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8: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俊遠
研究生(外文):Tseng-Chun Yuan
論文名稱:概念構圖對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林靜萍林靜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ng P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中文關鍵詞:概念構圖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
外文關鍵詞:concept mappingphysical education prospective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8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究概念構圖對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之成長與影響,透過概念構圖、觀察記錄與訪談法來瞭解其知識結構與影響,另使用概念構圖使用態度調查表來瞭解體育師資生對概念構圖應用之感受。研究以質性方式為主,並輔以量化資料佐證,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九十八學年度下學期修習體育教材教法的體育師資生為對象,進行為期十二週的實驗教學。根據分析研究資料發現下列三項結果:(一)概念構圖能提升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結構之學習成效。(二)經由概念構圖實驗教學後,體育師資生其學科教學知識結構更具組織與結構性,且在概念圖的表現上呈現出增加知識結構的廣度與深度。(三)經由概念構圖使用態度調查表發現,體育師資生呈現出中等以上水準之正向接受概念構圖態度。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供後續研究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 and impact of the concept mapping to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spective teachers. Through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to comprehend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Besides, via th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of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to understand the reception of applying concept mapp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spective teachers. The research is mainly qualitative, and be supported by the quantitative data. It targete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spective teachers studying in the metho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2009. And 12-week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search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
1. The effect on learning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structure can be enhanced by concept mapping.
2. By way of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concept mapping,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struc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spective teachers is more organizational and structural. And in the display of conceptual map shows the increase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i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3. Through th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of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it show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prospective teachers have the positive and acceptant attitude more than moderate level toward concept mappi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findings, providing the follow-up research suggestions.
目次
謝 誌 ----------------------------------------- i
摘 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 次 ----------------------------------------- iv
表 次 ----------------------------------------- vii
圖 次 ----------------------------------------- viii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4
第六節 研究範圍---------------------------- 5
第七節 研究限制----------------------------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概念構圖的緣起與理論基礎--------------- 7
第二節 概念構圖應用與相關研究----------------- 10
第三節 教師知識與類型------------------------ 25
第四節 學科教學知識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0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工具------------------- 41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概念構圖對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之成長與影響- 47
第二節 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之內涵轉變情形-------- 54
第三節 體育師資生使用概念構圖之態度調查------------7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結論------------------------------ 80
第二節 建議------------------------------ 81


引用文獻--------------------------------------- 82
一、中文部份------------------------------ 82
二、英文部份------------------------------ 87


附錄------------------------------------------- 91
附錄一、實驗流程~各週實驗操作內容---------- 91
附錄二、結構化概念圖教學內容--------------- 95
附錄三、非結構化概念圖教學內容------------- 104
附錄四、概念構圖使用態度調查表------------- 106
附錄五、概念構圖的原則與程序--------------- 107
附錄六、正式訪談大綱---------------------- 108
一、中文部份:
于富雲、陳玉欣(2008)。概念構圖對不同空間能力之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成效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9,83-104。
方朝郁(2005)。概念構圖在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高師),13,127-138。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甘允良、蔡佳蓉(2004)。概念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國教新知,50(4),121-126。
江玉婷(1994)。國中地球科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羽慈(2004)。生手與專家教師-以認知心理的觀點看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趨勢報導,7,3-9。
江淑卿(1997)。知識結構的重要特性之分析暨促進知識結構教學策略之實驗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何治玲(2002)。概念構圖與合作學習應用於綜合高中會計科目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 商鼎文化。
宋秋美(2004)。台北市國小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6(7),63-94。
李明潔(2000)。體育實習教師對「有效體育教學」知識結構變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台北市。
卓重亨、陳五洲(2005)。牛頓力學概念認知實證性研究回顧及其融入動作行為研究之實施策略。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149-160。
林人龍(1999)。概念構圖-科技認知學習的另一種方法。生活科技教育,32(11),10-19。
林文真(2004)。圖形組織工具訓練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生問題解決思考歷程影響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正彬(2004)。國小教師教學信念在生涯歷程中的轉變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清山(譯) (1992)。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
林傳傑(2004)。資訊融入教學與評量-以「地球運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達森(2003)。概念圖的理論基礎與運用實務。花蓮師院學報,17,107-132。
林達森(2004)。運用「概念構圖科學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科生物能量教學的實徵研究。南大學報,38(2),45-67。
林達森(2005)。不同導入訓練歷程之「概念構圖教學法」對國小階段生物能量概念學習與態度影響之實徵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9,105-122。
林筱雯(2002)。運用概念構圖為後設認知工具於國小二年級自然科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曉雯(1994)。國中生物教師教學表徵的詮釋性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錚(2007)。概念構圖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籃球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錚、周建智(2007)。將概念構圖融入體育教學。大專體育,91,8-15。
林靜萍(2001)。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垂昌(2006)。應用概念構圖學習策略於商業會計學之研究-合作學習抑或個別學習。高雄師大學報,21,87-104。
邱垂昌、官月緞(2003)。結構化知識圖形中概念構圖之運用-以高等會計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6,355-384 。
邱憶惠(1996)。國小音樂科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載於王家通主編。學習理論。高雄:麗文。
洪麗卿 (2003)。國小社會科概念構圖教學策略之建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7,135-163。
范瑞東(2005)。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學習成效影響的後設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孫敏芝(2006)。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探討:教學設計與教學實務。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2),67-92。
孫耀永(1996)。師範學院國小師資培育課程教師知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徐岳聖、林錚、周建智(2007)。探究合作學習與概念構圖策略介入桌球課對大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與桌球動作技術之影響。北體學報,15,67-80。
高榮成、段曉林(1995)。化學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探究。科技教育,6,113-13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1997)。體育常識-教材教法與評量。台北市:教育部。
張秀鳳(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在概念構圖融入數學教學活動的解題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俊峰(2001)。體育運動概念的表達--以排球快攻概念構圖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0(1),88-101。
張雁婷。(1998)。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以國中英語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漢宜、陳玉祥(2002)。概念構圖:有意義的學習方法與另類評量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48,51-59。
張靜儀(2006)。學科教學知識(PCK)應用於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34(1),85-95。
許義雄(2000)。職前體育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與教學表現及師資培育課程關係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NSC89-2413-H003-010。
郭靜芳(2005)。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社會領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高師),13,115-125。
陳永春(2002)。概念構圖教學策略與不同性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社會科學習成就與學後保留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國泰(2003)。教學知識的發展:一位國小初任教師學習教學的歷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225-256。
陳國泰(2006)。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資深專家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發展之個案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117-156。
陳國泰(2007)。知名數學補習班名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2,43-67。
陳國泰(2007)。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與發展歷程:以三位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資深專家教師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29-60。
陳國泰(2008)。國小實習學生的人際互動歷程對其學科教學知識發展的影響之個案研究:以數學科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2,47-76。
陳惠娟(2002)。綜合活動領域教學心得與經驗分享-談釐清思考脈絡、搭建溝通橋梁的概念構圖。中等教育,53(6),30-42。
陳嘉成(1998)。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1,107-128。
陳嘉成、余民寧(1997)。以概念構圖為學習策略之教學對自然科學習的促進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201-235。
陳嘉皇(2002)。善用概念構圖技巧設計優質主題教學。國教天地,147,110-116。
陳箐繡(2003)。職前藝術教師之學科教學知識發展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0,45-69。
陳憲章(2001)。閱讀概念圖教學策略應用於高工立體圖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麗華(2002)。教育特性與策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頁193-256)。台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0)。教師專業知能的性質初探。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台北:師大書苑。
黃永和(1996)。國小實習教師數學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啟明(2005)。概念構圖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鴻博(1998)。概念構圖在自然科教學上的運用。國教輔導,38(1),13-18。
楊世麒(2001)。以概念構圖作為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水循環概念的概念改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楊舒百(2006)。語文概念構圖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葉連祺(2002)。概念構圖在教學之運用。國教世紀,201,29-36。
劉月瞻(2002)。國小英語教師知識對教學歷程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沛琳、陳秋榮(2007)。概念構圖模式應用於英語教學之探析。菁莪季刊,19(1),31-36。
蔡天民、王美芬(2002)。概念構圖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及概念改變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119-138。
鄧國基(2003)。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對學生學習行為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賴美娟(2005)。合作式概念構圖在國小四年級自然科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薛雅惠(2000)。概念構圖在地理教學的應用。社會科教育研究,5,103-126。
薛慶友、傅潔琳(2005)。概念構圖教學在社會學習領域應用之探討。國教輔導,4,14-19。
簡紅珠(1994)。師範生學科與學科教學的知識基礎。收錄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多元化與師資素質。台北:師大書苑。
闕月清(2003)。體育初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體育學報,35,193-206。
嚴貞、許正妹(2006)。電腦化概念構圖應用在設計教學之研究。科技學刊,15(3),227-240。

英文部份:
Ausubel, D. P., Novak, J. D., & Hanesian, H. (1978). Education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Ed.).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rophy, T. S. (2000). Assessing the developing child musician: A guide for general music teacher. Chicago: GIA Publications.
Brown G. (1975). Micro-teaching: A programme of teaching skills. London : Methuen.
Chiou, Chei–Chang, (2008). The effect of concept mapp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interests.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45(4),375-287.
Cochran, K. F., DeRuiter, J. A., & King, R. A. (1993).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An intergrative model for teaching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4(4), 263-272.
Copeland, N. D. (1977). Processes med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perating-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teacher classroo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0(1), 95-100.
David, H., K., & Simon, L. B. (2008). Making learning visible: The role of concept mapp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33(3), 295-311.
David, H., Ian, K. (2008). Using concept mapping to measure learning quality. Education & Training, 50(2), 167-182.
Elbaz, F. (1983). Teacher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NY: Nichols.
Grossman, P. L., & Richert, A. E. (1988). Un-acknowledged knowledge growth: A re-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4(1),53-62.
Grossman, P. L. (1988). A study in contrast: Sources of pedagogical knowledge for secondary Englis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Gudmundsdottir, S., & Shulman, L. (1987).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social studi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31, 59-70.
Gudmundsdottir, S. (1988). Knowledge use among experienced teachers: Four case studies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enford University.
Ian, K., David, H. (2005). Using concept maps to optimize the composition of collaborative student groups: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51(2), 182-187.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8). Circles of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nes, B. F., Palincsar, A. S., Ogle, D. S., & Carr, E. G. (1987). Strateg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gnitive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nt area. Elmhurst, IL: North Central Regional Laboratory and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einhardt, G., & Smith, D. A. (1985). Expertise in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77,247-271.
Marks, R. (1990b).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rom a Mathematics case to a modified concep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3), 3-11.
Martin, B. L., Mintzes, F. F., & Clavijo, I. E. (2000). Restructuring knowledge in biology: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metacognitive refl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3), 303-323.
McClure, J. R., Sonak, B., & Suen, H. K. (1999). Concept map assessment of classroom learning: Validity, and logistical practical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6(4), 475-492.
Morine-Dershimer, G.. (1993). Tracing conceptual change in preservice teache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9,15-26.
Özden, M. (2008). The effect of content knowledge o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he case of teaching phases of matter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8(2), 634-645.
Newman, K. K. (1978). Microteaching in an Introductory Methods Course. Teacher Educator, 14(2), 28-31.
Novak, D. J. (1990). Concept Mapping: A use toll for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27(10), 937-949.
Novak, D. J., & Gowin, D. 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 Researcher. 15(2), 4-21.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of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 1-22.
Stuart, H. A. (1985). Should concept maps be scored numerically?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7(1), 73-81.
Tamir, P. (1991).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7(3), 263-268.
Wilson, S. M., Shulman, L. S., & Richert, A. E. (1987). 150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J. Calderhead (Ed)., Exploring Teachers’ Thinking (pp. 104-124).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al Limmite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俊峰(2001)。體育運動概念的表達--以排球快攻概念構圖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0(1),88-101。
2. 徐岳聖、林錚、周建智(2007)。探究合作學習與概念構圖策略介入桌球課對大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與桌球動作技術之影響。北體學報,15,67-80。
3. 孫敏芝(2006)。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探討:教學設計與教學實務。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2),67-92。
4. 洪麗卿 (2003)。國小社會科概念構圖教學策略之建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7,135-163。
5. 邱垂昌、官月緞(2003)。結構化知識圖形中概念構圖之運用-以高等會計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6,355-384 。
6. 林錚、周建智(2007)。將概念構圖融入體育教學。大專體育,91,8-15。
7. 林達森(2003)。概念圖的理論基礎與運用實務。花蓮師院學報,17,107-132。
8. 林人龍(1999)。概念構圖-科技認知學習的另一種方法。生活科技教育,32(11),10-19。
9. 卓重亨、陳五洲(2005)。牛頓力學概念認知實證性研究回顧及其融入動作行為研究之實施策略。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149-160。
10. 宋秋美(2004)。台北市國小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6(7),63-94。
11. 甘允良、蔡佳蓉(2004)。概念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國教新知,50(4),121-126。
12. 于富雲、陳玉欣(2008)。概念構圖對不同空間能力之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成效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9,83-104。
13. 張漢宜、陳玉祥(2002)。概念構圖:有意義的學習方法與另類評量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48,51-59。
14. 陳國泰(2006)。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資深專家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發展之個案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117-156。
15. 陳國泰(2007)。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與發展歷程:以三位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資深專家教師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