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192.9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2/07/03 19:55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洪敏薰
論文名稱:
六首臺灣琵琶創作作品分析與詮釋
指導教授:
王世榮
、
施德玉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學門:
藝術學門
學類:
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台灣琵琶
、
台灣創作作品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
點閱:2345
評分:
下載:101
書目收藏:1
台灣作曲家的所創作的琵琶作品一直以來幾乎是較少受到演奏者垂青的,一方面由於發展起步較中國大陸晚,另一方面也沒有中國大陸所投入的專業人才如此之多,而此現象也隨著近年來人才慢慢的投入,而有了較好的成果。
筆者此次特別挑選了六首由台灣作曲家所創作的作品,來加以分析詮釋,這六首作品包含了在專業作曲者創作之琵琶樂曲方面包含了許常惠的《錦瑟》、許博允的《琵琶隨筆》、劉昱昀的《鄉》,另外三首為王正平先生的《眼兒媚》、陳裕剛先生的《將進酒》及鄭思森先生的《荷塘》三首的作品,此三首作品的創作者均憑藉著本身專業的琵琶演奏素養創作了許多首琵琶樂曲。
希望藉由此次作品的分析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樂曲創作者來、演奏者及研究者來投入台灣琵琶創作音樂的行列,進行創作、演出及研究。
目錄
目 次………………………………………………………………………………ⅰ
表 次………………………………………………………………………………ⅲ
譜 次………………………………………………………………………………ⅳ
壹、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文獻探討………………………………………………………………… 6
三、研究方法與範圍…………………………………………………………13
四、台灣琵琶創作樂曲………………………………………………………16
貳、 許常惠琵琶獨奏曲《錦瑟》之分析與詮釋
一、樂曲背景……………………………………………………………………20
(一)作曲者背景……………………………………………………………20
(二)樂曲創作背景(創作理念) ……………………………………………23
(三)曲意內容………………………………………………………………23
二、樂曲架構與分析……………………………………………………………24
三、樂曲詮釋……………………………………………………………………35
參、 鄭思森琵琶獨奏曲《荷塘》之分析與詮釋
一、樂曲背景……………………………………………………………………42
(一)作曲者背景……………………………………………………………42
(二)樂曲創作背景(創作理念) ……………………………………………45
(三)曲意內容………………………………………………………………45
二、樂曲架構與分析………………………………………………………… 46
三、樂曲詮釋………………………………………………………………… 53
肆、 王正平琵琶獨奏曲《眼兒媚》之分析與詮釋
一、樂曲背景…………………………………………………………………62
(一)作曲者背景………………………………………………………… 62
(二)樂曲創作背景(創作理念) ………………………………………… 64
(三)曲意內容…………………………………………………………… 64
二、樂曲架構與分析…………………………………………………………65
三、樂曲詮釋…………………………………………………………………71
伍、 陳裕剛琵琶獨奏曲《將進酒》之分析與詮釋
一、樂曲背景…………………………………………………………………81
(一)作曲者背景 ……………………………………………………… 81
(二)樂曲創作背景(創作理念) …………………………………………82
(三)曲意內容……………………………………………………………83
二、樂曲架構與分析…………………………………………………………84
三、樂曲詮釋…………………………………………………………………92
陸、 許博允琵琶獨奏曲《琵琶隨筆》之分析與詮釋
一、樂曲背景……………………………………………………………… 102
(一)作曲者背景…………………………………………………………102
(二)樂曲創作背景(創作理念) …………………………………………105
(三)曲意內容……………………………………………………………106
二、樂曲架構與分析………………………………………………………107
三、樂曲詮釋………………………………………………………………112
柒、 劉昱昀琵琶協奏《鄉》之分析與詮釋
一、樂曲背景…………………………………………………………………124(一)作曲者背景…………………………………………………………124
(二)樂曲創作背景(創作理念 ………………………………………… 125
(三)曲意內容……………………………………………………………125
二樂曲架構與分析…………………………………………………………127
三、樂曲詮釋…………………………………………………………………134
捌、結論…………………………………………………………………………142
參考資料 ………………………………………………………………………146
附譜……………………………………………………………………………… 154
附譜Ⅰ《錦瑟》………………………………………………………………………154
附譜Ⅱ《荷塘》………………………………………………………………………161
參考資料
ㄧ、專書
王沛綸 編纂。《協奏曲主題》。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69。
伍牧 編譯。《協奏曲》。高雄:拾穗月刊社,1969。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李景俠。《(中國琵琶演奏藝術》。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林淑真。《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研究》。台北:頌音出版社,1987。
林勝儀 編譯。《協奏曲》。台北:美樂出版社,1997。
邵義强 編撰。《協奏曲欣賞》。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75。
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莊永平。《琵琶手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社,2001。
潘皇龍。《現在音樂的焦點》。台北:全音出版社,1983。
韓淑德、張之年。《中國琵琶史稿》。台北:丹青出版社,民76。
二、期刊雜誌
王正平。〈彈琵琶˙彈氣韻〉。(北市國樂) No.93(八月號,1993):8-10。
______。〈琵琶音樂美學及自我琵琶創作理念簡述(上)〉。(北市國樂) No.153(十一月號,1999):3-7。
______。〈琵琶音樂美學及自我琵琶創作理念簡述(中)〉。(北市國樂) No.154(十二月號,1999):4-7。
王正平。〈琵琶音樂美學及自我琵琶創作理念簡述(上)〉。(北市國樂) No.155(一 月號,2000):8-10
石蔚。〈琵琶的歌唱性演奏〉。(樂器) No.194(十一月號,2001):65
林谷芳。〈琵琶藝術在近代的發展及衍生的問題〉。(北市國樂) No.66(六月號,1991):
9-10。
陳音。〈對當代琵琶音樂創作的思考(一)〉。(北市國樂) No.172(九月號,2001):
18-19。
______。〈對當代琵琶音樂創作的思考(二)〉。(北市國樂) No.173(十月號,2001):6-7。
______。〈對當代琵琶音樂創作的思考(三)〉。(北市國樂) No.174(十一月號,2001):
14-16。
許克巍。〈走向世界的琵琶〉。(北市國樂) No.164(十一月號,2000):13-15。
王正平。〈琵琶音樂美學及自我琵琶創作理念簡述(上)〉。(北市國樂) No.155 (一月號,
2000):8-10。
三、學術論文
陳啟成。〈琵琶音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77。
范光治。〈琵琶古曲《夕陽簫鼓》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8。
許克巍。〈華秋蘋琵琶譜之譯訂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88。
林麗媚。〈浦東派琵琶文曲:《春江花月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1995。
戴慧冕。〈琵琶武曲「霸王卸甲」之研究–五種流派曲譜風格之特色〉。中國文化 大學碩士論文,1996。
陳怡蒨。〈六首琵琶曲之剖析〉。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7。
張嘉玲。〈林石城琵琶演奏風格例析〉。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8。
鄭溪河。〈傳統琵琶譜中符號系統的比較研究〉。國立藝術學院碩士論文,1999。
盧琴詩。〈論述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1999。
張舒淳。〈劉德海琵琶創作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0)。
徐瑩燕。〈琵琶協奏曲–春秋的研究〉。,2001。
駱昭勻。〈試論二十世紀後半葉台灣琵琶音樂創作〉。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01。
史辰蘭。〈上古梨型琵琶再分類與中國梨型枇杷之探源–以歷史圖像為主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2。
許牧慈。〈「摧藏千里態,掩抑幾重悲」—指法在琵琶音樂語境中地位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鄭聞欣。〈兩首七十年代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及《花木蘭》〉。中國文化大 學碩士論文,2002。
郭雅芳。〈《瀛洲古調》十七首選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4。
王乙曲。〈海峽兩岸專業音樂院校本科琵琶專業教學現狀之比較與分析〉。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04。
賴怡璇。〈源自傳統音樂風格—琵琶現代作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4。
王宣惠。〈琵琶古曲中的武套音樂探討—以【十面埋伏】、【霸王卸甲】與【海清拿天鵝】為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4。
王涬薇。〈現代琵琶作品創作理念與詮釋手法之探究—以《文明記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林怡萱。〈《過江龍》、《寒鴨戲水》、《梳妝》、《渭水情》等四首琵琶作品分析與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陳飛鴒。〈台灣傳統音樂之琵琶形制及其演奏技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5。
陳奕潔。〈琵琶基礎教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5。
陳慶隆。〈古琴技法對琵琶音樂漢化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5。
劉怡伶。〈戲曲素才運用於琵琶音樂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張碧蘭。〈劉德海琵琶古曲新奏藝術探討〉。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6。
潘榆柔。〈琵琶文曲《漢宮秋月》之研究—五種流派曲譜風格之特色〉。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6。
彭群傑。〈論中國書法為創作理念的琵琶作品—《點》、《千章掃》之詮釋與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呂佩嬑。〈衛仲樂琵琶演奏風格例析〉。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7。
劉欣宜。〈從我的作品談琵琶音樂創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蘇美諭。〈當代琵琶樂曲《迷宮˙逍遙遊Ⅳ》、《玉》之分析與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方暄懿。〈羅永暉四首琵琶作品《蠶》、《寒雲路》、《一指禪》、《千章掃》分析與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四、網站資料
陳裕剛生平簡介。edu.tw/~gspa/workshop/.../Chinese/intro/doc2004_07_12_CP_YKC.doc;摘錄於12 January 2009。
讀者10問—許博允 講義雜誌 羅芝華採訪 【2006/5/2】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PDAFormat/PDAFContent.asp?MMContentNoID=27684&source=rss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上古梨形琵琶再分類與中國梨形琵琶之探源--以歷史圖像為主的研究
2.
「摧藏千里態,掩抑幾重悲」--指法在琵琶音樂語境中地位之探討
3.
林石城琵琶演奏風格例析
4.
源自傳統音樂風格-琵琶現代作品之研究
5.
劉德海琵琶創作的研究
6.
華秋蘋琵琶之譜之譯訂與研究
7.
兩首七十年代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及《花木蘭》的研究
8.
劉德海琵琶古曲新奏藝術研探
9.
琵琶古曲中的武套音樂探討--以【十面埋伏】、【霸王卸甲】與【海青拿天鵝】為例
10.
《瀛洲古調》十七首選曲研究
11.
琵琶古曲(夕陽簫鼓)之研究
12.
戲曲素材運用於琵琶樂曲之探討
13.
現代琵琶作品創作理念與詮釋手法之探究—以《文明記事》為例
14.
六首琵琶曲之剖析
15.
琵琶武曲[霸王卸甲]之研究----五種流派曲譜風格之特色
無相關期刊
1.
兩首以琵琶為主之室內樂作品分析與詮釋---以馬水龍<<琵琶與弦樂四重奏>>、劉昱昀<<媚影>>為對象
2.
吉他技法在琵琶曲的應用-琵琶五曲探究
3.
琵琶與其他樂器之二重奏作品分析與詮釋
4.
琵琶文曲《塞上曲》演奏版本之探討
5.
1949-2008年台灣竹笛音樂的發展與保存
6.
台灣當代國樂團的發展探討-以小巨人絲竹樂團為例
7.
陸橒二胡作品《西秦王爺》之研究
8.
關迺忠二胡協奏曲《追夢京華》之研究
9.
唐美雲從業歷程及其唱腔藝術研究
10.
桃園縣國民小學國樂團發展之調查研究
11.
論詩樂相融-以錢南章譜寫席慕蓉的詩為例
12.
探析維吾爾族和彝族音樂素材創編之四首琵琶曲-以《天山之春》、《春蠶》、《彝族舞曲》、《火把節之夜》為例
13.
南管相思引之曲目研究
14.
戲曲素材運用於琵琶樂曲之探討
15.
民族樂器阮咸的發展、再造與省思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