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18:4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柯鈞齡
論文名稱:
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
指導教授:
范宜如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7
中文關鍵詞:
藝術性
、
暴力
、
技藝
、
光影
、
愛與意志
相關次數:
被引用:
9
點閱:1239
評分:
下載:210
書目收藏:1
李渝在解嚴後的八O年代重返文壇,卻未選擇當時方興未艾的議題,反而頻頻回首溫州街,繼而跳脫有限視角,廣泛探討暴力與現代文明帶給眾人的衝擊與傷害,並視「創作」與「人情」為療癒方式,李渝認為,藝術與人情絕不需向外求索,它奠基於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小說中,只見作家以文字細細描寫生活,展現她對人性的終極關懷。本論文將依李渝的創作時間,歷時性分析各階段小說以及作家藝術進程的改變。
除了首章緒論及末章總結論外,主要論述分為四章;第二章梳理作家生平,作為理解小說文本的前提,第三、四章則為歷時性的文本探析,以1985年作為分水嶺,分別論述前後作品的主題差異與裂變,第五章則综論小說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第一章 緒論......................................1-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3
第三節 研究方法.....................................8
第四節 篇章架構.....................................9
第二章 走在政治與文學間的李渝......................11-46
第一節 溫州街的女兒..................................11
一、成長背景.........................................11
二、創作源起.........................................13
三、藝術陶冶.........................................19
第二節 走入保釣運動..................................21
一、國內外政治背景對照................................21
二、釣運的興衰起滅....................................23
第三節 回到應屬的鄉域................................33
一、眾聲喧嘩的臺灣文壇................................33
二、藝術家精神.......................................35
三、文學的返航.......................................41
第四節 小結.........................................46
第三章 小說與生命歷程的對應........................47-86
第一節 反抗的初啼....................................51
一、矇眼的追索與探問..................................51
二、臺北(不)是故鄉..................................57
第二節 並列的青春記事與歷史文本........................65
一、揭示重複的公眾歷史..................................65
二、青春白皮書.........................................71
(一)召喚舊時,抵抗現時................................72
(二)少女眼中的歷史文本................................78
第三節 小結...........................................86
第四章 找回「愛與意志」.............................87-131
第一節 愛與意志的衝突..................................88
一、暴力的隱喻.........................................89
(一)戰爭中的群體意識與個體記憶.........................90
(二)無能與權能的頡頏..................................95
二、冷漠的現代人.......................................101
(一)強迫性的忙碌......................................102
(二)失落的人際關係....................................105
第二節 重返現實之路....................................110
一、歷劫歸來─創作者的告白................................110
二、重啟對話─領略人情之美................................118
(一)社群關係的建立.....................................119
(二)慈悲的可能.........................................123
(三)說「故」事的人.....................................126
第三節 小結............................................130
第五章 小說中的藝術追尋..............................133-156
第一節 沒有「主義」的日常生活.............................133
一、生活的導軌...........................................134
二、技藝成記憶,記憶成藝術.................................142
第二節 光影的流動........................................147
一、神聖光芒的溫暖照拂.....................................148
二、穿透人事的藝術光影.....................................151
第三節 小結..............................................155
第六章 結論..........................................157-160
附錄.................................................161-191
參考書目.................................................161
漂流的意願,航行的意志─作家訪談錄...........................177
【李渝著作】(按照發表時間順序排列)
一、小說著作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洪範,1991年。
李渝:《應答的鄉岸》,台北:洪範,1999年。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李渝:《夏日踟躕》,台北:洪範,2002年。
李渝:《賢明時代》,台北:麥田,2005年。
二、非小說專書
李渝:《任伯年─清末的市民畫家》,台北:雄獅美術,1978年。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台北:雄獅美術,2001年。
三、報紙期刊
李渝:〈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當代》,1986年8月,頁60-69。
李渝:〈童年的再失落:電影評論的多元性〉,《當代》,1986年12月,頁97-103。
李渝:〈宮闈電影的聯想──歷史和個人上〉,《聯合報》第21版,1988年10月18日。
李渝:〈宮闈電影的聯想──歷史和個人下〉,《聯合報》第21版,1988年10月19日。
李渝:〈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敍述風格〉,《女性人》,1989年2月,頁90-112。
李渝:〈夢的王國梁山泊:女性和夢在「水滸」裡的位置〉,《聯合文學》,1989年2月),頁156-165。
李渝:〈進出煉獄〉,《中國時報》第113版,1990年2月27日。
李渝:〈禮物〉,《聯合報》第25版,1992年10月26日。
李渝:〈紅樓夢探賞〉,《聯合報》第35版,1993年12月30日。
李渝:〈兼美─《紅樓夢探賞》〉,《聯合報》第37版,1994年2月17日。
李渝:〈保釣和文革〉,《中國時報》第15版,1996年9月9日。
李渝:〈呼喚美麗語言上〉,《聯合報》第41版,1997年5月20日。
李渝:〈呼喚美麗語言中〉,《聯合報》第41版,1997年5月21日。
李渝:〈呼喚美麗語言下〉,《聯合報》第41版,1997年5月22日。
李渝:〈莊嚴〉,《聯合報》第37版,1999年6月14日。
李渝:〈風定〉,《聯合報》第37版, 1999年4月11日。
李渝:〈被遺忘的族類〉,《聯合文學》,2002年10月,頁122-135。
李渝:〈光陰憂鬱--趙無極作品一九六0至一九七二〉,《藝術家》,2003年7月,頁332-339。
李渝:〈漢奸和共匪的情史--多情漢子汪精衛和楊虎城〉,《明報月刊》,2004年5月,頁98-100。
李渝:〈美人和野獸--張學良的幽禁/悠靜生活〉,《明報月刊》,2004年6月,頁103-105。
李渝:〈日光女子〉,《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年6月,頁166-174。
李渝:〈父與女--抑鬱的陳布雷與叛逆的陳璉〉,《明報月刊》,2004年7月,頁102-104。
李渝:〈戒愛不戒色--張愛玲與她筆下人物〉,《明報月刊》,2004年8月,頁74-77。
李渝:〈在莽林裡搭建烏托邦--中國才子瞿秋白〉,《明報月刊》,2004年9月,頁84-88。
李渝:〈以浪漫的自豪走過歷史橋樑--梁思成和林徽因找尋中國古建築〉,《明報月刊》,2004年10月,頁93-95。
李渝:〈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代小說史》上〉,《聯合報》第17版,2005年3月14日。
李渝:〈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代小說史》下〉,《聯合報》第17版,2005年3月15日。
李渝:〈二枕記〉,《聯合報》E7版,2005年3月25日。
李渝:〈悄吟和三郎─蕭紅和蕭軍的情愛和文學生活上〉,《中央日報》第17版,2005年4月12日。
李渝:〈悄吟和三郎─蕭紅和蕭軍的情愛和文學生活下〉,《中央日報》第17版,2005年4月13日。
李渝:〈創作無疆界〉,《明報月刊》,2005年8月,頁46-47。
李渝:〈漂流的意願,航行的意志〉,《明報月刊》,2006年7月,頁97-99。
李渝:〈六時之靜〉,《聯合報》E7版,2006年12月20日。
李渝:〈交腳菩薩〉,《聯合報》E7版,2007年7月3日。
李渝:〈故宮案〉,《中國時報》E7版,2007年9月4日。
李渝:〈寫作外一章〉,《聯合報》E7版,2007年9月26日。
李渝:〈飼虎〉,《聯合報》E7版,2007年12月21日。
李渝:〈參觀故宮─胖妹,妳在哪裡?〉,《聯合報》E3版,2008年8月8日。
李渝:〈永春〉,《聯合報》E3版,2008年8月30日。
李渝:〈美艷校長〉,《中國時報》E4版,2008年9月9日。
李渝:〈離散和團圓(上)〉,《聯合報》E3版,2009年3月15日。
李渝:〈離散和團圓(下)〉,《聯合報》E3版,2009年3月16日。
李渝:〈《懷念高信疆》美好時代〉,《中國時報》E4版,2009年5月14日。
【專著】(按照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王 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2004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印刻,2002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04年。
王德威:《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年。
王國炯編:《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出版,2001年。
白先勇編:《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1995年。
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編:《文化與詩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史作檉:《光影中遇見林布蘭》,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06年。
伍蠡甫、林驤華編著:《現代西方文論選──論現代各種主義及學派》,台北:書林,1994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1996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
吳冠宏、須文蔚:《在地與遷徙─第三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6年。
吳潛誠:《島嶼航行》,台北:立緒,1999年。
吳潛誠:《靠岸航行》,台北:立緒,1999年
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50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1995年。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1995年。
孟 悅:《歷史與敘述》,陜西: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季季編:《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87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2005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苦悶與蛻變─六O、七O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2007年。
林書堯:《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林鐘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台北:印刻,2006年。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2006年。
周 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1995年。
施 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1997年。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編館,1998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2006年。
范銘如編:《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2005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年。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郭紀舟:《七O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教育部統計處:《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1997年。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台灣開明,1968年。
陳大為:《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1950-2004)》。台北:萬卷樓,2004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7年。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8:隨筆卷》,台北:人間出版,1988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
台北:麥田,2007年。
張新穎:《文學的現代記憶》,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張惠菁:《楊牧》,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張系國:《昨日之怒》,台北:洪範,1979年。
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台北:聯合文學,1994年。
張京媛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健,謝綉華著:《中西小說理論要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章英華:《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O與八、九O年代台灣小說論》
台北:麥田,2004年。
梅家玲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年。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台北:遠流,2004年。
單德興:《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台北:書林,1995年。
單德興:《對話與交流》,台北:麥田,2001年。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1996年。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年。
彭小妍:《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台北:中研院,2002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年。
葉維廉編:《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台北:聯經,1976年。
楊澤編:《從四O年代到九O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楊澤編:《狂飆80──紀錄一個集體發生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楊 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鄭曉雲:《文化認同與文化變遷》,北京:中國社科院,1992年。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2001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台北:里仁,2000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年。
鄭 穎:《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台北:印刻,2007年。
劉大任:《杜鵑啼血》,台北:洪範,1990年
劉大任:《走出神話國》台北:皇冠,1997年。
劉大任:《我的中國》,台北:皇冠,2000年。
劉大任:《紐約眼》,台北:印刻,2002年。
劉大任:《空望》,台北:印刻,2003年。
劉大任:《晚晴》,台北:印刻,2007年。
劉紀蕙:《心的變異》,台北:麥田,2004年。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2001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87年。
謝里法:《台灣出土人物誌:被埋沒的台灣文藝作家》,台北:前衛,1988年。
謝里法:《我的畫家朋友們》,台北:自立晚報,1988年。
謝里法:《藝術的冒險:西洋美術評論集》,台北:雄獅美術,1990年。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台北:望春風文化,1999年。
薛月順、曾品蒼、許瑞浩編註:《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2000年。
藍博州:《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1993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清末至日治時期台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台北:左岸文化,2005年。
蘇偉貞:《私閱讀》,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加斯東‧巴謝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23-1985)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著,莊靜君譯:《禮物》,台北:平安文化,2003年。
西美爾(Georg Simmel)著,林榮遠譯:《社會學──關於社會化形式的研究》,北京:華夏,2002年。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2004年。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金恩‧康姆斯(Gene Combs)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出版,2000年。
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台北:聯經,1989年。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Rudiger Safranski)著,黃添盛譯:《尼采其人及其思想》,台北:商周出版社,2007年。
希爾思(Edward Shils),傅鏗譯:《知識份子與當權者》,台北:桂冠,2004年。
佛洛伊德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新潮文庫,1972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
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陳定家、汪正龍譯:《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亞麗安娜‧哈芬頓著,初兆豐、王月瑞譯:《畢卡索和他的情人》,台北:新潮社,1991年。
依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1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2005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1998年。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年。
莫理司‧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黃麗玲譯:《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2002年。
路易‧杜普瑞(Louis Dupre)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台北:幼獅文化,1996年。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2006年。
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麥田,1997年。
黑格爾(Geroge Wiilhelm Friedrich Hegal,1770-1831)著,朱孟實譯:《美學》,第三卷(上),台北:里仁,1982年。
楊腓力(Philip Yancey)著,徐成徳譯:《尋神啟事》,台北:校園書房,2002年。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瞿世鏡譯:《論小說與小說家》,台北:聯經,1990年。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2000年。
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 )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圖書,2004年。
榮格(C.G.Jung)著,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大,1994年。
榮格(C.G. Jung):著,林宏濤譯:《人的形象與神的形象》,台北:國立編譯館與桂冠合作翻譯發行,2006年。
魯尹基‧肇嘉著,張敏等翻譯:《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北京:中國社科院,2006年。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著,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2006年。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莊安琪譯:《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1948-)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感知的詩學》,台北:時報文化,2007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彭仁郁譯:《愛與意志》,台北:立緒,2001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權力與無知》,台北:立緒,2003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哭喊神話》,台北:立緒,2003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台北:立緒,2004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台北:桂冠,1991年。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年。
【期刊評論】(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王德威:〈離散與跨越〉《聯合文學》第213期,2002年7月,頁59-61。
文孫:〈一篇現代小說中象徵技巧的分析──試論K.A. Porter’s :”Flowering Judas”〉,《文學雜誌》第2卷第2期,1957年4月20日,頁53-69。
江宜樺:〈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1997年3月,頁83-121。
李 喬:〈理和文學不朽─從「復活」的救贖觀談起〉,《聯合文學》第11卷2期,1994年12月,頁95-96。
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第24卷6期,1995年,頁4-18。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米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第26卷4期,1997年9月,頁83-117。
吳盈靜:〈從復仇到和平之路如何可能?─論李渝〈和平時光〉中的暴力美學〉《花蓮:第二屆人文化成之視野與策略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3月14.15日。
初安民編:《印刻文學生活誌─郭松棻》第1卷第11期,2005年7月。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2期,2000年7月,頁313-335。
林幸謙:〈敘事主體的在場與不在場--李渝〈朵雲〉的「雙重渡引」空間〉,《文學世紀》,2005年7月,頁44-47。
林佩瑾:〈無聲的初雪--由複調理論看李渝的「江行初雪」〉《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2003年5月,頁139-148。
陳建忠:〈啟蒙知識份子的歷史道路──從「知識份子」的形象塑造論魯迅與賴和的思想特質〉,《孤獨的帝國──第二屆全國大專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頁419-457。
夏濟安:〈致讀者〉,《文學雜誌》第6卷第1期,1959年3月20日,頁88。
黃碧端:〈敍事的矛盾和失落的號聲--我看<號手>〉,《中外文學》,1997年3月,
頁105-107。
黃碧端:〈在迷津中造境:評李渝《溫州街的故事》〉,《聯合文學》,1992年,頁 111-112。
黃啟峰:〈集體記憶的書寫─論《溫州街的故事》的時間、空間與敘事〉
2006青年文學會議,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
黃素卿:〈華裔離散族群意識與華裔移民認同〉,《中外文學》,第34卷9期,1998年10月,頁237-264。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旅行跨國性別:在台馬華文學案例〉,《中外文學》,第33卷7期,2004年12月,頁153-166。
劉紹銘:〈發刊詞〉《現代文學》第1期,1960年3月,頁2。
劉源俊:〈我所知道的留美學生保釣運動〉《人與社會》第6卷第3期,1978年8月,頁41-52。
劉源俊:〈保釣運動的波析、教訓及其意義〉《中華雜誌》第19卷214期,1981年.5月,頁34-36。
劉亮雅:〈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台灣詩學季刊》第34卷10期,2006年3月,頁61-84。
楊佳嫻:〈記憶.啟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6月,頁199-224。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台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2005年7月,頁133-155。
舞 鶴訪談,李渝整理:〈不知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2005年7月,頁36-54。
廖玉蕙:〈生命裡的暫時停格--小說家郭松棻、李渝訪談錄〉,《聯合文學》第225期,2000年7月,頁114-122。
鍾 玲:〈霧中花--李渝〈朵雲〉的敘事方式〉《文學世紀》2005年7月,頁42-43。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O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1999年12月。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丁世傑:《台灣家族敘事的記憶與認同》,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4年。
朱玉芳:《論陳若曦小說中的文化認同》,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宋怡慧:《從傳統到現代:八O年代以降女性小說的發展──以蕭麗紅、蕭颯為中心》,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班碩士論文,2006年
吳静儀:《文學的寂寞單音:郭松棻小說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林怡君:《鉅史與私情:李渝小說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紀姿菁:《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孫鴻業:《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分認同》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2002年。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台中: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7年。
黃小民:《郭松棻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童一寧:《外省第三代的國家認同》,台北:台大新聞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家銘:《不同文化地景類型之形塑歷程─以台北溫州街一帶與台北文學森林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敏琪:《尋繹聖像──縷析隱匿的神聖靈光》,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2006年。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籍小說家作品中的「台北/人」》,台北:台大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楊 翠:《鄉土與記憶──七o年代以來台灣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3年。
詹曜齊:《台灣的現代化論戰與現代主義運動》,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趙慶華:《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台中:中央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雅薰:《台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高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2年。
劉采榆:《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班 碩士論文,2007年。
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報紙評論】(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丁文玲:〈郭松棻和李渝、李銳和蔣韻以文學相許〉,《中國時報》B01版,2005年7月17日。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上)〉《聯合報》E7版,2006年7月8日。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下)〉《聯合報》E7版,2006年7月9日。
吳達芸:〈聽李渝說金絲猿的故事〉,《中央日報》第21版,2000年10月26日。
吳潛誠:〈喂,你是哪一國人?〉,《民眾日報》,1995年8月28日。
施 淑:〈世變與事變〉,《聯合報》第48版,1999年6月14日。
張文翊:〈回到廣闊的文學天地裡:訪李渝〉,《中國時報》第39版,1983年10月2日。
張 殿:〈郭松棻三度中風〉,《聯合報》第46版,1997年8月10日。
張 嚴:〈郭松棻病況好轉〉,《聯合報》第46版,1997年9月22日。
張 殿:〈回家──訪小說家李渝〉,《聯合報》第41版,1999年4月19日。
張系國:〈黑白無常鬼炒菜〉《聯合報》E7版,2007年3月19日。
楊佳嫻:〈昨日瓊樓玉宇〉《聯合報》,E3版,2009年2月26日。
駱以軍:〈孤寂世界與時光凍結〉,《聯合報》,E5版,2005年9月18日。
聶華苓:〈癡情嘆息──讀《應答的鄉岸》隨感 上〉,《聯合報》,第37版,2000年1月8日。
聶華苓:〈癡情嘆息──讀《應答的鄉岸》隨感 下〉,《聯合報》,第37版,2000年1月9日。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2.
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
3.
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
4.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
5.
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
6.
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
7.
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
8.
臺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
9.
論陳若曦小說中的文化認同
10.
從傳統到現代:《八○年代以降女性小說的發展-以蕭麗紅、蕭颯為中心》
11.
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
12.
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
13.
台灣的現代化論戰與現代主義運動
14.
不同文化地景類型之行塑歷程-以台北溫州街一帶與台北文學森林為例
15.
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
1.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2.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3.
李渝:《任伯年─清末的市民畫家》,台北:雄獅美術,1978年。
4.
李渝:《任伯年─清末的市民畫家》,台北:雄獅美術,1978年。
5.
李渝:〈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當代》,1986年8月,頁60-69。
6.
李渝:〈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當代》,1986年8月,頁60-69。
7.
李渝:〈童年的再失落:電影評論的多元性〉,《當代》,1986年12月,頁97-103。
8.
李渝:〈童年的再失落:電影評論的多元性〉,《當代》,1986年12月,頁97-103。
9.
李渝:〈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敍述風格〉,《女性人》,1989年2月,頁90-112。
10.
李渝:〈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敍述風格〉,《女性人》,1989年2月,頁90-112。
11.
李渝:〈夢的王國梁山泊:女性和夢在「水滸」裡的位置〉,《聯合文學》,1989年2月),頁156-165。
12.
李渝:〈夢的王國梁山泊:女性和夢在「水滸」裡的位置〉,《聯合文學》,1989年2月),頁156-165。
13.
李渝:〈被遺忘的族類〉,《聯合文學》,2002年10月,頁122-135。
14.
李渝:〈被遺忘的族類〉,《聯合文學》,2002年10月,頁122-135。
15.
李渝:〈光陰憂鬱--趙無極作品一九六0至一九七二〉,《藝術家》,2003年7月,頁332-339。
1.
鬱與癒——李渝小說中的人物塑造與物質書寫
2.
待鶴回眸:李渝小說研究
3.
當代女性作家「故事新編體」小說研究──以西西、李渝作品為例
4.
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
5.
鉅史與私情:李渝小說研究
6.
鶴與鷺鷥的飛行──閱讀李渝與郭松棻
7.
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
8.
陳玉慧《CHINA》、《幸福之葉》研究:以物質與空間書寫為論述角度
9.
不眠: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夜晚書寫──以白先勇、李渝、七等生作品為例
10.
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的地誌書寫— 以蔡珠兒、焦桐、韓良憶為考察對象
11.
李商隱詩的象徵藝術研究
12.
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
13.
張愛玲小說通感藝術手法之研究
14.
當代臺灣醫療散文中的生死意涵研究——以八○年代之後作品為主
15.
邱心如《筆生花》的女性刻畫與文化意涵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