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2 05: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宥榕
論文名稱:圖畫書教學對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及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upon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reativity Teaching and Student’s Creativity Performance
指導教授:李明芬李明芬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3
中文關鍵詞:圖畫書圖畫書教學創造力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Picture bookPicture Books InstuctionCreativity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2
  • 點閱點閱:24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0
本研究旨在探討圖畫書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力的影響, 同時也探究學生的學習感受、研究者的教學成長及圖畫書教學的限制與因應。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以台北縣某國小二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接受約四個月的圖畫書教學方案課程。
研究者除了以Torrance的「陶倫斯擴散思考測驗圖形版」對研究對象進行創造力前後測評分,採無母數統計方法中的wilcoxon 考驗進行分析;同時配合自編之「閱讀學習單」、「學習回饋表」、『學生作品」、「訪談」、『學生觀察紀錄表』、「教師省思札記」等相關質性資料,提供多面向的資料回饋與檢證,藉此了解圖畫書教學方案對學生創造力成效之參考。研究結果如下:
一、圖畫書教學有助於啟發學童『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和『精進力』之創造力表現。
(一)圖畫書教學重視個體認知發展與生活經驗,有助於擴展學童思考的流暢力。(二)圖畫書教學結合多元化活動,有助於提升學童思考的變通力。
(三)圖畫書教學重視美感知覺的學習,有助於學童肯定其獨創力。
(四)圖畫書教學強調師生互動、同儕合作學習,有助於增進學童思考的精進力。
二、圖畫書教學方案有助於學童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體會美感閱讀的樂趣。
三、教師以身作則,提供尊重、包容、愉悅的支持性環境,能協助學生仿效,習得激發創造力的正確態度。
四、圖畫書教學有助於改變教師教學慣性及了解教師角色的定位,提升教師創造力教學知能。
最後, 研究者再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教學者與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關鍵字: 圖畫書、圖畫書教學、創造力、行動研究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on the creativity of lower primary students. The researcher also observes the reaction of the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teaching learning process, the limitation and adaptability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The method implemented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is Action Research. The target respondents are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of a prim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who accepted 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for
consecutive 4 months.
This study used “Figural Torrance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 to score the students’ creativ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In addition, one of the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tests, Wilcoxon Test,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ata. Meanwhile, this study used other materials, such as the List of Reading Material, Feedback on Learning, Students’ Work, Interview, Student Observation Report and Notes of the Teachers’ Introspection to have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ese materials are the reference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upon the students’
creativity.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ould inspire the students’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in creativity thinking.
a)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ividual’s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experience of life. It helps to
expand the students’ fluency in thinking.
b)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ombines a multiform of activities. It help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flexibility in thinking.
c)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focuses on the learning through aesthetic feeling, in order to affirm the students’ originality.
d)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emphasizes on two-way-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the camaraderie aroused through study group. It helps enhance the students’ elaboration in creativity thinking.
2.The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ould enhance th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joy of aesthetic reading.
3.Teachers set a good example of efferent and aesthetic reading by providing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illed with respect, forgiveness and happiness. This encourages the students to imitate the teacher and adapt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
creativity thinking.
4.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helps to transform the teachers’ habitual teaching , an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role in students’ learning. This will definitely enhance th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of creative teach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suggestions for educators and future study are provided . It is expected that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upon the lower standard students’
creativity.

Keywords: Picture book,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reativity, Action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圖畫書的內涵………………………………………………11
第二節 圖畫書教學的探討…………………………………………21
第三節 創造力的內涵………………………………………………35
第四節 圖畫書教學與學童創造力的關係…………………………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55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流程………………………………………57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人員………………………………………65
第四節 研究工具……………………………………………………68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71
第六節 研究倫理……………………………………………………76
第四章 教學行動歷程與結果 …………………………………………79
第一節 圖畫書教學實施前之閱讀教學……………………………79
第二節 圖畫書教學之教學設計……………………………………81
第三節 圖畫書教學之實踐歷程……………………………………89
第五章 綜合討論………………………………………………………153
第一節 個案教師在圖畫書教學之教學特色 ……………………153
第二節 個案教師的教學困境、因應與教學成長 ………………160
第三節 學生之創造力表現 ………………………………………171
第四節 學生學習歷程的感受 ……………………………………18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89
第一節 結論 ………………………………………………………189
第二節 建議 ………………………………………………………195
參考文獻 ………………………………………………………………201
附錄 ……………………………………………………………………209
附錄(一)圖畫書教學與創造力相關研究………………………209
附錄(二)圖畫書教學之教學教材………………………………213
附錄(三)圖畫書教學方案………………………………………214
附錄(四)圖畫書教學閱讀學習單………………………………231
附錄(五)單元學習回饋表………………………………………242
附錄(六)圖畫書教學課程總回饋表……………………………244
附錄(七)學生訪談問卷…………………………………………246
附錄(八)學生學習觀察記錄表…………………………………247
附錄(九)教師省思札記…………………………………………24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燦明(2005)。兒童創造發展心理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行部。
王淑娟(2002)。兒童圖畫書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兒童創造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方淑貞(2003)。Fun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台北:心理。
白玉玲、王雅貞(譯)(2006)。兒童發展(原作者:Fabes, R. A., & Martin, C. L.)。台北: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03)。
杜明城(譯)(1999)。創造力(原作者:Csiksentmihalyi, M.)。台北:時報。(原著出版於1996)。
宋珮(2002)。「兒童圖畫書與藝術文化」臺北座談會場輯要。載於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春田(2000)。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嘉義市。
李德高(1990)。創造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雪莉(2003)。遊戲出想像力、專注力。載於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主編):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頁125-129)。台北:天下文化。
李雪莉(2007)。卡住的閱讀,台灣十年為何不如香港四年。天下雜誌,386,206-209。
李雪莉、彭昱融(2008)。怎麼『教』比『教什麼』更重要。天下雜誌,2008教育特刊,410,36-39。
李玉貴(2003)。群文觀點的語文教學—以圖畫故事書為媒介。教師天地,122,50-57。
李玉貴(2002)。以「圖畫」「故事」書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以低年級為實例。實小學報,1,174-190。
李菁華(2006)。A Review of Rosenblatt’s Transactional Theory.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5,97-109。
李乙明(譯)(2005)。提升創造力(原作者:Nickerson, R. S.)。載於Sternberg, R. J.(Ed.):創造力Ⅱ(頁516-517)。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6)。
李乙明(譯)(2005)。。動機與創造力(原作者:Collins, M.C. & Amabile, T. M.)。載於Sternberg, R. J.(Ed.):創造力Ⅱ(頁516-517)。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6)。
李乙明(修訂)(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指導手冊(原作者:Torance, E. P., & Ball, O. E., & Safter, H. T.)。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2)。
李紫蓉(譯)(2007)。童書中的神奇魔力(原作者:Mikkelsen, N.)。台北:阿布拉教育文化。(原著出版於2005)。
李心瑩(譯)(2000)。再建多元智慧(原作者:Gardner, H.)。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0)。
阮佳瑩(2004)。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婉芬(2006)。繪本創意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譬喻修辭創造力表現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嘉義市。
何綺瑜(2007)。香港:新課程改革學會學習,從閱讀開始。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50-55。
何祥如(2005)。閱讀理解力之培養—童書教學策略舉隅。教師天地,46(5),57-62。
松居直(1995)。幸福的種子。台北:臺英雜誌。
林合懋(譯)(2004)。兒童發展指標(原作者:Wood, C.)。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7)。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Mayer, Richard E.)。台北:東華。(原著出版於1987)。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敏宜(2004)。繪本大表現。台北:天衛文化。
林真美(1996)。在繪本花園裡。台北:遠流。
林美琴(2008)。兒童閱讀新識力。台北:天衛文化。
林慈瑋(2007)。創造思考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錦鳳(2005)。圖畫書導賞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繪畫表現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文韵(2002)。全語言取向的閱讀教學:以一個教師成長課程為例—異端與開拓。香港中國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71-299。
林天祐(2003)。認識研究倫理。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編印,研究論文與報告手冊(增訂二版)(頁77-84)。台北:編著。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1-75。
周文敏(2003)。「創造性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柳雅梅(2003)。從創造力的觀點談讀者反應論對閱讀教學之啟示與運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2,43-48。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台北:格林。
柯華崴(2006)。教出閱讀力。台北:天下文化。
柯華崴(2007.09)。台灣需要更多閱讀策略教學。天下雜誌,2007親子教育專刊,152-158。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原作者:Goodman, K.)。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6)。
洪蘭(2005)。閱讀,讓你的腦更有創造力。科學人雜誌,45,42-45。
洪蘭(2007)。閱讀不能重量不重質。學前教育雜誌,30(9),8-9。
洪蘭(2007)。閱讀讓孩子更有創造力。 2007 年 9 月 30 日,取自www.ylhcvs.chc.edu.tw/epaper/20070930/read.htm
洪蘭、曾志朗(2006)。見人見智 : 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台北:天下文化。
徐素霞主編(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素霞(2001)。接近藝術從圖畫書開始。學前教育,23(10),70-71。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原作者:Altrichter, Posch., & Somekl.)。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3)。
高曰美(2005)。合作學習在創造性繪本教學應用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論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五南。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
張秀娟(2003)。圖畫書導賞教學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張敏恵(2003)。兒童圖畫書創作教學歷程中的圖像形式探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陳宏淑(譯)(2006)。教孩子說故事(原作者:Hamilton, M., & Weiss, M. H.)。台北:東西。(原著出版於2005)。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清義(2007)。台北市國民小學95年度基本學力檢驗計畫成果報告書。台北:北市教育局。
陳精芬(2007)。歐洲國家兒童閱讀活動之探討:以芬蘭、愛爾蘭、英國、瑞典籍奧地利為例。中國民國圖書館學會電子報,No.18。2007年 12月 16日,取自http://www.lac.org.tw/epaper/200718/20071216-1.pdf
陳嬿如(2007)。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海泓(1999)。讓兒童的想像力展翅飛翔:以《瘋狂星期二》導讀為例。語文教育通訊,18,43-54。
陳海泓(2001)。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育通訊,23,64-78。
黃武雄(1994)。童年與解放。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黃淑真(2002)。A Reflection on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Reading.明新學報,28,95-103。
黃雪娥(1999)。課堂討論:培養深層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11-114。
楊淑娟(2003)。加拿大即早開啟夢想之窗。載於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主編):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頁38-45)。台北:天下文化。
楊淑娟(2006)。他山之石—加拿大 從搖籃裡推動閱讀。天下雜誌,2006親子天下專刊,38-41。
楊懿純(2006)。繪本曼陀羅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y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現在、過去和未來。台北:心理。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五南。
郭家華(2006)。國小低年級師生對圖畫故事書不同結局類型之反應。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郭妙芳(譯)(2004)。飛向閱讀的王國(原作者:Routman, R.)。台北:阿布拉教育文化。(原著出版於2003)。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3)。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原作者:Sternberg, R. J., & Williams, W. M.)。台北:心理。
郭有遹(2000)。創造力與特殊才能。載於毛連塭、林幸台、陳龍安、郭有遹(編):創造力研究(頁126-201)。台北:心理。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原作者:Chambers, A.)。台北:小魯。(原著出版於1991)。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教育研究,100,117-124。
劉鳳芯(譯)(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原作者:Nodelman, P.)。台北:天衛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
劉曉玲(1994)。心理、圖式、策略—外語閱讀的心理學與語言學的研究發展。湖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8(1),71-77。
廖慧雪(2005)。從創造力的觀點比較「圖像導引」與「文字導引」的繪本創作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
鍾敏華(2002)。兒童繪本與兒童語文創造力之教學行動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蕭淑美(2007)。紙本繪本與電子繪本對學童語文創造力的差異性影響。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美慧(2005)。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羅玲妃(譯)(1997)。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原作者:Buzan, T., & Buzan, B.)。台北:一智。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 Westview.
Cianciolo, P. J. (1981). Picture books for children. Chicago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nd ed.). Fort Worth, TX: Harcourt Brace.
Cho, Boo-Kyung & Kim, Jeongjun (1999).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creativity through Korean picture books. Childhood Education,85(6), 337-341.
Chesner, G. A. (2000). Invitations for interpretation and appreciation;How five-year-olds construct meaning through response to picture book illustration and design.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 DAI-A 61/03, p.863, Sep 2000. ( UMI Microform AAT9964933 )
Cropley, A.J. ( 2001).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and Learning.Sterling, VA: Stylus Publishing.
Dole, J. A., Duffy, G. G., Roehler, L. R., & Pearson, P. D. (1991). Moving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research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 239-264.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Gunning, T. G. (1996). Creating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all children. Boston, MA:Allyn & Bacon.
Huck, C.S., Hepler, S., Hickman, J., & Kiefer, B. (1997).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6th ed.). Boston, MA: McGraw-Hill.
Jalongo, M. R. (1988). Young Children and Picture Books-Literature from infancy to six.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Kiefer, B. Z. (1995). Respoding to literature as art in picture books. In N. L. Reser & M. G. Matinez(Eds.), Book talk and beyond : Children and teachers respond to literature(pp. 191-200).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2 959).
Meador, K. S. (1998). Models of divergent behavior: Characters i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Roeper Review, 21(1), 1-5.
MacMillan, J. H. (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r(2nd ed.).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Merchant, G. & Thomas, H. ( 1999). Picture Books for the Literacy Hour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449-460).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Norton, D. E. (1987). Though the eyes of a child: An Introducat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Columbus, OH: Merrill.
Pressley, M., Johnson, C. J., Symons, S., McGoldric, J. A., & Kurita, J. A. (1989). Strategies that improve children’s memory and comprehension of text.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0, 3-32.
Probst, R. E. (1987). Transactional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ERIC Diges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4274)
Rosenshine, B., & Meister, C.(1994). Reciprocal Teaching: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 479-530.
Rosenblatt, L. M. (1994).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Ruddell, Ruddell, and Singer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ition), pp.1057-1092,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Rosenblatt, L. M. (1988).Writing and Reading: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in J. Mason(ed.), Reading and Writing Connections. Newton, MA: Allyn and Bacon.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l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tmity.NY: Free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雪莉(2007)。卡住的閱讀,台灣十年為何不如香港四年。天下雜誌,386,206-209。
2. 李雪莉(2007)。卡住的閱讀,台灣十年為何不如香港四年。天下雜誌,386,206-209。
3. 李玉貴(2003)。群文觀點的語文教學—以圖畫故事書為媒介。教師天地,122,50-57。
4. 李玉貴(2003)。群文觀點的語文教學—以圖畫故事書為媒介。教師天地,122,50-57。
5. 李玉貴(2002)。以「圖畫」「故事」書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以低年級為實例。實小學報,1,174-190。
6. 李玉貴(2002)。以「圖畫」「故事」書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以低年級為實例。實小學報,1,174-190。
7. 李菁華(2006)。A Review of Rosenblatt’s Transactional Theory.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5,97-109。
8. 李菁華(2006)。A Review of Rosenblatt’s Transactional Theory.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5,97-109。
9.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1-75。
10.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1-75。
11. 柳雅梅(2003)。從創造力的觀點談讀者反應論對閱讀教學之啟示與運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2,43-48。
12. 柳雅梅(2003)。從創造力的觀點談讀者反應論對閱讀教學之啟示與運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2,43-48。
13. 洪蘭(2005)。閱讀,讓你的腦更有創造力。科學人雜誌,45,42-45。
14. 洪蘭(2005)。閱讀,讓你的腦更有創造力。科學人雜誌,45,42-45。
15. 洪蘭(2007)。閱讀不能重量不重質。學前教育雜誌,3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