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人生(2005)。淺談超級籃球聯賽(SBL)賽會之經營管理。大專體育,77 , 45-50。王文科(200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宗吉(1999)。台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傾向之調查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王敦韋 (2005) 。贊助效益之研究-以第二屆超級籃球聯賽(SBL)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王菊霞(2003)。臺北市高中生參與服務性休閒活動意圖之研究-以師大附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申秀雲(2008)。超級籃球聯賽球團行銷活動之研究-以台灣啤酒籃球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朱斌妤、葉旭榮、黃俊英(2002)。「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的應用。管理學報,19(3),475-505。池欣玲(2007)。企業贊助超級籃球聯賽效益之研究-以消費者態度之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 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余宗龍(2005)。大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淡江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余宗龍、邵于玲(2004)。兄弟象與興農牛球迷涉入程度對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需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3),56-69。吳正奇(2006)。運動賽會現場觀眾參與行為與企業贊助效益認知之研究-以第三季超級籃球聯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吳曉雯(2002)。影響職棒球迷選擇支持球隊的因素及其與忠誠度、滿意度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呂宛蓁(2007)。職棒現場觀眾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呂宛蓁、鄭志富(2008)。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57-71。宋廣英(2008)。大專生工讀參與動機及工作表現對就業力影響之研究-以暑期社區產業工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一中(2000)。中華職籃的未來。體育與運動雙月刊,117,76-79。李信達(2006)。體育頻道整合行銷傳播運用之研究-以臺灣ESPN行銷超級籃球聯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後宗(2000)。追憶流逝的球迷-中華職籃的回顧與展望。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李柏慧、劉淑燕(2005)。民眾從事健走行為意圖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47-156。李嘉宜(2006)。誠泰銀行經營職棒球隊之效益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碧霞(1998)。臺北市某高中男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圖和行為之研究。醫學研究,18(6),390-399。李鏡興(2002)。運動觀賞感受刺激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香港七人制橄欖球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汪立中(2005)。企業贊助運動賽事之效益研究-以SBL超級籃球聯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汪明生、陳正料、林錦郎(2005)。政府內部顧客參與行為之研究:以都市垃圾清運業務委外案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5,81-129。
邢逸玲(2002)。預測與解釋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從事跑步、唱KTV、上網咖三種休閒行為-計畫行為理論的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季力康、許哲彰(2005)。以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國小教師健身運動行為之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115-129。
易善佑(1995)。台北地區居民觀賞職業籃球比賽市場之區隔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林千源(1995)。兄弟象職業棒球隊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子文(2004)。金融機構女性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同大學,臺北市。林勇銘(2009)。職棒La new熊隊球迷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林家緯(2008)。超級籃球聯賽(SBL)現場觀眾體驗品質對體驗滿意度及忠誠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林峻偉(2006)。從消費者觀點探討企業贊助職業籃球運動之效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林輔瑾(1996)。專科學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邱皓康(2006)。臺灣職業籃球聯盟視覺形象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姜定宇、虞邦祥、陳至芸(譯)(2004)。消費心理學。臺北縣:桂冠圖書。
施致平(1998)。體育運動、媒體與觀眾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以中華職棒聯盟後援會會員為例。載於鄭志富(主編)運動管理學論文選輯(一)(頁329-351)。臺北市:師大書苑。
施致平(2001)。中華職籃觀眾參與之預測模式研究。體育學報,30,131-142。洪司桓(2003)。臺灣職業棒球現場觀眾再購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洪宇慶(2007)。運動觀賞者涉入程度與球隊認同感對忠誠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超級籃球聯賽觀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孫朝(2008)。企業贊助對高中籃球聯賽 (HBL) 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徐達光(2003)。消費者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徐耀輝(2004)。臺灣籃球發展過程與社會變遷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士哲(1994)。職業棒球市場區隔與球團形象定位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臺北市。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少熙(2004)。體育活動規劃與管理。載於鄭志富(主編),體育行政與管理(頁249-297)。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月芬(2004)。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張巧鈴(2005)。家庭用戶購買省電燈泡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張怡中(2007)。高中籃球聯賽行銷策略對於球迷參與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張昌煌(2009)。慢速壘球愛好者參與動機、參與阻礙及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家豪(2004)。中華民國92年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淑琴(2006)。社團對忠誠及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以職棒解散球隊之球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張聰明(1996)。國內職棒、職籃市場中大專生之購買動機、潛在性需求與生活型態之探討─以臺北、臺中及臺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曹校章、蕭嘉惠(2009)。運動消費者觀賞動機模式驗證-以SBL超級籃球聯賽為例。體育學報,42(2),29-48。莫皓帆(2004)。環境議題教學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以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所學(職)生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莊鎮安(2008)。以NBA經營與制度探討臺灣籃球職業化之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辰維(200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冒險性遊憩活動參與者之行為意向。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縣。許建民(2007)。青少年休閒參與動機模式之建立與驗證。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許建民、高俊雄(2006)。職棒球迷支持球隊因素與球隊認同關係之比較研究-以兄弟象與興農牛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3),17-30。許哲彰(1998)。國小教師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行為之預測及影響因素之探討-驗證計畫行為理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許秩維(2006)。超級籃球聯賽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智惠(2003)。報紙運動新聞議題設定效果研究-以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黛君(2005)。職棒球迷的認同感、產品認知與群體規範對贊助商產品的態度及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陳文長(1996)。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生休閒運動參與行為、參與興趣及參與動機之研究。嘉南學報,22,123-134。陳永安(2007)。圍棋參與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永宜(2005)。超級籃球聯賽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忠誠(2005)。大學生參與現場觀賞SBL超級籃球聯賽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文化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陳泓愷(2004)。球迷觀賞球賽之社群因素、忠誠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陳冠全(2006)。體驗行銷與顧客忠誠度、顧客滿意度之關係-以ESPN行銷SBL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陳建文(2005)。女同志運動參與考量因素、身份認同、現身情形對運動參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陳美華(2004)。大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及延伸。高雄市:復文圖書。
陳雍仁(2003)。整合行銷傳播於運動行銷之應用-以HBL「高中籃球聯賽」與adidas「街頭籃球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麗安(2008)。籃球心體驗:SBL超級籃球聯賽體驗行銷與品牌權益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曾增球(2006)。Super Basketball League球員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陽和平(2007)。第四季超級籃球聯賽(SBL)現場觀眾對贊助企業認知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秀絹(2008)。品牌關係、關係品質、品牌權益關聯性之實證研究-以企業贊助籃球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黃育章(2006)。體驗要素對體驗滿意度與口碑傳播行為影響之研究:以超級籃球聯賽(SBL)現場觀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式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恆祥(2007)。臺灣SBL超級籃球聯賽觀賞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365-382。黃振紅(2007)。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逸旻(2008)。全球在地化運動產業之消費者行銷策略與未來趨勢-SBL台灣超級籃球聯賽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縣。黃寶園(2004)。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理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式之建立與驗證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楊玉明(2005)。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生活風格、參與動機與參與行為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楊玉明、李俞麟(2005)。超級籃球聯賽消費者參與動機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 43-57。楊佳儒(2008)。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涉入程度、球隊認同對滿意度、忠誠度與觀賞行為延伸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楊東遠(2005)。以傳播觀點探討SBL超級籃球聯賽。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309-325。楊奕瑋(2009)。2007-2008球季超級籃球聯賽於新莊體育館舉辦之經濟效益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楊哲宜(2008)。大臺北地區超級籃球聯賽球迷對球隊屬性之認定與認同感及忠誠度之關聯性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楊淑媚(2002)。以消費者行為探討傳統零售市場發展定位與對策-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楊繡如(2009)。PURE YOGA會員參與動機及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楊顓芙(2008)。計畫行為理論主要趨勢之研究-使用文獻共引分析方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廖春文(1995)。廿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信賓(1999)。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臺中縣國小學童參加休閒運動育樂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趙政諭(2000)。公營與公辦民營職棒球場現場觀眾顧客滿意度之比較研究-以臺北市立棒球場、臺南市立棒球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劉美稚(1999)。臺灣職業棒球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潘進丁、王家英(2006)。當巷口柑仔店變Wal-Mart: 零售專家潘進丁解讀10大流通浪潮。臺北市:天下遠見。
蔡翔証(2006)。臺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賞潛在顧客生活風格與未消費行為導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鄭伯壎(1983)。消費者心理學。臺北市:大洋出版社。
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譯)(2000)。運動行銷學。臺北市:華泰。(Pitts, B. D., & Stotlar, D. K., 1996)。
鄭宗益(2004)。國內職業棒球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黎益承(2009)。以休閒運動為目的之單車騎乘行為意圖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區域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盧淑姿(2000)。我國職業運動聯盟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蕭乃沂、盧志山、趙文彬、賴怡君(2002)。民眾使用網路報稅的評估:計劃行為理論觀點的初探。公共行政學報,六,67-86。
蕭富峰(2008)。消費者行為。臺北市:智勝文化。
賴秀怡(2007)。長青學苑老人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戴翌茹(2005)。職業運動球隊品牌聯想因素之探究--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統一獅與兄弟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俊耀(2008)。運動賽會參與行為與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以第5季超級籃球聯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謝智謀(1991)。職業棒球運動觀賞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簡靜宜(2006)。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涉入對服務品質影響之研究-線性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魏上欽(2004)。以Kano模式建構顧客導向之品質屋-以中華職棒大聯盟兄弟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蘇懋坤(1999)。臺灣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生活形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于國欽(2009)。恩格爾法則證實 歷來經濟衰退時...人總是先求溫飽 再圖享樂。工商時報。2009年8月5日,取自http://e6705003.pixnet.net/blog/post/28038461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2007)。2007SBL新人選秀會報名表。2009年8月5日,取自http://www.basketball-tpe.org/news/news_list.asp?c1=2。
張繼元(2009)。經典第六戰 收視史上最高。2009年8月5日,取自http://tw.sports.yahoo.com/sbl/article_list.html
林新龍(2006)。大學教師的規律運動行為:計畫行為理論的觀點。休閒運動期刊,5,9-19。許建民(2006)。職棒比賽現場觀賞行為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4),11-24。許建民(2004)。以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學童參與運動代表隊意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2),11-26。二、英文部分
Ajzen, I. (1988). Attitude,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 Driver, B. L. (1992).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Ajzen, I., &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373-453.
Anderson, J. C., & Gerbing, D. W.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 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 411-423.
Armitage, C. J., & Conner, M. (2001).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meta-analy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 471-499.
Bagozzi, R. P., & Yi, Youjae.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74-94.
Bozionelos, G., & Bennett, P. (1999).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predictor of exercis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4(4), 517-529.
Brown, R. (1988). Group processes: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groups.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3). Consumer behavior. Hinseale, IL: The Dryden Press.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Fishbein, M., &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unk, D. C., Mahony, D. F., & Ridinger, L. L. (2002). Characterizing consumer motivation as 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s: Augmenting the sport interest inventory (SII) to explain level of spectator support.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11(1), 33-43.
Godin, G., & Kok, G. (1996).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 to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1, 87-97.
Gretebeck, K, W., Black, D. R., Blue, C,L. & Glickman, R. J. (2007). Physical Activity and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mericans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1(2), 203-214.
Guinn, B., Vincent, V., Jorgensen, L., Dugas, D.& Semper, T. (2007). Predicting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Low-income Mexican American Wome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mericans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1(2), 115-112.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 Biddle, S. (2001).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 of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19, 711-725
Hausenblas, H. A., Carron, A. V., & Mack, D. E. (1997).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to exercise behavior: A meta- 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 36-51.
Hawkins, D. I., Motherbaugh, D. L., & Best, R. J. (2007). Consumer behavior (10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Companies.pp.397-403.
Kerner, M. S., & Kurrant, A. B. (2003).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to high school girls’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 test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ian Nursing Research, 3(2), 75-83.
Kotler, P., & Armstrong, G. (2006).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11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Kotler, P., & Keller, L. K. (2006). Marketing management (12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Muller, R. O. (1996). Basic principl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Berlin Heidelberg, NY: Spring-Verlag.
Oliver, R. L., & Bearden, W. O. (1985).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 moderating influence attemp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2, 324-340.
Park, C. W., & Lessig, V. P. (1981). Familiarity and its impacts on consumer decision biases and heuristic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8, 223-230.
Perrault, W. D. Jr., & McCathy, E. J. (2005). Basic marketing (15th ed.). New York: McGrow-Hill Companies.
Peter, J. P., & Olson, J. C. (2005).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strategy (7th ed.). New York: McGrow-Hill Companies.
Rea, L. M., & Parker, R. A. (199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San F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Roger, D. B., Paul W. M., & James F. E. (2006). Consumer behavior (10th ed.). Mason, OH: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Saunders, R. P., Motl, R. W., Dowda, M., Dishman, R. K. & Pate, R. R. (2004). Comparison of Social Variables for Understand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 Girl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8(5), 426-436.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2007). Consumer behavior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Sheeran, P., & Orbell, S. (1999). Predicting intentions to use condoms: Meta-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9, 1624-1675.
Sheeran, P., Trafimow, D., Finlay K. A., & Norman, P. (2002). Evidence that the type of person affects the strength of the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intention relationship,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253-270.
Solomon, M. R. (2007).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Taylor, S. E., & Todd, P. A. (1995). An integrated model of waste management behavior: A test of household recycling and composting intention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7, 603-630.
Terry, D. J., & Hogg M. A. (1996). Group norms and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 A role for group identification,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2(8), 776-793.
Trail, G. T., & James, J. D. (2001). The motivation scale for sport consumption: Assessment of the scale'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4(1), 108-127.
Zeithaml, V. A., Berry, L. L., & Parasuraman, A. (1996).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0, 31-46.
Zhang, J. J., Pease, D. G., Lam, E. T. C., Bellerive, L. M., Pham, U. L., Williamson, D. O., Lee, J. T., & Wall, K. A. (2001). Socio-motiva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spectator attendance at minor league hockey games.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10(1), 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