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芝、江逸之(2005)。美學經濟 vs.代工宿命。遠見雜誌,225,134-140。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昭敏(1995)。閱聽人對電視廣告隱喻理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瑞香(譯)(1996)。Holmes Rolston著。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台北:國立編譯館。( 原著出版年:1988)
王靜(2004)。平面設計中的創意語言。焦作大學學報,18(4),12-13。
生態建築專門網 (1999)。全球環境變遷。2007年1月9日取自http://ecology.archi.com.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2008年3月20日取自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1.htm
行政院農委會(2003)。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2008年4月20日取自http://econgis.forest.gov.tw/wr/intro.htm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2005)。珍貴稀有動物。2007年4月17日取自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ct.asp?xItem=1896&ctNode=213&mp=10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08)。台灣野生動物資料庫查詢系統。2008年2月3日取自http://twd.tesri.gov.tw/twd/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08)。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2008年4月22日取自http://nature.tesri.gov.tw/tesriusr/
李仁芳(2008)。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台北:先覺。
李欣樺(2001)。符號意象在情感及傳達上作用的探究-以坐椅設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幼蒸(1996)。理論符號學導讀–人文符號學。台北:唐山。
李侑芳(2001)。社區文化商品的符號運用-以湖本村文化創意產業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李涴汝(2000)。符號學運用於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曉林(2005/12/13)。生態美學的學科依據。光明日報,理論版。
余兆鴻(2004)。設計與實作具專家評鑑機制的網路問卷調查系統平台。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未出版。余佳芳(2004)。符號意象在產品造形上之探討。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余謀昌(2003)。生態文化:21世紀人類新文化。新視野,2003(4),64-67。
何 從(2002)。3D數位影像在科幻情境設計繪畫應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汪靜明(1995)。自然保育內涵及其教育特徵。環境教育季刊,26,23-26。汪靜明(2000)。環境教育哲學的生態觀。跨世紀台灣生態教育論文選集。台北:行政院農委會。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於幼華(2002)。環境與人。台北:遠流。
林志明(譯)(1997)。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物體系。台北:時報(原著出版年:1968)
林志煒、張金玉、王雅倫(2005)。平面廣告圖像符號意義之初探 以第十一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平面類事務器材項得獎作品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4。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灣:揚智。
林振揚、陳中聖(1993)。本省家庭警示性圖像認知之研究。工業設計,83,231-239。
林逸珮(2005)。金工產品的感性探討-以表達愛情的飾品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林榮泰(2005)。文化創意‧設計加值。藝術欣賞。2005(7)。林榮泰、莊明振(1991)。從圖像語意探討人機介面圖像的設計。工業設計,73,85-93。
林銘煌(2000)。產品造形中的符號與符碼。設計學報,5(2),73-82。林錦全(2003)。視覺設計要素在洗衣機操作介面上之運用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范孟雯 (2006)。販賣幸福感-生態社區產業化的我見我思。自然保育季刊 ,55,40-43。洪琬諦(2001)。台灣社會生態保育與創作實踐-由對黑面琵鷺的熱中現象論述與創作。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洪顯勝(1988)。符號學要義。台北:南方。
馬永川(1998)。產品意象語彙與造形呈現對應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財團法人中技社(2008)。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之現況與展望。2007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ctci.org.tw/ct.asp?xItem=1125&ctNode=28
高鴻文(2004)。台灣諺語文化符碼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創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常 淩(2007)。讀圖時代下的網路媒體。傳媒期刊秀:網路傳播,3。
陳人鳳(1999)。中國風格設計元素應用在工業產品設計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永寬(譯)(1988)。Terence Hawkes著。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原著出版年:1977)
陳其南(2002)。全球化從在地行動開始。天下雜誌,256,164-165。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美蓉(2002)。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阿善(2003)。設計運動的數位化。歷史月刊 ,187,94-98。陳俊嘉(2001)。以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物意義建構及解讀之差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郁秀(2003)。全球化台灣文化新思維。台北:文建會網路學院。
梅宜冬(2004)。從感性觀點探討數位產品造形意象特質-以數位攝影機為例。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張宜慶(1998)。電腦網路德菲研究系統之建構及其可行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建成(2000)。使用者對產品造形意象認知的影響因素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春興(199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悟非(1992)。從認知心理的觀點來探討視覺資訊設計的方向。工業設計,76,2-21。
張素菁(2004)。台灣生態文化問題之省思與美學試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梨美(譯)(1997)。 Burgoyne, S. R. & Flitterman, L. S. 著。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年:1992)
張國賢(1997)。圖像意義傳達之研究-情緒圖標示用在網際網路之探討。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張國徵(2004)。數位造形於視覺傳達設計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張舒予(2002)。符號的挑戰。南京師大學。社會科學版,2002(6)。
張隆盛、廖美莉(2002)。生態保育-世界保護區發展的趨勢。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張景智(譯)(1992)。Jonathan Culler著。索緒爾。台北: 桂冠。(原著出版年: 1976)
張錦華(譯)(1995)。John Fiske著。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年: 1990 )
張簡琳玟(2002)。台灣野生動物的榮景與困頓。台灣綜合展望,2,81-91。
張繼文(1995)。從認知心理觀點探討記號設計。屏東師院學報,8,471-520。湯永成(1992)。家電機械與記號圖案。工業設計,21(1),47。
黃恆正(譯)(1988)。星野克美著。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年: 1984 )
黃崇斌(2005)。從本土文化探討產品創意的新元素。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崇冀 (1988)。人之因素與電腦介面-人機因素及系統。臺北:松崗。
曾茹萍(2008/12/26)。文創產業六大旗艦計畫-打造台灣文化國力。中國時報,A9版。
曾緯民(2004)。野溪生態工法護岸與護岸草本植栽密度對視覺景觀偏好之影響。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曾繁仁(2002)。試論生態美學。文藝研究,2002(5),11-16。
楊冠政(2003)。生態倫理學的內涵及其實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6,57-74。楊春時(2004)。論生態美學的主體間性。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81-84。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台北:亞太。
楊燕枝、吳思華(2005)。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創造形塑之初探。行銷評論,2(3),313-338。葉蜚聲、徐通鏘(1993)。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風格者。
董學文、王葵等(譯)(1992)。Roland Barthes著。符號學美學。臺北: 商鼎。( 原著出版年: 1964 )
遊蕙瑜(2001)。以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過程中意義與物品轉換的作用與模式。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未出版,雲林縣。
蔡佳珊(2001)。我們姓台灣。經典雜誌,40。
鄭治桂(1999)。追求真與美-迎向明日的善。台北國際生態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月刊,3,132-139。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
點子學堂(2008)。創意理論:元素組合理論。2008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795.com.cn/dz/dzxt/1853.html
謝明明(2004)。美學經濟商機無限。工業雜誌,93(8)。
韓德信(2004/9/30)。生態美學-美學轉型的一種嘗試 。文藝報,11版。
羅文晟 (2004)。口袋裡的億萬神話-以符號學剖析任天堂GAMEBOY。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53-69。
蘇守政(譯)(1988)。田中正明著。視覺傳達設計。台北:六合。
David Smith and Rajesh Kochhar (2002). Multimedia Archiving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a Traditional Creative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Dhokra Artisans of Bankura, West Bengal. AI & Society, 16(4), 350-365.
Eco, U. (1979). A Theory of Semiotics. Lond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Eco, U. (1984). 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ond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Franco Malerba (2006). Innov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e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6, 2-23.
Horton, W. (1994). Visual Symbols for Computer Systems and Documentation. John Wiley& sons, Inc.
Janice Griffiths-Hemans and Rajiv Grover (2006). Setting the stage for creative new products: Investigating the idea fruition proces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4, 27-39.
Koh Jusuck (1989). An Ecological Aesthetic. Landscape Journal, 7, 177-191.
Kroehl, H. (1987). Communication Design (pp.31-32). Zurich: ABC Verlag.
Nagamachi Mitsuo (1997). Kansei Engineering and Comf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19, 79-80.
Parker, L. (1992). Collecting data the e-mail way. Training and Devel, 7, 52-54.
Paul Cobley and Litza Jansz (1997).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pp. 31-36). London: Routledge.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6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rans. Wade Baskin. New York: McGraw-Hill.
Sobel, R. S. and A. Rothenberg (1980). Artistic Creation as Stimulated by Superimposed Versus Separated Visual Ima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951-961.
Umberto Eco. (1976) A Theory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 Press.
W. Y. Zhang, S. Y. Tor and G. A. Britton (2006). Managing modularity in product family design with functional model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30(7), 579-588.
Yamamoto, K. (1986). Kansei Engineering- The Art of Automotive Development at Mazda. Special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