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參考文獻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紅葉文化。(Howard L. Nixon、James H. Frey,1998)
王振寰、瞿海源編(2000)。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憲珍(2006)。水肺潛水活動者刺激尋求與幸福感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吳玉鈴(2003)。女性情緒體驗與自我轉換之研究-以網際空間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江澤群、林國瑞(2000)。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之探討。北體學報,7,207-216。
宋鎮照(1997)。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
李和宇(2008)。臺北暢飲型夜店文化之研究-暈眩與狂歡的競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明儒、陳元揚、陳宏斌(2003)。休閒潛水者的風險管理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6(2),49-67。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臺北縣。韋伯。(Kathryn Woodward et al, 1997)
姜依群(1996)(譯)。休閒。北京:商務印書館。(Roger, S., 1980)
胡榮、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 : 從社會行爲主義者的觀點出發。臺北:桂冠。(George Herbert Mead,1934)
洪櫻純(2005)。新部落主義與美學社群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8,248-258。孫治本(2004)。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臺北:唐山。
孫治國(1999)。PADI 開放水域潛水員手冊。臺北:PADI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徐嘉郁(2008)。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馬惠娣(2004)。休閒:人類美麗的精神家園。北京:中國經濟。
張俊一(2008)。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概念探索老年人的休閒經驗:一個質性的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41-55。張媖如(2008)。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臺灣。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張慧儀(2004)。社會網絡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7,25-27。
曹嘉玲(2004)。臣服與征服-衝浪愛好者的休閒實踐及衝浪次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
莊易霖(2007)。品牌認同和社群參與對社群忠誠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陸洛(譯)(1995)。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臺北:巨流。(M. Argyle, 1995)
陳偉仁(2005)。水肺潛水活動之遊憩動機、持久性涉入及專門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陳雪雲(2002)。全球風險、知識與終身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1,19-54。黃昭瑾(2001)。合院空間形式與日常生活之研究—台灣鄉村性之展演與變遷。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董至聖(2005)。社會階級與休閒態度、休閒生活風格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宜蘭縣民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縣。葉至誠(2005)。社會學是什麼。臺北:楊智文化。
葉佩宸(2007)。認真休閒參與者退出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趙士麃(2008)。集體記憶作為認同形塑的消費商品: Funky恰恰熱舞中的同志認同。2008文化研究年會Panel圓桌初探版,臺北市。
趙冉(譯)(2000)。走向自由。雲南人民。(Kelly, J. R., 1990)
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縣:左岸文化。(Giddens, A., 1991)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詞彙。臺北:巨流。(Williams, R., 2003)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臺北:天下雜誌。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宜剛(譯)(2005)。次文化:風格的意義。臺北市:巨流。(Hebdige, D., 2005)
鄭鈺琳(2007)。種出綠色生活圈:志願務農者的生活方式選擇與農耕生活風格社群之形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臺北:巨流。
鐘佳沁(2002)。全球化下搖頭次文化再現之研究--臺北的搖頭空間。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參考文獻:
Donnelly, P. (2000).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to 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Coakley, J. & Dunning, E. (eds), Handbook of sports studies (pp. 77-99). London: sage.
Ford, N. & Brown, D. (2006). Surfing and Social Theory. New York, NY: Routledge.
Gelder, K. (1997). Introduction: Contesting the subculture terrain. In Gelder, K. &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 reader (pp.145-148). London: Routledge.
Irwin, J. (1997). Notes on the ststus of the concept of subculture. In Gelder, K. &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 reader (pp.66-70). London: Routledge.
Jansen, T. et al. (1998). Reframing reflectivity in view of adult education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conciling the irreconcilable.In Wildermeersch, D. et al. (eds.) Adult educ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pp.239-250). Europa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d: Peter Lang.
Maffesoli, M.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 society.London, London: Sage.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cPherson, B. D., Curtis, J. E., & Loy, J. W. (198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Champaign, Illinois : Human Kinetics.
三、網路資源
http://tw.myblog.yahoo.com/crazy-scuba;瘋潛水-福隆部落部落格。上網日期:2009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