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淑純、蔡玉瑟 (1998)。城鄉兒童學習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2 ,55-101。王天佑(2000)。原住民女性教育地位取得研究。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1,81-110。王保進(1991a)。臺灣地區國民教育發展型態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4,207-234。
王保進(1991b)。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8。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
王春源、黃森泉(1996)。論教育優先區規劃對台灣原住民族群教育之影響。臺灣經濟月刊,230。王家通(1996):教育導論。高雄:麗文。
王家通等(1995):國民中學教育改革。刊於開放與前瞻—新世紀中小學教育改革建議書。臺北:漢文。
王崑源(1996)。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王智淵(1995)。屏東縣山地合併小學組織文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王湘栗(2002)。臺灣原住民教育困境與對策。載於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53-270,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王麗雲、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課程實踐生態與教育機會現況調查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史強福(2008)。臺灣地區原住民重點小學實施「教育優先區計畫-學生學習輔導」活動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江志正(1997)。美國的補償教育及其對我國教育優先區的啟示。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141-163。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何金香(2000)。教育優先區的省思--以高市鳳林國中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何宣甫(2004)。臺灣施行學校本位財政之可行性分析。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天泰(1994)。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花蓮縣:國立花蓮師院山胞教育研究中心。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明清等(1996)。教育優先區計畫之檢討與規劃研究期中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吳金香(1998)。教育革新大型研究子計畫(Ⅵ)臺灣省教育優先地區小學教師工作態度及實際需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金香(2005)。我國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與補助項目適切性之探討。現代教育論壇,15,442-451
吳政達(1994)。教育優先區之研究——以臺灣省初等教育發展為例。教育研究雙月刊,39,15-25。吳清山、林天祐(1998)。教育名詞: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資料與研究,21,69。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 (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高等教育。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7(43),213-242。巫有鎰(2005)。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李亦園(1979)。社會文化變遷的台灣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五個村落的初步比較 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學刊,48,273-289。
李亦園(1991)。山地社會問題。楊國樞、葉啟政(主編),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臺北:允晨文化。
李明村(2004)。高雄縣國民中小學執行教育優先區計畫現況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建鋒(2005)。以政策社會學途徑探討我國教育優先區計畫。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李建興(1996)。臺灣地區原住民教育現況與展望。原住民季刊,2 ,3-8。
李苹綺(譯)(1998)Banks,J.A.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國隆(2004)。社會正義。2008年10月12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socialwork
李淑卿(2004)。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現況及成效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中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李明村(2004)。高雄縣國民中小學執行教育優先區計畫現況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科技教育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緒武(1993)。保障教育機會均等。中國時報,1993年9月11日。
沈姍姍(1995)。臺灣的教育選擇與社會流動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8,95-113。沈姍姍(1998)。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式微?—自教育改革趨勢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29-53。台北:揚智。
林天生(1992)。山地國教師資狀況之調查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編印:山胞教育研究叢書六之二。
林秀珍(1994):羅爾斯正義原則及其教育涵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良慶(2007)。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權重之研究--以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項目為分析焦點。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清江(1982)。「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教育資料文摘,1月,4-8。
林清江(1987)。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五南。
林清江(1987)。教育的未來導向。臺北:臺灣書店。
林清標(1999)。原漢族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聯性。國立臺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林新發(1995)。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 原理和實務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林麗月(2002)。臺東縣國民中小學實施教育優先區現況調查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林 全(1987)。中央對國民中小學教育經費補助制度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文達(1984)。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8,87-115。
林文達(1986)。教育財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徐易男(2006)。由美國 NIUSI 理念論 融合教育學校之建構途徑,國立編譯館館刊,34(3),77-86。
邱炳彰(2003)。教育優先區計劃實施情況之探討--以逍遙國小執行人員之觀點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姜旭岡(1998)。「教育優先區」政策在「教育機會均等」概念上的涵義與實踐—英美兩國的經驗與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臺北,揚智文化。
姜旭岡(1998)。中英教育優先區政策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洪泉湖(1995)。臺灣原住民教育的現況與展望,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4(2),159-178。洪泉湖(2000)。臺灣原住民的教育問題與政策。政策月刊,58,17-21。洪泉湖、吳榮燕(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洪鎌德(1997)。馬克思社會學說之評析。臺北:智揚。
復興鄉志編輯委員會(2000)。復興鄉志。桃園縣:復興鄉公所。
胡夢鯨(1994)。臺灣地區城鄉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5(1),6-12。
胡夢鯨(1995)。臺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1),18-25。
范雅惠(2008)。教育優先區計畫之分析。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9期。
孫大川(1993)。族群觀。載於吳密察、江文渝(編),體檢國小教科書,179-186。臺北:前衛出版社。
孫志麟(1994):臺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17,175-202。孫志麟(1995)。教師素質優先改善地區劃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1),78-89。
孫志麟(2000):國民教育資源問題的觀察與省思。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sdps-sl.cyc.edu.tw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殷堂欽(1995)。英國初等教育「教育優先區」規劃之研究。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浦忠成(1995)。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
翁榮銅(1997)。我國教育優先區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翁榮銅(2006)。中央、地方與學校在執行教育優先區計畫成效之探討與批判。現代教育論壇,15,322-338。
馬信行(1992):臺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7,19-56。高正忠(2005)。高雄市、屏東縣國小教育優先區執行成效之比較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芳全(1996)。「教育優先區」教育的進一步探討。教改通訊,22,38-39。張俊紳(1996)。原住民國小教育的問題與改進。教改通訊,17/18,51-53。張俊欽(2005)我國教育優先區計畫執行成效滿意度及其改進策略之研究-以臺南高雄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張建成(1994)。光復以來山胞之教育及其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臺北:國科會研究報告。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學富文化。
張建成、黃鴻文、譚光鼎(1993)少數民族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台灣書局。
張建勛(1986)。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家蓉(2000)。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態度----從族群面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淑美(1994)。不同地區教育機會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5,87-111。
張煌熙 (1995)。為平等而設計:美國補償教育方案之經驗與啟示。初等教育學刊,臺北市立師範學院,4,111-121。
張鈿富(1994):教育資源分配與教育改革。台灣教育,528,15-19。86
張鈿富(1998):臺灣教育優先區選擇之研究。暨大學報,2(1),273-297。教育部(1995)。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八十六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教育部八十七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教育部八十八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教育部八十九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教育部九十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九十一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九十一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教育部九十二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教育部九十三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部九十四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九十五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九十六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教育部九十七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教育部九十八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莊三修(1995)。教育行政與原住民教育改革。國立花蓮師院主辦:原住民教育研討會論文。
許添明(2003)。人窮志短—論城鄉差距與照顧弱勢學生。論文發表於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均衡城鄉差距與照顧弱勢學生」學術研討會論,臺北。
許添明(2005)。教育優先區計畫對提升弱勢族群教育的實際成效批判。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弱勢族群教育成效國際學術論壇,10月22日。嘉義:嘉義大學。會議手冊,79-88。
許添明、廖鳴鳳(1998):我國教育優先區計劃問題與對策─以花蓮縣第一年實踐經驗為例。教育研究資訊,6(6),100-120。許瑜庭(2006)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生玉(1992)。心裡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
郭明堂、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距問題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1,245-277。
郭為藩(1996)。推動教育優先區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219,1-9。
郭為藩、林清江、、蓋浙生、陳伯璋(1982)。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踐。理論與政策,創刊號,29-39。
郭為藩、高強華(1988)。教育學新論,臺北:正中。
郭維哲(2003)。突破學校經營困境的良方-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51,47-53。陳作忠 (2003)。屏東地區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因素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孟哲(2001)。國教經費補助項目與國小教育機會均等之分析。臺南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陳宜中(2003)。後威權下的社會正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主辦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五週年」研討會,臺北。
陳枝烈(1994)。從多元文化教育分析小學社會科原住民文化的內涵,教師天地,70,67-73。陳枝烈(1995)。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國立高雄師大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枝烈(1998)。國定本與審定本國小教科書原住民文化內涵之比較。載於八十六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153-174,臺中:教育部研討會。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金祐(2002)。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之組織認同、工作滿意及學校運作狀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樂樂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奎憙(1993)。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陳奎憙(1996)。如何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彰化文教,37,4-6。陳紀燕(2006)。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及補助項目實施現況與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麗珠(1997a):臺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教育學刊,13,117-148。陳麗珠(1998)。臺灣省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實施之評估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實踐。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麗珠(1999):以德懷術(Delphi Method)評估臺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5,35-64。陳麗華(1996)。國小師生對於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其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態度研究。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承辦之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
陳麗華(1997)。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群關係探討。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2-204,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系。
陳麗珠(1992)。我國國民教育財政系統公平性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書。
陳麗珠(1993)。國民教育經費分配機會公平之研究:以縣市財政狀況考量。教育學刊,10,225-259
陳麗珠(1997b)。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公式之模擬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1),127-146。
陳寶玲(1998)。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之研究-從族群面向關係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湯仁燕(1998)。原住民教育發展的困境與突破,中等教育,49(3),85-94。
程建教、黃森泉(1996)。由福利經濟觀點論「教育優先區」規劃與原住民教育之展望。臺中師院學報,10,309-335。
黃木蘭(1998)。原住民國小學生學校教育機會均等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黃秀文(1996)。從傳統到變通:教學評量的省思,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26。黃佳凌(2005)。教育優先區計畫國民小學學習弱勢學生學習輔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昆輝(1972)。論教育機會均等。方柄林、賈馥茗主編,教育論叢, 89-l13。臺北,文景。
黃昆輝(1977)。我國大學入學考試是否合乎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分析。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23-7O。臺北,幼獅文化。
黃森泉(1996)。從教育優先區論台灣原住民教育之展望。原住民教育季刊,創刊號,1-32。黃森泉(1997)。原住民兒童族群社會化之探討-國小族群教育之策略,國教輔導,36(4),18-28。黃森泉(1998)。臺灣原住民學前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原住民教育研究,1,176-204。黃瑞璋(2004)。教育優先區計畫對偏遠地區國小的意義及實施問題-以雲林縣海景國小為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黃勝發(2002)。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網路進修參與動機與障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楊 瑩(1988)。臺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 瑩(1995a)。臺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第二子題:臺灣地區近四十年來代間教育傳承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楊 瑩(1995b)。教育優先區的理念與原住民教育。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編,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5-157。
楊 瑩(1996a)。英國的教育優先改善地區方案。載於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編 ,中小學與學前教育組會議紀錄。臺北,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楊 瑩(1996b)。英國的教育優先區方案之實施與檢討。社會教育文獻選輯,教育部,5-53。
楊 瑩(1997a)。教育優先改善地區方案」之比較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楊 瑩(1997b)。當前台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1-25。臺北,揚智。
楊 瑩(1999a)。教育機會均等一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巧玲(2007)。 美國教育政策的發展及其啟示:沒有任何孩子落後 教育資料集
刊,36。
楊振昇(199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現代教育論壇,4,82-84。
萬曉芳(2001)。我國教育優先區資源分配準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葉子超 (1995 )。談教育優先區及其在我國應用方向。高市鐸聲,6(1),36-38。
葉子超(2001)。偏遠離島師資問題及改進之道。師友,410,44-46。
詹火生、楊瑩(1986)。從教育結構之變遷看教育機會之分配。國立編譯館館刊,15(2),137-145。
詹馨(1994)。桃竹苗地區山胞學校訪視概要。載於吳天泰編著:八十二學年度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報告,38-50。
廖春文(1998)。教育優先區發展模式及實施策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3-H142-001)。台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
廖鳴鳳 (1997)。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現況調查研究一以花蓮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蓋浙生〈1987〉。探詢教育的軌跡。臺北:文景。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臺北:五南。
劉祐彰(2001)。都市原住民學童的學習適應問題—傾聽弱勢族群孩子的聲音。國教天地,144,34-44。劉湘川(1997)。原住民國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國教輔導,36(4),2-7。劉慶中(1994)。屏東地區山胞學校訪視概要。載於吳天泰編著:八十二學年度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報告,73-94。
劉慶中(1996)。教育機會公平與四分區技術效率之研究: 以屏東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歐用生(1995)。落實教科書審定制度,載於課程與教學革新,師大書苑。
蔡中涵(1992)。山胞教育師資人力結構之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編印:山胞教育研究叢書六之一。
蔡文山(2002)。台灣地區原住民學生之學習問題與因應策略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157-173。
蔡文山(2004a)。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臺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蔡文山(2004b)。現階段臺灣原住民學生之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探討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34(3),21-34。
蔡旭峰(2006)。文化不利地區小學教師實施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蔡進雄(2000)。教育優先區的理念與實施方向。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5),160-170。蔡鳳薇(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策略聯盟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英耀、張玉山、蔡清華(2000)。中央補助地方國教經費計畫執行績效評估。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鄭崇趁(1994)。教育機會均等的涵意與主要趨勢。教師天地,70,23-25。賴銀奎(2002)。我國解嚴後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研究-新馬克斯主義分析。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閻自安(1998):教育優先區的基本精神與選擇指標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2,71-86。戴玉綺(1993):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謝敏鈴(2002)。台灣偏遠地區教育發展-從基層教師觀點談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簡杏蓉(1993)。台灣原住民教育機會均等之探討—社會安全制度取向。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藍順德(1995)。我國設置教育優先區的規劃與展望。收錄於教育部編印: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劃參考資料,2-23。
顏國樑(2004)。原住民教育現況、問題及發展趨勢。臺灣教育,626,17-24。羅清水(1999a)。論教育機會均等意涵與作法(下)。研習資訊,15(3),1-7。
羅清水(1999b)。論教育機會均等意涵與作法(上)。研習資訊,15(2),1-15。
譚光鼎(1991)。論現代社會之宰制與複製。國教世紀,26(6), 44-55。
譚光鼎(1997)。近五十年來臺灣原住民教育研究之評析。發表於臺灣師範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譚光鼎(1998a)。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23-46。譚光鼎(1998b):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譚光鼎(1999)。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譚光鼎、湯仁燕(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459-500。臺北:臺灣書店。
Anderson, C. A. (1967). The Social Context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Paris:UNESCO.
Blackledge, D., & Hunt, B. (1985).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Banks, J. A.(1993).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In J. A.Banks & C. A. M. Bank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issue and perspectives, 195-213.Boston : Allyn and Bacon.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Bernstein, B.(1971).Class, Code and Control.Vol.1:Theoretical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London:R.K.P.
Barnes, J. H. & Lucas, H.(1974).Positive discrimination in education:individual ,groups and institution. In Leggatt, T. (Ed.)Sociological theory and survey research,43-108. London:Sage.
Berne R., & Stiefel L.(1984).Th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school finance:Baltimore, MD: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urnett, G. (1994).The unfulfilled mission of Title 1/Chapter 1 programs.Urban diversity
series no.105.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Teacher Colle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376263).
Coleman,J.S.(1990).Equ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Boulder, Co:West view.
Evetts, J.(1973).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ideas, London:RKP.
Halsey, A. H. (1972). Educational priority Vol.l: EPA problems and policies. London:HMSO
Irvine, J.J.&York, D.E.(1995). Learning styles and culturally diverse students: A literature review. In J.A.Banks and C.A.M. Banks(Eds.).Handb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e education. NY: Macmillan.
Jackson, K., & Lovett, T. (1971). Educational priorities and the W.E.A.: The case for
refor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64 610)
Jnecks, C. (1988). Whom must wetreat equally f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o be equal? Ethics, 98, 518-533.
Knight B. (1983). Manageing school finance. London: Heinemann.
Knight, B. (1993). Delegate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Dimmock, C. (Eds) School-based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Routledge.
Kogut,B.,Joint Ventures(1988).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319-332.
Levin, H.M. (1978).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Opportun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in J.E.Cu then Publishing Co.
Lareau, A.(1987)。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60 (April),73-85.
Muller, C. (1993). Paren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Analysis of Family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 Child. In Schneider and J. S. Coleman (Eds.), Parents, Their Children, and Schools, San Francisco: Westview Press, 77-113.
McGuinn, P. (2006). No child left behi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deral education policy, 1965-2005.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Odden, A. R. & Picus, L. O.(1992). School finance: A Police perspective. New York, NY:McGraw-Hill.
Rawls, J.(1972).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 (1977).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leeter, C.E.,&Grant, C.A.(1999). Making Choice for Multiculture Education : Five Approach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Columbus,OH: Merrill.
Yates, C., & Sword, J. (1972).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64 450)
White, K. J., & Kistner, J. (1992).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feedback on young children’s peer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28, 933-940.
Wikipedia, (2007).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Retriev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_Child_Left_Behind
Weber Renee and Crocker Jennifer(1983).Cognitive Processes in the Revision of
Stereotypic Belie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