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參考書目
〈一〉古代典籍
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8八年1月11版)
2.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論語〉,《廣解四書》,(臺北:東華書局,民國69年8月16版)。
3.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中庸〉,《廣解四書》,(臺北:東華書局,民國69年8月16版)。
4.《毛詩正義》,(臺北:中華書局,民國70年),在《四部備要》。
5.《隋書》,收錄於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篇》,(臺北:鼎文書局)
6.《新唐書》,收錄於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篇.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7.《舊唐書》,收錄於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篇.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8.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臺北:中華書局,民國55年)
9.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1月)
10.唐.陳子昂著:《陳伯玉集》,收錄於《四部叢刊》縮印秀文王氏藏明弘治本(上海:商務出版社)
11.余培林註譯:〈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民國77年)。
12.黃錦鋐注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民國92年2月,初版18 刷)。
13.羅立乾注譯:《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8月)
14.漢•張衡:〈張衡詩文〉,張在義;張玉春;韓格平譯注,(台北市:錦繡,民國82年)。
15.楊雄:〈法言〉.問神卷第五,在《法言義疏》。汪榮寶著,《法言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7年)。
16.《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0年12月12版)
17.《全唐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49年5月初版)
18.《全唐文》,(臺南:經緯書局,民國54年6月出版)
19.《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7月初版)
20.余嘉錫著:《四庫提要辨證》,(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46年)。
〈二〉工具書
1.劉正誠主編:《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北京:大地出版社,民國78年10月)。
2.羅庸著:《唐陳子昂先生伯玉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6月初版)
〈三〉其他
1.許謠:〈題懷素上人草書〉,蔣邦澤注,《歷代詠書詩三百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民國77年)。
2.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院藏碑帖目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71年11月初版)
二、 書史及書論
〈一〉漢
1.東漢.蔡邕著:〈九勢〉,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2.東漢.蔡邕著:〈筆論〉,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3.東漢.趙壹著:〈非草書〉,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4.東漢.蔡炎:〈述父蔡邕筆法〉,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二〉魏晉南北朝
1.東晉.衛鑠著,〈筆陣圖〉,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2.東晉.王羲之著,〈筆勢論十二章〉,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3.東晉.王羲之著,〈書論〉,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4.東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5.晉•陸機:〈陸士衡集〉,(臺北:中華書局,民國70年)。
6.晉•陸機:〈文賦〉,《中國歷代文論選》上冊,(臺北:中華書局,民國51年)。
7.南朝梁.蕭衍著,〈答陶隱居論書〉,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8.南朝梁.蕭衍著,〈觀鍾繇書法十二意〉,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9.南朝.王僧虔著,〈筆意贊〉,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0.南朝.虞龢著,〈論書表〉,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1.南朝.王僧虔著,〈論書〉,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2.南朝.庾肩吾著,〈書品〉,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三〉隋唐五代
1.隋.釋智果著:〈心成頌〉,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2.唐.歐陽詢著:〈八訣〉,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3.唐.歐陽詢著:〈用筆論〉,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4.唐.歐陽詢著:〈三十六法〉,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5.唐.虞世南著:〈筆髓論〉,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6.唐.李世民著:〈筆法訣〉,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7.唐.李世民著:〈王羲之傳論〉,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8.唐.李世民著:〈論書〉,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9.唐.孫過庭著:〈書譜〉,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初版)第812冊。
10.唐.張懷瓘著:〈書議〉,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1.唐.張懷瓘著:〈書估〉,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2.唐.張懷瓘著:〈書斷〉,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3.唐.竇臮著:〈述書賦〉,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4.唐.呂總著:〈續書評〉,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2年8月第1版)
15.唐.顏真卿著:〈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6.唐.韓愈著:〈送高閑上人序〉,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7.唐.高適:〈醉後贈張旭〉,蔣邦澤注:《歷代詠書詩三百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民國77年)。
〈四〉宋
1.〈宣和書譜〉,收錄於楊家駱主編,《唐人書學論著.宣和書譜》(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7年5月)
2.宋.姜夔著:〈續書譜〉,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3.宋.黃庭堅著:〈論書〉,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4.宋.蘇軾著:〈論書〉,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5.宋.朱長文著:〈續書斷〉,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6.宋.歐陽修著:〈六一題跋十一卷〉,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第48,(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4年,初版)
7.宋.歐陽修著:〈集古錄〉,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4年,初版)
8.歐陽修、宋祁:〈張旭傳〉,《新唐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民國84年)。
9.宋.米芾著:〈海嶽名言〉,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0.宋.米芾:〈書史〉,《宋元人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7年5月)
11.宋.朱熹著:〈晦庵論書〉,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2年8月第1版)
12.宋.朱長文撰:〈墨池編〉,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
13.宋.陳思:〈秦漢魏四朝用筆法〉,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 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14.宋.趙構:〈翰墨志〉,《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68年)。
15.曹寶麟著:《米芾書論選注》,收錄於《中國書法全集38-米芾》(榮寶齋,民國84年1版2刷)
16.楊家駱主編:《宋元人書學論著》,(臺北:世界書局,民國81年10月4版)
〈五〉元
1.趙孟頫:〈筆道通會〉,收錄於季伏昆《中國書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民國77年)。
2.元.趙孟頫著:〈松雪齋書論〉,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2年8月第1版)
3.元.陳繹曾著:〈翰林要訣〉,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六〉明
1.明.項穆著:〈書法雅言〉,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下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2.明.李紳撰:〈法書通釋〉上,《明人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11月初版)。
3.明.解縉:《書學詳說》《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七〉清
1.清.劉熙載著:〈藝概•書概〉,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下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2.清.朱履貞著:《書學捷要》,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清人書學論著》,第三十六,(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3年)
3.清.梁同書撰:〈頻羅庵論書〉,《清人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1年11月初版)。
4.清.朱和羹著:〈臨池心解〉,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下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5.清•包世臣著:〈藝舟雙楫〉,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下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4月版)
6.清.王澍著:〈竹云題跋〉,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2年8月第1版)
7.清.王澍著:〈論書剰語〉,收錄於《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2年8月第1 版)
8.清.王文治:《夢樓選集》,(臺北市:藝文印行,民國57年)。
9.清.吳升著:《大觀錄》,翁方綱•宋犖跋(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4年初版)
10.清.孫岳頒等撰:〈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11.清.孫承澤撰:〈庚子銷夏記〉,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八。
12.清.馮武撰:〈書法正傳〉,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
13.清.包世臣著,祝嘉疏証:《藝舟雙楫疏証》,(臺北:華正書局,中華民國79年5月初版)
14.清.康有為著,祝嘉疏証:《廣藝舟雙輯疏証》,(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5月初版)
15.清.馬宗霍著,《書林藻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5月臺2版)
〈八〉近人
1.《現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12月版)
2.朱光潛:《詩論》,(上海古籍出版社,民國89年)。
3.韓玉濤著:《中國書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2年11月初版。)
4.陳振濂著:《書法學》,(臺北:建宏出版社,民國85年5月)
5.陳振濂主編:《大學書法行書臨摹教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6.崔陟著:《書法》,(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0年2月)
7.祝嘉著:《書學論集》,(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2月版)
8.李萍著:《書法經緯》,(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0年2月)
9.潘維鑑著:《中國書學輯要》,(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9年4月初版)
10.潘伯鷹著:《中國書法簡論》,(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8年10月初版)
11.潘伯鷹著:《中國書學簡史》,(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2年4月初版)
12.祝嘉著《書學簡史》,(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5月版)
13.張光賓著《中華書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12月初版)
14.朱關田著,《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民國88年10月)
15.鍾明善著:《中國書法史》,(臺中:財團法人錦江文教基金會,民國90年6月)
16.蔡明讚著:《中國書法史新論》,(臺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民國80年7月)
17.陳振濂主編:《中國書法批評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民國89年4月)
18.熊秉明著《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臺北:谷風出版社,民國76年11月)
19.朱建新箋證:《孫過庭書譜箋證》,(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2年5月初版)
20.馬國權著:《書譜譯註》,(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10月)
21.馮亦吾著:《書譜.續書譜解說》,(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民國88年)
22.孫過庭撰、王仁鈞撰述《書譜》,(臺北:金楓出版社,民國75年12月)
23.馬永強譯注:《書譜》譯註,(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民國75年9月)
24.楊澤著:《書學名著與草書名帖》,(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民國89年1月)
25.姚永全著:《孫過庭〈書譜〉書法入門》,(臺北:淑馨出版社,民國80年3月)
26.中田勇次郎著,載蘭村譯:〈孫過庭之書譜〉,在《書道全集》第8卷(臺北:大陸書店,民國68年12月20日初版)。
27.沈尹默著:《書法論叢》,(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6年2月初版)
28.沈尹默著:《論書叢稿》,(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0年12月版)
29.祝嘉著:《書學新論》,(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1年10月初版)
30.啟功著:《啟功叢稿》,(臺北:華正書局,中華民國80年5月初版)
31.沙孟海著:《沙孟海論書叢稿》,(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7年7月初版)
32.林散之著:《筆談書法》,(蘇州市:古吳軒出版社,民國90年9月)
33.陳欽忠著:《法書格式與時代書風之研究》,(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9月增訂1版)。
34.邱振中:《書法藝術與鑑賞》,(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民國85年2月10日初版)
35.杜忠誥著:《書道技法123》,(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3年5月4版)
36.楊仁愷主編:《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3.隋唐五代書法》,(臺北:錦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78年8月)
37.徐邦達:《歷代書畫家傳記考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民國73年)。
38.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湖南:美術出版社,民國76年6月1版)
39.張國宏:《孫過庭》,書藝珍品賞析23,頁六,(石頭出版有限公司,民國90年4年6月)。
40.李郁周〈李序〉:王仁鈞《書譜導讀》,第十七頁,(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民國92年9月初版)。
41.蔡崇名撰:《書法及其教學研究》,(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10月)。
42.錢鍾書:《管錐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民國68年)。
43.陳丁奇撰:《書道教育概說》。(台北:蕙風堂印行,民國86年初版)。
44.左宜有、林耀川編譯:《草書入門》,(台北:藝術圖書公司,民國91年6月再版)。
45.沈樂平:《新編草書入門五十講》,(浙江古籍出版社,民國91年8月第1版)。
46.秦永龍:《漢字書法通解•行草》,(北京:文物出版社,民國91年5月)。
47.陳坤一:《孫過庭書譜教材教法》,(手稿本,民國96年一月)。
48.松本芳翠:〈唐.孫過庭.書譜〉,收錄於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第二十五回配本,頁六十七。
三、 期刊論文
1.梅墨生著:〈小議「書譜」中的造型意識〉,在《中華書道》,第二十九期,民國89年8月,頁41~43。2.沙孟海著:〈書法史上的若干問題〉,在《書譜》第七卷第四期,民國69年8月,頁10~16。
3.鐘民豐著:〈書譜節筆及古法帖折紙方法之探索〉,《故宮文物月刊》第十卷7期,頁25∼45。4.王振德著:〈孫過庭書譜精義淺析〉,在《中華書道》第15期,民國86年二月10日,頁27∼32。5.光澤著:〈孫過庭生卒年考〉,在《書譜》第八卷第五期(總第四十八期),民國71年10月,頁22∼24。
6.許金枝撰:〈孫過庭「書譜」理論研究〉,在《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民國85年6月),頁51–81。
7.黃如焄著:〈孫過庭「書譜」析論〉在《清雲學報》,民國90年6月,第二一卷第一期,頁253–262。8.李翠瑛著:〈孫過庭書譜中書論藝術精神探析〉,在《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9號,民國84年6月。
9.朱關田著:〈孫過庭及其書譜序考〉,在《書譜》第八卷第五期(總第四十八期)民國71年10月,頁15。
10.宜民著:〈草書的著名書家及其作品〉,《書譜》雙月刊第三卷之六(總第十九期)民國66年12月,頁23–24。
11.朱孟庭著:〈論孫過庭《書譜》「中和」的書法美學思想〉,在《孔孟月刊》第38卷,第8期,頁36–46。四、 大陸地區期刊
1.阮忠勇•曹朝霞:〈論《書譜》的儒家藝術精神〉,(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4 卷,第3期,民國96年9月)。
2.劉綱紀:〈書法美〉,(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民國78年)。
3.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江蘇文藝出版社,民國84年)。
4.胡舟、王先意:〈《書譜》美學思想初探〉,(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民國93 年6月)。
5.譚劍君:〈淺論《書譜》的藝術觀和辯證法〉,(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民國96年10月)。
6.劉春梅:〈《五乖五合》芻議〉,(重慶三峽學院學報,民國91年第6期,第18卷)。
7.李巍:〈論《書譜》對書法創作論的通變闡釋〉,(人文雜誌,民國93年,第3 期)。
8.劉俊:〈《書譜》平議〉,(鞍山師範學院學報,民國92年,第5卷第3期)。
9.關金船:〈由《書譜》談書法的「技」與「道」〉, (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民國95年2月,第20卷,第1期)。
10.鍾明善:〈書法欣賞導論〉,(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民國82 年)。
11.劉波〈我心中的《書譜》〉,(青少年書法,民國96年07期)。
12.王景:〈孫過庭《書譜》對唐代草書發展的貢獻〉。
五、學位論文
1.彭道衡:〈孫過庭《書譜》書學理論與書法藝術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2年8月)。2.吳金洋:《行草書創作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碩士論文,94年6月)。六、碑帖
1.《東晉.王獻之尺牘集》,(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83 年5 月,初版第3刷)
2.《東晉.王羲之尺牘集上》,(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82 年5 月20 日,初版第4 刷)
3.《東晉.王羲之尺牘集下》,(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82 年3 月30 日,2版第2 刷)
4.《東晉.王羲之蘭亭敘五種》,(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83年7月,初版第9刷)
5.《東晉.王羲之集字聖教序》,(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90年5 月,初版第18 刷)
6.《唐.太宗晉祠銘、溫泉銘》,(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86 年1 月,初版第6 刷)
7.《唐太宗屏風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9 年8 月,第一版第1 刷)
8.《唐太宗溫泉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9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
9.《唐.孫過庭書譜墨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民國89 年12 月,第一版第7 刷)
10.《唐.孫過庭書譜》,(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90 年5 月,初版第18 刷)
11.《唐.孫過庭.書譜》,在《書跡名品叢刊.第二十五回配本》,(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民國78年2月20日,改版40刷)
12.《孫過庭書譜》,(北京:中國書店,民國90年1月,第1版第1刷)
13.《書譜》,(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民國85 年12 月,第一版第1 刷)
14.《孫過庭.書譜》,在《原色法帖選1》.(日本:株氏會社二玄社,平成十一年十月二十日,第一版第七刷)
15.《書譜》,中國法書選38(日本二玄社,民國7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