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13.63.13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2/03 15:2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靜宜
研究生(外文):
Chen,ching-i
論文名稱:
「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規準」之建置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constructing the “specifications of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for leisure farms”
指導教授:
田耐青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休閒農場
、
校外教學
、
教學環境資源
、
德菲法
、
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
Leisure farms
、
Outdoor instructions
、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
Delphi Method
、
AHP .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
點閱:250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教育部規劃「在地遊學-發現台灣」,推薦全國100條遊學路線,其中包含許多休閒農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指出休閒農業資源是規劃校外教學的最佳素材。但對於國民小學至休閒農場進行校外教學時,休閒農場所需具備與教育活動相關的農業資源,並無相關之研究文獻,故本研究建構「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規準」,希望將研究成果提供農場經營者建置教學環境資源之參考,幫助國小校外教學活動的進行。
研究者於97年9月至98年6月期間,經由文獻探討與專家德菲問卷建構「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規準」之構面與準則,再請國小曾帶校外教學之教師進行層級分析問卷,分析各構面與準則之重要性,最後訪問休閒農場經營者之意見,暸解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規準的實務作法。
本研究建構之「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規準」共有6個構面與23個準則,國小教師與休閒農場經營者對重要性排名前2名的構面依序為「安全系統資源」與「生態景觀資源」,第3~6名的構面為「教學設備資源」、「執行人力資源」、「解說服務資源」與「產業文化資源」。而國小教師與休閒農場經營者共同認為最重要的準則為「教學場地的安全性」。
本研究對休閒農場經營者建置「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之建議有下列七點:
一、依據「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規準」建置教學環境資源。
二、「安全系統資源」是最重要且基本的設施。
三、利用「生態景觀資源」吸引國小師生。
四、設計以體驗為主的「教學設備資源」。
五、「解說服務資源」應強調互動。
六、妥善規劃「執行人力資源」。
七、須發展「產業文化資源」特色。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posed a “Local travel learning - Discover Formosa” program which recommended 100 travel learning routes. Among the recommended destinations, many were leisure farms. According to Council for Agriculture, Executive Yuan, leisure farms were a good choice for school field trips. However, there was no research dedicated to investigat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leisure farms environment resources necessary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ield trip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a set of “specifications of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for leisure farms”, in hope of providing farm operators a reference on constructing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outdoor instructions.
From September, 2008 to June, 2009, the researcher constructed dimensions and criteria of the “specifications of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for leisure farms” through a review of literatures and Delphi questionnaire method. Fiftee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ith outdoor instructions experience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an AHP questionnaire to find out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of each dimension and criterion. Finally, interviews with three leisure farm operator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ir opinions with thos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s of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for leisure farms”.
The proposed “specifications of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for leisure farms” consisted of 6 dimensions and 23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leisure farm operators, “safety system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and landscape resources” were two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s, followed by “instructional facility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for implementation”, “narrator service resourc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industry”. Besides, “safety of the instructional venue” wa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on by both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leisure farm operators.
Suggestions for leisure farm operator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were as follows.
1.The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s and resourc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sed “specifications of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for leisure farms”.
2.“Safety system resourc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facility.
3.“Ecological and landscape resources” can be exploited to attrac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4.Experience-based “instructional facility resources” should be designed.
5.Interactions should be stressed in “narrator service resources”.
6.“Human resources for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properly planned.
7. Features of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industry” should be developed.
表次 III
圖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待答問題 3
第五節 名詞釋義 4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校外教學 7
第二節 休閒農場 15
第三節 休閒農場之教學環境資源 21
第四節 評估休閒農場教學環境資源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6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7
第四節 資料信效度分析 38
第五節 資料分析工具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1
第一節 德菲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41
第二節 層級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3
第三節 實證調查訪談結果分析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93
附錄 97
附錄一 國民中小學辦理校外教學實施原則 97
附錄二 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節錄) 101
附錄三 德菲法專家第一回問卷 120
附錄四 德菲法專家第二回問卷 127
附錄五 德菲法專家第三回問卷 137
附錄六 AHP問卷 148
附錄七 實務工作者實證訪談題綱 155
中文部分
Donald R. Hammerman William M. Hammerman,&Elizabeth L. Hammerman.(1996)。戶外教學(周儒、呂建政譯) (1999)。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6)。
Joseph Cornell(1994)。共享自然的喜悅(方玫潔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於1979)。
王小璘(1991)。休閒農業的規劃。造園,6,102-109。
王鑫(1995)。幼稚園的環境教育與兒童戶外環境教育。教育研究集刊,20,255-270。
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2-11。
內政部戶政司(2009)。統計資料之戶籍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3月17日。網址: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00.html
台灣休閒農業學會(2004a)。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報告。台北:行政院農委會。
台灣休閒農業學會(2004b)。優良休閒農業場評鑑報告。台北:台灣休閒農業學會。
台灣休閒農業學會(2005)。優良休閒農業場評鑑報告。台北:台灣休閒農業學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7)。農業發展條例。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8月11日。網址:http://www.coa.gov.tw/show_lawcommond.php?serial=9_cikuo_20040910132822&code=A03&type=A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6)。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日。網址:http://www.coa.gov.tw/show_lawcommond.php?serial=9_cikuo_20040917114952&code=A14&type=A
休閒農業服務網(2007)。合法休閒農場。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30日。網址:http://ezgo.coa.gov.tw/web/farm.php
朱慶昇(1991)。地理環境教育戶外教學單元活動設計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台北。
李晶(2001)。國小教師對休閒農場提供資源實施校外教學活動之評估研究。師大學報,46(1),93-110。
李晶、林儷蓉(2001)。休閒農場提供國小校外教學資源之研究。教育與社會研究學報,2,155-180。
李昆山(1996)。國民小學戶外教學理論與實務初探。環境教育,29,62-69。
李國祥(2002)。培訓家長戶外教學解說教學活動方案之研究——以植物、昆蟲成長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台北。
李義男(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台北:水牛。
沈六(1997)。台灣省各級學校校外教學參考手冊。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邱湧忠(2000)。休閒農業經營學。台北:茂昌。
林儷蓉(2000)。休閒農場資源與國小校外教學目標之相關研究─以學童及教師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台中。
周鴻騰(2007)。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動戶外體驗學習的意義與實例。科教館學刊,2,44-74。
紀正德(2006)。國小校外教學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新竹老鍋休閒農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台北。
段兆麟(2008)。休閒農業-體驗之觀點。台北:偉華。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2月31日。網址:http://www.edu.tw/law_regulation_list.aspx?type=regulation&keyword=%e5%9c%8b%e6%b0%91%e4%b8%ad%e5%b0%8f%e5%ad%b8%e8%a8%ad%e5%82%99%e5%9f%ba%e6%ba%96
教育部(2007)。在地遊學,發現台灣--一百條遊學路線。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2008)。97年國民小學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8月10日。網址: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辦理校外教學實施原則。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4日。網址:http://www.edu.tw/law_regulation.aspx?law_regulation_sn=2722&pages=0&keyword=%e6%a0%a1%e5%a4%96%e6%95%99%e5%ad%b8
陳美芬,劉鎮寧主編(2004)。走訪鄉村:戶外農業體驗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設計。台北:行政院農委會。
陳昭郎、李謀監、段兆麟(1999)。台灣休閒農業行銷策略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44,253-260。
陳建志(2001)。九年一貫課程生態旅遊地評選準則。台北: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張豔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高雄。
黃琬婷(2005)。休閒農場服務設施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新竹。
葉美秀(2007)。休閒活動設計-由農業資源開始。台北:全華。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
鄧振源、曾國雄(1989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鄧振源、曾國雄(1989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20。
蔡居澤(2003)。戶外教育的通用教學模式:經驗學習圈。教師天地,127,23-27。
蔡淑惠(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生態旅遊認知及以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劉致良(2005)。由生態設計觀點探討休閒農業環境設計之研究—以宜蘭頭城農場及員山鄉休閒農業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花蓮。
謝凱文(2005)。遊客對休閒農場解說服務需求之研究:以宜蘭縣頭城休閒農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所,台南。
羅功明(2007),國小教師對實施休閒農場校外教學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屏東。
簡茂發、劉湘川(1993)。電腦會議式大慧調查法(Delphi)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資訊教育,35,6-11。
外文部分
Ford,P.M.(1981).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utdoor/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New York:John Wiley&Sons.
Satty, T.L.(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New York:McGraw- Hill.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休閒農場資源與國小校外教學目標之相關研究─以學童及教師之觀點
2.
地理環鏡教育戶外教學單元活動設計概念之研究
3.
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生態旅遊認知及以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意願之研究
4.
培訓家長戶外教學解說課程方案之研究----以植物、昆蟲成長課程為例
5.
國小校外教學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新竹老鍋休閒農莊為例
6.
休閒農場服務設施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
7.
國小教師對實施休閒農場校外教學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
8.
由生態設計觀點探討休閒農業環境設計之研究—以宜蘭頭城農場及員山鄉休閒農業區為例
9.
結合層級分析法與德菲法建立航太企業投資評估模式
10.
高雄港發展國際物流營運策略之研究
11.
建構結合層級分析法與德菲法之群體決策支援環境
12.
銀行業企業金融部門形成智慧資本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AHP與SJT法之比較分析
13.
台灣地區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論證之研究
14.
層級分析法於教師分級制之應用
15.
校外教學採購最有利標評選項目及權重建構之研究
1.
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2-11。
2.
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2-11。
3.
李晶、林儷蓉(2001)。休閒農場提供國小校外教學資源之研究。教育與社會研究學報,2,155-180。
4.
李晶、林儷蓉(2001)。休閒農場提供國小校外教學資源之研究。教育與社會研究學報,2,155-180。
5.
周鴻騰(2007)。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動戶外體驗學習的意義與實例。科教館學刊,2,44-74。
6.
周鴻騰(2007)。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動戶外體驗學習的意義與實例。科教館學刊,2,44-74。
7.
鄧振源、曾國雄(1989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8.
鄧振源、曾國雄(1989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9.
鄧振源、曾國雄(1989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20。
10.
鄧振源、曾國雄(1989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20。
11.
蔡居澤(2003)。戶外教育的通用教學模式:經驗學習圈。教師天地,127,23-27。
12.
蔡居澤(2003)。戶外教育的通用教學模式:經驗學習圈。教師天地,127,23-27。
1.
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英語環境使用情形及學習滿意度研究—以台北縣某國小為例
2.
臺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
3.
不同走路速度預測健康成年女性步行能量消耗之研究
4.
一位國小班級導師校外教學創新經營之敘說研究
5.
台北縣國民小學實施學生基本能力檢測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
6.
兩岸前期中等教育階段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和南京市為例
7.
以前瞻觀點探討我國一般大學教育政策之未來發展
8.
臺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9.
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10.
學童在不同空間維度之科學問題解決數位遊戲學習情境之學習成效研究
11.
電腦多媒體輔助飲料調製教學之成效研究
12.
集曲〔榴花泣〕之研究
13.
長濱國小推動生態教育之研究
14.
兼任行政之國中初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探討
15.
台北縣某鎮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吸菸行為、學業成就與健康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