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9 22: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乃鳳
研究生(外文):Nai Feng Yai
論文名稱:獨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關係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of the Singletons
指導教授:游自達游自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ou Zih D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獨生子女父母教養方式利社會行為
外文關鍵詞:singletonparenting styleprosocial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6
  • 點閱點閱:11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探討獨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情形。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中縣、台中市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抽取22所國民小學,得有效樣本934份。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調查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雙因子變異數分析、t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z考驗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中的獨生子女知覺父母以開明尊重的教養方式較多。
﹙二﹚本研究中的獨生子女在整體利社會行為趨近於正向的程度。
﹙三﹚非獨生子女比獨生子女知覺到父母採取嚴格專制的方式較多。
﹙四﹚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在救助行為表現、合作行為表現以及整
體的利社會行為表現較佳。
﹙五﹚父母採取疏於管教、寬鬆容忍的教養方式,獨生子女的合作行
為表現較差。然而,父母採取開明尊重的教養方式,獨生子女
在整體的利社會行為較佳。
﹙六﹚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情形,並不會因為
是獨生或非獨生而有不同的差異。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of the singleton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Nine hundred and thirty four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22 class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ounty and Taichung City. The Parenting Style Scal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were adopted. The results were present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analyzed by two-way ANOVA, t-test,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z-test.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parenting styles by enlightening and with respect was the most obvious in the singletons’ parents’ population.
2. The prosocial behaviors of the singletons were close to positive degree as a whole.
3. The parenting styles received by the non-singletons were perceived to be stricter and more despotic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tons.
4. The singletons showed more rescuing behaviors, more co-operational behaviors, and more prosocial behaviors in all than the non-singletons.
5. The negligent and the tolerant but loose parenting style were both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operational behaviors in the singlet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lightening and respectful parenting styl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verall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singletons.
6. The corelations of how children regard the parenting styles they received and the presented prosocial behaviors in the singleto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non-singlet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獨生子女之相關探討……………………………………………… 9
第二節 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利社會行為相關研究……………………………………………… 29
第四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6
第一節 研究樣本資料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66
第二節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 71
第三節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利社會行為之比較……………………… 75
第四節 獨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 80
第五節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相關之比較……………………………………………………………………………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7
參考文獻…………………………………………………………………… 90
中文部份…………………………………………………………………… 90
英文部分…………………………………………………………………… 100
附錄一 第一次預試問卷……………………………………………… 105
附錄二 第二次預試問卷……………………………………………… 110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15
附錄四 量表同意書………………………………………………… 124
壹、中文部份
內政部統計處(1951至2007)。育齡婦女生育率。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4.xls
內政部統計處(1981至2008)。現住人口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登記。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l-02.xls
內政部統計處(1997至2006)。主要國家總生育率。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ational.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08)。96年新生嬰兒生母狀況分析。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week.aspx
戈柔(1996)。試論獨生子女的教育社會化問題。蘇州教育學院學報,4,96-97。
王先棠(2004)。臺灣城市成年獨生子女: 親子互動、人際關係、婚育觀念。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深度採訪報導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相菊(2005)。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父母教養方式的對照研究。中國民康醫學雜誌,17(9),535-536。
王美芳、董會芹、龐維國、武建芬、丁芳、儲東升(1998)。學前兒童親社會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2(6),356-357。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彩鳳(2004)。利社會行為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領域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善嬿(2007)。上海新女兒: 從家庭面向分析獨生女兒的性別經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王鍾和(2001)。獨生子女的教養。學生輔導,74,82-87。
王黛玉(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耀德(2004)。成就目標取向與運動員精神取向對大專籃球員運動合作態度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台中市政府教育處(2008)。各級學校概況。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tceb.edu.tw/new
台中縣政府教育處(2008)。各級學校概況。2008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tcc.edu.tw/
伍育英、陳增穎、蕭景容譯(200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Capuzzi, Gross著)。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朱玉英、林錦星、梁家國(1996)。獨生與非獨生子女父母教養方式的比較。中國民政醫學雜誌,8(3),151-159。
朱家瑩(2005)。母親教養方式與幼兒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誠(1996)。淺談我國獨生子女社會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黃山學院學報,10(4),81-84。
余怡穎(2007)。中國城市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分析。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大陸。
吳秀惠(1995)。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育楷(2006)。國民中小學資賦優異班學生父母教養行為之研究:以嘉 義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明宗(2001)。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美玲(2000)。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雪菁(2005)。國小學童校外音樂才藝學習、父母管教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吳瑞巧(2006)。比較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社會化結果之差異。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瑛(2006)。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制握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萬春(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光玖(1999)。獨生子女的個性發展與家庭教養方式。山東教育科研月刊,12,15-17。
李美慧(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雪禎(200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萌(2004)。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及其原因和對策。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系碩士論文,大陸。
李蕙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珮文(2000)。宜蘭縣國中生父母管教態度、 英語焦慮與英語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芳名、李偉(2008)。影響獨生子女親社會行為的家庭因素研究。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8(1),51-52。
林世莉(2003)。運用焦點解決法於國小學童家長親職教育方案效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玉萍(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能力、父母管教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佳薇(2007)。母親教養態度改變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錦坤(2001)。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林瓊芸(2006)。與獨生兒子結婚之三代同堂家庭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邵南(2006)。當前城市獨生子女社會化過程中的問題與調適。南平師專學報,25(3),147-150。
施玉鵬(2001)。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洪巧(2005)。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社交技巧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信安(2002)。海峽兩岸小學獨生子女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方式的比較。 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洪錦珠(1992)。華夏工專學生行為困擾與違常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文景文化出版社。
紀淑萍(2001)。在國小實施觀功念恩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胡重慶(2003)。對獨生子女人格的異質分析。江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論文,大陸。
胡重慶、漆書青(2005)。對青年初期獨生和非獨生子女人格的異質分析。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9(3),301-306。
風笑天(1992)。獨生子女: 他們的家庭、教育和未來(第一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唐子俊、唐慧芬、陳聿潔、孫肇玢、黃詩殷譯(2006)。阿德勒諮商。(Sweeney著)。台北:五南。
夏辛萍、許坤紅(2007)。當代家庭結構的變遷——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形態緣起的社會學分析。法制與社會,5,690-691。
孫碧蓮(2001)。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可為(2000)。深圳市中小學獨生子女人格現狀及教育研究報告。華中 師範大學攻讀教育碩士論文,大陸。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康展綺(2005)。父母管教態度對子女於搖頭丸的認識及使用之影響: 以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三萍(2002)。1000例獨生子女大學生人格的分析與啟示。武漢理工大學申請法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大陸。
張小遠、俞守義、趙久波、李建明、肖蓉(2007)。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和素質的對照研究。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7(4),482-484。
張世平(2007)。獨生子女感恩意識缺失的心理分析及思考。平頂山學院學報,22(1),125-128。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張勇(2000)。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因素。濱州教育學院學報,6(1),62-64。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台灣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台灣東華。
張海微、傅海玲(2007)。初一學生自我接納和母親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4(4),28-32。
張高賓(1998)。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麟(2007)。家庭教育異化與獨生子女社會化不良問題分析。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4(7),40-42。
莊婉妮(2005)。高雄市國中資優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春霞(2007)。國小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許華(2007)。論家庭環境對獨生子女人格社會化發展的影響。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81-83。
許華、陳義新(2003)。家庭因素對獨生子女人格社會化的消極影響。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3),128-131。
許筱梅(1994)。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郭怡汎(2003)。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小燕(2003)。成年前期在學獨生子女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仁雄(1998)。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的家教思考。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一九九八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正祥(2004)。保護事件少年家長教養態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如葳(2000)。獨生子女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分享行為相關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春蓉譯(1997)。生得少、養得好:獨生子女教養良策。(加藤一夫著)。台北:新苗文化。
陳美芝(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順發譯(2000)。獨生子女不麻煩:怎樣教養獨生子女(初版)。(Pickhardt著)。台北:台灣麥克出版,維京發行。
陳嘉玉(2005)。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父母管教態度與其異性交友 態度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學詩、鄭毅、崔永華(2006)。早期系統干預培養獨生子女健全人格的多中心研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5(12),1126-1129。
陳曉楓(2004)。學齡前獨生子女的面貌及其母親的教養想法。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鹿谷譯(2006a)。獨生女怎麼教。(多湖輝著)。台北:新店世茂。
鹿谷譯(2006b)。獨生子怎麼教。(多湖輝著)。台北:新店世茂。
曾美瑛(2004)。澳門初中學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自我概念的比較研究。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心理系碩士論文,大陸。
湯效禹、金玉龍(1998)。獨生子女不成熟人格探討。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122。
焦書蘭、紀桂萍、荊其誠(1992)。獨生與非獨生子女認知發展的比較研究(廣州市)。心理學報,1,12-19。
覃偉合(1994)。試論兒童親社會教育。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2),81-86。
賀澤明(2007)。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及其對兒童社會化的消極影響。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15-116。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俊官(2006)。論獨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養。玉林師範學院學報,27(4),169-173。
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嬿穎(2003)。國小教科書「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 以國語及生活領域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楊的祥(2003)。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麗芬(1993)。教育新族群的誕生-淺談獨生子女的教育。高市鐸聲,4(1),79-81。
解振明(1994)。中國獨生子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詹淑芬(2005)。中學獨生子女生活壓力與自我認同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紋舲(2004)。國中智障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純雅(2006)。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趙宗慈(1986)。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明松、張韶霞(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1),61-77。
劉芳銘(2007)。淺論獨生子女社會化的主體特徵。考試周刊,36,157-158。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新超(2007)。獨生子女社會性發展及存在問題研究。科技資訊,23,229。
劉寶(200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成就動機與學習壓力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樊聯仁(1999)。不同年齡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歐陽可(2006)。解開獨生子女個性心理偏差的心结。科技諮詢導報,20,142。
歐陽曉明(2006)。獨生子女的社會行為取向及其結構性因素分析。中國青年研究,8,50-53。
鄭立新、彭金維、奚燕娟(2001)。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養育方式的比較研究。中國兒童保健雜誌,9(3),159-161。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世慧(2005)。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賴佳琪(2006)。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雙親教養態度、學業失敗容忍力、人際問題解決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美珍譯(1996)。如何教養獨生子:迎接獨子時代的來臨(初版)。(Newman著)。台北:遠流。
謝順吉(2006)。國中生覺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智力之關係研究。銘傳 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秀真(1999)。受歡迎與被拒絕國小一年級兒童之行為特質與父母教養行為之比較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羅佳芬(2001)。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羅怡華(2006)。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分享行為與同儕互動之比較。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高雄。
貳、英文部分
Baldwin, A. L., Kalhoun, J. & Breese, F. H.(1945). Patterns of parent behavior.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3),86-105.
Bandura, A. & Waters, R. H.(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d & Winston.
Bar-Tal, D. (1976) . Prosocial behavior: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Bar-Tal, D. (1980) . 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tic behavior empirical evidenc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6(5), 516-524.
Baumrind, D. (1971) . 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 of preschool behavior.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75,43-48.
Becker, W. C. (1964) .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l(1),169-208.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ronfenbrenner, J. (1961) .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clas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Eisenberg, N. (1982) .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regard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N. Eisenberg (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219-24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Eisenberg, N. & Fabes, R. A. (1998) .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W. Dam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l(3),701-778. New York: Wiley.
Eisenberg, N. & Mussen, P. H. (1989) .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Elder, G. H. (1962) .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the child 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o metery, 1(25), 241-262.
Ellie (1989). My one and only: The special experience of the only child. (Book online). Library Journal, 114(11), 70-71.
Falbo, T. (1977). The only child: A review.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3(1), 47-61.
Falbo, T. (1983). The only child family in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9, San Antonio, TX, April, 21-23.
Falbo, T. & Doh, H. S.(1999). Social competence, maternal attentiveness, and overprotectiveness: Only children in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3 (1), 149–162.
Falbo, T. & Poston, D. L.(1993). The academic, personality, and physical outcomes of only children in China. Child Development, 64 (1), 18-35.
Feldman, G. C.(1981). Three's company: Family therapy with only-child familie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7(1), 43-46.
Freud, S. (1955) .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London: Hogarth Press.
Hawke, K.(1978). The only-child family:A new life-style. Family Coordinator, 27(3), 215-219.
Hing, K. M. (2005) . The relation of gender-role classifications to the prosocial andantisocial behavior of chinese adolescent.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6(2), 189-201.
Hurlock, E. B. (1972) .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Jackson, M. & Tisak, M. S. (2001). Is prosocial behaviour a good thing ?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helping, sharing, cooperating, and comforting.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3), 349-367.
Jiao, S., Ji, G. & Jing, Q.(1996).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 Child Development, 67(2), 387-395.
Jones, N.(1998)A monkey wrench in the study of birth order. Available at http://www.personalityresearch.org/papers/eischens2.html.
Koenig, A. L. (2000) . Moral development: The effect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on prosocial behaviors and transgressions.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Lamborn, S., Mounts, N. S., Steinberg, L. & Dornbusch, S. M. (1991) .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5), 1049-1065.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l983) .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l(4),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ogharreban, C. N. (1990)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and maternal perceptions of discipline and the incidence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young childre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Piaget, J. (1970). Sci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Orion Press.
Pumory, D. K. (1966) . Maryland parent attitudes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 73-78.
Riggio, H. R. (1999).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kill differences between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sibling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3, 514-522.
Roberts, L. C. & Blanton, P. W.(2001). I always knew mom and dad loved me best:Experiences of only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57(2), 125-140.
Roe, A. & Siegelman, M.(1963). A parent-child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Child Development, 34, 355-369.
Rosenberg, B. G.(1993). The only child:Is there only one kind of only? Journalof genetic psychology, 154(2), 269-282.
Schaefer, E. S. (1959) . A circump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226-315.
Schaefer, E. S. & Bell, R. Q. (1958). Development of parent attitude research instrument. Child Development, 29, 339-361.
Sear, R. R. (1957) . Pattern of child rear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Skinner, B. F.(1938).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Williams, W. C. (1958) . The PAIS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 487-79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