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1. 甘添貴,刑法總論講義,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
月。
2.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作者發行,2008年1月增訂10
版。
3.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下),作者發行,2004年9月4版。
4. 周成瑜,海事刑法論,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9月初版。
5. 周成瑜,兩岸走私及偷渡犯罪之研究,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4年初版。
6. 周成瑜,海上犯罪與國際刑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9月
初版。
7. 許春金,犯罪學,三民書局,2003年4版。
8. 張麗卿,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9月 版。
9. 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上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0月。
10.齊文遠、劉代華,國際犯罪與跨國犯罪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11.趙秉志,中國區域刑法問題專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
年3月初版。
12.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慰安婦報告,商務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13.W.Friedmamm著,楊日然、耿雲卿、蘇永欽、焦興鎧、陳適庸等合譯,法理學,司法周刊雜 誌社,1984 年6月。8.
(二)期刊:
1. 丁榮轟,我國現行犯罪被害保護制度相關問題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6卷第6期,2006年5月2. 王清峰,人口販運法律及政策初探,婦研縱橫,第84期,2007年10月。3. 王寬宏,從恐怖事件受難者保護出探美國犯罪被害人保護措施,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
4. 汪毓瑋,人口移動與移民控制政策之研究,國境警察學報,第8期,2007年12月。
5. 林萬億,我國人口販運問題與對策,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8期,2008年5月。
6. 林文貴、林慧芬,在台越南女性外籍勞工逃逸期間生活歷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8卷第5期,2008年3月。
7. 宋鎮照、蘇俊斌,我國外籍勞工引進政策之檢討,國會月刊,第36卷第2期,2008年2月。8. 周成瑜,以剝削勞力為目的引進外勞之刑事責任-從高雄捷運泰勞人權受虐事件談起,環球法學論壇創刊號,2006年10月。9. 柯雨瑞,日本人口販運防治對策初探—兼論對我國之啟示,國境警察學報第8期,2007年12月。
10.陳正芬,歐洲人口販運之現況與展望-以德國為中心,檢察新論第3期,2008年4月。11.陳俊宏,人權保障與全球治理:聯合國與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思與言,第38卷第4期,2000年12月。12.陳嫈瑜、白智芳,從實務觀點探討訂立人口販運防制法之重要性,婦研縱橫,第84期,2007年10月。13.高金桂,論意圖犯(Zur Problematik der Absichtsdelikten),刑事法雜誌第52卷第2期,2008年4月。14.高玉泉,人口販運被害人之保護與安置,月旦法學第167期,2009年4月。15.柯雨瑞,試論美國防制人口販運之法制,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16.姜家雄、蔡育岱,國際關係與非政府組織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24期,2007年7月。17.胡榮傳,國際關係、全球治理和婦女非政府組織,亞洲研究第54
期,2004年6月。
18.紀惠容,打擊現代奴隸,關懷受害者,刑事雙月刊第21期,2007年11月。
19.焦興鎧,從國際勞動基準論歐洲聯盟對外籍勞工人權之保障,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第34卷第1期,2004年3月。18.葉祐逸,從跨境犯罪論海峽兩岸相互間刑事司法互助之最佳模式,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1期,2008年1月。19.葉毓蘭,兩岸合作防制人口販運,婦研縱橫,第84期,2007年10月。20.鄧學仁,日本人口販運之現狀與防制對策,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4期,2007年6月。21.楊子葆,如何防制跨國人口販運及改善婚姻面談機制,2007年10月。
22.蔡庭榕、簡建章、許義寶,人口販運防制立法問題之研究,月旦法學,2009年4月。23.劉坤億,全球化在地化:政府治理角色的轉變,研考雙月刊,第31卷第5期,2007年10月。24.廖福特,是被害人,非入侵者-人口販賣及走私、主權、人權,憲政時代第32卷第2期,2006年10月。25.顧忠華,二十一世紀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的全球化,新世紀智庫
論壇第11期,2000年9月。
26.謝立功,全球化的臺灣人口販運問題現況,人口販運被害人與法律扶助國際工作坊會議手冊,2008年11月。(三)學位論文:
1. 何招凡,全球社會中的跨國犯罪與其防制對策,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2. 李佩芳,兩岸非法入出境刑事處罰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3. 李金寶,我國勞工結社權之研究-從自由主義之面向,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4. 沈慶華,從公共價值觀點論如何提昇司法警察在犯罪偵查之功能,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5. 邱耀德,刑法上實質違法性理論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6. 張瑞源,台灣外勞管理機制之探討-以高雄捷運泰勞事件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7. 張瑞倫,人體器官移植或重建之商品責任,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
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8. 周憶如,誰是劊子手? 遭性?削東南亞籍人口販運被害人在台灣之處境與困境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8月。9. 郝心誠,性產業全球化下中國大陸女子來台非法從事性工作之規範與實務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2月。10.邢啟春,從1996年美國非法移民管制法案探討有關中國大陸人民非法入境來台的相關問題,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11.黃雅羚,販運人口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12.黃益盟,兩岸共同打擊跨國組織犯罪之合作—以毒品犯罪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2月。13.游茜荻,德國外籍勞工問題之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14.劉嶽承,由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理論探討涉及兩岸刑事司法案件之實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15.蔣志坤,兩岸人蛇集團成因、組織架構及偷渡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16.謝明翰,刑法上得被害人承諾法理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
17.謝曉芬,全球化衝擊-政治、經濟與文化面探討,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18.謝曉芬,全球化衝擊-政治、經濟與文化面探討,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19.羅殷霞,兩岸地區腦死與器官移植問題之研究 —以法律制度的探討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20.龍實平,大陸地區犯罪被害人刑事訴訟程序職能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21.蕭博銘,全球化趨勢下對勞動人權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以我國
外籍勞工勞動人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1月。
(四)學術研討會論文:
1. 刁仁國,非法移民與人口販運問題析論,第二屆國境安全與人口
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2月。
2. 王寬宏,我國防治人口販運問題之實踐,第二屆國境安全與人口
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2月。
3. 王寬弘,我國人口販運概念發展之探討,第一屆國境安全與人口
移動學術研討會,2007年11月。
4. 王清峰,人口販運議題之法律及政策初探,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人
口販運防治座談會論文集,2007年11月。
5. 江樂士,打擊跨國有組織罪行的有效措施:全球合作與追討罪犯
資產,亞洲預防犯罪基金會第十屆國際大會論文集,2004年11月。
6. 李貴雪,歐盟人口販運問題與對策,第一屆國境安全與人口移動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1月。
7. 林萬憶,台灣的人口變遷與因應對策,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8年
年會暨新世紀社會保障制度的建構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7月。
8. 高鳳仙,論我國法院辦理人口販運之實務問題,96年度人口販運
被害人鑑別實務座談會,2007年11月。
9. 柯雨瑞,美國打擊人口販運法制初探,第一屆國境安全與人口移
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1月。
10.黃玉婷,偵查程序中鑑別被害人之實際情形,96年度人口販運鑑
別實務座談會會議資料,天主教善牧基金會,2007年11月。
11.陳明傳,國際防制人口販運問題之研究,第二屆國境安全與人口
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2月。
12.蘇嘉全,探討人口販運的各個面向,東南亞人口販運防治策略國
際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05年11
月。
13.廖元豪,從全球化觀點省思憲法平等權,在地人權之保障與實踐
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0月。
14.簡建章,人口販運概念詮釋及犯罪構成要件之設計-兼論人口販
運防制法草案相關規定,第二屆國境安全與人口移動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2008年12月。
15.顧玉玲,檢視台灣「反人口販運」的建構過程,在地人權之保障
與實踐國際研討會,2008年10月。
16.顧玉玲、張榮哲,談台灣當前反人口販運論述的政治弔詭,第二
屆國境安全與人口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2月。
17.謝立功,我國防制人口販運專法之立法思考,第一屆國境安全與
人口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1月。
(五)政府出版品:
1. 謝立功,我國人口販運防制對策,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十),法務部,2007年。
2. 謝立功、吳東明,建立兩岸共同打擊海上犯罪之作法與協商機制之研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委託研究報告,2004年12月。
3. 法務部所屬檢察官94年度考察日本報告,2005年10月。
(六)網路資料:
1. 2007年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現況及成效報告。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造訪日期:2009年1月11日。
2. 人權不要成為政治口號,中國人權協會,網址:http://www.cahr.org.tw/index.asp,造訪日期:2009年1月11日。
3. 人口販運與女性移民的問題,臺灣基層婦女勞工中心網站,網址:http://tgwwc.womenweb.org.tw/OrgNews_Show.asp?OrgNews_ID=1045,造訪日期:2009年2月11日。
4. 聯合國人口販運報告:性剝削最常見近八成,網站: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213/1373069.html,造訪日期:2009年2月18日
5. 移植旅遊:非法器官買賣暗流,人民網網址:http://big5.people.com.cn/gate/big5/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8916635.html,造訪日期:2009年3月12日。
6. 黑市器官移植,中國居首世衛確認全球五大熱點 內地供體來源最令人懷疑,http://hk.epochtimes.com/7/8/28/50551.htm,造訪日期:2009年3月12日。
7.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美國國家心理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翻譯轉載,網址:http://www.cga.gov.tw/coast/right/psychology/8-2.pdf,造訪日期:2009年3月20日
8. 美國2002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網址:http://www.ait.org.tw/zh/news/officialtext/,造訪日期:2009年3月29日
9. 人口走私暴力被害人可申請美國綠卡,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8/12/9/n2357301.htm,造訪日期:2009年3月29日。
10.羅保入盟,黑海人口販賣恐更嚴重,網址: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造訪日期:2009年3月30日。
11.對抗人口販賣 為他人也為自己,網址: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
12.人口販運問題專家小組的報告,網址:http://europa.eu.int/comm/justice,造訪日期:2009年4月2日。
13.抵制跨國人口販運問題的亞洲行動,網址:http://tgwwc.womenweb.org.tw/OrgNews_Show.asp?OrgNews_ID=733,造訪日期:2009年4月8日。
14.色情買賣猖獗招致國際批評 日本打擊人口買賣,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2/20/content_2596303.htm,造訪日期:2009年4月6日。
15.犯罪被害保護十年有成,法務部專題分析,網址:
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147149&ctNode=11613&mp=001,造訪日期:2009年6月11日。
16.日本軍之「慰安婦」制度,網址:http://taiwan.yam.org.tw/womenweb/act/conf/item03.htm,造訪日期:2009年4月10日。
17. 2008年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現況及成效報告,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menu177.asp,造訪日期:2009年4月14日。
18. 美國2008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我國因應說明,頁5,資料來源:nia.is.com.tw/ch/MultiMedia_FileDownload.ashx?guid=6584b62a-7f2b-4263-bf98-aa5f7f1a1ec3,造訪日期:2009年4月18日。
19.外館面談外籍配偶 近3年平均拒件率25%,網址:
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造訪日期:2009年5月1
日。
20.美國2008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台灣部分,網址: http://www.ait.org.tw/zh/news/officialtext/,造訪日期:2009年5月6日。
21. 美國2006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台灣部分,網址:
http://www.ait.org.tw/zh/news/officialtext/,造訪日期:
2009年5月6日。
二、英文部份:
(一)書籍:
1. Mohamed Y. Mattar, Trafficking in Persons: An Annotated
Legal Bibliography, 96 Law Libr. J .,2004。
2. Whiteman,MM,Digest of International Law,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 ,Washington,1965。
(二)論文:
1. Yi Wang, Trafficking in Women and Children from Vietnam to China:Legal Framework and Government Responses, Anti-Human Trafficking Program in Vietnam (Oxfam: Quebec 2005).
2. Nancie Caraway, Human Rights and Existing Contradictions in Asia-Pacific Human Trafficking Politics and Discourse, 14 Tul.J.Int'l & Comp. L. 295 (2006).
3. Mohamed Y. Mattar, Incorporating the Five Basic Elements of a Model Antitrafficking in Persons Legislation in Domestic Laws: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 to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14 Tul. J. Int'l & Comp. L. 357 (2006).
4. Remedying the Injustices of Human Trafficking Through Tort Law, 119 Harv. L. Rev. 2574 (2006)
5. Linda Smith & Mohamed Mattar, Creating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ombating Trafficking in Persons: U.S. Policy, the Role of the UN, and Global Responses and Challenges, 28 WTR Fletcher F. World Aff. 155 (2004).
6. Shaheen P.Torgoley, Comment,Trafficking and Forced Prostitution: A Manifestation of Modern Slavery, 14 Tul. J. Int'l & Comp. L. 553 (2006).
7. Shaheen P. Torgoley, Comment, Trafficking and Forced Prostitution: A Manifestation of Modern Slavery, 14 Tul. J. Int'l & Comp. L. 553 (2006).
8. Shelley Case Inglis,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Protections Against Trafficking for Forced Labor Using a Human Rights Framework, 7 Buff. Hum. Rts. L. Rev. 55 (2001).
(三)期刊:
1. Farley, Melissa et al. 2003. "Prostitution and Trafficking in Nine Countries: An Update on Violenc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ournal of Trauma Practice, Vol. 2, No. 3/4。
2. Nelien Haspels and Busakorn Suriyasarn,Promotion of Gender Equality In Action against Child Labour and Traffick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Organization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03,First。
3.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nt(IOM), Irregular
Migration and Smuggling of Migrants fromArmenia, 2002。
4. Stephen Castles & mark J. Miller, The Age of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Modern World,
Ho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1993。
5. Dichter ,Thomas W , “Globaliz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NGOs :Eefflorescence or a Blurring of Roles and
Relevance?”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8(4)Supplement,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