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玲(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八版)。台北:五南。
王冉卉(2003)。家長參與學齡前親子休閒活動之動機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9-151。王柏壽(2004)。班級裡的人際關係。教師之友,45(2),15-24。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彩鳳(2005)。利社會行為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領域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等譯(2006)。S. S. Brehm, S. Kassin,& S. Fein原著。社會心理學(6th ed.)。台北:雙葉書廊。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黛玉(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包玉仙(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與其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朱家瑩(2005)。母親教養方式與幼兒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何金樺(2003)。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之輔導效果。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何碧霜(2005)。社會認知技巧訓練對增進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吳玉梅(2006)。幼兒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吳明宗(2002)。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吳武典(1989)。社會計量法。載於楊國樞等人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pp. 677-719)。台北:東華。
吳芝儀、李奉儒等譯(1995)。M. C. Patton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瑛(2007)。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制握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伯黍等譯(2003)。A. S. Reber 原著。心理學辭典。台北:五南。
李昭玲(1986)。學前兒童利社會行為的觀察研究--一個幼稚園大班的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茂興、余柏泉譯(1995)。E. Aronson, T. D. Wilson,& R. M. Akert原著。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李雯智(1996)。國小五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李靜怡(2005)。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2002)。R. C. Bogdan原著。質性研究。嘉義:濤石。
沈六(1993)。羣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林玉萍(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能力、父母管教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林宗鴻譯(1997)。J. M. Burger 原著。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雯菁(2001)。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林維芬(1991)。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翠湄譯(1995)。D. R. Shaffer 原著。社會與人格發展(8th ed.)。台北:心理。
林學君(1996)。幼兒圖畫書中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級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邱滿祥(2004)。靜思語教學對提昇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效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洪巧(2006)。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社交技巧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洪堯群(2000)。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洪銘鍵(2007)。國民小學教師生涯承諾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胡秀娟(2006)。高中職學生家庭結構、自尊、情緒管理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怡貞(1997)。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張青慧(2003)。家庭因素與兒童道德行為表現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雅惠(1998)。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滿玲譯(2003)。S. E. Taylor, L. A. Peplau,& D. O. Sears原著。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等譯(2004)。R. M. Libert,& L. L. Libert 原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台北:五南。
許惠子(1994)。教學態度與師生互動。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丁熒(1990)。從學生次級文化:談國中生之同儕關係。國教研究雙月刊,12,54-58。
郭玉燕(2006)。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生玉(2000)。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忠傑(2000)。混齡編班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及同儕互動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怡安(2001)。心理防衛機轉在網際空間線上遊戲之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8,2008年4月16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8/18-25.htm
陳青青(1992)。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兒童發展─兒童發展與輔導,頁259-289。台北:正中。
陳厚仁(2003)。國小六年級被同儕忽視學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陳玲如(2005)。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美芝(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若幸(1992)。利他行為發展理論。中等教育,43(5),64-70。
陳婉如(2007)。英語兒童文學中的利社會行為對國小學生英語閱讀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陳意玫(2006)。繪本取向利社會行為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利社會道德推理與助人意願、助人行為實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陳慧芳(2003)。助人者類型與幫助行為對初小學童社會互動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彭淑纓(2006)。越南女性配偶國小子女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R. A. Baron,& D. Byrne 原著。社會心理學。台北:紅葉文化。
曾薇如(2007)。國小低年級兒童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發展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大峰(2005)。國小學童自尊、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黃秀惠(2005)。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黃信仁(1985)。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兒童社會關係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46。台北:漢文。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淑苓(1991)。兒童期的社交能力。嘉義師院學報,5,355–378。黃瑞琴(200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鈺婷(2000)。青少年的自私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德祥(1989)。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兒童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德祥(1991)。社會計量地位分類之研究。測驗年刊,38,53-69。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蕙君(2001)。認知行為取向的讀書治療對促進兒童利社會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黃瓊瑢(2005)。利社會學習策略團體對國小害羞兒童的害羞、利社會行為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黃嬿穎(2003)。國小教科書「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以國語及生活領域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楊梵妤(2005)。心情與自我覺察對助人意向及助人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楊惠婷(2005)。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葉肅科(2007)。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文化。
詹棟樑(1994)。兒童人類學─兒童發展。台北:五南。
廖紋舲(2004)。國中智障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趙宗慈(1986)。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趙恕平(2006)。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劉蕙晴(2005)。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理性信念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其螢(2004)。國小中年級受同儕歡迎兒童與被同儕拒絕兒童其社會行為之研究─以三年級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蔡麗雪(2006)。國民小學學生內外控傾向、學生能力與外表吸引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社交技巧的調節效果。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鄭淑俐(2001)。幼兒遊戲與其角色取替能力、正負向社會行為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鄧永琦(2005)。宗教信仰對助人行為之研究:以高職生服務學習為例。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鄧湘蘭(2003)。國小兒童自私行為之探討。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蕭伊就(2006)。國小學生對教師、家長期望知覺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蕭舒云(1996)。台北市單親家庭國中生同儕人際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研究-與雙親家庭作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戴美雲(2004)。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簡茂發(1983)。國小學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6,71-78。簡淑真(1989):學前兒童社會能力與其同儕團體社會地位之研究。台東師院學報,2,215-267。
顏秀真(2000)。受歡迎與被拒絕國小一年級兒童之行為特質與父母教養之比較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羅文杰(1998)。兩種「班級結構」分類法在國小「同儕科學家意象」的維度上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熊鈍生(1985)。辭海。台北:台灣中華。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蘇英玫(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校園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蘇清守(1989)。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蘇蕙芳(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貳、英文部分
Aboud, F. E., & Mendelson, M. J. (1998). Determinants of friendship selection and quality: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In W. M. Bukowski, A. F. Newcomb, & W. W. Hartup (Eds. ) ,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p.87-114). New York: Cambridge.
Bar-Tal, D. (1976). Prosocial behavior: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Bar-Tal, D. (1982).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helping behavior: A Cognitive learning approach. Developmental Review, 2, 101-124.
Batson, C.D. (1991). The altruism question: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swer.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 Psychology, 4, 1-103.
Becker, W. C.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In M. L. Hoffman & L. W. Hoffman (Eds.) ,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 Vol. 1, pp. 169-208). New York: Russell Stage Foundation.
Bengtsson, H., & Johnson, L. (1992). Perspective taking,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late childhood. Child Study Journal, 2(1), 11-21.
Berk, L. E. (1997). Child development. Boston:Allyn & Bacon.
Berndt, T. J. (1998).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friendship qualit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W. M. Bukowski, A. F. Newcomb, & W. W. Hartup (Eds.),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p.346-365). New York:Cambridge.
Bodgan, R. C., & Biklen, S. K.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ampbell, D. T. (1975).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biological and social evolution and moral trad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0, 1103-1126.
Coie, J. D., Dodge, K. A., & Kupersmidt, J. B. (1990). Peer group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S. R. Asher & J. D. Coie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17-5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rley, J. M. and Latane,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377-383.
DePalma, M. T., Madey, S. F.,Tillman, T. C., & Wheeler, J. (1999). Perceived patient responsibility and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ffect helping.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1, 131-137.
Dovido, J. F. (1984). Helping behavior and altruism: A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overview.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17, pp. 361-427).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Eagly, A. H. (1987). Sex difference in social behavior: A social role interpretation. Hillsdale, NJ: Erbaum.
Eagly, A. H., & Crowley, M. (1986). Gender and helping behavior: A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 283-308
Eisenberg, N.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regard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N. Eisenberg (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pp.219-24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Eisenberg, N. (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illsdale, NJ: Erlbaum.
Eisenberg, N., & Fabes, R. A. (1998).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W. Dam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p. 701-778). New York: Wiley.
Eisenberg, N., & Lennon, R., & Roth, K. (1983).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 846-855.
Eisenberg, N., & Mussen, P. H.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Erwin, P. (1993). Friendship and Peer Relations in Childre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renberg, L. (1979). Genetic component of bee odor in kin recognition. Science, 206, 1095-1097.
Gruse, J. E. & Lytton, H. (1988). Social development: History, theory, and reseach.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Hamilton, W. D. (1964). The genet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7, 1-52.
Hart, C. H., DeWolf, D. M., Wozniak, P., & Burts, D. C. (1992). Maternal and paternal disciplinary styles : Relationships with preschoolers; playground behavioral orientations and peer ststus. Child Development, 63, 879-892.
Hartup, W. W. (1989).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2), 120-126。
Krebs, D. L. (1970). Altruism-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 review of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3, 258-302.
Ladd, G. W. (1981).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learning method for enhancing children’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eer acceptance. Child Development, 52, 171-178.
Lamborn, S. D.,Mounts, N. S.,Steinberg, L., & Dornbusch, S. M.(1991).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 from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62, 1049-1065.
LeCompte, M. D., Preissle, J., & Tesch, R.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Leeds, R. (1963). Altruism and norm of giving.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of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9, 229-240.
Lewis, O. R. (1996). Emotion and prosocial skills in gifted minority preschool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10), 3890A.
Litvak-Miller, W., & McDougall, D. (1997). The structure of empathy during middle childhood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rosocial behavior.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3(3), 303-334.
Maccoby, E. E. ,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 E. M. Hetherington(Eds.). Handbooks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 1-101). New York: Wiley.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0th ed.) . (1993) . Spring-field , MA: Merriam-Webster.
Moore, S. G. (1982).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early years: parent and peer influence. In B. Spode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65-81). New York: Free Press.
Newcomb, A. F., Bukowski, W. M., & Pattee, L. (1993). Children’ s peer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pular, rejected, neglected, controversial, and average sociometric statu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1), 99-128.
Parkhurst, J. T., & Asher, S. R. (1992). Peer rejection in middle school: Subgroup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loneliness, and interpersonal concer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231-241.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London: Sage.
Payne, F. D. (1980). Children’s prosocial conduct in structural situations and as viewed by others : Consistency, convergence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erson variables. Child Development, 56, 735-745.
Perry, B. D. (2001). Raising a nonviolent child: The power of attachment.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9(2), 32.
Perry, J. C. (1979). Popular, amiable, isolated, rejected: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ometric status in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0, 1231-1234.
Raviv, A., & Bar-Tal, D. (1981).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s’ hel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0, 45-53.
Roberts, W. & Strayer, J. (1996). Empathy,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67, 449-470.
Selman, R. L. (1973).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ability to take another’s social perspective: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ole- taking abil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081486)
Shaffer, D. R. (2005).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Thompson, M. W. (1995).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ocial orient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preschoole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10), 3145A.
Underwood, B., & Moore, B. (1982). Perspective - taking and altru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143-173.
Wilson, E. O. (1975). Soc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