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執宇,1997,ISO 14040生命週期評估架構之探討與應用,中興大學,碩士論文。王景玟,2005,結合生命週期評估及生態效益之分析研究-以鋼鐵廠製品為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王志源,2005,市售行動電話生命週期評估之個案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內政部建研所,2007,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
申永順、呂穎彬,2003,生命週期評估之技術發展及其軟體介紹,化工技術,第11卷第6期,第134-143頁。台北市立動物園節約用水季雨水貯蓄利用宣導書,2001。
台灣雨水利用協會,2004,離島地區雨水貯留利用規劃(1/2),經濟部水利署。
朱壽銓、黃文龍、陳仁宗、李士畦,1997,雨水貯留供水系統最適化設計技術準則之研究,第三屆水再生及再利用研討會,p173∼188。
江玄政、黃國恭、黃雪娟、張啟達,2001,ISO 14000 系列--生命週期評估技術與應用手冊,經濟部工業局。
江玄政,2001, ISO 14000系列生命週期評估技術與應用手冊,財團法人台灣產服務基金會/財團法人中技社出版,台北。
吳照雄、楊致行,1997,產品生命週期清單分析(I)-分析方法探討,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1-7。
吳翊民,2000,生命週期評估技術在台灣產業界應用實例之探討-以混凝土製品業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李佳禾,2003,生命週期評估與環境績效分析研究-以人造纖維產品為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呂穎彬,2004,超級比一比-亞洲各國生命週期評估技術之發展比較,永續產業發展雙月?,第14期,第36-43頁。宋長紘,2008,建築物結合雨水供水與小型風力發電系統之可行性研究,海洋大學,碩士論文。邱寶慧,2007,台灣地區雨水利用潛能分析與評估,海洋大學,碩士論文。林詩馨,2002,都市小學區位別對雨水利用供需特性之探討,台灣大學,碩士論文。胡康寧,2003,以生命週期評估法進行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之比較研究,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柯昭德,2007,塑膠瓶與玻璃瓶生命週期評估之比較研究,大葉大學,碩士論文。高靜儀,2001,建築物導入雨水利用系統之設計與模擬評估,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涂依雯,2008,民生用水節水措施經濟評估架構之探討,海洋大學,碩士論文。陳世峰,1998,生命週期成本評估法-案例研究 (1) 比較豬肉與雞肉 (2) 比較二次纖維造紙方案,東海大學,碩士論文。陳瑞玲,2000,建築物雨水利用系統設計範例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陳秋龍、李育明,2000,鋼鐵業之生命週期盤查分析-投入產出生命週期評估模型之應用,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秋龍,2001,鋼鐵業之生命週期盤查分析-投入產出生命週期評估模型之應用,台北大學,碩士論文。
張又升,2002,建築物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減量評估,成功大學,博士論文。張近東,2006,利用公園雨水貯留澆灌市區綠地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陳亭蓉,2006,以高斯過程回歸分析台灣中部山區颱風降雨量之空間分佈,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張淑梅,2006,利用生命週期評估法探討台灣雞肉加工之環境衝擊,中山醫學大學,碩士論文。陳姿蓉,2007,木基地板生產程序之生命週期評估研究,中興大學,碩士論文。陳美雯,2007,雨水貯蓄系統容量之研究,中華大學碩士論文。黃吉正,2000,屋頂雨水貯集系統之區域性系統容量設計,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黃金山,2002,台灣水資源發展策略─雨水貯集利用,水資源管理季刊第4 卷第二期,p02∼07。黃瓊儀,2003,人造纖維產品之生命週期評估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黃世孟,2003,綠建築評估指標之應用績效與操作系統,中華工程顧問司研究成果報告書。
黃世德,2005,光學元件製造業之生態效益分析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楊致行,1996,生命週期評估之整體趨勢及概念,經濟部,ISO-14000之第二波—生命週期評估研討會。
楊致行,1998,生命週期評估技術介紹,經濟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生命週期評估研討會。
楊欣瑜,2003,生命週期成本評估於TFT-LCD 產業之應用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楊智凱,2005,生命週期評估方法之分析比較-以HDPE塑膠製品為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楊英賢,2007,生命週期評估與不確定性分析應用於火力電廠與燃料選擇,成功大學,博士論文。詹鈞詠,2007,校園雨水貯集利用系統容量分析─ 以義守大學為例,義守大學,碩士論文。廖朝軒、蔡燿隆,2002,雨水貯集設施在都市集水區減洪規劃評估報告,雨水貯集利用技術推廣研究會。
廖朝軒,1999,防洪方案之經濟與社會評估分析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委辦計畫。
劉家豪,2004,IC製造業產品生命週期分析,成功大學,碩士論文。蔡燿隆,1996,屋頂雨水貯集供水系統最佳系統容量設計研究,海洋大學,碩士論文。盧光輝,2002,雨水利用之環境效益,水資源管理季刊第4 卷第二期,p27∼33。魏鈺峰,2005,行動電話之生命週期評估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顏明田,2007,都市地區雨水收集利用之可行性研究---以高雄市前金區為案例,高雄大學,碩士論文。Fewkes, A. ,1999,The use of rainwater for WC flushing : the field testing of a collection system, Building and Enviro nment 34, Pages 765∼772.
Goedkoop, M., 1995, The Eco-indicator 95 final results.
Goedkoop, M., 1996 , The Eco-indicator 95 final report.
Goedkoop, M. & Spriensma ,R., 2001, The Eco-indicator 99 – A damage oriented method for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ology Report, Third edition.
Gabari, Z. , Roumbas, G. , Koroneos, C. , Papagiannidou, E. , Moussiopoulos, N., 2005,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beer production in Greec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Vol. 13, pp.433-439.
Liaw, C.H., and Tsai, Y.L.,2004, Optimum storage volume of rooftop rain 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for domestic u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4, 901-912.
Pre Consultants, 1997, SimaPro user manual , The Netherlands .
Pre Consultants, 2001, Simapro5 user manual, The Netherlands.
Pehnt, M., 2006 , Dynamic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of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Renewable Energy, 31:55-71.
SETAC,1993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Zaizen, M., Urakawa, T., Matsumoto, Y., Takai, H., 1999, The collection of rainwater from dome stadiums in Japan, Urban Water 1, pp.35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