999)。BOT三贏策略。臺北,商鼎財經顧問。
鄧國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鮑惠明(1998)。績效發展:實務操演手冊。台北:科技圖書。
盧心雨(2001)。政府體育行政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錢紀明(2001)。大專體育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30(1),18-22。錢惠枝(1995)。台灣地區綜合證券商成長策略與購併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謝一睿(2000)。公立體育場之行銷分析與建議—以臺北市立體育場羽球場為例,國民體育季刊,29(3),46-51。謝文偉(2000)。台北縣立新莊體育場營運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謝典殷(2003)。二十一世紀公立體育場經營管理探討-以彰化縣立體育場為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28。戴文隆(1998)。宜蘭縣立體育場營運績效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簡茂發、劉湘川(1993)。電腦會議式大慧法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資訊與教育研究雜誌,35,6-11。簡建忠(1994)。績效需求評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蕭新煌(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現況與特色。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09-128)。臺北:巨流。
關中(1998)。對縣市長要求擁有政治任命權的看法,公務人員,20,2-3。蘇雄飛(2000)。國內外優良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參考範例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蘇維杉(2007)。運動產業概論。臺北:揚智。
英文:
Adler, P. S. (1987). A Plant Productivity Measure for High-Teach Manufacturing. Interface, 17(6), 75-85.
Carter, N. (1991). Learning to measure performance: Theuse of indicators in organ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9,85-101.
Davies, M., & Girdler, D. (1999) skills for best value-performance indicators–targets and operational standards. Reading: ILAMHouse.
Evans, H., Gary, A., Mike, C., Andrew, D., & David, T. (1996). Exploiting activity-based in formation:Easy as ABC. Management Accounting, Jul/Aug,24.
Farmer, P., Mulrooney, A., & Ammon, Jr. R. (1996). Sport facility planning gand management.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 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Fisher, J. (1992). Use of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s. CostManagement,6(1),31-38.
Flynn, R. B. (1993). Facility plann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athletic.,VA: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AAHPERD)..
Griffin, R. W. (1999), Management, 6th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John, G., & Sheard, R. (2000). Stadia. 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79.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aRue, R. J., Walker, M. L., Krogh, D. B. (1997). Programming and scheduling. In Walker, M. L.,& Stotlar, D. K. (Eds.), Sport facility management(51-70). London: Jonesand Bartlett.
Maisel, L. S.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 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Summer), 49.
Nicholes, G. (1997). Tune up committees for peak performance. Association management,49(1), 75-76.
OECD. (1994).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Result-Oriented Management. Paris: OECD.
Olson, J. R. (1997). Facilit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for sport directors. Champaign, Ill:Human Kinetics.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Saaty, T. L., & Vargas, L. G. (1991). Prediction, Projection and Forecasting. Boston:Kluwer Academic.
Salamon, L. M. (1992).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APrimer. N.Y.: The Foundation Center.
Suggs, W. (1999). Firms look to college sport. Sports Business Journal,4(12),22.
Turner, E. (1993). Indoor facilities. InR. B. Flynn(Ed.), Facility plann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athletics(15-63). Reston, VA: AAHPERD.
Uhl, N. P. (1990). Evaluation model and approaches─Delphi technique.In Walberg, H. J., & Haertal, G. 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Oxford: Pergamon.
Wicklein, R. C. (1993). Identifying Critical Issues and Problems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Using A M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5(1): 54-71.
Wolf, T. (1990). Managing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Y., Prentice-HallPress.
網路資料: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網站。檢索日期2008年8月27日。資料取自: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Venues.php
BALLPARKS(2007)。檢索日期2008年9月3日。資料取自:http://www.ballpar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