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67.1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5 06: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金榮
研究生(外文):Lu Chin Rong
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ttitude and Exercise Behavior During Breaks for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鐘敏華鐘敏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中文關鍵詞:教室位置性別年級過去運動行為
外文關鍵詞:classroom locationgendergradeprevious exercise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9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現況,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教室位置、過去運動行為)之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的關係。以臺北縣某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樣本,依教室位置為考量依據立意取樣發出 462份問卷,得有效樣本 459份,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分析後主要結論如下:一、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性別、年級、教室位置(教室區域、教室樓層)和過去運動行為(運動規律性、運動種類、運動總時間、運動強度)對校園運動環境態度有顯著差異;過去運動時段和運動地點對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則無差異。二、國小高年級學童課間運動以打躲避球、走路散步、打籃球和跑步為多。每週有 53%學童課間有規律運動。年級、教室樓層和過去運動行為變項,對課間運動行為有顯著差異;性別和教室區域變項則對課間運動種類、課間運動次數與運動地點有顯著差異。男生課間運動次數高於女生,五年級課間運動行為比六年級好,低樓層教室課間運動行為比高樓層教室好,學童過去有規律運動、喜歡打球、在早晨到校前運動、在本校運動、每日運動總時間超過 30分鐘與運動強度在中強度者,課間運動行為比其他同學好。三、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在部份運動種類、每週課間運動或遊戲天數、每天課間運動總時間、每天課間運動次數、部份運動地點、課間運動強度有顯著相關水準,與運動時段無相關。本結論提供校園運動環境改善參考,亦可用於學生運動行為改變的持續性研究
Study on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ttitude and Exercise Behavior During Breaks for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ttitude and exercise behavior during break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ttitude and exercise behavior in different dependent variables (gender, grade, classroom location, and previous exercise behavior). Purposive sampling was used to hand out 462 questionnaires, with 459 effective samples were returned from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Taipei count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cess was done through describing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major conclusions after the analysis were as follows: 1. Gender, grade, classroom location(classroom distributing zone and classroom floor) and previous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 regularity, exercise type, total exercise time and exercise intensity), dependent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ttitude, the previous exercise schedule and exercise location had no difference regarding the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ttitude. 2. The major exercises done by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were playing dodge ball, walking, playing basketball, and running. There were 53%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had regular exercise during breaks a week. Grade, classroom floor and previous exercise behavior dependent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exercise behavior during breaks. Gender and classroom distributing zon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exercise type, exercise frequency during breaks, and exercise location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males’ break exercise frequency mean more than females’,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total exercise behavior during breaks were better than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lower classroom floor students’ total exercise behavior during breaks were better than high classroom floor students’. The students’ previous exercise behavior what had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liked to play ball, exercised before arriving school in the morning, exercised in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total daily exercise time more than 30 minutes, and were middle exercise intensity were better than other students’ .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ttitude and the exercise behavior during breaks (part exercise type, break exercise or games days, total daily exercise time, break exercise frequency, part exercise location, break exercise intensity), and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break exercise schedule. The conclusion could be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campus exercis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continuing studies of students’ exercise behavior changes.
目 錄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謝 誌 ……………………………………………… Ⅳ
目 錄 ……………………………………………… V
表 目 錄 ……………………………………………… X
圖 目 錄 ……………………………………………… XII

第 壹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究背景………………………………………………… 1
第 二 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 三 節 研究的重要性…………………………………………… 3
第 四 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 五 節 名詞釋義………………………………………………… 5

第 貳 章 文 獻 探 討
第 一 節 校園運動環境的探討…………………………………… 7
第 二 節 態度與行為探討………………………………………… 15
第 三 節 運動行為探討…………………………………………… 29
第 四 節 影響運動行為之因素探討……………………………… 40
第 五 節 本章結語………………………………………………… 45
第 參 章 研 究 方 法
第 一 節 研究架構………………………………………………… 47
第 二 節 研究參與者……………………………………………… 49
第 三 節 研究工具………………………………………………… 51
第 四 節 資料分析………………………………………………… 62

第 肆 章 結 果 與 討 論
第 一 節 基本資料分析…………………………………………… 64
第 二 節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現況分析………… 69
第 三 節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差異分析………… 75
第 四 節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關係分析………… 105

第 伍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第 一 節 結論……………………………………………………… 114
第 二 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117
中英文參考……………………………………………… 117

附 錄 …………………………………………………………… 131
附錄一 研究母群體人數統計表……………………………………… 131
附錄二 研究場域主管同意書………………………………………… 132
附錄三 九十六學年度教室分配圖…………………………………… 133
附錄四 預試班級樓層分配表………………………………………… 134
附錄五 參與者班級位置樓層分配表………………………………… 135
附錄六 內庭運動區設置情形………………………………………… 136
附錄七 外庭運動區設置情形………………………………………… 139
附錄八 內容效度邀請函……………………………………………… 144
附錄九 專家效度名單………………………………………………… 145
附錄十 預試問卷專家修正意見總表………………………………… 146
附錄十一 運動環境態度量表預試卷分析……………………………… 152
附錄十二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調查問卷……………… 153
附錄十三 參與者同意書………………………………………………… 161
附錄十四 學童建議事項選擇次數統計表……………………………… 162
附錄十五 學童建議內容一覽表………………………………………… 162
附錄十六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量表統計表……………………………… 163
附錄十七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量表認知因素得分統計表……………… 163
附錄十八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量表情意因素得分統計表……………… 164
附錄十九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量表行為因素得分統計表……………… 164
附錄二十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量表整體得分統計表…………………… 165
附錄二十一 課間運動行為分配統計表…………………………………… 166
附錄二十二 性別在課間運動行為次數摘要表…………………………… 168
附錄二十三 性別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169
附錄二十四 年級校園運動環境態度t考驗摘要表……………………… 171
附錄二十五 年級在課間運動行為次數摘要表…………………………… 172
附錄二十六 年級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173
附錄二十七 教室區域校園運動環境態度t考驗摘要表………………… 175
附錄二十八 教室區域在課間運動行為次數摘要表……………………… 176
附錄二十九 教室區域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177
附錄三十 教室樓層對課間運動行為次數分析摘要表………………… 179
附錄三十一 教室樓層課間運動行為ANVOA考驗摘要表……………… 180
附錄三十二 過去運動行為在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各因素分析摘要表…… 182
附錄三十三 過去運動行為校園運動環境態度ANVOA考驗摘要表…… 184
附錄三十四 運動規律性在課間運動行為次數分析摘要表……………… 186
附錄三十五 過去運動規律性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187
附錄三十六 過去運動種類對課間運動行為次數分析摘要表…………… 189
附錄三十七 過去運動種類課間運動行為ANVOA考驗摘要表………… 190
附錄三十八 過去運動時段對課間運動行為次數分析摘要表…………… 192
附錄三十九 過去運動時段課間運動行為ANVOA考驗摘要表………… 193
附錄四十 過去運動地點對課間運動行為次數分析摘要表…………… 195
附錄四十一 過去運動地點課間運動行為ANVOA考驗摘要表………… 196
附錄四十二 過去運動總時間在課間運動行為次數分析摘要表………… 198
附錄四十三 過去運動總時間課間運動行為ANVOA考驗摘要表……… 199
附錄四十四 過去運動強度在課間運動行為次數分析摘要表…………… 201
附錄四十五 過去運動強度在課間運動行為ANVOA考驗摘要表……… 202

















表 目 錄

表3-1 預試樣本背景統計表………………………………………………………… 49
表3-2 參與者的背景分配統計表…………………………………………………… 50
表3-3 預試卷填答疑問紀錄……………………………………………………… 55
表3-4 各因素題目負荷量分析摘要表……………………………………………… 58
表3-5 各因素的信度係數表………………………………………………………… 59
表3-6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正式卷題號表…………………………………………… 59
表3-7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各因素構面題號及問題主軸摘要表…………………… 60
表4-1 參與者性別及年級統計表…………………………………………………… 65
表4-2 參與者教室位置統計表……………………………………………………… 65
表4-3 參與者過去運動行為統計表………………………………………………… 67
表4-4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各因素與整體摘要分析表……………………………… 70
表4-5 性別在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各層面t考驗摘要表…………………………… 75
表4-6 不同性別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77
表4-7 不同年級校園運動環境態度t考驗摘要表………………………………… 79
表4-8 不同年級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80
表4-9 不同教室區域校園運動環境態度t考驗摘要表…………………………… 82
表4-10 不同教室區域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83
表4-11 不同樓層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分析摘要表…………………………………… 85
表4-12 不同樓層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86
表4-13 不同教室樓層課間運動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87
表4-14 不同運動規律性對校園運動環境態度t考驗摘要表……………………… 90
表4-15 不同運動規律性在課間運動行為t考驗摘要表…………………………… 91
表4-16 過去運動行為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93
表4-17 不同運動種類課間運動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94
表4-18 不同運動時段課間運動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96
表4-19 不同運動地點課間運動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97
表4-20 不同運動總時間課間運動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99
表4-21 不同運動強度課間運動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摘要表……………… 101
表4-22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種類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06
表4-23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因素構面與課間運動種類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07
表4-24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或遊戲天數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08
表4-25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時段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08
表4-26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次數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10
表4-27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地點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11
表4-28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因素構面與課間運動地點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11
表4-29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總時間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12
表4-30 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強度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13







圖 目 錄

圖2-1 Brunk透鏡模式理論……………………………………………… 17
圖2-2 知識-態度-行為模式圖………………………………………… 26
圖2-3 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互動模式圖…………………… 26
圖2-4 費斯賓(Fishbein)態度-行為模式圖…………………………… 27
圖2-5 態度-行為模式圖………………………………………………… 27
圖3-1 研究架構圖………………………………………………………… 47
圖3-2 實施流程圖………………………………………………………… 48
圖3-3 內庭運動區分佈圖………………………………………………… 52
圖3-4 外庭運動區分佈圖………………………………………………… 53
參考文獻

方進隆(2000)。學生體適能護照試辦說明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科、吳清山、徐宗林、郭秋勳、陳奎喜、陳聰文、黃政傑、黃德祥、詹棟樑、雷國鼎(2004)。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書局。

王文豐(2001)。臺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柏青(1995)。遊客之環境態度及其與生態旅遊經營管理關係之研究-以關渡濕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縣。

田文政(1991)。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專題研究報告-運動場地規劃與管理。臺北市:教育部。

石明卿(1989)。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3,263-318。

行政院衛生署(1994)。國民健康計劃執行報告--健康體能促進。臺北市:作者。

何佩玲(2004)。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長珠譯(1998)。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永祿(1997)。臺北市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校園開放問題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1),65-73。

吳旭專(2000)。臺北市國小兒童遊戲與優良遊戲場規畫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姿瑩、卓俊伶(2004)。身體活動與青少年健康。載於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第五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報告書成果發表會大會手冊,53-58。臺北市: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清山(1997)。新世紀學校建築革新與展望─加速學校建築現代化。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新世紀學校建築革新與展望,1-15。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呂天得(1999)。運動教育模式在男女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都市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10,53-61。

呂長民(2004)。行銷研究:研究方法與實例應用。臺北市:前程企業。

呂淑美(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維煌(1995)。學校開放運動場所問題討論。學校體育雙月刊,5(25),22-27。

李宜勳(2004)。開放空間學校校園環境知覺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明憲(1998)。國小、國中學生體能活動、健康體能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以花蓮縣宜昌國小、宜昌國中二所學校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思屏(2001)。遊客對生態旅遊之環境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彩華(1998)。臺北市市國中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體育學報,25,139-148。

李鍾元(1991)。教師的休閒生活。南投:臺灣省教育廳。

林木俊(1994)。桃園縣立體育館市場區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本源(2002)。編製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生復(2001)。引導國小學生環境行為的建構模式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旭龍(2000)。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主客觀評價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武雄(1991)。臺北市國小學生健康生活型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信孚(1987)。都市綜合大學校園規劃與通性準則研擬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中壢市。

林建豪(1997)。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運動能力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摘要,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28,29-45。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立仕(2001)。老年人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高士國(2002)。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學童使用運動場地現況及安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建民(2005)。國中生下課時間運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8年10月19日取自https://nscnt12.nsc.gov.tw。

國民體育法(2007)。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600088621號令修正公布。2008年3月5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全國法規資料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2004)。學校運動團隊及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2006年12月20日取自http://140.122.72.29/school/text/pdf/r070.pdf

張民讚(2003)。彰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運動參與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張冠儀(2001)。透過遊戲教育再造國小校園戶外空間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縣。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瑜(2004)。臺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空間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惠玲(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空間之研究-以性別使用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榮勳(1998)。國民小學學童課餘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1,273-304。

張銘羽(1996)。不同認知教學方式在摩斯登練習式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教育部(1999)。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國民體育季刊,28(1),147-156。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87)。國民中小學設備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編印(1981)。國民小學設備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編印(1984)。國民小學設備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編印(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編印(2003)。國民中小學設備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編印(2006)。95年各級學校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編印(2007)。快活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1998)。臺閩地區中小學學生體適能檢測資料處理-常模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1)。教育部學生體適能護照贊助計畫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3a)。增加學生運動計畫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4a)。培養活力青少年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4b)。教育部學生體適能護照贊助計畫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編印(2005)。94學年度中小學學生體適能評估報告。臺北:作者。

畢恆達(2000)。校園空間與性別。2006年12月3日,取自: 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hd,校園空間與性別.doc

畢恆達(2005)。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HERS。環境心理學小辭典。2006年12月3日,取自http:// 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電子報第九期.htm

畢恆達、林育群(2005)。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HERS。環境心理學小辭典。2006年12月3日,取自http:// 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電子報第十期.htm。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郭文聰(1992)。在學青少年午夜休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靜晃譯(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正昌、張慶勳(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新學林。

陳克宗(1992)。體育課興趣選項中網球技能之學習探討。初等教育研究,4,139-158。

陳門牽(2006)。國小學童下課時間身體活動類型與影響因素的年齡與性別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芮淇(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素娥(2006)。國中生課後運動參與行為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張榮(1996)。高雄市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設備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啟誠(2004)。臺北市國中生使用校內運動場設施滿意度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湯志民(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畫、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設計。臺北市:五南書局。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二版)。臺北市:五南書局。

湯志民(2002)。優質學校環境規畫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優質的學校環境(頁133-155)。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廖文靜(2002)。校園生活休憩空間之規畫。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優質的學校環境(頁1-38)。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程紹同(2000)。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臺北市:漢文書店。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黃文忠(1992)。體育設施規劃之重要性。國民體育季刊,21(4),15-19

黃世孟(199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學空間與附屬設施設置之調查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安邦譯(1991)。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黃芳利(1998)。臺北縣國小學童使用校園戶外空間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縣。

黃金柱(1993)。體育管理。臺北:師大師苑。

黃金柱(2002)。孩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內在動機策略。研習資訊,19(4),55-61。

黃庭鈺(2002)。臺北市國小室外空間規劃與兒童社會遊戲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淑貞(1987)。臺北市四個鄰里公園中兒童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智雄(2007)。不同樓層的學生在校身體活動量與規律運習慣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耀榮(1990)。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計畫及設計問題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出版社。

楊淑雲(2006)。國小學童課間身體活動強度與體適能表現暨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雅雲(2004)。國小高年級自覺健康狀況與運動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葉明勳(2005)。體育課教學品質、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運動行為意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葛樹人(1991)。心理測驗學。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趙居蓮譯(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劉坤宏(2002)。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俐蓉(2003)。臺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淑燕(2005)。運動環境的可近性對身體活動的影響。載於國立中山大學體育系舉辦之「2005亞太青年高等體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88-96),高雄市。

蔡長啟(1983)。體育建築設備。臺北市:體育。

蔡保田(1979)。學校建築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蔡保田(1984)。學校建築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蕭世原(2004)。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及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賴妙純(2003)。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大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協志(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運動場規劃與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9,81-91。

戴良全(2002)。臺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淑芬(1994)。觀光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簡曜輝、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 譯(2002)。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Weinberg, R. S. & Gould, D.(1999)原著。臺北市:臺灣運動心理學會。

藍辰聿(1998)。臺北市某國小學童中重度體能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國興(2003)。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鐘東蓉(2000)。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 Position stand: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65-27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4).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4th ed.). Philadelphia:Lea and Febiger.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5).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3(5), 402-406.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arker, R. G. (1968). Ecological psychology. Palo Alto, CA: Stanford niversity Press.

Bell, P. A., Fisher, J. D., Baum, A., & Greene, T. E., (1990).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rd ed.). Fort Worth: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Blair, S. N. (1984). How to assess exercise habits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behavioral health: A handbook of health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Matarazzo, J. D., Herd, J. A. Miller.

Blair, S. N., Kohl, H. W., Gordon, N. F., & Paffenbarger, R. S., Jr. (1992). How much physical activity is good for health.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13, 99-126.

Blatchford, P., & Sharp, S. (1994). Introduction. Why understand and why change
school breaktime behaviour?In P.Blatchford & S. Sharp (Eds.), Breaktime and
the School. (pp. 1-9). London: Routledge.

Bloland, P. A. (1987). 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 291-294 .

Borg, G. V. (1962).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perceived exertion. Lund, Sweden: Gleerup.

Borg, G. V. (1982). Psychophysical bases of perceived exer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4(5), 377- 381.

Candoli, I. C., Hack, W. G., Ray, J. R., & Stollar, D. H. (1984). Schoo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 planning approach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Cardinal, B. J. (1997). Construct validity of stages of change for exercis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1), 68-74.

Casperse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126-131.

Cohen, S. (1973). Property destruction: Motives and meanings. In C. Ward (Ed.), Vandalism (pp. 23-53). 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

Daigneau, W. A. (2002). Facilities and educational quality. Retrieved September 23, 2007, from:http://www.oecd.org/pdf/M00021000/M2002195.pdf.

DeHaas, P., & Gillespie, J. (1979). School environment handbook part II: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assessment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3668)

Dishman, R. 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y, 22(3), 345-378.

Evans, J., & Pellegrini, A. (1997). Surplus energy theory: An enduring but
Inadequate justification for school break-time. Educational Review, 49(3),
229-236.(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Center Service No. EJ 556 417)

Fishbein, M., & Ajzen, I. (1974). Attitude toward objects as predictor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behavioral criteria. Psychological Review, 81, 59-74.

Fulks, D. G. (1985). Invigorating interior design makes school more conductive
to learning.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72(8), 31.

Gifford, R. (198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Gionet, N., & Godin, G. (1989). Self report exercise behavior of employee:A
validity study. Journal of Occupation Medicine, 31(12), 969-973.

Hines, J. M. (1985). A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3), 665A.

Ittelson, W. H. (1978).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urban experienc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0(2), 193-213.

Janz, N. K., & Becker, M. H. (1984).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 decade later.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11, 1-47.

Kahn, E. B., Ramsy, L. T., Brownson, R. C., Heath, G. W., Howze, E. H., Powell, K. E., & Stone, E. J., et al. (2002).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a systemat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2(4S), 73-107.

Kao, L. (2003). Constituents’ experiences in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an urban college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Colorado.

Laport, R. E., Montoye, H. J., & Caspersen, C. 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y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2), 131-146.

Likert, R. (1932). 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 Archives of
Psychology, 22(140), 1-55.

Merriam-Webste’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9th ed.). (1987). Springfield, MA:Merriam-Webster Inc.

Myers, D. G. (1993).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Oppenheim, A. N. (1992). Questionnaire design, interviewing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 New York: St. Martins’s Press.

Oskamp, S. (1977). Attitudes and Opin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 (1982). Trans-theoretical therapy:Toward a more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 Psychotherapy: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 276-288.

Ramsey, C. E., & Rickson, R. E. (1976). Environment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8(1), 10-18.(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Center Service No. EJ 150902).

Rapoport, A. (1972). Environment and people. In A. Rapoport (Ed.), Australia as human setting.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Sallis, J. F., & Hovell, M. F. (1990).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 18, 306-330.

Sallis, J. F., Hovell, M. F., Hofsetter, C. R. & Barrington, E. (1992).
Explanation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two years using social
learning variables.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34(1), 25-32.

Sallis, J. F., & Owen, N. (1999). Physical activity and behavioral medicin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Sallis, J. F., Prochaska, J. J., & Taylor, W. C. (2000). A 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2(5), 963-975.

Sonstroem, R. J. (1988). Psychological model. In R. K. Dishman (Ed.), Exercise adherence:Its impact of public health (pp. 125-154).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Stephens, T., Jacobs, D. R., & White, C. C. (1985). A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 147-158.

Strange, C. C. (1996). Dynamics of campus environments. In S. 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Ed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3rd ed.) (pp. 244-268).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Strange, C. C., & Banning, J. H. (2001). Educating by design: 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work.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Strecher, V. J., DeVellis, B. M., Becker, M. H., & Rosenstock, I. M. (1986). Health
Education Quarierly, 13(1), 73-91.

Thirlaway, K., & Benton, D. (1993). Physical activ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in West Glamorgan. Health Education Journal, 52(1), 37-41.

Twarek, L., & George, H. S.(1994). Gender differences during recess in
elementary school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Center Service No. ED381 277)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0). With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health and objectives for improving health. Healthy People 2010.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Verschuur, R., & Kemper, H. C. G. (1985). The pattern of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Medicine Sport Science, 20, 169-186.

Whitelaw, S., Baldwin, S., Bunton, R., & Flynn, D. (2000). The status of evidence and outcomes in stages of change research.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5(6), 707-718.

Wicker, A. W.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psych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T. Y., & Pender, N. (2002).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n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5, 25-36.

Zeisel, J. (1981). Inquiry by design: 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Monterey,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石明卿(1989)。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3,263-318。
2. 石明卿(1989)。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3,263-318。
3. 吳永祿(1997)。臺北市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校園開放問題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1),65-73。
4. 吳永祿(1997)。臺北市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校園開放問題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1),65-73。
5. 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都市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10,53-61。
6. 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都市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10,53-61。
7.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體育學報,25,139-148。
8.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體育學報,25,139-148。
9.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28,29-45。
10.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28,29-45。
11.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12.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13. 黃金柱(2002)。孩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內在動機策略。研習資訊,19(4),55-61。
14. 黃金柱(2002)。孩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內在動機策略。研習資訊,19(4),55-61。
15.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9,81-91。